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配置表说明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配置表说明指导书.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础配置表说明指导书 卷 册 检 索 号21-SA06731-S-T0701-01 灵州-绍兴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小湾渠-永宁镇东南)第七卷 基础施工图第一册 基础配置表说明书工程设计资质证书编号:A2014年09月 沈阳灵州-绍兴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小湾渠-永宁镇东南)第七卷 基础施工图第一册 基础配置表说明书批 准 人 :审 核 人:校 核 人: 编 制 人: 目 录1基础设计原则2. 基础型式3. 设计说明4. 基础施工5. 直线转角塔和耐张塔的基础预偏值6. 基础保护帽7. 基础标准工艺应用8. 基础强制条文执行表9. 基础部分质量通病防治1 基础设计原则1
2、.1 本工程基础设计及施工应依据的规程、规范及技术规定:(1)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GB 50545-201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3)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5219-2005);(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5)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程(GB50233-2005)。(6) 800kV及以下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L/T5235-2010)。1.2本段地形全部为山地及高山,根据本地区的地形地质情况,因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原则上不降基不铲方。 1.3 本工程根据
3、灵绍线工程特点及技术要求,将结构专业的塔型、呼称高、铁塔各接腿长度配置、基础型号、地貌及地质概况,汇集成册,定名为基础配置表。2 基础型式2.1 掏挖基础:该型基础用于无地下水、可硬塑状态的粉质粘土;主要用于直线塔,砼强度等级为C25级,基础主筋用HRB400钢筋,钢筋材质符号为C;其它用HPB300级钢筋,钢筋材质符号为A。2.2 人工挖孔桩基础:该型基础用于受力较大的直线、转角或直线转角塔。砼强度等级为C30级,基础主筋用HRB400钢筋,钢筋材质符号为C;其它用HPB300级钢筋,钢筋材质符号为A。 2.3铁塔与基础的连接方式为地脚螺栓连接。3 设计说明基础施工前,请各施工单位务必认真熟
4、悉施工图纸,仔细看明基础配置表,基础施工图中的说明,理解设计意图,严格按图施工。3.1 基础根开1. 图纸中注明的均是基础半根开尺寸,即线路中心桩至基础中心之间的横线路或顺线路方向的水平距离。2. 基础根开表中各减腿部分的基础根开尺寸,可按照图纸中相应塔型标准呼高相对应的减腿基础根开采用。3. 本施工标段以面向绍兴变方向为线路前进方向,杆塔A腿位于线路前进方向左后方,B、C、D腿依次按照顺时针布置。4塔腿的编号方法如下:横线路方向(或分角线)3.2 基础配置表中有关名词注释如下:3.2.1 标准呼高直线塔:铁塔横担下平面至铁塔最长腿底脚板下部(基础顶面)的垂直距离;耐张转角塔:铁塔导线水平横担
5、下平面挂点至铁塔最长腿的底脚板下部(基础顶面)的垂直距离;3.2.2 “定位高差”为中心桩高程与最低腿基础顶面高程之间的差值(单位:m,低于中心桩为“-”,高于中心桩为“+”),3.2.3 “基础顶面标高”为中心桩高程与每个腿基础顶面高程之间的差值(单位:m,低于中心桩为“-”,高于中心桩为“+”),见下图: 3.2.4 主柱露高各基础立柱实际露出自然地面的高度,需保证山区基础主柱最小外露300mm,严禁开方,基础主柱地上部分的截面形状与基础主柱截面形状相同。当主柱实际外露高度超过基础配置表中所标注高度一定数值(200mm)时,应通知设计,待设计确认后方可施工。基础主柱外露高度大于1500mm
6、(含1500mm)均应设置爬梯,基础爬梯要求如下:(1)爬梯离地面高度:从天然地面算起1000mm;(2)爬梯钢筋采用直径20的螺纹钢筋,如下图加工成槽形,爬梯宽度500mm,爬梯露出混凝土表面为200mm,混凝土内锚固长度250mm+50mm(如图端部弯折),爬梯下料长度为1500mm;(3)爬梯间距400450mm,最上部的爬梯距离基础顶面不大于400mm;(4)四腿爬梯的朝向如图所示,爬梯朝向的原则是避开接地引下线的位置。(5)爬梯钢筋外露部分镀锌防腐。4 基础施工4.1 基坑开挖、混凝土浇制、基坑回填等各项要求必须按照800kV及以下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L/T5235
