间接关系的人情链及其内在机制——城市中产阶层和农民工子女入学的个案研究.docx
《间接关系的人情链及其内在机制——城市中产阶层和农民工子女入学的个案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间接关系的人情链及其内在机制——城市中产阶层和农民工子女入学的个案研究.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间接关系的人情链及其内在机制一一城市中产阶层和农民工子女入学的个案研究【内容提要】国内外学界对社会网络中的“关系强度” 展开了广泛讨论,然而它是否能很好地解释中国人的间接关 系及跨阶层找关系的现象,却少有人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分 析城市中产阶层和农民工找关系获得子女入学机会的个案 发现,利用间接关系获得资源的关键,并非是以往研究所指 的“关系强度”,而是节点之间的“义务”和“回报期望”。 同一阶层的间接关系易施加影响,人情链可延伸较长,而跨 阶层(低阶层向高阶层)因“回报期望”过低,难以在高阶 层继续延长人情链,除非有处于高阶层的“高义务节点”为 其代理,其原理是用高“义务”弥补过低的“回报期望
2、”。间 接关系中节点参与交换的动力基于“义务”和“回报期望” 两者的总和,其中一个过低,可以通过提高另一个来弥补。 本文开辟了网络分析和交换理论相结合来解释中国人的关 系的新路径,对网络分析和交换理论也做出了补充和推进。【关键词】人情关系 关系强度 回报期望社会交换 阶层一、引言20世纪70年代,格兰诺维特(M. Granovetter) 在关于美国的求职研究中发现,弱关系比强关系更有用 (Granovetter, 1973)o然而,基于中国80年代的求职调查 数据,边燕杰认为强关系比弱关系更有用(Biarb 1997)o格 兰诺维特的研究地点是美国,人们在市场化的背景下求职, 主要通过获取有
3、用的信息寻求工作;边燕杰的研究则聚焦中 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求职状况,当时人们求职成功的关键在 于上层决策者的影响,而非工作信息的传递。值得注意的是, 国内外对关系强度的研究大都侧重于关系的横向特征,即关 系的亲疏远近,至于关系的纵向特征,即如何跨阶层找关系, 却鲜有人关注。与此同时,边燕杰在其论文中还有另一个重 要发现:间接关系比直接关系更有用(Bian, 1997)o不过, 此后有关间接关系具体是如何被利用的,却少有人深入研究。本文聚焦另一个与找工作类似的话题:家长为子女 入学找关系。在中国社会,家长是如何利用人情关系为子女 获取入学资格的?在这种情况下,强关系、弱关系和间接关 系是如何被利
4、用的?不同阶层的中国人在利用不同强弱关 系获取社会资源时有何区别?跨阶层找关系是如何实现的? 本文借助个案研究,尝试探讨这些问题。二、强弱关系与中国人的“关系”社会纽带(SOCial ties),指的是行动者之间由于 相互联系、相互接触,而形成的一种纽带关系。格兰诺维特 通过“互动时间” “感情强弱” “亲密或信任度” “互惠交换” 四个维度,将社会纽带划分为“强纽带”(StrOng ties)和 “弱纽带”(Weak ties),也译为强关系和弱关系。其中,两个行动者之间互动频率较高、关系较紧密、感情较深以及互 惠利益牵扯多而广泛的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Granovetter, 1973
5、)o格兰诺维特在美国的求职研究中发 现,弱关系相比于强关系,可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信息收益。 这些不经常互动或低亲密程度的弱关系,跨越团体边界把人 们连接起来,使之有效获取相关职位空缺的最新信息,从而 谋得更为满意的工作和薪酬,这就是“弱关系假设”(Granovetter, 1973)o此后,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弱 关系假设”进行论证。林南认为,弱关系允许人们吸收和分 享网络中其他成员拥有的资源,并将社会各阶层的人联系起 来,使地位低的人能接触到更高地位的人,通过利用高层的 社会资源,阶层低的人可以得到声望更高的工作(Lin, 1982; 2001);福山认为,弱关系对于强大的社会资本至关重要,
