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马尾区202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docx
《福州市马尾区202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州市马尾区202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福州市马尾区202 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福州市马尾区202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编写单位:福州市马尾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协助单位:福建地矿速设集团公司项目负责人:潘振强项目审核人:谢文锦主编:陈群林乘征林铭敏审 查:陈俊新林兴一、刖三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地质灾害分布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地质灾害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二)2021年度地质灾害态势预测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及威胁范围、对象错误!未定义书签。四、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错误!未定义书签。五、地质灾害防治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监测错误!未定义书签。(二)预防预警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灾害报告制度错误!未定义书
2、签。(四)保障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五)防治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六、地质灾害监测、预防责任人错误!未定义书签。七、应急处置和响应错误!未定义书签。()抢险救灾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应急调查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应急准备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地质灾害应急队伍建设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图1、福州市马尾区2021年地质灾害分布图附表1、福州市马尾区建议核销地质灾害点一览表2、福州市马尾区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览表3、福州市马尾区地质灾害点防灾预案表4、福州市马尾区地质灾害点群测群防网络联系表5、福州市马尾区高陡边坡点一览表一、前言为主动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
3、造 成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2003394号令)、福建省地质灾害 防治管理办法(闽政(2011) 8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 (国发(2011) 20号)等精神,结合马尾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制定福州市马尾 区202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本方案经福州市马尾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二、地质灾害分布情况(一)地质灾害现状马尾区地处福州市东部闽江口。地形上大部分为低山丘陵区,地形切割大,地质 构造较复杂;沿江地区为冲积海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在两地貌单元的过渡带上, 地形坡度较大,松散层相对发育,加之人类活动较强烈,因此容易产生地质灾害。马尾区地质灾害主要类型有崩塌
4、、滑坡、泥石流三种类型,其特点是分布范围广, 人为地质灾害增多,削坡建房较普遍,且形成了一定数量的高陡边坡,造成突发性地质 灾害频发,危害性较大,但由于区内各级政府防范地质灾害工作落实到位,马尾区未 发生较大地质灾害和人员伤亡。2020年至今本区投入资金对辖区内4处地质灾害点及8处高陡边坡点采取排危除 险及搬迁避让措施已上报核销(见附表1),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较大成效。根据已 有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成果及实地调查核实,2020年本区无新增地质灾害点,全区现有 1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崩塌3处、滑坡7处、泥石流1处(附表2);全区现有 37处高陡边坡(附表5)。区内高陡边坡点虽然目前大部分处于基
5、本稳定状态,但在台风暴雨或强降雨作用下可能引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应列入行政村防灾预案中,建议汛期应定期目视检查,发现异常及时组织人员转移避让。表1:马尾区各类地质灾害统计表分类规模 x滑坡崩塌泥石流点数(处)比例(%)点数(处)比例()点数(处)比例(%)小一型228.6小二型571.4133.31100小三型266.7合计710031001100备注 分类标准为:小一型(1m3);小二型(1000-1 OOOOm3);小三型(小于IOOOm3)(二)2021年度地质灾害态势预测我区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常与降水密切相关,根据福州市气象局提供的降雨趋 势预测,马尾区今年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时段
6、为4月、10月,这一时段是我区地质灾 害的重点防范期,其中7月9月为地质灾害高发期,具体灾害发生情况受降雨量影响。 当连续降雨达到150毫米或日降雨达100毫米以上时,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即可 能发生;当连续降雨达到200毫米或短时间(1日或数小时)降雨达150毫米以上时, 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将可能大量发生。(1)2021年福州市气候趋势展望冬季(2020年12月2021年2月):预计总降水量50150毫米,全市偏少25成。月份分布大致是:12月和1月偏少35成;2月偏少23成。早春季(3月4月):预计总降水量150400毫米,偏少13成。雨季(5月6月):预计总降水量沿海南部45055
7、0毫米,偏多23成;其余地区400500毫米,属正常。夏季(7月9月):预计总降水量沿海500650毫米,偏多23成;内陆 380480毫米,偏少12成。秋季(10月11月):预计总降水量介于5080毫米,偏少13成。(2)主要气象灾害预测预计2021年登陆或影响我区的台风个数为46个,属正常,夏季有1个台风登 陆或严重影响我区,需提前做好防范地质灾害和防内涝的准备工作。三、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及威胁范围、对象(一)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地质灾害隐患的复活多是因强降雨引发的,而且各地每 年汛期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占全年的80%以上。所以本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为汛期,即4月
8、1日至10月30日。各镇、街要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认真落 实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制度,确保安全度汛,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二)威胁对象、范围根据已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及2021年地质灾害态势预测,地质灾害的主要威胁范 围:全区有11处地质灾害点、37处高陡边坡(见地质灾害分布图和附表2、5)处于 欠稳定一基本稳定状态;道路、民房建设时,开挖人工边坡易发生滑坡、崩塌的坡脚(顶) 地带;矿山开采、建筑拆迁后无序堆放的灾害体威胁区域;其它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受 暴雨、台风影响可能引发新的地质灾害的影响地段。地质灾害的主要威胁对象:对于削坡建房、工程建设等,主要是威胁边坡前后的 房屋财产及生