7、-2010)执行。4.2 杆塔呼高和定位高差、转角塔转角方向和转角度数,应与相应的杆塔明细表、线路平断面进行核对;如发现有疑问应通知设计工代,以便及时确认或修改。4.3 本工程采用了长短铁铁塔和高低主柱基础,其各长短腿及基础配置是依据现场定位的塔位桩号(塔位点)而确定的,因此,为保证施工无误,首先应该认真核实设计的塔位桩号(塔位点),确定无误后,再根据现场地形和地貌校核长短腿配置及主柱露出地面高度。如有与配置表不符的情况,应立即通知设计单位,少量地形狭窄、陡峭的塔位,基础型式和防护措施可由设计代表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实际进行调整,施工方不得擅自调整。4.4 施工场地清理及基坑开挖,应保留塔位中心
8、桩,作为校验柱顶标高、基础埋深的参照标志,若不能保留应将塔位中心桩引出。4.5 基础施工时严禁对基面进行开方。4.6 本工程适用的原状土掏挖基础及人工挖孔桩基础,其基坑开挖线和基础形状相同,开挖时需采用护壁,浇注基础时以土代模,主柱外露部分需要制作模版。地上支模部分,需保证模板埋入地下不小于300mm。为保证支模,需要进行一定的开挖,但地面开挖尺寸不宜过大,略大于基础主柱,满足模板支护要求即可。对于坡度较陡或主柱较宽的基础,由于地上部分支模可能导致开挖的簸萁口开挖量较大,如果不进行处理,则按按原始自然地面配置的基础主柱外露过高,因此需要对余土进行收集保护,必要时对开挖的簸萁口进行回填夯实,处理
9、后的基面与周围地形协调。4.7 基坑开挖后若发现有墓穴之类孔洞,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制定处理方案,确保工程质量。如果基坑开挖现状与地质报告情况不符时,须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以便设计单位进行复核或修改,施工单位不得贸然施工。4.8 塔位清场和基础开挖,禁止向塔位下方弃土,以防止弃土冲毁塔位下坡方向自然地形和地貌而危及塔基安全,施工弃土要妥善处理,严禁弃土堆成大的土堆,形成较大挡水面,影响基础稳定,严禁将弃土堆放于陡坡上。弃土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处理:1)对塔基周围的落水洞、土坑、洞穴等,要用弃土填筑并夯实,余下的弃土如塔基坡度不大,则在塔基征地范围内均匀堆放,并形成自然散水坡;2)如塔基坡度较大,塔基
10、周围无法堆放,则需运至对塔基无影响且较平坦位置;3)如在自然保护区内不允许留有弃土,则需外运,外运地点由施工、设计、监理三方共同确认。4.9. 施工时应注意塔基排水,有效地疏导坡上的水流,以防止雨水对塔基的冲刷,同时做好基坑防水措施。4.10 基坑开挖:1)基础浇制前,请施工单位注意复核根开尺寸及长短腿的尺寸,避免出错。2)基础施工时,应尽量缩短基坑暴露时间,一般应随挖随浇制基础,同时应作好基面及基坑排水工作,保证塔位及基坑不积水。3)本工程采用原状土基础,基坑开挖时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含碎石黄土状粉质粘土(粉土)层、碎石层、岩石层人工掏挖困难,需采用风镐等机械开挖
11、。干作业人工掏挖基础施工时应采取护壁和通风等安全措施;雨季施工时应采取防止雨水进入基坑的措施。 4)对于土坎附近的基础,开挖基础时,应尽量保持土坎的完整性,必要时可适当采取支护措施保障施工安全,对必须挖穿的土坎,基础施工后应修整土坎,使其美观、稳定。4.11 掏挖基础和人工挖孔桩基础的护壁要求1)在基坑开挖时需根据塔位基础的具体地质条件采取合适的护壁措施,确保坑壁的完整性,同时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原状土基础全部需要采用护壁。2)护壁方式采用混凝土护壁,护壁混凝土强度等级同基础本体强度等级。3)护壁混凝土厚度按100mm,同时在护壁混凝土中加设钢筋网,特殊塔位基础护壁在施工现场与设计工代协商确定
12、。4)采用护壁方式的基础基坑开挖时,开挖深度每1.0m时就应进行护壁,待护壁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下一段基坑开挖。4.12 湿陷性黄土的处理1) 本工程后处于山区,塔位均处于位于山坡、山梁、山顶等位置,由于自然排水好,一般不易在塔位形成积水情况,地基受水侵蚀的可能小,可不做灰土垫层。同时设计中采用原状土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当塔基位于施工或维修道路下方时,切忌山坡汇水沿道路进入塔位,从而导致塔基受水侵蚀。对于此类情况,应由设计代表现场处理。2)基坑开挖之前,应对基坑周围510m范围内的地下坑穴进行探查与处理,并绘图和详细记录其位置、大小、形状及填充情况。3)施工基础时,宜缩短基坑的暴露时间。
13、在雨季、冬季施工时,应采取专门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切忌基础以下的原状土受水侵蚀或浸泡,避免基础施工完毕基底产生不均匀沉降。4)施工中,临时的水池、洗料场等设施至基坑边缘的距离,不宜小于25m。临时搅拌站至基坑边缘的距离,不宜小于10m,并应做好排水措施。5)取土位置至基坑边缘的距离,不宜小于25m。6)在现场堆放材料和设备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场地排水畅通。对需要浇水的材料,宜堆放在距基坑边缘5m以外,浇水时必须有专人管理,严禁水流入基坑内。7)从基坑内开挖出的土,堆放距离基坑的边缘不宜小于2m;5.直线转角塔和耐张塔的基础预偏值直线转角塔、耐张转角塔的内角侧(下压腿),终端塔的线路侧(下压腿
