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套叠ppt课件.ppt
《小儿肠套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肠套叠ppt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儿肠套叠护理,周口市儿童医院儿外科李玮,定义,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临床上常见的是急性肠套叠,慢性肠套叠一般为继发性。急性肠套叠最多见于婴儿期,以410个月婴儿多见,2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男女之比为23:1。肠套叠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春末夏初发病率最高,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及病毒感染有关。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占婴儿肠梗阻的首位。,目录,1病因2临床表现3检查4诊断5治疗,病因,1.急性肠套叠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饮食改变生后410个月,为添加辅食及增加乳量的时期,也是肠套叠发病高峰期。由于婴儿肠道不能立即适应所改变食物的刺激,
2、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肠套叠。,(2)回盲部解剖因素婴儿期回盲部游动性大,回盲瓣过度肥厚,小肠系膜相对较长,婴儿90%回肠瓣呈唇样凸入盲肠,长达1厘米以上,加上该区淋巴组织丰富,受炎症或食物刺激后易引起充血、水肿、肥厚,肠蠕动易将回盲瓣向前推移,并牵拉肠管形成套叠。(3)病毒感染系列研究报道急性肠套叠与肠道内腺病毒、轮状病毒感染有关。,(4)肠痉挛及自主神经失调由于各种食物、炎症、腹泻、细菌毒素等刺激肠道产生痉挛,使肠蠕动功能节律紊乱或逆蠕动而引起肠套叠。(5)遗传因素有些肠套叠患者有家族发病史。,(6)先天性肠管畸形和其他器质性疾病如梅克尔憩室、先天性肠重复畸形等都会成为急性肠套叠的诱因。,
3、临床表现,小儿肠套叠分为婴儿肠套叠(1岁以内者)和儿童肠套叠,临床上以前者多见。1.婴儿肠套叠多,(1)阵发性哭吵:常见既往健康肥胖的婴儿,突然出现阵发性有规律的哭闹,持续约1020分钟,伴有手足乱动、面色苍白、拒食、异常痛苦表现,然后有510分钟或更长时间的暂时安静,如此反复发作。此种阵发性哭闹与肠蠕动间期相一致,由于肠蠕动将套入肠段向前推进,肠系膜被牵拉,肠套叠鞘部产生强烈收缩而引起的剧烈疼痛,当蠕动波过后,患儿即转为安静。肠套叠晚期合并肠坏死和腹膜炎后,患儿表现萎靡不振,反应低下。,为原发性肠套叠,临床特点如下,(2)呕吐初为奶汁及乳块或其他食物,以后转为胆汁样物,12天后转为带臭味的肠
4、内容物,提示病情严重。(3)腹部包块在2次哭闹的间歇期检查腹部,可在右上腹肝下触及腊肠样、稍活动并有轻压痛的包块,右下腹一般有空虚感,肿块可沿结肠移动,严重者可在肛门指诊时,在直肠内触到子宫颈样肿物,即为套叠头部。,(4)果酱样血便婴儿肠套叠发生血便者达80%以上,为首要症状就诊,多在发病后612小时排血便,早者在发病后34小时即可出现,为稀薄黏液或胶冻样果酱色血便,数小时后可重复排出。(5)肛门指诊有重要临床价值,有些来诊较早患儿,虽无血便排出,但通过肛门指诊可发现直肠内有黏液血便,对诊断肠套叠极有价值。,(6)全身状况依就诊早晚而异,早期除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外,营养状况良好。晚期患儿可有脱
