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原则在涉文化国际投资争端中的适用修改稿.docx
《比例原则在涉文化国际投资争端中的适用修改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例原则在涉文化国际投资争端中的适用修改稿.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比例原则在涉文化国际投资争端中的适用摘要:涉文化国际投资争端中,东道国之文化利益与外国投资者之利益不 可避免存在冲突,由此引发的争端近年来亦是屡见不鲜,在争端解决机制相对单 一局限的情况下,仲裁解决该类争端面临困境。诞生于德国公法的比例原则当前 已被广泛运用于投资仲裁的实践之中,其在平衡利益冲突上、解决涉文化国际投 资争端的现实具有重要意义。然当前比例原则在涉文化要素的投资争端中之适用, 于实践层面与理论层面均存在值得商榷之处,本文将就涉文化投资国际投资争端 区别于一般投资争端的特性展开关键词:国际投资争端比例原则文化适用作为公法中的帝王条款,比例原则自于TeCnled v. Mexico 一
2、案中开创性地 被引入作为判断间接征收的工具,I其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国际投资争端的解决 之中,在判定受审查之国家监管措施是否构成间接征收,评估行为是否违反公平 公平待遇标准,平衡国际投资法与国际人权法规定之冲突的义务以及损害赔偿之 评估等诸方面作用日益显著。2在涉文化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上,东道国保护本国 文化之公共利益与投资者之利益形成冲突,在争端解决中,如何衡量与平衡这两 种利益面临挑战。比例原则能够在不同的利益之间寻求平衡3,在行政法上,比 例原则是拘束行政权力违法最有效的原则之一,在涉文化国际投资争端中,亦 是对于东道国借保护本国文化为名行滥用权力之实的有效原则。一、涉文化国际投资争端的界定
3、与仲裁解决的现实困境(-)涉文化国际投资争端的界定由于同时涉及国际投资法和国际文化法,涉文化国际投资争端之清晰界定, 面临双重困境。首先,鉴于文化系一动态发展、多维度的概念,于此处的“文 化”之定义界定困难。其次,对于何种国际投资争端可界定为“涉及”文化同 样存在困难。就第一重困境而言,文化的概念具有抽象性及动态性,其与经济、政治等 多领域存在密切联系,从不同的社会科学领域可对其作出不同界定,即使是在 国际法学科内部,对于文化之界定亦无统一标准。从国际文化法的视角来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将文化定义为“某一社 会或社会群体的一套独特的精神、物质、智力和情感特征,
4、除艺术和文学外, 还包括其生活方式、共同生活的习性、价值体系、传统和信仰二,该定义同时 体现了文化的物质属性、作为人类智力成果的精神属性以及从人类学视角出发 其作为社群之间区分标准的独特属性。6该定义看似已然较为全面,然其实际 立足于国际文化法中保护文化多样性之需要,较为抽象,与国际投资争端之中 所涉及的“文化”概念界定之需要尚存一定差距,仍需对于文化之外延进行界 定。由于国际投资争端往往涉及经济与文化要素的冲突,部分学者对于文化财 产(CUItUral wealth)之构成要素可供借鉴:(1)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世界*作者南京大孥法孥院博士班雅槊柬吴大孥法孥院兼任助理教授1韩秀丽论比例原则在有
5、关征收的国际投资仲裁中的开创性适用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06):16123.2 Sondra Facci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 to Assess Compensation: Some Reflections Arising from the Case of Joseph Charles Lemire v. Ukraine, 13 Law & Prac. Infl Cts. & Tribunals 199 (2014) 3韩秀丽.寻找WTO法中的比例原则J.现代法学,2005(04):181-190.