14、)基础主柱顶部预偏值h根据实际转角度数不同见下表:直线转角塔注明:(1) 为实际转角度数。h为为下压腿的预偏(提高)值。基础预偏后,地脚螺栓的外露尺寸需满足设计要求。四个基础主柱顶面须在同一倾斜平面内,直线转角塔、耐张转角塔为左右倾斜平面。(2) 直线塔带角度及转角为零度的耐张塔不预偏。耐张转角塔 5h3/1000基础正面根开 5h3/1000基础正面根开5 12h4/1000基础正面根开5 12h4/1000基础正面根开1220h5/1000基础正面根开12 20h5/1000基础正面根开20 40h6/1000基础正面根开40 60h8/1000基础正面根开60h9/1000基础正面根开注
15、明:(1)为实际转角度数。h为为下压腿的预偏(提高)值。基础预偏后,地脚螺栓的外露尺寸需满足设计要求。四个基础主柱顶面须在同一倾斜平面内。(2)直线塔带角度及转角为零度的耐张塔不预偏。6.基础保护帽塔座板式基础的铁塔腿部需作保护帽。保护帽要求如下:保护帽采用C15混凝土,保护帽尺寸的大小,边长按塔座板外侧每边增加50mm,高度根据地脚螺栓外露高度增加50mm(可取整),另外上部加坡度为10度的锥型斜面,保护帽边缘棱角倒角,示意图如下图(单位:mm): 铁塔组立后,塔脚板应与基础面接触良好,在浇注基础保护帽前,必须逐级检查地脚螺栓与螺帽是否配合紧密、双帽是否拧紧,螺杆是否出牙,检查合格后才能浇注
16、塔脚保护帽。7.基础标准工艺应用7.1 基础施工标准工艺本施工标段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工艺标准库(2012年版)第3篇架空线路结构工程子库中相关条目执行,第一阶段标准工艺应用见下表:第一阶段标准工艺应用表基础形式标准工艺编号标准工艺名称拟应用塔号掏挖基础掏挖基础施工人工挖孔桩基础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掏挖及人工挖孔桩基础保护帽浇注7.2 施工要点工艺编号项目/工艺名称工艺标准施工要点掏挖基础施工(1)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2) 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5%;当混凝土强度C30且C55时,含泥量3%;当混凝土强
17、度C60时,含泥量2%。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标准执行。(3) 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2%;当混凝土强度C30且C55时,含泥量1%;当混凝土强度C60时,含泥量0.5%。(4)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或池塘水。不得使用海水。(5)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通过试验确定。(6)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42.5,浇筑C15及以上强度等级混凝土时,最小水泥用量不直少于300kg/m3。(7)地脚螺栓及钢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制作工艺良好。(8)易发生坑壁明塌的基坑应按设计要求采取可靠的护
18、壁措施。(9)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一次成型。(10)允许偏差1)孔深不应小于设计值。2)成孔尺寸应不小于设计值,且底部应保证设计锥度和高度。3)立柱及承台断面尺寸:-0.8%。4)钢筋保护层厚度:-5mm。5)基础根开及对角线:一般塔1.6;高塔:0.6。6)基础顶面高差:5mm。7)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偏移:8mm。8)整基基础中心位移:顺线路方向24mm;横线路方向24mm。9)整基基础扭转:一般塔8;高塔4。10)地脚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10mm,-5mm(1) 基础放样时应核实边坡稳定控制点在自然地面以下,并保证基础埋深不小于设计值。(2) 掏挖施工可采用人工掏挖
19、或旋挖钻机掏挖。人工掏挖应有安全保证措施,对孔壁风化严重或砂质层应采取护壁措施。(3) 地面以上部分基础模板支设要牢固。(4) 钢筋焊接符合JGJ 18要求,钢筋绑扎牢固、均匀,在同一截面的焊接头错开布置,同截面焊接头数量不得超过50%。(5) 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符合设计要求。(6) 混凝土浇筑前钢筋、地脚螺栓表面应清理干净。(7) 成孔与浇筑宜连续作业。(8) 现场浇筑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并应采用机械捣固。在有条件的地区,可尽量应用商品混凝土或集中搅拌站拌制混凝土。(9) 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时,应采取防止离析措施。(10) 基础混凝土应根据季节和气候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11) 冬期施
