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常规化疗药物个体化治疗课件.ppt
《肿瘤常规化疗药物个体化治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常规化疗药物个体化治疗课件.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国第四届个体化医学培训班,长沙,2011-6-13,个体化医学长沙论坛, 卫生部临床药理国家培训中心,肿瘤常规化疗药物个体化治疗,药物快慢代谢,毒性/有效性差异,药物体内过程,药物靶点,药物转运体,药物代谢酶,药物效应个体差异,药物体内过程,中心法则,Biomarker的优缺点,蛋白和mRNA:因为蛋白是直接效应蛋白,所以肿瘤靶向治疗中,蛋白表达与否是跟疗效有无直接相关的;而mRNA的检测,因为比蛋白更灵敏,所以,对mRNA与蛋白成正比的蛋白而言,更易检测;突变:比起蛋白而言,是定性检测更稳定,但是,要求突变与蛋白功能关系确切。我们也是致力于寻找能与表型直接对应的突变位点,以利于检测。,非
2、靶向性,为减少毒副反应,往往为前药。本次介绍中除铂类;抗代谢型药物,为了减少毒性反应,大部分药物在肝脏代谢为无活性成分,而小部分在组织细胞内代谢为活性也是毒性成分;因为普通化疗药物的毒性成分也是活性成分,所以治疗窗窄,特别应注意个体化用药,使得活性也是毒性成分在体内浓度适当,方可减少副反应,而不牺牲疗效。普通化疗药物的这一特点,所以以生存期为终点观察指标的试验,仅有少数结果得到很好的重复,我们这里报告所选择的是,结论较确切。确认结论较确切的指标:试验结果在各试验中得到较好的重复、试验设计合理性以及试验中受试者人数。选择设计合理,受试者人数多而且重复性较好的结果报告如下。,普通化疗药物的特点,肿
3、瘤个体化药物治疗基因检测目录,巯嘌呤、硫唑嘌呤伊立替康顺铂、奥沙利铂吉西他滨5-氟尿嘧啶紫杉醇表柔比星,肿瘤药物个体化治疗基因检测之二:化疗药物,巯嘌呤、硫唑嘌呤毒性预测,巯嘌呤 Mercaptopurine,药理作用: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S期敏感),抑制嘌呤合成途径适应症: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急变;为儿童急淋一线药物不良反应:较常见的为骨髓抑制;肝脏损害:可致胆汁郁积出现黄疸;可见于服药量过大的患者:消化系统毒性、高尿酸血症(多见于白血病治疗初期,严重的可发生尿酸性肾病);少见:间质性肺炎及肺纤维化,硫唑嘌呤 Azathioprine &Imuran
4、,药理作用:细胞代谢抑制剂,是巯嘌呤的衍生物,在体内转变为巯嘌呤而发挥抗肿瘤作用适应症:急性白血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现主要用于器官移植时抑制免 疫排斥不良反应:较常见肝功能损害、造血系统毒性;少见斑丘疹,血管炎,关节痛,肌痛,结节性红斑等。,药物简介,6-MP,TPMT,6-Me-MP,尿酸,(排出体外),(无活性),巯基次黄嘌呤单磷酸盐(TIMP),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巯基黄嘌呤单磷酸盐(TXMP),鸟嘌呤磷酸合成酶,巯基鸟嘌呤单磷酸盐(TGMP),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活性),(无活性),二/三磷酸盐,(活性),TPMT参与6-MP的代谢,TPMT,TPMT,XO,由两个
5、相同的亚单位组成245个氨基酸,34KD以S-腺苷甲硫氨酸为甲基供体催化杂环与芳香环上硫原子的甲基化红细胞中活性可反应肝脏内TPMT活性,人群中TPMT活性呈三态分布,TPMT (巯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活性与TGN浓度明显负相关,Ann Intern Med. 1997;126:608-614,TPMT (巯嘌呤甲基转移酶),6p22.39 introns, 10 exons全长3.4 kb,编码序列2.7kb;1号外显子全长及3、4号外显子部分不编码假基因位于18q21.1,同源性达96%TPMT的活性在患者间个体差异明显,人群中86.6的TPMT活性较高,而11.1具有中等活性,有0
6、.3活性缺失。80%-95%的低TPMT活性可由:TPMT*2,*3A,*3B,和*3C解释,在东方人群中*3C占绝大多数,TPMT (巯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 (硫嘌呤甲基转移酶),Leukemia (2000) 14, 567572,TPMT活性与TPMT突变呈基因剂量效应,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1999, 91(23),TPMT (巯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巯嘌呤甲基转移酶),Ther Drug Monit 2004(26):186-191,TPMT突变检测临床意义小结,巯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参与巯嘌呤和咪唑硫嘌
7、呤的甲基化作用,与其毒性关系密切。TPMT的活性受到遗传多态性的影响,它可以通过TPMT改变巯嘌呤的代谢率。TPMT的活性在患者间个体差异明显,人群中86.6的TPMT活性较高,而11.1具有中等活性,有0.3活性缺失。TPMT活性高的为野生型TPMT*1,而突变型TPMT*2(G238C),*3A(A719G)和*3C(G460A)占中等和低活性状况的80-95。TPMT*3A的患者TPMT活性完全丧失,TPMT*3B和TPMT*3C患者的TPMT催化活性分别降低9和1.4。TPMT*1/*3个体为中等代谢者),TPMT*3B/*3C个体为低代谢者。研究表明,TPMT中等活性和较低活性的患者
8、只能接受1050的平均巯嘌呤化疗剂量。人群中约0.3的TPMT活性缺失,11的人群活性中等,都面临着患骨髓抑制增加的风险。TPMT基因的遗传变异对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疗反应毒副作用具有重要意义。,TPMT*1/*1野生型基因携带者酶活性正常,使用正常剂量;TPMT *1/*2、*1/*3A、*1/*3C突变杂合子基因携带者酶活性很低,使用1050剂量,减少毒性反应并节省费用;TPMT *2/*2,*3A/*3A、*3C/*3C、*2/*3A、*3A/*3C、*2/*3C突变纯合子基因携带者酶活性极低,使用510剂量,减少毒性反应并节省费用。,用药建议,肿瘤药物个体化治疗基因检测之二:化疗药