6、4黄学贤.行政法中的比例原则研箱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1(01):72-78.5 UNESCO Universal Declaration on Cultural Diversity, supra note 22, pmbl.6 Valentina Valdiz Cultural Wealth of Nations in International Law, 21 TuL J. Infl & Comp. L. 87 (2012) 文化遗产、水下文化遗产(于水下保存IOO年以上的文物)、本土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语言、传统、习俗等)等多种形式的文化遗产。(2)文化多 样性,
7、包括书籍、雕塑、图片、电影等在内的文化对象。7但这一列举式的概 括对于作为人权之文化性权利存在忽视,须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定义相互补 充方可产生对于涉文化国际投资争端语境下“文化”之较全面的界定。就第二重困境而言,其界定的难点在于,涉文化国际投资争端系单纯具有 文化属性的文化争端还是涉及文化要素的投资争端。前者对于案件结果之产生 具有一定暗示仲裁庭会倾向性地关注东道国保护本国文化的诉求,而对投 资者的权益造成一定损害。由于涉及文化遗产的损害赔偿请求很少是在没有其 他法律论据的情况下提出的,基于这一考量,后者则是一条相对折中的路径。 9在当前文化争端解决机制阙如,文化投资争端涉及政治、经济、人权
8、等多要 素的情况下,采取后者的观点,对于合理平衡东道国与投资者之利益以及因应 现行争端解决机制均有其优越性。就文化要素的来源而言,国内有学者将涉文化国际投资争端归结为涉媒体 投资争端和涉文化遗产投资争端两种类型。就当前涉文化投资争端之类型来 看,这一概括显然不够全面。根据前文之分析,笔者认为,可将涉文化要素之 来源归结为以下几点:其一,涉文化遗产投资争端,其中文化遗产作广义理解, 包含世界文化遗产、水下文化遗产、本土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种形 式的文化遗产;其二,涉及文化多样性之要素,凡投资争端涉及文化多样性之 受损文化多样性,即可认为系涉文化投资争端;其三,涉文化权利的投资争端。 就仲
9、裁庭当前的裁决而言,对于文化的保护,其往往公共利益保护的宏观视角 出发,将东道国之公共利益与投资者之个人利益视为争端中冲突的双方。个人 之文化权利在当前已成为人类尊严和自由的一部分,国际法文书亦明确规定尊 重、保护和实现文化权利。于文化权利之保护,包含不干涉文化自由的消极义 务以及保护文化社区、文化财产和圣地的积极义务。”东道国国民以及投资者 之个人文化权利,同样是涉文化投资争端中值得考量的文化因素。投资者之文 化权利(包含言论自由、信仰自由等在内)与东道国之经济利益,东道国国民 之个人文化权利与投资者之个人经济利益同样存在利益冲突,而这些利益的衡 量与平衡以及保护,在当下的争端解决之中尚缺乏
10、关注。(二)涉文化投资争端仲裁解决的现实困境涉文化国际投资争端面临之现实困境源于首先源于其涉文化投资争端 涉文化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相对单一。由于并不存在处理文化争端的专门机 构,当前涉文化国际投资争端之解决路径与一般国际投资争端解决路径一致, 即主要循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等国际或区域性仲裁机构解决。同时,双边、多边投资协定中 亦缺乏有关文化条款的规定。仲裁庭由于缺乏相关条约的文本依据,在双边7 Valentina Valdi, Cultural Wealth of Nations in International Law, 21 Tul.
11、 J. Int,l & Comp. L. 87 (2012)8 Valentina Sara Vadi, Cultural Diversity Disputes and the Judicial Functions i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aw, 39 Syracuse J. Infl L. & Com. 89 (2011)9 Valentina S. Vadi, When Cultures Collid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Natural Resources, and Indigenous Heritage in Int
12、ernational Investment Lawz 42 Colum. Hum. Rts. L. Rev. 797 (2011)i。马冉.国际投资争端中涉文化争端的法律问题研究一一以公平公正待遇与征收条款的适用为视角J上海 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6,23(05):50-6L11 Valentina Sara Vadi, Fragmentation or Cohesion: Investment versus Cultural Protection Rules, 10 J. World Investment & Trade 573 (2009)投资协定本身规定语言之相对宽泛的情况下。仲裁庭“
13、司法造法”的局限 性势必在解决此类争端的过程中再度凸显。在国际投资法已然广泛适用于国 际投资争端、仲裁庭适用国际投资法解决争端已形成成熟机制的情况下,其 与国际文化法之适用逐渐显现出不平衡的状态。尽管当下部分仲裁庭已经开 始将文化因素以及国际法中的其他准则等纳入其考量,但由于其有限的裁量 权,其仅能够在国际投资法的范畴内对违反国际法准则的行为进行裁判。3 在当前相应专门仲裁解决机制阙如且短时间内无法建立新的争端解决机制,双边投资协定在一定时间内尚不会就涉文化投资争端作出专门修改的 情况下,涉文化国际投资争端的现实困境,实质上是仲裁庭所面临的困境。 东道国可依据其文化主权制定本国文化政策,但其亦
14、须遵循强制性法规及先 关国际法规定之义务。投资争端仲裁庭作为解决争端的一种有效外部机制, 应当通过将国际文化法运用于问责机制,从而达成避免东道国之文化政策对 投资者造成不成比例或不合理的负担。“仲裁庭裁决所面临的主要焦点问题, 即涉文化国际投资争端的焦点问题一一如何衡量与平衡东道国保护本国文 化(包括保护本国之文化主权、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本国国民之文化权 利)之公共利益与投资者因投资所产生之利益之间所产生的冲突。而这一问 题的解决,仅依据双边投资协定等国际投资法的笼统规定无法达成,需要有 关机制的引入,使争端各方利益达成合理的平衡。二、比例原则在涉文化国际投资争端中的可适用性分析(-)比例
15、原则在国际投资仲裁中的可适用性比例原则作为公法的帝王条款,在国际法体系中亦占有重要地位,已然成为 公共政策和良善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H当前,比例原则在自卫、报复、人道主 义法、人权法等领域已经成为习惯国际法,已经成为国际法中的一般法律原则。 俗近年来,比例原则亦时出现在国际投资判例法中。叶艮据国际法院规约之规 定,国际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可适用的独立法律渊源主要有国际条约、国际习惯、 一般法律原则以及“公允及善良原则。I作为一般法律原则的比例原则,一般 法律原则可以经过当事国的合意在具体案件中被暂时地直接适用于国际关系。 Prabhash Ranjan, Using the Public Law