20、工应采取防冻措施。(12) 基础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成型,内实外光,杜绝二次抹面。(13) 露出地面以上部分基础立柱可采用圆形或外切方形。外切方形进入基面以下不小于300mm。(14) 浇筑完成的基础应及时清除地脚螺栓上的残余水泥砂浆,并对基础及地脚螺栓进行保护。人工挖孔桩基础(1)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2) 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5%;当混凝土强度C30且C55时,含泥量3%;当混凝土强度C60时,含泥量2%。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标准执行。(3) 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2%;当混凝土强度C30且C55时,含泥量1%;当
21、混凝土强度C60时,含泥量0.5%。(4)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或池塘水。不得使用海水。(5)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通过试验确定。(6)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42.5,浇筑C15及以上强度等级混凝土时,最小水泥用量不直少于300kg/m3。(7)地脚螺栓及钢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制作工艺良好。(8)混凝土密实,外露部分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一次成型。(9)允许偏差1) 孔径不应小于设计值。2)桩垂直度一般不应超过桩长的3,且最大不超过50mm。3)立柱及承台断面尺寸:-0.8。4)钢筋保护层厚度
22、:-5mm。5)钢筋笼直径:10mm。6)主筋间距:10mm。7)箍筋间距:20mm。8)钢筋笼长度:50mm。9)基础根开及对角线:一般塔1.6;高塔:0.6。10)基础顶面高差:5mm。11)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偏移:8mm。12)整基基础中心位移:顺线路方向24mm;横线路方向24mm。13)整基基础扭转:一般塔8;高塔4。14)地脚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10mm,-5mm。(1)易发生坑壁坍塌的基坑应按设计要求采取可靠的护壁措施。护壁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节混凝土护壁不超过1m。(2) 每节桩孔护壁做好以后,必须将桩位十字轴线和标高测设在护壁的上口,用十字线对中,吊线坠向井底投射,
23、以半径尺杆检查孔壁的垂直平整度和孔中心。(3) 采用电动葫芦、卷扬机或手摇磨车将开挖土吊离桩孔,严禁将土堆在井口。(4) 扩底部分开挖:挖扩底桩应先挖扩底部位桩身的圆柱体,再按扩底部位的尺寸、形状自上而下削土扩充,扩底部分可不浇筑护壁。(5) 终孔后应清理护壁上的淤泥和孔底残渣、积水:孔底不应积水,必要时应用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封底。(6) 钢筋焊接符合JGJ 18 要求,钢筋绑扎牢固、均匀,在同-截面的焊接头错开布置,同截面焊接头数量不得超过50% 。(7) 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符合设计要求。(8) 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时,应采取防止离析措施。(9)基础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成型,内实外光,杜绝二次抹
24、面。(10) 露出地面以上部分基础立柱可采用圆形或外切方形。外切方形进入基面以下不小于300mm。(14) 浇筑完成的基础应及时清除地脚螺栓上的残余水泥砂浆,并对基础及地脚螺栓进行保护。保护帽浇注(1)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2)砂石:砂宜采用中粗砂,含泥量5%;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含泥量2%。(3)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和池塘水。不得使用海水。(4)保护帽混凝土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5)保护帽宽度宜不小于距塔脚板每侧50mm。高度应以超过地脚螺栓50lOOmm为宜并不小于300mm,主材与靴板之间的缝隙应采取密封(防水)措施。(6)保护
