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常规检查课件.pptx
《血液常规检查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常规检查课件.pptx(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血液常规检查,血液生理,(一)血液的组成 血液由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离体后血液自然凝固,分离的淡黄色透明液体称为血清。血液加抗凝剂后分离出来的淡黄色液体称为血浆。血清与血浆差别是:血清缺少某些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等。,血液生理,(二)血液理化性质 1、正常人血量约为7010mlkg体重,成人约45L,约占体重的6%8%,其中血浆占55%,血细胞占45%。小儿血量与体重之比略高于成人,男性比女性血量稍多,但女性妊娠期间血量可增加23%25%。 2、血液的红色来自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动脉血氧合血红蛋白含量较高,呈鲜红色;静脉血还原血红蛋白含量高,
2、呈暗红色。严重贫血者血液红色变浅。严重CO中毒或氰化物中毒者血液呈樱红色。餐后,尤其是高脂膳食后,血浆呈乳白色。溶血患者血浆呈红色。 3、正常人血液pH为7.357.45,动脉血pH7.40,静脉血pH为7.35。,血液生理,(三)血液特性1、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正常人血液中红细胞呈均匀混悬状态。与红细胞膜表面的唾液酸根(形成Zeta电位使红细胞间相互排斥保持一定距离)、正常血浆成分、血浆粘度及血流动力学等因素有关。2、粘滞性:正常人全血粘度约为生理盐水粘度的45倍,血浆粘度约为生理盐水粘度的1.6倍。血液粘度与血细胞比容和血浆粘度有关。其中,血浆粘度受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球蛋白等大分子蛋白质的
3、影响,它们的浓度越高,血浆粘度越高。此外,血管内壁和血流动力学因素亦可影响血液粘度。3、凝固性:通常,血液从血管取出后,在数分钟内便自行凝固,是凝血因子激活的结果。,(四)血液生理功能1、运输功能:可将自肺部吸入的氧气和自消化道吸收的各种营养成分(如葡萄糖、氨基酸、矿物质等),经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个脏器和组织,同时将各个脏器和组织产生的各种代谢产物(如C02、尿素等),通过血液输送到肺、肾等排泄器官排出体外。2、协调功能:将各种激素、酶类运输到相关组织器官,实现对全身各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协调。3、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通过循环与身体各部位广泛沟通,对体内水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体温恒定有重要作用
4、,使机体保持一个适宜而稳定的理化环境。4、防御功能:白细胞、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具有强大免疫功能。血小板、凝血因子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血液生理,血液标本采集,正确采集血液标本是获得准确、可靠检验结果的关键。 在自动化检验仪器应用普遍的现代临床实验室中,基础性的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是检测前质量保证的主要环节。 采血方法分静脉采血法、皮肤采血法、真空采血法,血液标本采集,(一)静脉采血法1.概述:静脉采血多采用位于体表的浅静脉,通常采用肘部静脉、手背静脉、内踝静脉或股静脉。小儿可采颈外静脉血液。根据采血量可选用不同型号注射器,配备相应的针头。某些特殊检查,为避免血小板激活,要使用塑料注射器和硅化
5、处理后的试管或塑料试管。,血液标本采集,2.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1)患者准备:采血前应向患者耐心解释,以消除疑虑和恐惧心理。如个别患者进针时或采血后发生眩晕,应让其平卧休息。必要时可嗅吸芳香氨酊、针刺(或指压)人中和合谷等穴位。若因低血糖诱发眩晕,可立即静脉注射葡萄糖或让患者口服糖水。如有其他情况,应找医生共同处理。(2)检查注射器:静脉采血前要仔细检查针头是否安装牢固,针筒内是否有空气和水分。所用针头应锐利、光滑、通气,针筒不漏气。(3)消毒:先用30gL碘酊棉签自所选静脉穿刺处从内向外、顺时针方向消毒皮肤,待碘酊挥发后,再用75%乙醇棉签以同样方法拭去碘迹。(4)穿刺:以左手拇指固定静脉穿
