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1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 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编制原则.11.1 编制依据.11.2 编制范围.11.3 编制原则.12. 工程概况.22.1 线路概况.22.2 主要技术标准.22.3 征地拆迁简况.22.4 工程特点.22.5 工程难点.32.5.1 防水治水.32.5.2 溶隙、溶槽的影响.32.5.3 下穿高速公路.32.5.4 湿喷混凝土.32.5.5 超前地质预报.33. 所在地区特征.43.1 自然地理特征.43.1.1 地形地貌特征.43.1.2 工程地质特征.43.1.3 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53.2 交通运输情况.63.2.1 铁路运输.63.2.2 公路运输.63.3 沿线水、电、燃料
2、等可利用资源情况.63.3.1 水源.63.3.2 电源.63.3.3 燃料.63.4 沿线建筑材料分布情况.63.4.1 砂石料.63.4.2 粉煤灰.73.4.3 水泥.74. 施工组织安排.74.1 建设总体目标.74.1.1 质量目标.74.1.2 安全目标.74.1.3 工期目标.74.1.4 环水保及节能目标.74.1.5 技术创新目标.74.1.6 职业健康目标.74.2 建设管理组织机构和施工任务划分.84.2.1 建设组织机构.84.2.2 主要管理人员及部门职责.94.2.3 施工任务划分及施工队伍安排.114.3 总体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114.3.1 总体工期安排.
3、114.3.2 总体施工顺序.114.3.3 主要阶段工期安排.114.3.4 施工进度安排依据及原则.124.3.5 主要进度指标的确定.124.3.6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144.4 施工总体平面布置示意图.145. 临时设施方案.145.1 大临工程的分布及总体设计原则.145.2 施工道路.145.3 混凝土拌和站.155.4 临时通讯、电力、给水及其它大临设施.155.4.1 临时通讯.155.4.2 施工用电.155.4.3 施工用水.175.4.4 临时住房.175.4.5 大临工程平面布置图.186. 主要施工技术方案.186.1 总体施工方案.186.2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
4、案、技术措施、施工工艺和方法.186.2.1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196.2.2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措施.236.2.3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工艺和方法 .257. 资源配置方案.697.1 主要工程材料设备采购供应方案.697.1.1 材料供应方案.697.1.2 材料采购方案.697.1.3 主要材料保供措施.697.2 主要施工装备配置方案.697.2.1 施工机械设备、试验、质量检测设备及测量仪器配备.707.2.2 主要试验、质量检测设备及测量仪器的配备.707.3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试验、质量检测设备供应方案.727.4 主要机械设备保供措施.727.5 劳动力计划.727.
5、5.1 劳动力组织安排的原则.727.5.2 专业技术工人的来源与岗前培训 .737.5.3 劳动力配置及组织计划.747.5.4 特殊时期劳动力保证措施.758. 管理措施.758.1 四化管理.758.2 质量管理措施.768.2.1 质量管理机构.768.2.2 质量保证体系.778.2.3 质量保证管理措施.798.2.4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858.3 安全管理措施.868.3.1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868.3.2 安全生产管理重点.918.3.3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918.4 工期控制措施.958.4.1 组织措施.958.4.2 技术措施.988.4.3 合同管理措施.998.4.