25、帽顶面应留有排水坡度,顶面不得积水。(1)保护帽宜采用专用模板现场浇筑,严禁采用砂浆或其他方式制作。(2)保护帽顶面应适度放坡,混凝土初凝前进行压实收光,确保顶面平整光洁。(3) 保护帽拆模时应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损坏,塔腿及基础顶面的混凝土浆要及时清理干净。(4) 保护帽应按要求进行养护。(5) 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成型,杜绝二次抹面。8. 基础强制条文执行表设计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详表(结构部分)序号强制性条文内容执行计划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 5219-200515.0.2 基础设计方案,应根据塔位具体条件推荐“不等高基础”与铁塔长短腿配合使用,并应考虑自然地貌恢复方案。按此条文实
26、施25.0.3 基础型式选择,当有条件时应优先采用原状土(不含桩基础)基础。 铁塔也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式基础或混凝土台阶式基础;运输或浇制混凝土有困难的地区,可采用装配式基础;当地质条件较差时可采用桩基础;电杆及拉线盘宜采用预制装配式基础。按此条文实施35.0.4 基础设计必须保证地基的稳定和结构的强度。对处于软弱地基的转角、终端杆塔的基础应进行地基的变形计算,并使地基变形控制在使用的容许范围内。当地基土为砂类土时,计算荷载可取短期荷载标准值;当地基土为粘性土时,计算荷载可取长期荷载标准值。按此条文实施45.0.11 在河滩上或内涝积水地区设置塔位时,除有特殊要求外,基础主柱露出地面高度不应低
27、于5年一遇洪水位高程。按此条文实施57.3.1 对某些有特殊变形要求的杆塔基础,基础的最大倾斜率(不含基础预偏值),当无资料时,应满足表7.3.1的要求。表7.3.1 地基变形允许值杆塔总高度Hg(m)Hg5050Hg100100Hg150150Hg200200Hg25025025mm时,尚应在搭接接头两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按此条文实施89.11.8 基础底板中的纵向受拉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按此条文实施99.11.9 承受拉力的地脚螺栓,直径不应小于22mm,间距不应小于4倍的地脚螺栓直径。按此条文实施1011.1.3 根据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
28、用极限状态的要求,桩基需进行下列计算和验算。 1、所有桩基均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计算内容包括: 1)根据桩基的使用功能和受力特征进行桩基的竖向(抗压或抗拔)承载能力计算和水平承载能力计算; 2)对桩身、连梁及承台承载力进行计算,对于桩身露出地面或桩侧为可液化土、极限承载力小于50kPa(或不排水剪强度小于lOkPa)土层中的细长桩尚应进行桩身压屈验算; 3)当桩端平面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验算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 4)对位于坡地、岸边的桩基应验算整体稳定性; 5)按DL/T 5092-1999规程应进行抗震验算的桩基,应验算抗震承载力。 2、下列桩基应进行抗裂和裂缝宽度验算:根据使
29、用条件要求混凝土不得出现裂缝的桩基应进行抗裂验算;对使用上需限制裂缝宽度的桩基应进行裂缝宽度验算。按此条文实施1111.2.1 桩、承台及连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本工程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5。9. 基础部分质量通病防治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国网基建质量【2010】19号)的规定以及“三强化三提升”质量提升年活动指导意见(国家电网基建【2011】226号)附表2:2011年重点整治的质量通病清单(60项),针对以往输电线路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结合以往工程的质量通病防治经验,从设计角度提出具体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尽量避免质量通病在本工程中出现,具体措施归纳如下:(1) 路径经过流沙、泥水、沼泽地时不采用插入角钢式基础,而采用浅埋式基础。(2) 杆(塔)位置应考虑施工场地的需求,并方便维护运行。本工程选线时路径尽量避开高山大岭,杆塔位置尽量选择地势较缓的地方,以满足施工场地的需求;线路经过地区、乡村均有公路相通,交通条件较好,便于运行维护。个别特殊塔位考虑修筑施工和运行便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27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