6、因 其更广的信任半径,为获得更远的社会资源创造了机会(Fukuyama, 1995)o然而,边燕杰在对1988年中国天津的调查研究中 发现:好的工作是通过强关系而非弱关系获得的(Bian, 1997: 366)o这刚好与“弱关系假设”相反。其实,边燕杰在天津 的研究有其体制和文化两方面的特殊性:一是当年的中国, 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工作靠分配,市场化程度低;二是中国 社会的人情文化氛围浓厚。边燕杰的研究背景与格兰诺维特 截然不同。当时,中国求职成功的关键在于工作分配者的决 策,而非工作信息的传递。社会网络首先是人情网,而不是 信息桥。人情关系强,得到照顾的可能性就大;人情关系弱, 结果就不得而知
7、了(边燕杰、张文宏,2001 )o在研究中,格 兰诺维特和边燕杰也采用了不同的标准来衡量关系强度。譬 如,格兰诺维特提到了四个维度的组合,但后来,他对关系 强度的衡量,却只立足于互动频率(GranOVetter, 1973)o 边燕杰则考量了两种类型的关系强度:角色关系(亲戚、朋 友和相识)和亲密关系(相互了解、非常好、很好、一般、 不好、根本不了解)(Bian, 1997: 373)o在他后来的研究中,“相识”被视作弱关系,朋友和亲戚则被视作强关系(边燕 杰、张文宏,2001: 80)o中国人的关系,是充满人情和面子,有文化特殊性 的纽带(Yang, 1994),是基于中国文化的人际关系或网
8、络, 它常常利用非正式、私底下的方式来获取资源(JaCobS, 1979; King, 1991; Yang, 1994)o边燕杰认为,中国人的关系涵盖 着五个层面的变量:连接纽带、情感纽带、情义纽带、互惠 纽带、交易纽带(Bian, 2018)o然而,当学界提到中国人的 “关系”时,通常狭义地局限在五个层次中的后三个,即情 义纽带、互惠纽带、交易纽带。在中国,当别人问你在某地 有没有关系时,这里的“关系”确实不能理解为纯粹的连接 纽带或情感纽带,它是带有工具性的纽带。关系以人情为基础。人情最古老的含义是指“自然” 人际关系中固有的情感,尤其是家庭生活中的情感(HWang, 1987: 953
9、; Yang, 1994: 67)o后来人情成了与如何恰当行 动相关的情感,它包括那些与之相称的关系期望感、社会生 活的道德或规范模式以及与这些规范有关的情感(Barbalet, 2017)o人情也包括有助于和谐关系的行为和约定,如在适当 的时候,给予同情和尊重,承认恩惠,偿还债务等,出于同 情和尊重而赠送的礼物也可以称为人情(HWang, 1987: 953- 954; Yang, 1994: 67-70)o 古尔德纳(A. W. Gouldner)认为 人情包括了互惠规范(norm of reciprocity) (Gouldner, 1960),而霍克希尔德(A. RJ-Iochschi
10、ld)认为人情也包括情 感管理(emotional management)或情感劳动(emotional labour) (Hochschild, 1983: 6-7),使感情及其表达符合“感 情规则”(feeling rules)中所包含的社会期望(HOChSChild, 1983: 113-114, 250-251)。阎云翔主要把人情当作社会规范 来运用,认为人情伦理有三个维度,即理性计算(rational calculation).道德责任(moral obligation)和情感依附 (emotional attachment) (Yan, 1996: 46)o 翟学伟总结人 情至少有
11、三层含义:人性层面(如天理人情、人情冷暖),社 会或心理层面(如风土人情、人情世故),操作层面(讲人情、送人情)(翟学伟,2017: 175)。翟学伟(2013: 103)认为,“中国人的人情关系也 是一种交换行为二交换“是最纯粹、最发达的一种互动,它 在寻求获得物质和内容时塑造了人类的生活”,甚至“经常被 忽视的一项单方面活动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互惠的” (SimmeL 1978: 82)o礼物交换似乎是“自愿的,事实上, 它们是强制性的给予和回报”(MaUSs, 2002: 3),这种强制 性来自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集体权力对个人的限制” (Durkheim, 2002: 211),
12、是一项“旨在抑制个人激情”的 规定(Durkheim, 2002: 212)o 莫斯(M. Mauss)强调交换所 带来的荣誉和威望的重要性(Mauss, 2002: 47-49),齐美尔 (G. SimmeD认为“交换不是为了另一个人拥有的东西,而 是为了满足一个人并不拥有的个人感情(SimmeI, 1978: 82)o 中国人关系中的人情和感情就是社会交换中的情感混合体 (Barbalet, 2017)o中国人在找关系的过程中,喜欢“人托人”,常常使 用间接关系。边燕杰发现:“使用间接关系的求职者比使用直 接关系的求职者更有可能获得更好的工作(Bian, 1997: 366)o他与同事的研
