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第1章ppt课件.ppt
《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第1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第1章ppt课件.ppt(1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化工过程的根本目的是制造化工产品,而制造化工产品离不开化工分离过程。同学们,请以你们的智慧和勤奋去耕耘一片新的知识沃土,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一、学时安排 绪论 1 第1章 传质过程基础 9 第2章 气体吸收 8 第3章 蒸馏 12 第4章 气液传质设备 6 第5章 液液萃取 6 第6章 固体物料的干燥 6第7章 其他传质与分离过程 1,教 学 安 排,二、教师安排 授课教师 贾绍义 助课教师 刘 勇,教 学 安 排,三、作业安排(1)每周四课后收、发作业(2)题目有三种类型:思考题、作业题、综合练 习题。思考题课后复习思考不上交;作业题 必须独立完成上交;综合练习题分组讨论后 在课内研讨。,四
2、、考试安排 (1)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 (2)期末成绩占80,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出 勤、期中考试等)占20,教 学 安 排,五、答疑安排 时间:周四下午4:005:00 地点:20楼824室,六、有关要求 (1)按时交作业,无特殊情况补交作业无效。 (2)独立完成作业,有抄袭者发现后返回重做并 影响平时成绩。 (3)累计欠作业1/3者取消考试资格。 (4)点名或抽查累计3次未到者取消考试资格。 (5)讲授内容和顺序与教材不完全相同,请认真 做听课笔记。,教 学 安 排,七、教材 主 编:贾绍义, 柴诚敬 书 名: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版 次:第二版( 2007年
3、),教 学 安 排,八、参考教材 (1) 夏 清, 陈常贵. 化工原理. 天津: 天津大学出 版社, 2005 (2) 蒋维钧等.化工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3) W. L. McCabe, J. C. Smith. 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6th ed. New York: McGraw. Hill Inc., 2001,教 学 安 排,教 学 安 排,九、网络课程辅助教学 化工原理及实验网络课程 网址:202.113.179.181,化工原理及实验网络课程,虚拟课堂,演示实验,图片汇总,动画汇总,思考题汇总,作业汇
4、总,讨论与答疑,网上自测,教师主页,附件下载,绪 论,通过绪论学习,应了解分离过程在化工中的应用;掌握相际传质过程与分离的关系、传质单元操作的主要类型及分离过程的分类方法。,学习目的与要求,原料,反应产物,目的产物,副产物,分离过程,反应过程,一、分离过程在化工中的应用,示例:三氯甲烷的制备。,示例:炼油过程。,原料,目的产物,副产物,分离过程,一、分离过程在化工中的应用,大型化工装置,炼油生产装置,大型化工装置,一、分离过程在化工中的应用,乙烯生产装置,一、分离过程在化工中的应用,大型化工装置,聚酯生产装置,一、分离过程在化工中的应用,大型化工装置,合成氨生产装置,一、分离过程在化工中的应用
5、,大型化工装置,农药生产装置,一、分离过程在化工中的应用,大型化工装置,己内酰胺生产装置,一、分离过程在化工中的应用,大型化工装置,丙烯腈生产装置,一、分离过程在化工中的应用,大型化工装置,酒精生产装置,二、相际传质过程与分离,分离过程,非均相物系分离,均相物系分离,可通过机械方法分离,易实现分离。,不能通过简单的机械方法分离,需通过某种物理(或化学)过程实现分离,难实现分离。,均相物系的分离方法,均相物系,某种过程,两相物系,根据不同组分在各相中物性的差异,使某组分从一相向另一相转移:相际传质过程,实现均相物系的分离,相际传质过程,均相物系分离,二、相际传质过程与分离,空气氨,水,空气,氨水
6、,示例:空气和氨分离,吸收塔,二、相际传质过程与分离,三、传质单元操作的主要类型,吸收,分离物系:,形成两相体系的方法:,传质原理:,示例:,气体混合物,引入一液相(吸收剂),各组分在吸收剂中溶解度不同,水吸收空气中的氨气,(液相气相),蒸馏,分离物系:,形成两相体系的方法:,传质原理:,示例:,液体混合物,多次部分汽化和冷凝,各组分的挥发度(沸点)不同,苯与甲苯的分离,(液相汽相),三、传质单元操作的主要类型,萃取,分离物系:,形成两相体系的方法:,传质原理:,示例:,液体混合物,引入另一液相(萃取剂),各组分在萃取剂中溶解度不同,用三氯乙烷萃取分离丙酮水溶液,(液相R液相E),三、传质单元