9、命安全;对于线性工程如公路、新建铁路等,主要是道路通行车辆以及 行人的生命安全。四、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一)组织机构为确保地质灾害防灾救灾工作顺利进行,避免发生人员伤亡和把财产损失降低到 最低程度。成立马尾区地质灾害防灾救灾指挥部,领导组织马尾区地质灾害防灾救灾 工作。马尾区区长为区地质灾害防灾救灾指挥部总指挥,分管副区长和区人武部政委为 副总指挥,各有关部门第一负责人为指挥部成员。总指挥:许用贵(管委会主任、区政府区长)副总指挥:林 全(区委常委、区人武部政委)林建豪(区政府副区长) 成员:郑秀铭(区政府办公室主任)潘振强(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王振泉(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叶木勇(区公安
10、局副局长)翁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钟毅锋(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叶铸贵(区应急管理局局长)徐开东(马尾生态环境局局长)庄青峰(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林建斌(区财政局副局长)林桂舜(区交通运输局局长)黄忠春(区民政局局长)赖泽铭(区教育局局长)林壬子(区卫生健康局局长)严艳鸿(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卓秀然(马尾气象分局局长)任飞(区防汛办主任)潘鸿颖(罗星街道办事处主任)丁祥泰(马尾镇镇长)江绥(亭江镇镇长) 高君炜(琅岐镇镇长)指挥部成员因职务变换离任的,由继任者接替,不再重新任命。指挥部下设办公 室,由潘振强同志任主任,谢文锦同志任副主任。办公地点设在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内,电话()。(二
11、)工作职责地质灾害防治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坚 持以人为本,以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端正态度,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建立健 全区人民政府负总责、部门镇街具体负责的地质灾害防治机制。区人民政府负责领导和组织有关部门以及社会的力量,采取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 治工作。区人民政府必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和培训,通过公共媒体、宣传图 片、挂历、防治知识手册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大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工 作;并组织区、镇(街道)、村有关人员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培训,普及地质灾 害防治知识,提高区、镇人民政府公务人员和公众对地质灾害危害性和防治工作重要 性的认识,
12、增强干部群众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意识,形成领导关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公众关心支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氛围,从而提高防灾、抗灾能力,使地质灾害防治工 作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 失的区域和地段,应当及时划定为地质灾害危险区予以公告,并设置明显警示标志, 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及时采取工程治理或者搬迁避让措施,保证地质灾害危险区内居民 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全区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防治经费列入 区财政预算。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 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其主要职责:一是会同区建设、农业农村、交
13、通、教 育等部门对辖区内地质灾害危险区域进行现场调查,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对 所辖行政区本年度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点作出防治工作的总体部署,报区人民政府批 准后公布实施。二是指导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编制村(居)汛期地 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协助区政府建立区、乡镇(街道)、村、组四级群测群 防网络。组织力量,会同区建设、农业农村、交通、教育等部门开展汛前检查、汛中 巡查、汛后核查,同时建立和完善监测预警网络。三是及时将监测和防治任务落实到 具体单位和责任人,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值班制度,与 防汛、气象等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开展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在汛期特
14、别是台风暴 雨、异常降雨时段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导;及时更新和补充地质灾害数据库, 将地质灾害隐患点和灾情、险情信息录入地质灾害信息与预警系统。四是要做好地质 灾害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区应急管理局要编制修订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防灾减灾规划,组织应急演练及灾 害救助体系建设,做好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和避灾点监督管理工作。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要严格山地建房的管理,指导住宅、工程建设、学校等关系 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建设,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削坡建房和从事不合理的工程 活动,编制城市、集镇、村庄和工程建设规划应当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其组成部 分。在汛前组织编制所辖范围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区交通运输局
15、要做好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的调查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汛前组织 编制所辖范围的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区教育局要做好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汛前组织编制所辖范围年度地质灾害 防治方案。马尾区宣传部门应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及时播报区人民政府防灾工作 部署、灾害性气象和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等。镇(街道)及村(居)为地区灾害防治具体责任单位和地质灾害工程治理的业主 单位,在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内,应当根据区人民政府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加强地质 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组织编制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群众转移预案,加强对地质灾 害隐患点和易发区开展排查、监测和巡查并及时将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明白卡 和避险明白卡