13、究也发现“相对于直接关系,使用间接 关系带来更少的信息资源,更多的人情资源和混合资源,以 及较高的入职收入扩大了求职者所接触的关系网络层 级,提升了接触高地位人的可能性”(杨张博、边燕杰,2016: 165-167)o也有学者发现:“间接关系普遍比直接关系在帮助 毕业生获得更高质量的工作机会方面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 (薛在兴,2014: 62)o这些研究基本得出如下结论:间接关 系比直接关系更能获得好的资源,成功的间接关系大多由两 对或以上的强关系组成。因此,强关系要比弱关系更能获得 好资源。然而,一个人与他人社交上的接近(强关系)并不 能保证他人所拥有的资源是可以获得的(Smith, 200
14、5)o林 南指出:“并非所有接近丰富社会资本的人都能利用到或调 动社会资本以获得更好的社会经济地位”(Lin, 2001: 92)o 有时不是因为求助者难以接触到帮助者,而是因为帮助者不 愿帮助,其帮助意愿除了和求助者与施助者之间的关系强度 有关,也与求助者本人的声誉、地位和身份有关(Smith, 2005)o求助人想获得有价值的资源,其动机简单明了,但施 助者做出帮助行动的动机则是多样复杂的(POrts, 1998: 7)o 单用关系强度很难完全解释关系的动员过程,特别是跨阶层 间接关系的动员。基于网络的社会资本理论区分了社会资本的“内联” (bonding social capital )
15、 “外联” (bridging social capital)和“纵联”(linking social capital)三种形式 (Putnam, 2000; Woolcock, 1998)。”内联社会资本”的构 成是以家庭、亲密朋友和其他亲属为基础的,它是内向型的, 把来自相似领域的人捆绑在一起,倾向于“强化排他性身份 和同质群体”;“外联社会资本”是风格迥异的两类人交朋友 形成的,使人们联系到与自己生活在不同圈子的遥远的相识, 它倾向于概括更广泛的身份和相互关系,而不是只加强小群 体内部的团结(Putnam, 2000; Woolcock, 1998)。“纵联社 会资本”是垂直的维度,它的
16、重要性在于能使人们利用到自 身社交圈子之外的资源、想法和信息,指的是跨越明确的“纵 向”权力差异,将不同阶层的人联系起来的社会资本 (Szreter & Woolcock, 2004)o 也就是说,通过“纵联”, 人们可跨越阶层,联系到机构掌权者,利用群体以外的资源、 想法和信息,来达到自己的目的(WoOICoCk, 2001: 13-14)。跨阶层的“纵联社会资本”所得资源一般要比在同 阶层所获得的资源更好,例如,”获得企业负责人帮助的农民 工更可能比获得工友或主管帮助的农民工拿到更高的工资” (张春泥、刘林平,2008: 138)o然而,国内外学界对跨阶 层的“纵联社会资本”研究甚少。低阶
17、层的人,如农民工, 如何连接高阶层的资源,得到“纵联社会资本“?高阶层的 人士帮助低阶层的动机是什么?以及,人们是如何利用间接 关系来获得资源的?人情在间接关系中是如何运作的?不 同阶层的人的做法和取得的效果一样吗?跨阶层的间接关 系如何进行?具体过程如何?求助者的地位如何影响其找 关系的效果?学界至今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三、研究背景与方法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国时有媒体报道家长利用关 系将子女送入某重点学校的新闻。当一些重点公立学校提供 优越的教学条件,而子女又无法凭借成绩或随机分配进入这 些学校时,某些家长就会寄托于关系,为子女求得“入场券”, 这些家长多为城市中产阶层。一般来说,中
18、产阶层指那些拥 有较高文化水平,中等以上收入水平,从事白领职业,具有 消费品味的群体(边燕杰,2016),包括医生、国企经理、民 营企业主、教授、公务员等。中产阶层家庭十分重视子女就 读的学校,在父母看来,子女进入重点学校学习,既可以接 受优质教育,也可以在学校中认识其他来自富有之家的同学, 无形中积累未来的社会资本。同时,家长与有荣焉,这不仅 是因为子女能接受更好的学校教育,也因其自身有关系、有 后台,而在人前有面子。身为城市中产阶层的家长利用关系让孩子进入重 点学校,能利用上关系的农民工家长则让孩子进入较差一些 的公立学校,而没关系的农民工就只能将子女送入条件最差 的民办的农民工子弟学校,