7、操作的主要类型,结晶,分离物系:,形成两相体系的方法:,示例:,传质原理:,液体混合物,溶液冷却过饱和产生晶体,各组分的凝固点不同,对苯甲酚、邻苯甲酚、间苯甲酚分离,(液相固相),三、传质单元操作的主要类型,干燥,分离物系:,形成两相体系的方法:,传质原理:,示例:,固体中的湿分,引入一气相(干燥介质),气、固相中所含湿分的不同,湿尿素干燥成尿素产品,(固相气相),三、传质单元操作的主要类型,四、传质分离方法的分类,速率分离过程,平衡分离过程,分离过程,气液传质过程,汽液传质过程,液液传质过程,气固传质过程,液固传质过程,膜分离,场分离,吸收,蒸馏,萃取,干燥,结晶,四、传质分离方法的分类,磁
8、化精馏实验装置,钕铁硼永磁场,第 1 章 传质过程基础,通过本章学习,应掌握传质的基本概念和传质微分方程的推导及简化方法;能够运用传质微分求解分子扩散及对流传质问题;掌握动量、热量与质量传递的三传类比方法。,学习目的与要求,一、混合物组成的表示方法,1.质量浓度与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浓度,混合物的总质量浓度,kg /m3,密度,物质的量浓度,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浓度,kmol /m3,一、混合物组成的表示方法,质量浓度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一、混合物组成的表示方法,平均摩尔质量,2.质量分数与摩尔分数,质量分数,混合物的总质量分数,一、混合物组成的表示方法,摩尔分数,混合物的总摩尔分数,一、混合物
9、组成的表示方法,液相,气相,质量分数与摩尔分数的关系,由质量分数求摩尔分数,一、混合物组成的表示方法,由摩尔分数求质量分数,3.质量比与摩尔比,质量比,质量比与质量分数的关系,一、混合物组成的表示方法,摩尔比,摩尔比与摩尔分数的关系,一、混合物组成的表示方法,液相,气相,二、质量传递的基本方式,1.分子传质,由于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而形成的物质传递现象分子传质。,分子传质又称为分子 扩散,简称为扩散,分子传质在气相、液 相和固相中均能发生,分子扩散现象,费克第一定律,kg/(m2 s ),kmol/(m2 s ),二、质量传递的基本方式,质量基准,摩尔基准,2.对流传质,(1)涡流扩散,由于流体
10、质点的湍动和旋涡而形成的物质传递现象涡流扩散。,涡流扩散在湍流流体中发生,二、质量传递的基本方式,在涡流扩散中时刻存在分子扩散,涡流扩散通量方程,涡流扩散系数,m2/s,二、质量传递的基本方式,kg/(m2 s ),kmol/(m2 s ),质量基准,摩尔基准,(2)对流传质,运动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或两个有限互溶的运动流体之间的质量传递过程对流传质。,描述对流传质的基本方程,对流传质系数,kmol/(m2sc),kmol/(m2 s ),二、质量传递的基本方式,对流传质速率方程,练 习 题 目,思考题,作业题: 1、2,1.何为均相物系,如何实现均相物系的分离?2.传质过程与化工分离过程有何
11、联系?3.引出质量比和摩尔比有何意义?4. 质量传递有哪些基本方式,用何定律进行描述?,1.传质速率与传质通量,三、传质的速度与通量,传质速率:,传质,静止平面,kg /s,单位时间传递物质的量,kmol /s,传质通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传递物质的量,kg /(m2s),kmol /(m2s),质量速率,摩尔速率,质量通量,摩尔通量,速度浓度 通量,质量通量,摩尔通量,速度,( m/s),( m/s),(kmol/m3),(kg/m3),浓度, kg /(m2s), kmol/(m2s),通量,三、传质的速度与通量,2.传质速度的表示方法,设系统由 A、B两组分组成,在传质过程中各组分均以不
12、同的速度运动,各组分的运动是由分子扩散和主体流动两部分组成。,传质,三、传质的速度与通量,A 组分扩散,B 组分扩散,混合物主体流动,传质的速度,传质,uA,uB,udA,udB,uf,组分A总传质速度(绝对速度),混合物移动速度(主体流动速度),组分A分子扩散速度(扩散速度),静止平面,三、传质的速度与通量,各速度的关系为,即,绝对速度扩散速度主体流动速度,三、传质的速度与通量,(1)以绝对速度表示的传质通量,组分A的总质量通量,组分B的总质量通量,kg /(m2s),kg /(m2s),3.传质通量的表示方法,总传质通量,三、传质的速度与通量,混合物的总质量通量,由此可得质量平均速度的定义