5、水,电解质紊乱,精神萎靡不振、嗜睡、反应迟钝。发生肠坏死时,有腹膜炎表现,可出现中毒性休克等症状。,检查,1.腹部超声为常用检查方法,可以通过肠套叠的特征性影像协助临床确定诊断。在肠套叠横断面上显示为“同心圆”或“靶环”征,纵切面上,呈“套筒”征。,2.空气灌肠在空气灌肠前先作腹部正侧位全面透视检查,观察肠内充气及分布情况。注气后可见在套叠顶端有致密软组织肿块呈半圆形,向结肠内突出,气体前端形成明显杯口影,有时可见部分气体进入鞘部形成不同程度钳状阴影。诊断明确的同时也可加压进行复位治疗。,诊断,当患儿出现阵发性哭闹不安、呕吐、果酱样血便,腹部检查触到腊肠样包块时,即可确定诊断。但临床有10%1
6、5%病例,来院就诊时缺乏急性肠套叠的典型表现,或只有其中12个症状,此时应仔细检查腹部是否可触及包块,右下腹是否有空虚感,肛门指诊观察指套上是否有果酱样黏液便,以便进一步确诊。必要时做腹部超声等辅助检查,协助诊断。,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分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两种。在非手术疗法中有空气灌肠、钡灌肠和B超下水压灌肠复位疗法,其中空气灌肠复位已被长期广泛应用。,1.非手术疗法空气灌肠复位肠套叠:采用自动控制压力的结肠注气机,肛门插入Foley管,肛门注入气体后即见肠套叠肿块各种影像,逐渐向回盲部退缩,直至完全消失,此时可闻及气过水声,腹部中央突然隆起,可见网状或圆形充气回肠,说明肠套已复位。空气灌肠
7、复位率可达95%以上。,空气灌肠复位并发症:严重并发症为结肠穿孔,透视下出现腹腔“闪光”现象,即空气突然出现充满整个腹腔,立位见膈下游离气体。拔出肛管无气体自肛门排出。患儿呼吸困难,心跳加快,面色苍白,病情突然恶化。应立即用消毒针在剑突和脐中间刺入排出腹腔内气体。,2.手术疗法,手术治疗的指征为:(1)肠套叠经空气加压灌肠等非手术复位未成功者。(2)发病超过2448小时,临床疑有肠坏死者。(3)复发性肠套叠,尤其发生于儿童者。(4)成人肠套叠。,手术前应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禁食水、胃肠减压,必要时采用退热、吸氧、备血等措施。麻醉多采用全麻气管插管。较小婴儿可采用上腹部横切口,若经过灌肠已知肠
8、套叠达到回盲部,也可采用麦氏切口。开腹后显露肠套叠包块,检查有无肠坏死。如无肠坏死,用压挤法沿结肠框进行肠套叠整复。肠套叠复位后要仔细检查肠管有无坏死,肠壁有无破裂,肠管本身有无器质性病变等,如无上述征象,切除阑尾,将肠管纳入腹腔,按层缝合腹壁。对不能复位及肠坏死的病例,应行坏死肠段切除吻合术。,护理,护理诊断,(1) 疼痛 与肠系膜受牵拉和肠管强烈收缩有关(2)电解质紊乱 与呕吐、拒食、体液丧失有关(3)焦虑 与缺乏肠套叠相关知识有关,担心愈后有关(4)体温过高 与肠腔感染毒素吸收有关,护理措施,(1)父母的参与(信任)(2)指导患儿家长安慰患儿、适当奖励患儿以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可让患儿沉
9、醉于听音乐、唱歌、看电视、做游戏等各种活动中缓解紧张情绪;(3)皮肤的刺激(抚摸)(4)观察患儿面色,生命体征及时汇报医生并记录。,遵医嘱予补液治疗(1)全面评估患儿,合理安排24小时输液量(2)严格控制速度,最好使用输液泵,保证准确、均匀输入。(3)补钾时应严格掌握补钾的浓度和速度。(4)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严密观察病情。(5)常用溶液为:非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混合溶液、口服补液盐,(1)发放有关肠套叠的知识说明(2)讲解肠套患儿每个病程的特点和表现,向家长说明选择治疗方法的目的,安慰患儿家长,减轻患儿家长心理负担.(3)指导家长正确进行康复期的生活护理,(1)、药物降温:适用于体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儿 肠套叠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27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