16、发给防灾负责单位、责任人和受灾威胁的群众手中,把监测和防治 任务落实至具体单位和责任人,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对可能发生险情的应当及 时动员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以及其他人民转移到安全地带(乡、村自然灾害避灾 点),情况紧急时可以强制组织避灾疏散,同时向区人民政府及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报告。其他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五、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是指为实现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预期目标而实施的措施。(一)监测通过对地灾点变形、变化监测取得资料进行分析,及时发现灾害点发展趋势,指 导下一步防灾工作的进行。由于地质灾害的发生与汛期降雨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监测 工作除了监
17、测斜坡或灾害体本身的形变外,还应注意已发生的过程降雨及气象部门对 台风暴雨、强降雨的预报。通过对边坡变形、动植物或其他异常以及结合降雨情况的 综合分析,确定斜坡(边坡)或灾害体进入何种状态,根据不同状态发布灾害预报, 以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全区地质灾害点都要进行监测,及时掌握其变形特征及发展趋势。监测的方式有 二种:一是设桩监测,二是目视检查。对活动前期的处于蠕滑拉裂阶段的崩塌、滑 坡地质灾害点的裂殴进行设桩监测,其余的点采用目视检查的方法。监测内容包括: 斜坡裂缝变形位移、灾害体整体变形、建筑物变形、民井水位、泉流量及颜色变化、 汛期降雨量情况等。每次观测都要详细记录数据及相关情况,及时
18、汇报给区、镇、街 道办防治领导小组和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这些数据及变化情况分析地质灾害的 活动状态,为地质灾害预报提供依据。区政府要加快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地质灾害监测、 预报、预警、报告网络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区、镇(街道)、村(居)、组四级群 测群防网络。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构建防汛、气象、地质 灾害互联并覆盖全区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及时传递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险情和灾情、 气象等信息。(二)预防预警1、修订村(居)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简称“群众转移预案”)。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在区人民政府领导下,修订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点 和易发区段所在地的群众转
19、移预案,并纳入当地村(居)防汛抢险救灾应急预案。受 地质灾害威胁的乡村、街道、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应 急演练。2、开展险情巡查。区人民政府要组织人员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的巡查,根据 险情变化及时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者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情况紧急时,应强行组织避 灾疏散。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划定的危险区域予以公告,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制订防 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发放到有关单位和个人。3、落实值班制度。在汛期,各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和各机关防灾单位要实行24 小时值班;凡逢台风暴雨、强降雨时,按照当地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部署,应急指挥部 办公室实行双人
20、值班,领导带班;当发生地质灾害时,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的要求,进 一步加强值班,认真接听各地雨情、汛情、险情、灾情报告,并按规定报告、转达、 处理。4、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有条件地开展自辖区内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地质 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由弱到强依次分为I级、II级、IH级、IV级、V级等五个等级,HI 级(发生地质灾害可能性比较大)、IV级(发生地质灾害可能性大)、V级(发生地 质灾害可能性很大)时发布预报。其中IIIV级向社会发布,III级不予发布。区人民政府接到本区域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省、市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后,依 照防灾责任制的规定,逐级将有关信息迅速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
21、 测人和区域内的村(居)民。当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为HI级时,区、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根 据雨情做好值班工作;按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部署防灾工作;镇(街道)、村(居) 防灾负责人应适时组织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进行巡查,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 险区域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巡查人和协管员要加强地质灾害危险区域的监测、巡 查和防范。一旦发现险情要立即报告,区、镇人民政府、街道办要及时采取防灾避险 措施。当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为IV级时,区、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应 24小时值班室值班,做好抢险救灾准备;镇(街道)、村(居)防灾负责人要加强组 织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进行巡
22、查,隐患点和危险区域防灾责任人、监测人、 巡查人和协管员要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的监测、巡查和防范;区、镇(街 道)人民政府要及时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村(居)汛期地质灾害危险 区域群众转移预案,根据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及时组织危险性较大的地质灾害隐 患点和危险区域内的群众转移避让。当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为V级时,区、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应 24小时值班室值班,领导带班,并组织做好抢险救灾工作。区、镇(街道)人民政府 要及时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村(居)汛期地质灾害危险区域群众转移 预案,立即组织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内的群众转移避让,并组织对其他区域 进行巡查和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州市 马尾 2021 年度 地质灾害 防治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35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