13、式为,三、传质的速度与通量,组分A的总摩尔通量,组分B的总摩尔通量,kmol/(m2s),kmol/(m2s),三、传质的速度与通量,混合物的总摩尔通量,由此可得摩尔平均速度的定义式为,三、传质的速度与通量,(2)以扩散速度表示的传质通量,扩散速度,udA = uA uf,udB = uB uf,混合物的主体流动速度即为平均速度,u uf,(um uf ),扩散通量,三、传质的速度与通量,udA = uA u,组分A的扩散速度,udA = uA um,udB = uB u,组分B的扩散速度,udB = uB um,质量基准,摩尔基准,质量基准,摩尔基准,三、传质的速度与通量,组分A的扩散质量通
14、量,组分B的扩散质量通量,kg /(m2s),kg /(m2s),三、传质的速度与通量,组分A的扩散摩尔通量,组分B的扩散摩尔通量,kmol/(m2s),kmol/(m2s),三、传质的速度与通量,设,组分A通过组分B扩散,A、B两组分混合物,组分B通过组分A扩散,三、传质的速度与通量,由费克第一定律,三、传质的速度与通量,(3)以主体流动速度表示的传质通量,组分A的主体流动质量通量,组分B的主体流动质量通量,主体流动通量,三、传质的速度与通量,组分A的主体流动摩尔通量,组分B的主体流动摩尔通量,三、传质的速度与通量,4.各传质通量间的关系,由,故,三、传质的速度与通量,由,故,三、传质的速度
15、与通量,费克第一定律通用表达式,组分的总传质通量,分子扩散通量,主体流动通量,三、传质的速度与通量,主体流动现象,示例:用水吸收空气 中的氨,相界面,气相(AB),液相 S,主体流动,在多组分系统中,各组分在进行分子扩散的同时其微团常处于运动状态主体流动现象。,三、传质的速度与通量,一、传质微分方程的推导,1.质量守恒定律表达式,微分质量衡算,(x, y, z),流体微元,采用欧拉方法推导,边长 、 、,体积,质量,输入流体微元的质量速率,反应生成的质量速率,+,输出流体微元的质量速率,=,+,流体微元内累积的质量速率,(输出 输入)(累积)(生成)= 0,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出以下衡算式,
16、一、传质微分方程的推导,2.各项质量速率的分析,(1)输出与输入流体微元的质量流率差,设在点(x、y、z)处,质量通量,流体的质量平均速度,一、传质微分方程的推导,输入的总质量流率,输出的总质量流率,输出与输入流体微元的质量流率差,组分 A 沿 x 方向,一、传质微分方程的推导,y方向的质量流率差,z 方向的质量流率差,一、传质微分方程的推导,三个方向上的总质量流率差,一、传质微分方程的推导,(2)流体微元内累积的质量速率,设组分A的质量浓度为A,流体微元中任一瞬时组分A的质量为,质量累积速率为,一、传质微分方程的推导,(3)反应生成的质量速率,设系统内有化学反应发生,单位体积流体中组分A的生
17、成质量速率为rA kg/(m3s),反应生成的质量速率 =,当A为反应物,rA为负,当A为产物,rA为正,一、传质微分方程的推导,3.通用的传质微分方程,将各项质量速率代入质量守恒定律表达式,得,一、传质微分方程的推导,展开可得,一、传质微分方程的推导,即,由费克第一定律,一、传质微分方程的推导,代入整理得,写成向量形式,通用的传质微分方程,一、传质微分方程的推导,若以摩尔平均速度um为基准推导,同样可得,写成向量形式,组分A的摩尔生成速率,kmol/(m3s),一、传质微分方程的推导,练 习 题 目,思考题,作业题: 3、4,1.对于两组分扩散,为何 JA= - JB?2.对于两组分扩散,为
18、何 DAB= DBA ?3.总传质通量、分子扩散通量、主体流动通量有 何不同?4.如何采用欧拉方法推导传质微分方程?,1.不可压缩流体的传质微分方程,不可压缩流体,通用传质微分方程可简化为,u = 0,二、传质微分方程的特定形式,不可压缩流体的传质微分方程:对流扩散方程,2.分子传质微分方程,对于固体或停滞流体的分子扩散过程,u = 0,通用传质微分方程可简化为,二、传质微分方程的特定形式,分子传质微分方程,若系统内不发生化学反应,费克第二定律,二、传质微分方程的特定形式,三、柱坐标系与球坐标系传质微分方程,1.柱坐标系的对流扩散方程,柱坐标浓度场,柱坐标的对流扩散方程,2.球坐标系的对流扩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工 传质 分离 过程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23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