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儿童的护理课件.ppt
《住院儿童的护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院儿童的护理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住院儿童的护理 Caring for Hospitalized Children and Family,目 录,儿科医疗机构的设置及护理管理住院儿童的心理反应与护理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儿科健康评估的特点小儿用药指导小儿液体疗法及护理,1,1,2,3,5,6,5,7,6,9,4,学习目标,1.了解儿童医疗机构的设置及护理管理。2.熟悉住院婴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住院幼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住院学龄前患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住院学龄患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了解住院临终患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3.掌握小儿健康评估的体格检查、家庭评估方法、健康史的采集 。4.熟悉与患儿的沟通技巧。5.掌握药物剂量计算方
2、法、小儿用药特点、药物的选择、给药方法。6. 掌握小儿常见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液体疗法、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儿童医疗机构的种类综合医院中的儿科妇幼保健院专门的儿童医院,场所设置和管理的独特性儿科门诊:设立预诊处;候诊处提供具儿科特点的便民设施儿科急诊:备有小儿适用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儿科病房:设置游戏室 ;环境管理;安全管理,一、儿科医疗机构设施及护理管理,不同年龄患儿适宜的温、湿度,一、儿科医疗机构设施及护理管理,各年龄阶段患儿对疾病的认识幼儿与学龄前期:易将疾病和痛苦认为是对自身不良行为的惩罚。学龄期:能听懂关于疾病和诊疗程序的解释,喜欢询问相关的问题,对身体的损伤和死亡感到恐惧。青春
3、期:能够理解疾病及治疗,易对疾病和治疗所导致的后果感到焦虑恐惧,难以接受疾病造成的身体功能损害和外表改变。,二、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患儿对住院的心理反应分离性焦虑(separation anxiety) 指由现实的或预期的与家庭、日常接触的人、事物分离时引起的情绪低落,甚至功能损伤。一般表现为 3 个阶段:反抗期;失望期;否认期。失控感(loss of control)对疼痛和侵入性操作的恐惧 羞耻感和罪恶感,二、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住院患儿的心理护理入院前教育防止或减少被分离的情况减少分离的副作用 缓解失控感应用游戏或表达性活动来减轻压力发掘住院的潜在正性心理效应,二、住院患儿的
4、心理反应与护理,典型案例分析,案例小葵 5 岁,被确诊为白血病,父母在医院陪伴小葵治疗,现家中有事需要离开两三天,父母请陪护帮忙照顾小葵,但小葵坚决不让父母离开。请问小葵的表现是正常的吗?应如何处理此事?,二、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分析小葵的表现属于分离性焦虑,是正常的。虽然鼓励父母对患儿进行陪护,但在以家庭为中心的理念下,应帮助父母向小葵解释分离的原因,并采取其他措施帮助患儿缓解焦虑。,典型案例分析,二、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与患儿的沟通儿童沟通的特点:8 岁前,语言沟通能力差,在非语言沟通方面,已能熟练的获取正确的信息。与患儿沟通的原则和技巧采用适合患儿年龄和发育水平的沟通方式注意