19、还得交上一笔不菲的学费。相较 于城市中产阶层,农民工的社会地位、文化程度、经济资本 都较低,社会普遍对其存在刻板印象,认为他们是社会底层, 通常从事肮脏、危险、不体面的工作,其子女则面临入学难、 教育成本高、异地高考难、学习适应难等诸多问题。尽管中 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 障机制,保障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但各地公立学校都会优 先考虑本地学生入学,之后才会满足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 务教育的需求。虽然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子女在城镇 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但不同学校对其入学提出了不同 要求,诸如需要提供居住证、身份证、社会保险证明、出生 证明、家长工作证明等,不过,
20、在实际操作中亦有弹性,因 此,部分农民工子女可以通过关系进入公立学校。本研究采用多个案研究法。多个案研究遵从理论复制法 则,而不是抽样法则。即把第一个个案的研究方法和整个操 作流程复制到第二个个案中,并对比两个案之间结果的异同。 如果相同则其结果更有说服力,如有不同之处,研究者便会 深入分析为何不同,以便进一步调研、分析、修正,使研究 结果更加精准(Yin, 2009)。本研究利用不同阶层的个案互 为对比,可以清楚地呈现不同阶层的人在找关系中的异同。 这样的多个案研究能同时提高内部和外部效度(Yin, 2009)。(一)城市中产阶层子女入学个案笔者于2012年至2014年在中国的两个三四线城市
21、 进行了民族志个案研究。数据收集方式包括参与式观察、访 谈和文献资料等,多来源的证据形成三角互证,以保证个案 的内部效度。在本研究中的两个城市(A和B),当地政府都 设立了一些“公立重点学校”,这些学校具有相对优越的教学 条件(名师、先进设备、充足的资金等)。当子女无法在这些 重点学校占据一席之地时,大多数中产阶层家庭就会四处寻 找关系,以求得一张“入场券”。此项研究共采访了 49人(27 人来自A市,22人来自B市),观察了一些场所(学校、培 训中心)和一些活动(入学考试、电脑随机分配学位、送礼 和招待)。访谈对象包括政府官员、校长、教师、家长、学生、 烟酒店的店主及其他知情人士。收集的资料
22、包括教育政策、 入学规定和当地新闻报道。(二)农民工子女入学个案2017年至2018年,笔者在A市进行了农民工随迁子女 入学的个案研究,共访谈了 32人,其中有26名农民工(包 括工厂工人15人,环卫工人7人,搬运工4人),3位校长 /教师,以及3名企业主。此外,笔者还通过参与式观察, 重点考察了一些场所(农民工住所及其子女的学校),及一些 活动(学校活动、送礼和宴请)。查找的文件包括当地的教育 政策、农民工子女入学规定和新闻报道。农民工普遍认为, 公立学校无论是教学环境还是教学质量等各方面,都要比民 办学校好,同时还免费,所以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进入 公立学校。然而,A市工业区和老城区的公
23、立学校(城市中 产阶层视为条件较差的非重点学校)往往被要求无条件、优 先录取本地生源,只有少数剩余的名额留给农民工子女。并 且,农民工若是想要子女顺利入学,还需向学校提供各种证 明材料。但若农民工与校长有关系,门槛则会放低,仅凭户 口簿和暂住证就可入学,就这样,一些农民工通过关系成功 地把孩子送到了公立学校。四、研究发现(一)间接关系的两种模式与“人情的流动”在找关系入学的过程中,城市中产阶层若正巧有朋 友是校长,便很有可能通过请客、送礼等行为达到目的,利 用人情和面子对校长施加影响。个案1:张先生(A市),商人,交际广,和某所重 点学校的校长是高中校友,虽然私下往来不多,但偶尔也会 一起和老
24、同学聚会喝酒,算得上是强关系。2012年A市新任 市长规范入学手续,禁止利用关系获取入学资格的相关行为, 但由于入学改革中的某些政策有隙可乘,张先生仍能利用与 该重点学校校长的关系,为女儿获得入学资格。(2012年在 A市的参与式观察)当然,如上情况属少数,作为施助者的重点学校校 长在一个城市中的数量极少,只有极小概率的人,能通过“直 接关系”找到校长并为子女获得入学资格。在大多数情况下, 城市中产阶层能利用到的多为间接关系,即他们的某个亲友 (中间人)认识理想学校的校长或教育局主管干部,然后, 家长和中间人通过送礼、宴请等行为来影响校长或干部,以 求得子女的入学资格。这与边燕杰的研究结果是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间接 关系 人情 及其 内在 机制 城市 中产 阶层 农民工 子女 入学 个案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38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