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参考方案.doc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参考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参考方案.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参考方案XXX2011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拆旧还建实施方案XXX国土资源局XXX有限公司XXX九月目 录前 言11总体要求21.1编制依据21.2指导思想31.3实施原则31.4实施目标41.5实施范围41.6实施期限52方法与步骤52.1统一思想认识52.2调查分析52.3编制拆旧还建实施初步方案62.4对初步方案举行听证62.5编制拆旧还建实施方案62.6申报审批62.7组织实施72.8检查监督,成果验收83项目区概述83.1项目区基本情况83.2项目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潜力分析94项目区规划104.1拆旧区规划104.2还建区规划124.3项目区地类平衡分
2、析144.4项目区土地利用调整155农民安置补偿方案165.1拆旧区拆迁安置补偿方案165.2还建区用地补偿方案166项目投资估算176.1项目拆旧区投资估算176.2项目还建区投资估算176.3项目建新区投资估算196.4其他费用估算196.5投资估算汇总197方案实施时序安排与周转指标归还计划197.1项目实施时序安排207.2周转指标归还计划208项目区土地权属调整方案219实施效益分析229.1经济效益分析229.2社会效益分析229.3环境效益分析2310资金筹措方式与资金使用安排2410.1资金筹措方式2410.2资金使用安排2411实施措施2511.1强化组织领导2511.2制定
3、项目实施方案2511.3组织与管理工程施工2511.4定期检查,配合验收2611.5加强监督管理机制2612 附表 1、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2、项目区用地指标明细表3、项目区各拆旧地块明细表4、项目区拆旧地块规划明细表5、项目区还建地块规划明细表6、项目区规划周转指标归还计划表前 言200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明确提出:“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2005年10月,国土资源部相应出台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XXX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
4、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鄂土资发2005106号)。2010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2011年XXX人民政府发布中共XXX委XXX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意见(鄂发20117号),鼓励地方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2011XXX国土资源局下达给XXX2011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为20.00公顷,为认真落实上级下达指标、切实推进XXX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以下简称“增减挂钩”)工作,XXX
5、人民政府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定了“XXX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为加快项目的实施,特编制XXX2011年第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拆旧还建实施方案。1总体要求1.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3)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26号令)(4)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国土资发2004234号)(5)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05207号)(6)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
6、)(7)XXX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鄂土资发2005106号)(8)XXX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管理办法(鄂土资发200654号)(9)XXX国土资源厅关于下达2009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的通知(鄂土资发2009114号)(10)中共XXX委 XXX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意见(鄂发20117号)(11)XXX国土资源厅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鄂土资发201171号)(12)X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13)XXX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
7、1.2指导思想认真贯彻XXX国土资源厅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鄂土资发201171号)文件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出发,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通过开展农村建设用地特别是农村宅基地和其他废弃建设用地的整理复垦,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缓解建设占用耕地需求增长和年度建设用计划地指标不足的矛盾,促进耕地保护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促进城乡协调、统筹城乡发展。1.3实施原则(1)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实施方案编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相结合的原则
8、;(2)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的原则;(3)城乡协调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4)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原则;(5)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6)协调政府、企业、农民之间利益,受益于民的原则;(7)政府主导、部门参与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1.4实施目标通过开展“增减挂钩”项目工作,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国发200428号文件精神,整理拆除分散居住或废弃农村院落,彻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土地利用布局更加合理,结构更加优化,农村建设用地集约水平进一步提高,增加有效农用地面积,保证建设用