9、物,伊立替康药物毒性预测,属喜树碱类化疗药物,前药,活性成分:SN-38作用机制: 抑制拓扑异构酶I,S期特异适应症: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对于5-FU化疗失败的患者,本品可作为二线治疗。同时对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及宫颈癌和卵巢癌亦有疗效。 不良反应:较常见为血样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均为剂量依赖性),伊立替康,发生3-4级腹泻的病人体内SN-38浓度明显升高,伊立替康,CANCER RESEARCH, 1994(54),15: 3723-3725,UGT1A1基因突变,UGT1A1*28: 启动子有6个TA重复, 但*28突变为5,7,8个TA,TATA 盒为6个TA重复,突变后变为7个T
10、A重复,UGT1A1*28 和UGT1A1*6突变降低UGT1A1功能,降低SN-38的葡萄糖醛酸化,使SN-38蓄积,UGT1A1基因突变功能意义,Yakugaku Zasshi 2008,128(4): 575-584; Pharmacogenetics and Genomics 2007, 17:497504,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04(22): 1-7,中性粒细胞计数,UGT1A1*28使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危险度明显增加,UGT1A1*28与伊立替康毒性,UGT1A1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毒性,美国NIH的遗传药理学研究计划中:N9741项目,收集
11、524例使用伊立替康化疗的结直肠癌病人,发现UGT1A1*28携带者造血系统毒性明显升高,118名服用伊立替康,4级粒细胞减少 4级血样便腹泻或脱水3级水样便腹泻。,12人(46%)为UGT1A1*28(纯合子4人;杂合子8人),纯合子严重腹泻的发生率为70,而*28突变杂合子和野生型纯合子中的发生率分别为33和17;,92人无ADRs,13人(14%)为UGT1A1*28,26人发生严重ADRs(22),UGT1A1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毒性,根据UGT1A1*28基因型指导伊立替康临床用药,10%,40%,50%,所有相同诊断的病人10% ADR发生率,7/7 基因型ADR: 50%减量或换药,
12、7/6 基因型ADR: 12.5%减量或换药,6/6 基因型ADR: 0%常规剂量,数据自 CPT 2004,UGT1A1*28基因型指导伊立替康用药的药物经济学意义,结论:应用UGT1A1基因型指导伊立替康临床用药,可以减少医疗开支,Cancer 2009 Sep (1): 3858-3867,UGT1A1*6 降低SN-38代谢,引起严重造血系统毒性,依立替康90-min IV输注 375mg/m2,每3周一次 (n=45).UGT1A1*6 纯合子:SN-38血浓度升高 (P=0.018), 葡萄苷酸反应降低 (P=0.006),胆汁指数升高 中性粒细胞计数低85%;4级中性粒细胞集落刺
13、激因子减少发生率为27%严重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的机率为其他基因型的3倍,Jada SR, et al, Cancer Sci 2007; 98: 14611467,Pharmacogenetics and Genomics 2007, 17:497504,UGT1A1*6与伊立替康毒性,UGT1A1突变检测临床意义小结,伊立替康(Irinotecan)是经过化学修饰的天然喜树碱的衍生物,是一种前药。其活性代谢产物SN-38在肝细胞内通过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的作用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葡萄糖苷酸SN-38(SN-38G)而丧失抗癌活性。UAT1A1*28或*6突变导致酶活性显著
14、降低,发生致命性腹泻、严重粒细胞减少的风险显著增高。美国FDA明确规定UAT1A1*28(*6未列入因其仅见于亚洲人)是预测伊立替康毒副反应的独立遗传标记。UGT1A1*1/*1野生型纯合子基因携带者发生致命性腹泻、严重粒细胞减少的风险低于510%;UGT1A1*28或*6突变纯合子发生严重毒性反应的风险显著增高为75%左右,应密切关注。,对于UGT1A1*28/*28、*6/*6或*6/*28携带者有三种建议:,用正常剂量治疗,化疗后予G-CSF预防血象下降;减少伊立替康剂量,密切观察疗效;转用其他化疗方案,不用伊立替康相关方案:在结肠癌患者中推荐改为5-FU/亚叶酸钙/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方案
15、。,用药建议,顺铂、奥沙利铂药物疗效预测,药物介绍,铂类化疗药物包含:奥沙利铂(oxaliplatin), 顺铂(Cisplatin),卡铂(Carboplatin) 等,药理作用:直接作用于DNA,细胞周期非特异性 适应症:化疗谱较广,奥沙利铂用于经氟脲嘧啶治疗失败 后的结直肠癌转移的患者;可单独或联合氟尿嘧啶使用。不良反应:造血系统毒性、消化道毒性、神经毒性等。,GSTP1 Ile105Val与化疗病人存活率有关,乳腺癌化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与Ile105Val的关系,J Natl Cancer Inst 2002 Jun; 94 (12): 936-42,结肠直肠癌化疗患者的2年生存率与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肿瘤 常规 化疗 药物 个体化 治疗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26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