6、刺部位下端,右手拇指和中指持注射器针筒,食指固定针头下座,使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沿静脉走向使针头与皮肤成30角斜行快速刺入皮肤,然后以5角向前穿破静脉壁进入静脉腔。见回血后,将针头顺势探入少许,以免采血时针头滑出;但不可用力深刺,以免造成血肿,同时立即去掉压脉带。(5)抽血:针栓只能外抽,不能内推,以免静脉内注入空气形成气栓,造成严重后果。(6)放血与混匀:取下注射器针头,将血液沿试管壁缓缓注入抗凝管中,防止溶血和泡沫产生。,血液标本采集,(二)皮肤采血法1.概述:曾被称为毛细血管采血法,是采集微动脉、微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混合血,同时含细胞间质和细胞内液。通常,选择耳垂或手指部位。耳垂采血痛
7、感较轻、操作方便,但血循环较差、受气温影响较大、检查结果不够恒定(如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等测定结果比手指血或静脉血高),一般情况下不宜使用。手指采血操作方便,检查结果比较恒定,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采集左手无名指指端内侧血液,婴幼儿可采集大拇趾或足跟内外侧缘血液,严重烧伤患者,可选择皮肤完整处采血。目前可用激光无痛采指血仪采血,原理是仪器中激光发生器发出一串单脉冲激光束,在一次性耗材(镜头片)的配合下,细微的光束打在手指上,在很短时间内使皮肤组织溶解、挥发,出现一个小孔,而打孔后的残留物成等离子状态,吸附在镜头片表面。仪器采血有效地避免了皮肤浅层组织液、细胞外液等渗入血液,
8、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同时也可消除交叉感染,达到无痛采血的效果。,血液标本采集,2.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1)所选择采血部位的皮肤应完整,无烧伤、冻疮、发绀、水肿或炎症等。除特殊情况外,不要耳垂采血。(2)本试验具有创伤性,必须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防止采血部位感染,做到一人一针一管,避免交叉感染,最好用一次性器材。(3)皮肤消毒后,应待75%乙醇挥发后采血,否则流出的血液扩散而不成滴。(4)采血时,先应按摩左手中指或无名指指端内侧,使局部组织自然充血。针刺深度23mm。(5)因第1滴血混有组织液,应擦去。如血流不畅切勿用力挤压,以免造成组织液混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6)进行多项检查时,采血的顺序依
9、次为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血型鉴定等。,血液标本采集,(三)真空采血法又称为负压采血法。真空采血装置有套筒式、头皮静脉式两种。封闭式采血无需容器之间的转移,减少了溶血现象,能有效保护血液有形成分,保证待验样本原始性状的完整性,使检验结果更可靠,同时,样本转运方便,能有效避免医护人员和患者间交叉感染。各种真空定量采血容器,根据需要标有不同的色码,适于不同检验项目(表1-1)。,表1-1 负压采血管的种类和用途,负压采血系统,血液标准采集,(四)质量控制1.患者:患者活动情况、精神状态、药物、年龄、性别、种族、样本采集时间、吸烟、季节等都会影响检测结果。如正常人一日之间
10、,白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数、血小板数等均有一定的波动。2.采血:采血前,患者应尽量减少运动保持平静。住院患者应在早晨卧床时取血。冬天,患者从室外进入室内,应等其暖和后再采血。止血带结扎时间超过2分钟,大静脉血流受阻而使毛细血管内压增高,血管内液与组织液交流,使分子质量5000的物质逸入组织液,或缺氧引起血液成分的变化,使检查结果增高或减低。3.溶血:血细胞内、外各种成分有梯度差,有的成分相差数10倍,故在采集、运输、保管、分离血细胞时应尽量避免溶血。因容器不洁、接触水、强力振荡、操作不慎等可引起溶血,使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浆或血清化学成分(如钾、镁、转氨酶、胆红素)等多项指标检验结果增高