9、地总量不增加,耕地总量不减少,基本农田质量不下降,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率,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本项目共有拆旧区面积26.6667公顷,涉及拆旧居民202户,拆旧人口1032人,还建区面积6.6667公顷,还建居民202户,安置人口1032人;净增建设用地20.00公顷,同时上级下达周转指标也为20.00公顷,因此申请批准周转指标为20.00公顷。1.5实施范围 项目区由拆旧区和还建区组成,XXX此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涉及XXXXXX办事处、XXX镇、XXX、XXX、XXX5个乡镇。拆旧区位于XXX办事处徐家滩村、XXX镇毕庄村、XXX槐树湾村、XXX大方营村和XXX王李岗村、小陈
10、营村,5个乡(镇、办事处)6个行政村;还建区位于XXX王湾村、马湾村,1个镇2个行政村。通过拆旧、还建、建新和土地复垦,最终确保项目区内的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趋合理。1.6实施期限项目区实施期限为三年,即2012年1月-2014年12月。2方法与步骤2.1统一思想认识近年来,一系列重大建设项目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建设用地指标的紧缺。耕地后备资源的短缺,占补平衡压力巨大。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大,有相当数量的农村民点具有开发、复垦的潜力。国家提出的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一种新思路
11、。农村居民点整理已成为我国土地整理的重要工作。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缓解用地矛盾、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将农村居民点整理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当中,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通过减少农村居民点用地与相应增加城镇建设用地相挂钩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镇建设用地供需不平衡的现状。2.2调查分析首先对农村建设用地情况进行专项调查摸底,结合新农村建设,分析本地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潜力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选定项目区;然后广泛采纳当地村民的意愿和结合生产生活的条件需要确定还建区。2.3
12、编制拆旧还建实施初步方案在深入分析当地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条件、潜力和预测城镇建设用地需求的基础上,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村镇规划,编制项目区拆旧还建实施初步方案。2.4对初步方案举行听证编制XXX2011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还建实施方案初稿后,召集项目区分管领导、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及规划、国土、农业、林业、水利等各方面的专家举行项目区可行性讨论会,尤其是对拆旧区实施的可能性和还建区位置的合理性进行充分讨论。2.5编制拆旧还建实施方案 在综合考虑听证会上与会成员的意见及项目区村民的实际需求,依据相关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村庄规划,在初步方案的基础上形成XXX2011年城乡建设用地增
13、减挂钩拆旧还建实施方案,统筹确定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撤并的规模和范围,合理安排建新区的建设用地比例,确保项目区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和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各类用地结构布局更加科学合理。2.6申报审批完成项目拆旧还建实施方案编制工作以后,由XXX国土资源局向XXX国土资源局呈报送审请示,XXX国土资源局组织现场踏勘并出具初审意见和踏勘报告,由XXX人民政府向XXX国土资源厅呈报审批请示和按期归还周转指标及落实还建区土地利用规划的承诺书。经批准的增减挂钩项目拆旧还建实施方案要向拆旧还建区涉及村进行公告。2.7组织实施2.7.1落实拆旧区与还建区XXX增减挂钩项目区拆旧面积2
14、6.6667顷,还建区面积6.6667公顷。XXX政府拟成立以分管市长为组长,国土、财政、建设、规划、发改、农业、林业、环保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积极配合以落实整个项目区的拆旧和还建工作。本着“坚持安居与乐业相结合及依法自愿”的原则,必须以农民满意为目的,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合法权益,还建地块就近布置,房屋拆迁采取自愿、不搞强行搬迁。对仍需务农的农民,在房屋位置和设计上,充分考虑其生产半径等实际问题,对已进入城镇的农户,纳入小区建设。2.7.2资金使用管理增减挂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涉及部门多,与土地整理、乡村规划建设、农村改水等各项工作
15、都有密切的联系,为保证这项工作的良性发展,要筹措足够的资金进行运作,坚持多元投入,畅通资金筹集渠道。在资金的管理上设立资金专户,实行项目资金专款专用。2.7.3项目增减挂钩指标的管理增减挂钩周转指标是为落实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政策,预先下达的用于城镇建设的建设用地指标;上级下达XXX此次增减挂钩周转指标为20.00公顷。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后通过验收确认,增减挂钩项目净增耕地面积进入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库。它的核定、审批、使用和核销等,实行单独统计,封闭运作。增减挂钩周转指标以增减挂钩项目为单位从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库中核减,归还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周转时间为3年,即2012年1
16、月至2014年12月。使用增减挂钩指标的项目用地,在审批前应进行现场踏勘,在批准和项目竣工后应对用地使用情况进行复核。2.8检查监督,成果验收挂钩试点工作每年年底向省、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报送年度实施报告,项目实施完成后,组织相关资料,申请省国土资源厅检查验收。3项目区概述3.1项目区基本情况XXX位于XXX西北部边缘,地理坐标东经11030至12000,北纬3210至3238,东北部与河南省邓州市接壤;北部与河南省淅川县相邻;东部、南部毗邻襄州区;西北部连接丹江口市;西部和西南部以汉水为界与谷城县相望。XXX因地处汉江故道口而得名,扼鄂、豫、川、陕西省要冲,素有“襄陨要道、秦楚通衢”之称。东
17、南至省会XXX418公里,距XXX71公里,西至XXX133公里。版图面积市境东西最宽47公里,南北最长51公里。总面积1032平方公里。全市共辖一个乡7个乡镇2个办事处。1985年被XXX政府列为计划单列市。2006年,实现XXX市生产总值42.20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52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4.37亿元,增长13.8%;第三产业增加值13.31亿元,增长10.6%。人均生产总值为8146元,增长8.2%。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15.36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6.4%。 项目区涉及XXX办事处、XXX镇、XXX、XXX和XXX5个乡镇。3.