5、给予患儿平等尊重保持诚信恰当的使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使用游戏作为护患沟通的桥梁与患儿家长的沟通,三、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健康史的采集身体评估测量体温应根据患儿的年龄和病情选择测温方法测量呼吸和脉搏测量血压:应选择不同宽度的袖带,宽度为上臂长度的1/22/3。不同年龄的血压正常值可用公式推算:收缩压(mmHg)=80+(年龄2),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家庭评估,四、儿科健康评估的特点,小儿用药特点,肝肾功能及某些酶系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代谢及解毒功能较差儿童血脑屏障不完善,药物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到达神经中枢儿童年龄不同,对药物反应不一,药物的毒副作用也有所差异胎儿、乳儿可因母亲用药而受到影响儿童易
6、发生电解质紊乱,五、小儿用药指导,小儿药物选用及护理,抗生素的应用及护理镇静药的应用及护理镇咳祛痰药的应用及护理止泻药和泻药的应用及护理退热药的应用及护理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及护理,五、小儿用药指导,小儿药物剂量计算,按体重计算 此法是最常用、最基本的计算方法。,五、小儿用药指导,每日(次)剂量 = 患儿体重(kg)每日(次)每千克体重所需药量,儿童体表面积可按下列公式计算,也可按“儿童体表面积图或表”求得。如体重30kg,儿童体表面积(m2)= 体重(kg)0.035 + 0.1如体重30kg,儿童体表面积(m2)= 体重(kg)-300.02 + 1.05,按体表面积计算每日(次)剂量 =
7、 患儿体表面积(m2)每日(次)每平方米 体表面积所需药量。,五、小儿用药指导,小儿药物剂量计算,按年龄计算 此法简单易行,用于剂量幅度大、不需十分精确的药物,如营养类药物。从成人剂量折算 儿童剂量 = 成人剂量儿童体重(kg)50,五、小儿用药指导,小儿药物剂量计算,口服法 最常用。婴幼儿通常选用糖浆、水剂或冲剂; 年长儿常用片剂或药丸,可鼓励和训练其直接服药。婴儿可用滴管或去掉针头的注射器给药; 若用小药匙喂药,则从婴儿的口角处顺口颊方向慢慢倒入药液,待药液咽下后才将药匙拿开,以防患儿将药液吐出; 此外,可用拇指和示指轻捏双颊,使之吞咽。,小儿给药方法,五、小儿用药指导,注射法肌内注射一般
8、选择臀大肌外上方。对不合作、哭闹挣扎的婴幼儿,可采取“三快”的特殊注射技术,即进针、注药及拔针均快。静脉推注多用于抢救,在推注时速度要慢,并密切观察,勿使药液外渗。 静脉滴注不仅用于给药,还可补充水分及营养、供给能量等。,五、小儿用药指导,小儿给药方法,外用法以软膏为多,也可用水剂、混悬剂、粉剂、膏剂等。其他方法雾化吸入较常应用,但需有人在旁照顾灌肠给药采用不多,可用缓释栓剂含剂、漱剂在婴幼儿使用不便,年长儿可用,五、小儿用药指导,小儿给药方法,体液的总量和分布,六、小儿液体疗法及护理,儿童体液平衡特点,年龄越小,体液总量占体重的比例越多,增加的主要是间质液。,体 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
9、浆,间质液,六、小儿液体疗法及护理,儿童体液平衡特点,六、小儿液体疗法及护理,儿童体液平衡特点,各年龄期的体液分布(占体重),六、小儿液体疗法及护理,儿童体液平衡特点,体液的电解质组成血浆中阴阳离子几乎相等:约150mmol/L NaCl=32,在液体疗法中颇为重要,很多临床常用液体配制常按此比例。血浆渗透压:由于钠在血浆渗透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临床上常以血钠浓度来判断血浆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血钠+ 10)2 血浆渗透压正常 300mmol/L(280320mmol/L),九、儿童体液平衡特点及液体疗法,儿童体液平衡特点,体液的电解质组成早期新生儿的血钾、氯、磷和乳酸偏高,血钠、钙、碳酸氢
10、盐偏低。细胞外液的电解质成分和细胞内液的电解质成分相差较大。 细胞外液以钠、氯、碳酸氢盐为主; 细胞内液以钾、镁、磷酸盐和蛋白质为主。,六、小儿液体疗法及护理,儿童体液平衡特点,阳离子 mmol/L 阴离子 mmol/L Na+ 142 Cl - 103 K+ 5 HCO3- 27 Ca2+ 2.5 HPO42- 1 Mg2+ 1.5 其他 20 总 量 151 151,六、小儿液体疗法及护理,血浆电解质组成,儿童体液平衡特点,水代谢的特点,水需要量大 交换率高 不显性失水多 肾脏调节功能差,易脱水,六、小儿液体疗法及护理,儿童体液平衡特点,六、小儿液体疗法及护理,正常小儿每天失水量(ml/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住院 儿童 护理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24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