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黑色素瘤2010课件.ppt
《恶性黑色素瘤2010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恶性黑色素瘤2010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如东县人民医院肿瘤诊治中心徐 燃,如东县人民医院住院部2号楼,一、概述,定义:起源于黑色素细胞(melanocytes)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皮肤,其发病占皮肤恶性肿瘤的第三位。易患部位:可发生于皮肤、口腔、消化道、生殖系统的粘膜,眼球的睫状体、虹膜、脉络膜以及脑膜的脉络膜等。,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 MMe )在我国和日本的发病率较低,但国外报道其发病率不低,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3%。,欧美白人年发病率为1015/10万,黑人0.5/10万,日本为12/10万。近年本病有增加倾向,尤以白人显著。白种人较黑人或肤
2、色较深的人种的发病率高,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地区和美国西南部地区为MMe的高发区。,二、流行病学,不同地区、不同种族发病率差异很大。好发于白色人种,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本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其中Queenland是恶性黑色素瘤的著名高发区,高达1840/10万,(美国过去的60年内,恶性黑色素瘤是发病率增长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有色人种发病率很低,例如黑人1/10万,我国发病率约0.25/10万。,本病好发于3060岁,罕见的幼年型报道为1.512岁,年龄小者恶性程度低,预后较好,发病性别无差异,而病灶部位与性别有关,发生于躯干者男性多,发生于肢体者女性多,面部雀斑型多见于老年妇女。,三、病因和发病机
3、理病因不明而有很多的原因。,(1)恶黑的发病率与肤色呈反比。(2)居住越靠近赤道,恶黑的发病率越高。(3) 某些类型的恶黑多发生于太阳照射部位。(4)移民学研究证明,移居到有强烈日光照射地区的居民,其患恶黑的危险性提高。,紫外线照射:恶性黑色素瘤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有人认为与紫外线照射有关,白人的发病率高于黑人是因为白人的黑色素细胞受紫外线作用而易发生恶变,而黑人的黑色皮肤保护了黑色素细胞免受紫外线照射而减少发病。(居住在赤道附近的人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明显高于远离赤道的人群。),结构不良痣与先天性大痣:恶性黑色素瘤可由表皮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发生而来,亦可由原先存在的黑痣基础上恶变而来。结构不良
4、痣(displastic nevi, DV)易发生恶变,其主要特征是痣呈杂色,即在粉红色基础上同时伴有红色、棕褐色或黑色,直径常大于5mm,边界不光整。,遗传因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有家族史的占0.412.3,有家族史者发病率比无家族史高1.7倍。某些遗传性皮肤疾患(着色干皮病)也有可能会增加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率。,外伤:长期的反复摩檫、化学药物或是炎症刺激会导致原先存在的黑痣发生恶变。,内分泌因素和免疫功能:近年来发现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内有雌孕激素受体蛋白,有报道在病期相似的条件下,女性患者的预后好于男性患者,绝经后就丧失这种优势,也有报道应用雌激素治疗某些疾病或长期服用避孕药会增加恶性黑色素
5、瘤的发生率,四、病理分型,1、生长方式:细胞具有多形性,有圆形、多边形、梭形,胞质丰富,内含细小的黑色素颗粒,也有不含色素者。其生长方式可分为:辐射生长:瘤细胞沿表皮基底层和真皮乳头层之间离心性向四周蔓延生长,常 见于雀斑型、表浅蔓延型、肢端恶性黑色素瘤的早期阶段,此期内极少发生淋巴道转移。垂直生长:肿瘤向真皮层、皮下组织深部浸润。结节型黑色素瘤可直接垂直生长,此期易发生淋巴结转移。,2、组织病理分型:表浅蔓延型(superficial malignant melanoma, SSM)结节型(nodular melanoma, NM)雀斑型(lentig malignant melanoma,
6、 LMM)肢端色斑型(acral lentignous melanoma, ALM),以上四种为最常见的类型,此外还有辐射生长的未分型恶性黑色素瘤、巨大毛痣恶变的黑色素瘤、口腔、阴道、肛门来源的恶性黑色素瘤、原发部位不明的恶性黑色素瘤、起源于蓝痣的恶性黑色素瘤、内脏恶性黑色素瘤、起源于皮内痣的儿童期恶性黑色素瘤等。,3、浸润深度分级:由于浸润深度与淋巴结治愈率和手术治愈率密切相关,为了正确估计预后,提出了Clark五级和Breslow法分度。,Clark分级: 级:瘤细胞限于表皮内(原位性恶性黑色素瘤) 级:侵入真皮乳头; 级:充满真皮乳头; 级:侵入真皮网状层; 级:侵入皮下脂肪层。,Bre
7、slow测定法:是用目镜测微器测量肿瘤厚度。度:厚度0.75mm;度:0.761.50mm;度:1.514.00mm;度:4.00mm,4、转移途径:淋巴道转移:为恶性黑色素瘤最主要的转移途径,原发灶周围的卫星结节就是通过皮下淋巴管播 散而来,也可转移至颈、腋窝、腹股沟淋巴结以及髂血管旁、闭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等。血行播散:可转移至肺、肝、脑、骨、肾上腺、骨髓、胃肠道、软组织等。直接扩散:直接侵犯周围和深层组织。,五、临床表现最主要的表现:形状:不规则,不对称边界:参差不齐或呈现锯齿状。颜色:杂色,尤其蓝色为不祥之兆,可在棕色、黑色中掺杂红色、白色或蓝色。直径:多数大于5mm。表面:不光滑,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恶性 黑色素瘤 2010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19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