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报告管理相关要求(新)课件.pptx
《传染病报告管理相关要求(新)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报告管理相关要求(新)课件.pptx(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传染病报告管理的相关要求,杨贻清,主要内容,法律依据谁报告报哪些报告程序报告时限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一些病例的报告要求几种重点管理的传染病应该特别关注和审核的病种网络报告传染病报告管理的措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措施,一、法律依据,- 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试行)(2012年)国家卫计委关于调整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管理工作的通知(2013年)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功能完善和调整需求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及时性报告与审核质量评价统计规则,二、谁报告,传
2、染病防治法第三十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第十六条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必须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三、报哪些,1.法定传染病1.1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2种)1.2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
3、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H7N9禽流感。(26种),1.3 丙类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11种)1.4国家卫生计生委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开展应急监测报
4、告的其他传染病。,2.其他传染病。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3.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重点监测疾病。,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责任报告人应按照传染病诊断标准(卫生计生行业标准)及时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进行诊断。根据不同传染病诊断分类,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和病原携带者四类。其中,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以及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炭疽、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分型报告;(炭疽分为肺炭疽、皮肤炭疽和未分型三类;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戊型和未分型五类;梅毒分为一期、二期、
5、三期、胎传、隐性五类;疟疾分为间日疟、恶性疟和未分型三类;肺结核分为涂阳、仅培阳、菌阴和未痰检四类。)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血吸虫病分为急性和慢性。,四、传染病报告程序,五、报告时限,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及时向属地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4小时内寄送出
6、传染病报告卡至代报单位。,六、如何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六、如何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六、如何填写传染病报告卡,A.报告卡编号:由报告单位按年度编制并填写,便于填报单位内部管理,直报时不需录入;B. 报卡类别:初诊病例直接标识“初次报告”对已填报过卡片的病人,在订正诊断或因传染病发生死亡时,必须再次填报,标识“订正报告”;C. 患者姓名:和门诊日志或出入院登记本上登记的姓名一致;,D. 身份证号:必填项, 15或18位数字,须符合居民身份证校验规则。不能有汉字。无身份证号人员,可填写监护人身份证号,在备注栏写明为监护人身份证号。身份证号码与出生日期不自动关联。,E. 患儿家长姓名:14 岁以下(含14
7、 岁)儿童的家长姓名必填;F. 性别:在相应的性别前打 ;G. 出生日期或年龄:只要选择一栏填写即可,儿童最好填出生日期,从业人员不能为年龄在 14 岁以下;14 岁以上不能是“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H. 工作单位民工、教师、医务人员、工人、干部职员必须填写发病时所在工作单位名称。学生、幼托儿童填写所在学校名称及班级。,I .联系电话: 14 岁以下儿童、肺结核病人、幼托、学生、干部、工人、民工、教师、医务人员等的必须填写;J病人属于: 在相应的类别前打,用于标识病人现住址与就诊医院所在地区的关系 ;,K.现住地址:患者发病时的地址,不是户籍地。专程至外地就诊,应填写病人的常住地。外出或
8、至外地工作、出差、旅游等期间患病,应填写工作地、寄宿或宾馆等地址。新发传染病的境外输入病例等无法提供本人现住址的,填写报告单位地址。羁押或服刑人员患病,填写羁押或服刑场所地址。,L. 职业:“其他”需明确填写具体职业;M.病例分类:在相应类别前打。,-N发病日期:病人本次就诊开始出现症状的日期不明确时填本次就诊时间。病原携带者填初次检出日期或就诊日期。HIV感染者填写首次发现抗体阳性的初筛检测/核酸检测阳性日期。艾滋病病人填写本次就诊日期。,O. 诊断日期:必填项目,且必须精确到小时;P.死亡日期:因该种传染病死亡的时间因意外或非传染病死亡时,不需填报。艾滋病病人和HIV感染者死亡,不论是否因
9、艾滋病死亡,均须及时进行死亡报告。Q .疾病名称:“法定传染病”列表中选择具体病名 ;“其他传染病”的“其他” 需明确填写具体病名;,R. 报告人:指填卡医生,必填项;S. 填卡日期:不能早于发病日期和诊断日期; T.备注:字数限制放宽至 30 个汉字;,七、一些病例的报告要求,麻疹、风疹发现麻疹、风疹病例应留取血标本或咽试子标本,在网络报告之前先电话报告疾控中心。,疟疾疟疾病例分为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要将 “三热”病人(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工作纳入到检验科常规工作当中。对近一个月内有非洲、东南亚等恶性疟流行地区旅游或务工经历的发热病人,应明确开具
10、“恶性疟疟原虫检验单”。,慢性病报告原则 艾滋病、乙肝、丙肝、肺结核、血吸虫病已知该患者本次病程曾经作出诊断并被报告过,则可不再进行报告。对患者报告情况不清楚,仅对首次就诊进行一次报告,再就诊时诊断未发生变更则不再报告。跨年度的既往病例,如诊断变更或因该病死亡时应再次报告。,丙肝既往已治愈再次感染的病例需要报告。抗-HCV检测结果阳性,符合临床诊断但未开展HCV RNA检测的病例,填报“临床诊断病例”。HCV RNA检测结果阳性病例,填报“确诊病例”,并进一步填报“急性”或“慢性”。18个月及以下的婴儿或幼儿,HCV RNA阳性,6个月后复查HCV RNA仍为阳性者,可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HC
11、V RNA检测结果阴性的病例,不需要报告。如已按抗-HCV报告为“临床诊断病例”,则订正为其他疾病。,梅毒梅毒病例报告应按一期、二期、三期、隐性和胎传梅毒进行,分类为疑似病例与实验室确诊病例,不报告临床诊断病例、病原携带病例。胎传梅毒: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阳性,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 TRUST )阳性,其抗体滴度高于生母4倍及以上,或出生后3个月随访滴度升高。,梅毒复发病例不需要报告。年度内或跨年度的梅毒血清随访检测阳性病例不需要报告。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 TRUST )阳性,而未做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按疑似病例填报。,淋病淋病病例报告分类为疑似病例与实验室确诊病例。,生殖道沙眼衣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染病 报告 管理 相关 要求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24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