11、或减低,不能确切反映原始标本的实际含量。,红细胞检查,红细胞系 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在红细胞生成素作用下,经红系祖细胞阶段,分化为原红细胞,经数次有丝分裂发育为早幼、中幼和晚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通过脱核成为网织红细胞,这一过程在骨髓中进行,约需72h 。网织红细胞经约48h成完全成熟的红细胞,释放入血液,平均寿命约120d,衰老红细胞主要在脾破坏,分解为铁、珠蛋白和胆红素。,红细胞检查,参考值1.参考值:成年男性(45.5)1012L;成年女性(3.55.0)1012L;新生儿(6.07
12、.0)1012L。2.医学决定水平:高于6.81012L,应采取治疗措施;低于3.51012L,为诊断贫血界限,应寻找病因;低于1.51012L应考虑输血。,红细胞检查,一、生理性变化(1)年龄与性别的差异:新生儿,由于出生前处于生理性缺氧状态,故红细胞明显增高,较成人约增加35%,出生2周后逐渐下降,2个月婴儿约减少30%。男性在67岁时最低,随年龄增大而逐渐上升,2530岁达到高峰,30岁后随年龄增大而逐渐下降,直到60岁尚未停止。女性也随年龄增大而逐渐上升,1315岁达到高峰,随后受月经、内分泌等因素影响而逐渐下降,2135岁维持最低水平,以后随年龄增大而逐渐上升,与男性水平相当。红细胞
13、计数男女在1540岁期间差别明显,主要是男性雄性激素水平较高,其中睾丸酮有促进红细胞造血的作用。,红细胞检查,(2)精神因素:感情冲动、兴奋、恐惧、冷水浴刺激等可使肾上腺素增多,导致红细胞暂时增多。(3)剧烈体力运动和劳动:安静时全身每分钟耗氧0.30.4L,运动时可达22.5L,最高可达44.5L,因需氧量增加,使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增加、骨髓加速释放红细胞,导致红细胞增多。(4)气压减低:高山地区居民和登山运动员因大气稀薄、氧分压低,在缺氧刺激下,红细胞代偿性增生,骨髓产生更多红细胞,导致红细胞增高。高海拔人群约增加14%。(5)妊娠和老人:妊娠中、后期,为适应胎盘循环需要,通过神经、体液调节
14、,孕妇血浆容量明显增加使血液稀释,导致红细胞减少,妊娠约减少16%。老年人因造血功能明显减退,导致红细胞减少。,红细胞检查,二、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减少见于临床上各种原因的贫血。通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或血细胞比容测定可诊断贫血,明确贫血程度。贫血原因分析应结合体检和进一步检查。按病因将贫血分成:(1)造血原料不足(A)缺铁,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原料,铁供应或吸收不足,原料不足使铁重新利用率减少、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B)铁失利用,例如,如铁粒幼细胞贫血(红细胞小、中心淡染区扩大、血清铁和贮存铁增加、幼稚细胞核周有铁颗粒)或先天性或后天性红细胞酶缺陷者铁不能被利用、堆积在细胞内外,使发育中细胞
15、的功能障碍,红细胞过早死亡所致。再如,某些药物,如异烟肼、硫唑嘌呤等。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白血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肾功能不全、铅中毒等。(2)骨髓造血功能减退,红细胞检查,骨髓造血机制破坏,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骨髓被肿瘤细胞侵占,如白血病、骨髓瘤、骨转移癌等。以及某些药物,如抗肿瘤药物、磺胺类药物、保泰松、有机砷、马利兰等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物理因素,如X线、钴、镭照射等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继发于其他疾病对骨髓的抑制,如慢性肾功能衰竭(因尿素、肌酐、酚、吲哚等物质潴留使骨髓造血功能受影响)。(3)急性、慢性红细胞丢失过多各种原因出血,如月经过多、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液 常规 检查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24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