6、4 经济措施.998.4.5 制度措施.998.4.6 资源措施.998.4.7 后勤保证措施.1008.4.8 工程进度的监控措施.1008.5 投资控制措施.1018.5.1 投资控制目标.1018.5.2 投资控制总体要求.1018.5.3 投资控制要点.1018.6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1028.6.1 环、水保管埋体系.1028.6.2 环保、水保总体要求.1048.6.3 环保措施.1068.7 文物保护措施.1098.8 文明施工措施.1098.8.1 文明施工目标.1098.8.2 文明施工措施.1098.9 节约用地措施.1118.9.1 正式工程.1128.9.2 临时
7、工程.1128.9.3 土地复垦措施.1128.10 冬、夏、雨季施工措施.1138.10.1 冬期施工保证措施.1138.10.2 夏季施工保证措施.1138.10.3 雨季施工保证措施.1148.11 应急预案.1148.12 特别说明.116附 录 1.117附 录 2.118附 录 3.119附 录 4.120附 录 5.1211. 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编制原则1.1 编制依据(1)国家、铁道部和贵州省政府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规定;(2)国家和铁道部现行高速铁路设计规范、验收标准、施工指南、技术规程等;(3)现行铁路施工、材料、机具设备等定额;(4)发包合同、招投标文件;(5)新建
8、铁路沪昆客运专线长沙至昆明段(玉屏至昆明)小坳坡隧道施工设计咨询图及相关设计文件;(6)我项目部现场踏勘调查资料,水文地质调查资料;(7)我单位从事铁路工程积累的施工经验、技术总结等成果,及我公司现有的施工力量和机械设备、装备情况;(8)贵州公司指导性的施工组织设计;(9)中交一公局资源状况,施工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10)其它相关依据。1.2 编制范围新建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贵州段小坳坡隧道,里程从 DK561+569 至 DK564+855,全长3286m。隧道正洞的开挖、初期支护、出碴、二次衬砌、仰拱及填充、附属设施等施工。1.3 编制原则我标已对小坳坡隧道地表进行了踏勘填图,走访了当地居民
9、了解地方地表水资源情况,本隧道施工大力推广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典型引路,试验先行”的原则施工。(1)满足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目标、符合施工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等要求;(2)体现科学性、合理性、管理目标明确、指标量化、措施具体、针对性强;(3)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成本;(4)充分考虑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少占耕地,保护农田;(5)注意站前、站后工程以及各相关专业的衔接;(6)内容重点突出、简繁得当,表述清楚,语言简练,保证措施充分,不写空话、套话。(7)根据现有初步设计图及咨询图进行初步实施性施工组织编制
10、。2. 工程概况2.1 线路概况小坳坡隧道位于凯里市北东部,行政区划属凯里市大十字街道管辖。隧道进口里程DK561+569,与 S308 相邻,出口里程 DK564+855,邻接新建凯雷大道。隧道全长3286m,为单洞双线铁路隧道,其中级围岩 686m,占 41.75%;级围岩 645m,占39.26%;级围岩 312m,占 18.99%。隧道洞身于 DK563+310DK563+360 段下穿凯麻高速,隧区构造上覆第四系红黏土,下伏白云,岩层单斜,局部产状凌乱,不良地质现象为岩溶,特殊岩土为红黏土。指导性施组计划工期为 20 个月。2.2 主要技术标准小坳坡隧道主要技术标准如表 1.1 所示
11、。表 1.1 小坳坡隧道主要技术标准表序号主要技术标准1铁路等级客运专线2正线数目双线3速度目标值250km/h,基础设施预留进一步提速条件4正线线间距5.0m5最小曲线半径4000m6最大坡度20,特殊地段 307列车类型动车组8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9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10运输调度方式综合调度集中2.3 征地拆迁简况本隧道永久征地已经完成,满足施工需要;临时施工用地租用协议已签定并已起用。本隧道施工范围内无房屋拆迁。2.4 工程特点 小坳坡隧道长 3286m,为全线重难点隧道工程。地质构造简单,不良地质现象为岩溶,特殊岩土为红黏土。围岩级别为、级。按照围岩级别,由弱到强依次围岩采用全
12、断面法和台阶法,围岩、级围岩采用微台阶法和台阶法施工。初期支护主要有 C25 或 C30 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采用湿喷,级围岩拱部设置钢筋网片喷砼、边墙采用素砼,级、级围岩拱墙采用喷纤维砼和钢筋网片、仰拱采用喷素砼。全线级围岩段采用全环钢架,级围岩段除a 型采用拱墙钢架外其余均采用全环型钢钢架,b 型拱部设格栅钢架。级围岩均设小导管超前支护、级围岩设小导管或大管棚超前支护。锚杆:拱部采用 25 中空注浆锚杆,边墙及临时支护锚杆采用 22 砂浆锚杆。二次衬砌:拱墙一次成型,衬砌台车(长 12 米)全环一次成型施工工艺,仰拱混凝土必须采用整体模板成型工艺。级围岩拱部、边墙、仰拱或地板采用 C30
