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避免误入犯罪歧途》课件.ppt
《职业道德与法律《避免误入犯罪歧途》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道德与法律《避免误入犯罪歧途》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课:避免误入犯罪歧途,执教:简胜翠,案 例 导 入,体 验 新 知,巩 固 重 点,归 纳 总 结,4,1,2,3,教学过程,案例分析,无影“杀手” 2008年7月14日下午五点多,上海浦东新区公安分局接到报案,一名男子在家中服毒自杀。自杀者叫曹飞,年仅27岁。在曹飞房间的桌子上,有一封留给家人的遗书,上面第一句话令人震惊。“别碰纸杯,剧毒氰化物”。据查氰化物一旦摄入人体,几秒之内使人致死且难以抢救。由于氰化钠的毒性很强,我国对其生产、销售、运输都是严密监控的。随后一个多月里,河南的小亮,宁波的李某也因为服用氰化钠自杀死亡。那么,受到严密监控的氰化钠,怎么会落入三个普普通通的自杀者手中呢?
2、经警方侦查发现,这些剧毒品来自哈尔滨一个叫做杨海东的人。审讯中交代,他从网上查阅信息并从网上邮购过来,然后加价倒卖给三位自杀者,从中牟利2万元。而且他手中还有准备寄往全国各地的快递单20多份危险在扩散。,想一想:,1.案例中,杨海东的行为属于 什么行为?,2.如果他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那 么他犯的是什么罪行?,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具有严重危害社会行为,触犯刑法的行为,应受刑法处罚,危 害 国 家 安 全 罪,危 害 公 共 安 全 罪,破坏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秩序罪,妨害社会 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 利益罪,贪污贿赂罪,侵犯公民人身 权利民主权力罪,侵犯财产罪,军人违反 职责罪,渎职罪,
3、犯罪类型,犯罪分子应受到刑罚处罚,刑 罚,对极少数罪大恶极、非杀不可的犯罪分子,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是为了使他们不再危害社会,又叫刑事处分或刑事制裁,是由人民法院依照刑法对犯罪分子实行的强制处罚,还可以对社会上的不稳定分子起到警示和抑制作用,使他们消除犯罪念头,防止犯罪的发生,给犯罪分子以强迫劳动和思想改造,使他们认识到犯罪时可耻的,要改恶从善,成为遵纪守法的新人,含义,目的1,目的2,目的3,互动在线,1.杨海东的行为属于违反的 犯罪行为。,2.被告人杨海东犯非法买卖危险物质罪, 判处有期徒刑7年。,刑罚的种类,主 刑,死 刑,独 立 使 用,可作为主刑附加刑同时适用,也可独立使用,无期徒刑,有
4、期徒刑,拘 役,管 制,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罚 金,加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意识,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使未成年人懂得违法和犯罪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懂得违法和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处理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客观因素影响外,就主观来说,主要是法律意识淡薄,自控力差,认知能力低,价值观扭曲,缺乏正确的交友观等,目 的,原因,一方面,未成年人通过加强文化修养和法律意识,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另一方面,未成年人在受到侵害后应通过法律途径,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自我防范意识,【创境激趣】,情境创设因盗窃罪判刑3年的小华在上小学
5、时,就曾多次有过小偷小摸的行为,逐渐养成了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尽办法据为己有的不良品性。初中二年级的一天,他从居民家的窗户爬进室内,将钱和首饰偷出,结果被判刑。问题思考结合上述案例,分析说明未成年人小华犯罪的主观原因是什么?,二、同犯罪行为作斗争,1.加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意识 议一议:小华为什么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呢?(总结归纳),小华犯罪的主观原因是,法律意识淡漠,认知能力差,自控力差,价值观念扭曲,自私贪婪。,【引思明理】:,对未成年人进行预防犯罪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看课本116-117页,回答(略)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哪些?(小组讨论)看课本116-117页案例,结合以下问题,总结龙某犯
6、罪的原因。龙某为什么打伤医生李某?龙某故意伤害他人受到了什么法律处罚?我们青少年应该从中汲取什么教训?,家庭、学校、社会等客观因素影响和自身主观原因,议一议:,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是什么?,(1)逃学上网,沉迷游戏;(2)结交恶友;(3)缺钱上网,密谋抢劫;(4)案发落网,等待审判,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形,由厌学、逃学,发展成违法犯罪行为,从冒险、游乐到离家出走、侵犯他人权益到违法犯罪,从被歧视、虐待到行凶报复,或被遗弃而流落街头,被坏人教唆而犯罪,从娇生惯养到称王称霸乃至行凶打人,从不良行为、恶作剧发展到违法犯罪,从小偷小摸发展到盗窃抢劫,模仿影视里的暴力和色情镜头,从好奇到偷尝禁果而违法犯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职业道德 法律 避免 犯罪 歧途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24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