16、Concept of Proportionality to Balance Investment Protection with Regulation i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aw: A Critical Appraisal, 3 Cambridge J. Int1I & Comp. L. 853 (2014) Valentina Sara Vadi, Cultural Heritage i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aw and Arbitration.p93-135 Valentina Sara Vadi1 Cultural H
17、eritage i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aw and Arbitration.p93-135 Christopher Michaelsen, The Proportionality Principle, Counter-Terrorism Laws and Human Rights: A German-Australian Comparison, 2 City U. H.K. L Rev. 19 (2010) 张庆麟,余海鸥.论比例原则在国际投资仲裁中的适用J.时代法学,2015,13(04):3-13. Sondra Faccio, The Applicat
18、ion of the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 to Assess Compensation: Some Reflections Arising from the Case of Joseph Charles Lemire v. Ukraine, 13 Law & Prac. Int,l Cts. & Tribunals 199 (2014) 李伟芳.论国际法渊源的几个问题J.法学评论,2005(04):52-57. 19罗国强.般法律原则的困境与出路一一从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的悖论谈起J法学评 论,2010,28(02):77-83. 韩秀丽.论WTO法中的比
19、例原则D原门大学,2006. 尽管比例原则引入国际法之初仍有学者对于比例原则作为国际法一般法律原则 的地位提出质疑,2。但就当前仲裁庭的裁决来看,将比例原则在国际投资法领域 视为习惯国际法亦并无不可。作为国际法渊源的比例原则适用于国际投资仲裁中, 其正当性不言而喻。(二)比例原则在涉文化投资争端适用中的功能分析作为行政法范畴上的比例原则,其主要含义是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应当兼 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保护相对人的权益,如实现行政目标可能对相对人权益造成 某种不利影响时,应将这种不利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内,使两者处 于适度的比例。21行政法上的比例原则主要具有将国家权力限制在合理适度的范 围
20、之内防止其滥用、21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五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余凌云论行政法上的比例原则J.法学家,2002(02):31-38. Henckels, C. (2015). Proportionality and deference in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In Proportionality and Deference in Investor-State Arbitration: Balancing Investment Protection and Regulatory Autonomy (Cambridge Studies in
21、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pp. 23-4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doi:10.1017/CB09781316104378.002 24韩秀丽.论比例原则在有关征收的国际投资仲裁中的开创性适用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06):116-123. Prabhash Ranjan, Using the Public Law Concept of Proportionality to Balance Investment Protection with Regulation in Intern
22、ational Investment Law: A Critical Appraisal, 3 Cambridge J. Infl & Comp. L. 853 (2014) Henckels, C. (2015). Proportionality and deference in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In Proportionality and Deference in Investor-State Arbitration: Balancing Investment Protection and Regulatory Autonomy (Cambridge St
23、udies in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pp. 23-4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doi:10.1017/CB09781316104378.002保护行政相对人利益的功能。其对于行政目标和行政相对 人之间的进行的比例衡量,实质上是对于行政机关所代表的公共利益以及行政相 对人的个人权益进行衡量、平衡的过程,从而达成各方利益的合理分配。从国际投资法的视角出发,适用比例原则对投资争端进行审查,可以将推理 和论证限制在预先确定的分析结构中,从而使决策合理化。通过对于比例原则之 诸要素进行分析,仲裁
24、审查决策过程趋于正规化,这也将减少意识形态对于争端 解决的影响,并促进仲裁庭决策的公开透明。澳在国际投资仲裁实践中,仲裁庭 通过适用比例原则审查国家规制措施,使得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得以达成一种平 衡,防止规制权滥用以促进某些狭隘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国内行政法上的比例原 则系一种内部规制手段,由仲裁庭适用的比例原则实质上则是一种外部规制手段。 但比例原则在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的适用,与其在行政法上的功能实质上并未发 生改变,同样是控制公权力、平衡争端涉及各方之利益,只是争议主体之身份和 相对关系发生了一定变化。就涉文化国际投资争端而言,比例原则具有的控权及利益平衡功能具有重要 意义。当东道国实施间接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比例 原则 文化 国际 投资 争端 中的 适用 修改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32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