13、混凝土施工,仰拱填充采用 C20 混凝土填充;、级围岩拱部、边墙、仰拱或地板采用 C35 钢筋混凝土施工,仰拱填充采用 C20 混凝土填充。防水及排水:隧道的防排水按“防、排、堵、截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对于地下水发育且隧道修建对生态环境或工程环境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地段,采取“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达到堵水有效、防水可靠、经济合理的目的。2.5 工程难点2.5.1 防水治水小坳坡隧道穿越区地表水不发育,主要以季节性水流为主。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土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岩溶水。隧道防水措施采用“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以尽量减少对地表生产、生活、泉眼的影响。因此在隧道
14、的施工中必须加强观测,采取工程技术措施防水治水,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2.5.2 溶隙、溶槽的影响隧址区可溶性碳酸盐岩类分布广泛,隧道全段穿越围岩为白云岩,区段内岩溶发育。施工中应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2.5.3 下穿高速公路洞身于 DK563+310DK563+360 段下穿凯麻高速,此段属于浅埋段,施工中加强监控测量,地表沉降观测,本段属于施工的重点控制地段。2.5.4 湿喷混凝土隧道施工喷射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湿喷工艺” ,湿喷混凝土可减少回弹量,降低粉尘,能够有效改善和提高工人的施工环境,容易控制好喷射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在施工中严格按湿喷工艺流程进行施工。2.5.5 超前地质预报全隧进行超
15、前地质预报,并委托(第三方)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队伍承担。3. 所在地区特征3.1 自然地理特征3.1.1 地形地貌特征小坳坡隧道主要位于云贵高原侵蚀构造中低山区地带,区内地形总体为西高东低,隧道最大埋深 120m。地面高程 800920m,相对高差约 120m,自然坡度 2050,局部陡峻,植被发育。测区有公路相通,交通方便。隧道洞身穿越区域以碳酸盐岩广泛分布为主要特征,具构造剥蚀溶蚀槽谷地貌特点。本区地表水以山间沟水为主,水量较小,雨季时沟内水量增加明显,普遍在 23L/s。故隧道穿越区地表水不发育,主要以季节性水流为主。3.1.2 工程地质特征(1)地层岩性隧道区覆盖有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
16、) 、坡残积() ,下伏基岩为寒武系中pldlQ4eldlQ4统高台组()地层。地层由新到老分述如下:g2粉质黏土():黄褐色,均匀,硬塑,厚 06m,属级普通土。pldlQ4粉质黏土():红褐、黄褐色,地址均匀,硬塑状,厚 08m,属级普eldlQ4通土。寒武系中统高台组():灰黄、灰白色白云岩,强风化带()节理发g23W育,厚 015m,属级软石;弱风化带()节理较发育,厚层至块状,细晶结构,属2W级次坚石。(2)工程地质构造隧区构造简单,岩层单斜,局部产状凌乱。(3)水文地质特征a. 地表水地表水以山间沟水为主,水量较小,雨季时沟内水量增加明显,普遍在 23L/s。故隧道穿越区地表水不发
17、育,主要以季节性水流为主。b. 地下水特征本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土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岩溶水。第四系松散土层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坡面及槽谷中的第四系坡洪积、残破积层中,该类地下水受第四系分布面积及厚度控制,此岩土层分布面积小且厚度小,一般为 02m,局部厚达 58。该层富水性差,水量贫乏,受大气降雨补给。基岩裂隙水基岩孔隙水主要分布于白云岩基岩孔裂隙中,隧区全段为白云岩,岩体破碎,区内岩体形成了良好的地下水含水体。总体上看孔裂隙水较丰富。岩溶水隧区岩性以白云岩为主,砖探揭示局部岩芯上见溶孔,该段岩溶弱发育,局部中等发育,岩溶形态主要为溶隙、溶孔。可溶岩岩溶水较不发育,主要受大气降雨及地表
18、水补给,向地势低洼处排泄。c.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白云岩基岩孔裂隙中,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径流多受地势控制,由高地流向低洼地带,在低洼地带如斜坡、切层坎地以渗流及小泉水形式排于地表。岩溶裂隙水岩溶裂隙水主要通过地表溶蚀洼地、漏斗、竖井、落水洞等受大气降水补给。在深部岩溶水灾网络状岩溶裂隙、岩溶管道以及巨大的溶蚀侵蚀洞穴中运移,运移宏观方向朝区域内最低侵蚀基准面,局部运移方向可不受最低侵蚀基准面控制。最终以岩溶大泉、暗河出露地表。受断层、隔水岩层等边界条件控制,隧道开挖可能会揭穿暗河、岩溶排泄管道,可能产生突水、突泥等灾害。d. 水化学特征地下水质类型为 HCO3- S
