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误差分析与精度保证课件.ppt
《加工误差分析与精度保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工误差分析与精度保证课件.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加工误差分析与精度保证,【目的和要求】 了解机械加工质量的相关概念,掌握影响机械加工质量的因素和规律。初步具备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 本课题教学重点是原始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影响表面质量的工艺因素,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和提高表面质量的措施。难点是深刻理解相关理论并掌握分析解决加工质量问题的途径和方法。,1:影响零件加工质量的因素及分析,零件的加工质量是保证机械产品工作性能和产品寿命的基础。,衡量机械加工质量的指标有两方面,加工精度表面质量,一、机械加工精度和加工误差,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刀具和工件间的正确位置发生偏移,因而加工出
2、来的零件不可能与理想的要求完全符合,两者的符合程度可用机械加工精度和加工误差来表示。,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1、机械加工精度:,2、加工误差:,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加工精度越高,则加工误差越小,反之越大。,1:影响零件加工质量的因素及分析,从保证产品的使用性能分析,没有必要把每个零件都加工得绝对准确,可以允许有一定的加工误差,只要加工误差不超过图样规定的偏差,即为合格品。,1:影响零件加工质量的因素及分析,加工精度的高低是以国家有关公差标准来表示的。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实际上就是限制和降低
3、加工误差。,3、机械加工精度包含的内容,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机械加工精度,限制加工表面与其基准间尺寸误差不超过一定的范围(公差)。,限制加工表面宏观几何形状误差。,限制加工表面与其基准间的相互位置误差。,1:影响零件加工质量的因素及分析,(1)当尺寸精度要求高时,相应的位置精度和形状精度也要求高。形状公差应限制在位置公差内,位置公差应限制在尺寸公差内。 (2)当形状精度要求高时,相应的位置精度和尺寸精度不一定要求高。,1:影响零件加工质量的因素及分析,1.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试切法,定尺寸刀具法(钻头、铰刀),调整法,自动控制法(闭环加工系统),4、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1:影响零件加工质
4、量的因素及分析,2. 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刀尖轨迹法,成形刀具法,展成法,3. 获得位置精度的方法,划线找正,夹具定位,1:影响零件加工质量的因素及分析,4、加工精度与加工成本和生产效率的关系,一般地,加工精度要求 ,加工成本 ,生产效率 。,5、研究加工精度的目的,研究加工精度的目的、就是弄清各种原始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的规律,掌握控制加工误差的方法,以获得预期的加工精度,必要时能指出进一步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1:影响零件加工质量的因素及分析,6、研究加工精度的方法,因素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在实际生产中,常常结合起来应用。一是先用统计分析法寻找误差的出现规律,初步判断产生加工误差的可能原因,然
5、后运用单因素分析法进行分析、试验,以便迅速、有效地找出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原因。,是在掌握各种原始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规律的基础上,分析工件加工中所出现的误差可能是哪一种或哪几种主要原始误差所引起的,并找出原始误差与加工误差之间的影响关系,通过估算来确定工件加工误差的大小,再通过试验测试来加以验证。,是对具体加工条件下得到的几何参数进行实际测量,然后运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对这些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找出工件加工误差的规律和性质,进而控制加工质量。,1:影响零件加工质量的因素及分析,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工艺系统热变形产生的误差工件内应力引起的误差,让刀
6、变形夹紧变形,加工原理误差 机床误差 夹具误差刀具误差,机床的热变形 工件的热变形,1:影响零件加工质量的因素及分析,2: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1 、加工原理误差,加工原理是指加工表面的形成原理。加工原理误差是由于采用了近似的切削运动或近似的切削刃形状所产生的加工误差。 为了获得规定的加工表面,要求切削刃完全符合理论曲线的形状,刀具和工件之间必须作相对准确的切削运动。但往往为了简化机床或刀具的设计与制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和方便使用而采用了近似的加工原理,在允许的范围内存在一定的原理误差。,视频,2: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2、机床误差,机床误差是指在无切削负荷下,来自机床本身制造误差、安装误
7、差和磨损.,机床主轴回转误差机床导轨导向误差机床传动链的误差,机床误差,2: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2.1 主轴回转误差 (1)主轴回转误差的概念 将主轴实际回转轴线对理想回转轴线漂移在误差敏感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称为主轴回转误差。,(2)主轴回转运动误差的形式,轴向窜动对车、镗削加工精度的影响,主轴的轴向窜动对内、外圆的加工精度没有影响,但加工端面时,会使加工的端面与内外圆轴线产生垂直度误差。 主轴每转一周,要沿轴向窜动一次,使得切出的端面产生平面度误差。当加工螺纹时,会产生螺距误差。,2: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2: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车削加工时工件每一横截面内的圆度误差很小,但轴平面有圆柱度误差(
8、锥度)。 车外圆:得到圆形工件,但产生圆柱度误差(锥体) 车端面:产生平面度误差 镗孔时,由于主轴的纯角度摆动使得主轴回转轴线与工作台导轨不平行,使镗出的孔呈椭圆形,如图所示。,主轴纯角度摆动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取决于不同的加工内容。,2: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纯角度摆动O工件孔中心线 Om主轴回转中心线,2: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2.2 导轨误差,机床导轨是机床主要部件的相对位置及运动的基准,导轨误差将直接影响加工精度。(1)导轨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误差 卧式车床或外圆磨床的导轨垂直面内有直线度误差Z,使刀尖运动轨迹产生直线度误差Z,由于是误差非敏感方向,零件的加工误差RZ22R可忽略不计。 而平面