18、2项目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潜力分析项目区绝大部分为房屋较少的空心村,农村居民点零散分布,区块内农村居民点总面积26.6667公顷,有农户202户共1032人。户均用地面积约达1320平方米,人均用地面积达到了258平方米,具有极高的整理潜力。同时,随着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今后的农村人口的总量呈下降趋势,农村宅基地占地总量也呈现减少之势,农村废弃宅基地复垦潜力较大。项目区涉及的5个乡镇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当前散居的农村住宅格局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对这5个镇的废旧居民点进行整理改造,既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又可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9、促进经济建设发展,促进全面小康。4项目区规划4.1拆旧区规划4.1.1拆旧区社会经济状况XXX办事处、XXX镇、XXX、XXX和XXX5个乡镇的拆旧区农村住宅至今仍保留着星罗棋布、零星分散的散居格局。由于分散布局,基础设施很难配套,综合功能不明显,生活垃圾和废水随意倾倒排放,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加之宅基地占地面积过大,道路分布零乱,不利于集约利用土地,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随着农村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村民对居住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村民们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关于规
20、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207号)要求,开展还建拆旧挂钩项目工作的条件已经成熟,本实施规划拟通过还建拆旧和土地复垦,最终实现建新拆旧项目区内建设用地不增加,耕地不减少,用地布局更加合理,集约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的目的。4.1.2拆旧区选址规模此次XXX增减挂钩拆旧区涉及5个乡镇6个行政村,全部为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面积为23.0285公顷,全部复垦为耕地。其中XXX办事处3.0236公顷、XXX镇2.0329公顷、XXX2.2307公顷、XXX11.6832公顷、XXX7.6963公顷。4.1.3拆旧区土地复垦设计方案紧紧抓住实施增减挂钩试点项
21、目这一有利契机,对项目拆旧区进行综合整理,将分散居住的农户旧宅进行拆除复垦,集中居住,达到集约、节约利用农村建设用地,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目标。根据项目区农业生产现状,结合复垦村庄周围现有的设施进行“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形成科学的标准农田格局。对拆旧区总面积26.6667公顷的居民点用地进行复垦整理,改造为耕地。具体作法如下。(1)土地平整在房屋拆除后,应及时将院落内的杂树、竹和杂草清除干净,将废砖瓦、碎石、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尽量重复利用,没有利用价值的建筑垃圾清除出拆旧地块,在拆旧区规划整治道路和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时作为垫层使用。由于农村宅基地土质肥沃
22、,有机质含量高,可用施工机械将地表下30厘米耕作层进行深挖,作复垦后耕地;将土坯房的土墙捣碎也作为耕作层;地势低洼的部分可就近取材,利用地势较高的旱地土方进行回填,达到高标准农田的质量标准。(2)田块规划田块规划内容主要包括田块形状、田块长度、田块宽度、田块方向和田块高程。依据项目区地形、沟渠进行田块规划。田块长度一般为50150米,宽度控制在2060米。埂宽一般在30厘米,高度40厘米。(3)农田水利规划项目区灌溉主要来源湖泊、河道。在地势较低的支渠设置泵站,引水进入灌区,再利用各级渠道引水进入灌区农田。本次规划对整理地块采用明沟明渠,道路平行于沟渠布置,不同级别的沟渠之间垂直布置。本次规划
23、涉及的地块较小,设计沟渠型号主要为U40型农渠,农沟为上宽1.5米、下宽0.5米梯形土质沟。(4)农村道路规划为了保证农产品、农用品的运输和田间作业,规划结合农村居民点整理拆迁,对现状的田间道及生产路线进行改造,将现状较弯曲的田间道和生产路改直,并适当新建道路。维修和新建的田间道和生产路均以碎石硬化。田间路宽4米、高出田面30厘米,采用泥结碎石路面;生产路宽2米、高出田面30厘米,路面用素土夯实。4.2还建区规划4.2.1还建区选址本项目方案对还建区农民集中居住点选址,按以下原则进行:一是对拆旧区实施全幅员规划,并将本实施规划中需要搬迁的农户和需要建设的集中居住区作为近期实施规划;二是实行跨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乡建设 用地 增减 挂钩 实施 参考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21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