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控制要点课件.ppt
《功率控制要点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功率控制要点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1 反应堆功率控制系统,负荷功率与反应堆功率平衡电网负荷发动机功率反应堆功率反应堆功率控制过程参数控制,11.1 压水堆核电厂功率控制概述,包括:反应堆功率控制系统反应堆冷却剂平均温度调节系统稳压器压力控制系统稳压器水位控制系统蒸汽发生器水位调节系统汽轮机转速调节系统发动机励磁和电压调节系统旁路控制系统,反应堆功率控制,冷却剂的T、P变化反应功率间的不平衡TAVG为主被调量(反应堆惯性大)控制棒的升降一回冷却剂硼酸浓度启、停、运行,一、压水堆核电厂功率控制的功能,反应堆的启停、功率升降、维持稳态运行负荷不得超过100%FP,允许10%FP阶跃变化,允许5%FP/min的速率连续变化实现功率分
2、布控制抵消反应性变化NSSS为保证电网要求,可适应一定运行暂态运行暂态或设备故障,调节,保护不动作,二、压水堆核电厂功率控制基本要求,一回适应二回参数正常,汽轮机跟踪电网负荷需求反应堆输出功率跟踪电厂总功率变化稳定工况:最优TAVG变化在限值内一回排出液体尽可能少主蒸汽PS在限值内控制棒动作不能频繁主蒸汽安全阀不能动作,11.2 控制棒组件,反应堆功率由中子注量率决定移动控制棒组件调硼,功能,1.启动反应堆、维持恒定功率水平、升降功率及其停闭反应堆;2.调节反应堆功率使之与负荷要求一致;3.调整反应堆轴向功率分布;4.补偿在功率范围内由于冷却剂温度变化引起的反应性变化以及补偿与功率系数有关的反
3、应性变化。,控制棒组件结构,每个控制棒组件一般由24根吸收中子的棒组成,每个棒束组件有一根驱动杆,由驱动机构带动。在一个棒束组件移动过程中,这些吸收中子的棒在组件的24根导向管中滑动。典型的900MW压水堆核电站棒束组件共53个。模式A运行的反应堆共有32个调节棒束组件和21个停堆棒束组件;模式G运行的反应堆有8个R棒束组件、16个N棒束组件、12个G棒束组件和17个停堆棒束组件。,模式A控制棒组件分组和布置模式A共有53束黑棒组件,其中32束调节棒分为A、B、C、D四组,每组分为两个子组。如下表:,在模式G中,控制棒组件有四组重叠工作的棒束组件: N1、N2、G1、G2 、R。,控制棒分布图
4、,功率棒 开环 快 粗调R棒 闭环 快 精调调硼 闭环 慢,功率调节棒棒位整定值与堆功率的关系,控制棒组件移动程序,插棒顺序为:G1G1+G2G2G2+N1N1+N2N2其原则是先插吸收率小的棒组,后插吸收率较大的棒组。最优的重叠步数为:在第一循环,重叠步数为90步;第二循环及以后循环为: 。N2/N1/G2/G1:90/90/100棒组件移动重叠程序如下图所示。,11.3 压水堆功率控制系统,核心系统,压水堆核电机组的功率调节装置包括:发电机功率调节及所属的汽轮机主蒸汽阀开度调节;反应堆冷却剂平均温度调节及与其相配合动作的反应堆控制棒组位置调节;冷却剂硼酸浓度调节。控制系统的性能衡量指标:超
5、调量;衰减率;调整时间。,对压水堆功率调节系统而言,核功率超调与冷却剂平均温度超调同样是衡量控制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下表列出了美国两座核电站的相关情况。,由上表可见,正常运行时功率超调量应小于3%FP。冷却剂平均温度的超调量一般不应大于2.5,此外还要求过渡过程不出现震荡。由于大亚湾核电站是给广东电网、香港电网供电,所以采用模式G运行,达到电网调节的要求。模式G是负荷跟踪运行控制方式,是通过调节功率棒喝R棒以及调节慢化剂硼酸浓度实现对反应性进行控制的。功率棒是由G棒和N棒组成。,压水堆功率控制原理,1、压水堆核功率传递函数设N(S)为堆的核功率传递函数:式中 稳态功率水平,lp为中子寿命, 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功率 控制 要点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22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