9、磨床、龙门刨床这时是误差敏感方向,所以导轨误差将直接反映到被加工的零件上。,2: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导轨在垂直面内直线度误差,2: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2)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卧式车床或外圆磨床的导轨水平面内有直线度误差Y,将使刀尖的直线运动轨迹产生同样的直线度误差Y,由于是误差敏感方向,工件的加工误差RY,造成零件的圆柱度误差。 对平面磨床和龙门刨床,导轨水平方向为误差非敏感方向,加工误差可忽略。,2: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导轨在水平面内直线度误差,2: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2.3 机床传动链误差,在车螺纹、插齿、滚齿等加工时,刀具与工件之间有严格的传动比要求。要满足这一要求,机床内联系
10、传动链的误差必须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1)机床传动链误差定义,指传动链始末两端执行元件间相对运动的误差。,(2)机床传动链误差描述,传动链末端元件产生的转角误差。它的大小对车、磨、铣螺纹,滚、插、磨(展成法磨齿)齿轮等加工会影响分度精度,造成加工表面的形状误差,如螺距精度、齿距精度等。,2: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如普通车刀、单刃镗刀和面铣刀等)的制造误差对加工精度没有直接影响,但磨损后对工件尺寸或形状精度有一定影响,成形刀具(如成形车刀、成形铣刀、盘形齿轮铣刀等)的误差主要影响被加工面的形状精度,3、工艺系统其它几何误差,展成法刀具(如齿轮滚刀、插齿刀等)加工齿轮时,刀刃的几何形状及有关尺寸精
11、度会直接影响齿轮加工精度,定尺寸刀具(如钻头、铰刀、圆孔拉刀等)的尺寸误差直接影响被加工工件的尺寸精度。刀具的安装和使用不当,也会影响加工精度。,2: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图例 车刀的尺寸磨损,图例 车刀磨损过程,2: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夹具的误差主要是指:1)定位元件、刀具导向元件、分度机构、夹具体等零件的制造误差。2)夹具装配后,以上各种元件工作面间的相对尺寸误差。3)夹具在使用过程中工作表面的磨损。,(2)夹具误差和工件安装误差,2: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图例 钻孔夹具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3)测量误差,(1)量具、量仪和测量方法本身的误差(2)环境条件的影响(温度、振动等)(3)测量人员
12、主观因素的影响(视力、测量力大小等)(4)正确选择和使用量具,以保证测量精度,2: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4)调整误差,试切法调整定程机构调整样板、样件调整夹具安装调整,大批量生产时常采用行程挡块、靠模、凸轮作为定程机构,其制造精度和调整精度产生调整误差,样件、样板的制造精度和安装精度、对刀精度产生调整误差,测量误差进给机构位移误差(爬行现象)加工余量的影响(余量很小时,刀刃打滑),影响工件在机床上占有正确的加工位置,2: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5)工艺系统磨损引起的误差,磨损破坏了成形运动,改变了工件与刀具的相对位置和速比,产生加工误差 刀具磨损严重影响工件的形状精度、尺寸精度,2:工艺系统的几
13、何误差,3: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工艺系统:机床、夹具、工件、刀具,产生加工误差(举例),破坏了刀具、工件间相对位置,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现象,外力:切削力、传动力、惯性力、夹紧力、重力,图 受力变形对工件精度的影响 a) 车长轴 b) 磨内孔,由此看来,为了保证和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就必须深入研究并控制以至消除工艺系统及其有关组成部分的变形。,3: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1、工艺系统的刚度,工艺系统整体抵抗变形的能力。,(1) 工艺系统刚度的概念,3: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若出现变形方向与受力方向不一致的情况,工艺系统就处于负刚度状态。,负刚度现象对保证加工质量是不利
14、的。,3: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2)影响机床部件刚度的因素,连接表面间的接触变形薄弱零件本身的影响接合面间的间隙接合面间摩擦力的影响,机床部件刚度的薄弱环节a) 溜板中的楔铁 b) 轴承套,两零件结合面间的接触情况,3: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接触刚度,实验研究表明,两个相接触的表面间受力作用时,两表面的接触变形y是表面压强p的递增函数。 因此,机床部件接合表面间刚度可较确切地用接触刚度来表示,即压强的微分dp与位移的微分dy的比值称为接触刚度kjkj =dp/dy,表面接触变形与压强的关系,3: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2)切削力 大小变化引起的加工误差(误差复映
15、),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工件加工余量或材料硬度不均匀,都会引起背向力的变化,从而使工艺系统受力变形不一致而产生加工误差。,以车削短圆柱工件外圆为例。,由于毛坯存在的圆度误差m=ap1-ap2引起了工件产生圆度误差w=y1 -y2 且m越大,w越大,这种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变化而使毛坯椭圆形状误差复映到加工后工件表面的现象称为“误差复映”。,3: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工艺系统的刚度越大,复映系数越小,毛坯误差复映到工件上去的部分就越少。 经加工之后工件的误差比加工前的误差减小,经多道工序或多次走刀加工之后,工件的误差就会减小到工件公差所许可的范围内。,3: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
16、,增加走刀次数,可减小误差复映,提高加工精度,但生产率降 低了。 提高工艺系统刚度,对减小误差复映系数具有重要意义。 毛坯的各种形状误差(圆度、圆柱度、同轴度、平面度等)都会以一定的复映系数,复映成工件的加工误差。 毛坯材料的不均匀,HB有变化,同样会引起背向力的变化,产生加工误差,分析方法同误差复映规律。,讨论:,3: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在车床或磨床类机床上加工轴类零件时,常用单爪拨盘带动工件旋转,如图所示。,(3)切削过程中受力方向变化引起的加工误差,1)由于传动力引起的误差,结论:,在单爪拨盘传动下车削出来的工件是一个正园柱,并不产生加工误差。,3: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加工 误差 分析 精度 保证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22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