19、O42- -Ca2+ Mg2+型,在环境作用类别为化学侵蚀环境及氯盐环境时,水中 SO42-、侵蚀性 CO2、PH 值、Mg2+、Cl-对混凝土结构无侵蚀性。e. 隧道涌水量预测隧道正常涌水量为 Q=7750m/d,雨洪期最大涌水量 Q=15500m/d。3.1.3 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不良地质现象为岩溶,特殊岩土为红黏土。(1)岩溶隧区分布有寒武系中统高台组()白云岩,由于受区域构造影响,白云岩岩层中g2网状裂隙较发育,多呈微张张开状,地表调查见溶沟、溶槽、溶孔等岩溶现象发育。(2)红黏土沟槽中发育有软土、红黏土,局部具有膨胀性,力学性质较差,不能作为持力层,对隧道开挖有一定影响,进口明暗分界
20、面隧道上部为红黏土下部为白云岩。3.2 交通运输情况交通以铁路、公路为主,航空为辅,无水运。3.2.1 铁路运输既有铁路:既有沪昆铁路与本线基本平行。以沪昆铁路为主干,联结了渝黔、黔桂、内昆等铁路干线。既有铁路办理货运业务的车站主要有:凯里火车站。铁路网覆盖面、客货运服务水平均能满足要求。3.2.2 公路运输线路所经大部份地区公路交通骨干网基本形成。凯里至贵阳公路交通相对较发达。小坳坡隧道区域内主要以国家高速沪瑞高速公路(G065) 、国道(G320) 、省道(S308) 、新建凯雷大道为主干,以县级公路和乡村公路为支线,构成沿线较为便捷的公路交通体系。并通过修筑的临时施工便道进入施工现场。公
21、路运输方便。3.3 沿线水、电、燃料等可利用资源情况3.3.1 水源小坳隧道进口与出口都没有地表河流与地表水资源,施工用水问题需要打井解决,因此在进口与出口各打一口每天能提供 100T 水的地下深井。出口里程在 DK564+000 右侧300m 处打井取水解决施工用水;进口里程在 DK561+430 左侧 100 米处打井取水解决施工用水;3.3.2 电源全线施工电源从独立的 10 千伏专线体系中直接 T 接入供电方式。小坳坡隧道进口端用电容量为 1200KVA;小坳坡隧道出口端用电容量为 1260KVA。现场采用三级配电;施工用电全部采用三相五线制接入施工位置。3.3.3 燃料本线所经地区大
22、部分为产煤区,不缺燃煤。油料供应以三棵树加油站为主。3.4 沿线建筑材料分布情况3.4.1 砂石料根据沿线地层岩性揭示,本线由西向东主要分布有碳酸盐岩、变质岩、碎屑岩和岩浆岩。以碳酸岩地层为主,局部有玄武岩渗透;凯里至玉屏段为变质岩、碳酸岩和碎屑岩相间地层。本线总体上看不缺石料,但符合高性能砼质量的既有砂、石料场不多,大部分需二次加工,高标号砼用河砂严重缺乏。前期采用地方采石场合格的材料,后期自建采石场。3.4.2 粉煤灰贵州境内粉煤灰资源稀缺,虽在大龙、凯里、盘县等有火力发电厂分布,但粉煤灰数量及质量难以满足要求,部分需外购。3.4.3 水泥业主指定的范围内购买。4. 施工组织安排4.1 建
23、设总体目标4.1.1 质量目标符合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规定及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 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 100%,工程质量零缺陷。4.1.2 安全目标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施工过程中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遏制安全生产一般事故。4.1.3 工期目标本隧道计划 2010 年 11 月 1 日开工,2012 年 6 月 30 日完工,总工期 20 个月。4.1.4 环水保及节能目标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严格执行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意见、 水土保持报告书及批复意见及环水保、文物保护管理办法有关要求;严格
24、按照设计文件及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将环水保、文物保护及土地复垦措施落实到施工全过程;自觉接受并积极配合国家及地方环保、水保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4.1.5 技术创新目标紧密围绕沪昆客专贵州段地质复杂多变,沿线环境敏感区众多、生态脆弱、土地及地材资源匮乏等工程及环境特点,以建设“优质、平安、绿色、和谐”铁路为目标,积极吸收消化客专建设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开展长隧道及高性能混凝土等的施工、检验关键技术研究与创新,努力打造社会和谐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安全优质型的百年不朽沪昆客运专线。4.1.6 职业健康目标注重职工的职业健康,保证文明施工,保障劳动保护,杜绝职业病发生;加强卫生监控
25、,确保无大的疫情,无传染病流行。4.2 建设管理组织机构和施工任务划分4.2.1 建设组织机构本隧道采用项目法组织施工,组建“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沪昆客专贵州段工程指挥部一工区” ,对本项目的安全、质量、工期、环保、造价负直接责任。经理部由领导层和职能部门组成,设置项目经理一名,设副经理两名,总工一名。职能部门有工程部、安质部、物资设备部、财务部、综合办公室、地方协调办公室、计合部、测量队及中心试验室。项目经理部下辖项目架子队,本隧道由出口第架七子队担任施工、进口第八架子队担任施工、架子队按贵州公司九大员设置,直接负责现场的全面施工管理。架子队设置掘进班、支护班、出碴班和衬砌班。架子队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隧道 工程施工 组织设计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29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