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利尿药及脱水药课件.ppt
《第七章利尿药及脱水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利尿药及脱水药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利尿药及脱水药,西南农业大学药学教研室 曾中良,教学目标:,了解利尿药与脱水药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学会严格区分利尿药与脱水药的作用,并能在临床上的正确运用。,本章教学内容(知识与技能点):,利尿药的概念、作用与应用:代表药:噻嗪类、速尿脱水药的概念、作用与应用:代表药:甘露醇、尿素,要求与说明:,利尿药与脱水药有异曲同工之作用,虽然均有脱去机体中的多余水分之作用,但发生的部位不同,用药就不同。垂体后叶制剂与麦角制剂虽有相同的作用,但在临床上有时侯可通用,但有时侯却绝对要分别使用,不可代替,否则会出现严重后果,不堪设想。,利尿药(diuretics)是一类直接作用于肾脏、能促进电解质及
2、水排出的一类药物。20世纪30年代大剂量使用磺胺治疗细菌感染时,发现病人排碱性尿,引起代谢性酸中毒。进一步研究发现这是由于磺胺抑制了肾脏内的碳酸酐酶,而碳酸酐酶可催化二氧化碳和水结合成碳酸,再分解成碳酸氢根离子和氢离子,氢离子分泌到管腔和钠离子进行交换,从而促进钠离子的重吸收。因此磺胺可抑制二氧化碳产生氢离子,氢离子钠离子交换减少,钠离子不被重吸收而排泄,同时尿量增加。此发现促使人们开展磺酰胺类利尿剂的研究。,第一节 利尿药,一、肾脏泌尿生理及利尿药作用部位 尿液的生成是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再吸收及分泌而实现的。(一)肾小球滤过 血液流经肾小球,除蛋白质和血细胞外,其他成份均可滤过而形成原尿
3、,约99%的原尿在肾小管被再吸收。 增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可利尿,但作用极弱。(咖啡因、氨茶碱、洋地黄) 目前常用的利尿药多数是通过减少肾小管对电解质及水的再吸收而发挥利尿作用的。,(二)肾小管1.近曲小管 再吸收60%65% Na+,90%NaHCO3吸收机制: Na+通过腔膜侧进入胞内 Na+-H+反向转运系统与H+按11进行交换而进入细胞内 H+的产生来自H2O与CO2所生成的H2CO3,这一反应需上皮细胞内碳酸酐酶的催化,然后H2CO3再解离成H+和HCO3-,H+将Na+换入细胞内,然后由Na+泵将Na+送至组织间液 通过基底膜离开细胞: 能量来源:钠泵(K+、Na+、-ATPa
4、se)驱动,,2. 髓袢升枝粗段 吸收原尿中30%35%的Na+,而不伴有水的再吸收。 是高效利尿药的重要作用部位 K+-Na+-2Cl-共同转运(co-transport)系统:将2个Cl-,一个Na+和一个K+同向转运到细胞内。 转运动力:动力来自间液侧K+、Na+-ATP酶对胞内Na+的泵出作用,即共同转运的能量来自Na+浓度差的势能,进入胞内的Cl-,通过间液侧离开细胞,K+则沿着腔膜侧的钾通道进入小管腔内,形成K+的再循环。,稀释功能:原尿流经髓袢升枝时,随着NaCl的再吸收,小管液由肾乳头部流向肾皮质时,也逐渐由高渗变为低渗,进而形成无溶质的净水(free water)肾髓质高渗:
5、NaCl被再吸收到髓质间质后,由于髓袢的逆流倍增作用,以及在尿素的共同参与下,使髓袢所在的髓质组织间液的渗透压逐步提高,最后形成呈渗透压梯度的髓质高渗区。浓缩功能:当尿液流经开口于髓质乳头的集合管时,由于管腔内液体与高渗髓质间存在着渗透压差。并经抗利尿激素的影响,水被再吸收,即水由管内扩散出集合管,大量的水被再吸收回去、称净水的再吸收。,3. 远曲小管及集合管 吸收原尿Na+约5%10%。方式: Na+-Cl-同向转向机制 噻嗪类 Na+-H+交换:H+和氨结合 Na+-K+交换过程,这是在醛固酮调节下进行的。,二、常用利尿剂 高效利尿药(呋塞米、依他尼酸) 中效利尿药 低效利尿剂,(一)、强
6、效利尿药药物:呋噻米(furosemide,速尿) 依他尼酸(etacrynic acid,利尿酸),理化性质,化学名为5-氨磺酰基-4-氯-2-(2-呋喃甲基)氨基 苯甲酸,又名速尿。本品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熔融时同时分解。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甲醇、丙酮及碱性溶液中,略溶于乙醚、氯仿。本品具有酸性,其pK 为3.9 。本品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硫酸铜试液生成绿色沉淀。本品的乙醇溶液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酸后显红色。,呋噻米(furosemide,速尿),【特点】,为间羧苯磺酰胺衍生物,为强效利尿药,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对碳酸酐酶无抑制作用, 主要抑制髓袢升支粗段K+-Na+-2Cl-
7、同向转运系统妨碍NaCl的重吸收,抑制氯离子的主动重吸收。影响尿的稀释功能和浓缩功能。临床用于各种严重水肿及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主要不良反应是水电解质紊乱,耳毒性。,药动学,易从胃肠道吸收犬生物利用度77%,消除半衰期1-1.5hr静注:1/3经肝排泄、2/3经肾草食、肉食动物剂量、时间差异较大,【药理作用】1. 利尿作用:作用强大,与剂量有关,有个体差异 机制:抑制肾小管髓袢升枝粗段K+-Na+-2Cl-共同转运(co-transport)系统,妨碍NaCl的重吸收,抑制了 稀释功能;浓缩功能。 K+-Na+、H+-Na+交换增加2. 扩血管:扩张小动脉,降低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与前列腺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章 利尿药及脱水药课件 第七 利尿 脱水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24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