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业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解决方案.docx
《智慧工业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解决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工业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解决方案.docx(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智慧工业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解决方案目录1 项目概述71.1 建设背景71.2 建设目标91.3 建设内容101.4 建设原则121.5 设计依据132 需求分析142.1 数据流程分析142.1.1 数据采集阶段142.1.2 问题核实立案阶段142.1.3 任务派遣阶段152.1.4 处理反馈阶段152.1.5 核查结案阶段152.1.6 综合评价阶段162.2 业务管理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需求162.3 业务应用分析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需求162.4 数据交换整合需求162.5 性能需求172.5.1 数据存储能力需求172.5.2 并发用户数需求172.5.3 系统响
2、应时间需求182.5.4 通信性能需求182.6 安全需求183 总体设计规划203.1 系统技术特色203.1.1 环境监察“一张图”管理模式203.1.2 实现省、市、监察队四级垂直管理203.1.3 多类型现场移动执法终端203.1.4 客户端在线离线都好用213.2 设计原则213.3 系统架构设计233.4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253.4.1 总体功能结构253.4.2 移动执法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功能结构273.5 系统应用逻辑图273.6 系统网络拓扑图错. 误!未定义书签。3.7 总体技术路线283.7.1 基于 SOA 设计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框架283.7.2 We
3、b Service技术实现系统跨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293.7.1 4G 技术的应用303.7.2 Wap技术的应用313.7.3 采用 B/A/S 技术体系结构314 移动执法手持终端系统334.1 系统概述334.2 系统组成334.2.1 硬件组成334.2.2 软件功能组成334.3 系统流程344.4 系统功能描述344.4.1 任务管理344.4.2 信息查询354.4.3 重点源监控视频364.4.4 路线导航364.4.5 现场执法374.4.6 知识库374.4.7 绩效考核374.4.8 数据同步384.4.9 系统管理384.5 系统接口385 移动执法工具箱系统3
4、95.1 系统概述395.2 系统组成395.2.1 硬件组成395.2.2 软件组成405.3 系统流程415.4 系统功能描述415.4.1 任务管理415.4.2 监测查询425.4.3 重点源监控视频435.4.4 路线导航435.4.5 现场执法445.4.6 执法手册管理445.4.7 数据同步445.4.8 企业可视化显示455.4.9 文书打印455.4.10 凭证扫描455.4.11 系统管理455.5 系统接口466 移动执法车车载系统466.1 系统概述466.2 系统组成476.2.1 硬件组成476.2.2 软件组成486.3 系统流程496.4 系统功能描述496.
5、4.1 任务管理496.4.2 监测查询506.4.3 路线导航516.4.4 现场执法526.4.5 知识库526.4.6 数据同步526.4.7 企业可视化显示536.4.8 文书打印536.4.9 凭证扫描536.4.10 分布式调度指挥536.4.11 车载视频监控546.4.12 语音调度通信546.4.13 应急多媒体会议546.4.14 系统管理556.5 系统接口557 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支撑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557.1 环保监察移动业务管理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557.1.1 系统概述557.1.2 系统组成567.1.3 系统流程577.1.4 系统功能
6、描述597.1.5 系统接口657.2 环境监察业务应用分析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667.2.1 系统概述667.2.2 系统组成667.2.3 系统流程677.2.4 系统功能描述677.3 数据交换整合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757.3.1 系统概述757.3.2 系统组成767.3.3 系统功能描述781 项目概述1.1 建设背景当前,工业园区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可持续发展压力加大,已严重制约园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园区环境保护监控不力、环境恶化加剧的重要根源就是有法不依、执法不到位。与严峻的环境形势相比, 园区环保执法力量明
7、显薄弱,环保执法效率偏低。环境执法监督工作的现状与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不相适应,建立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的任务十分繁重。要争取建立一套先进的、完整的、符合国情的、适应时代发展的环境执法监督的法规制度、执法机构、业务管理、技术装备和人才保障体系, 满足维护国家环境安全、保障群众环境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作为环境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执法的信息化管理能极大地提高执法流程的集约化、标准化和公开化,实现从案源开始的行政执法全过程监督,从工作程序上堵住瞒案不报、压案不办的漏洞,从而有效提高执法效率、规范行政行为。在此基础上,推广应用环保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能使
8、执法人员随时随地查询执法信息、处理执法任务,可进一步提高环境执法的便捷性,是新时期环境执法工作的必然选择,具有十分紧迫的必要性:1. 是改进执法手段,提高执法效率的要求目前现场执法人员到达现场后,只能根据现场情况以及有限的信息对执法对象进行核查,无法对执法对象进行全方面的核查。通过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的建设,执法人员可以在现场了解污染源的审批信息、试生产信息、验收信息、排污许可证办理情况、排污口整治情况、总量情况、监测信息以及该污染源有无被投诉或者处罚的情况,并且可以查看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每个管理对象的现场检查作业指导书,以便对现场情况进行处理。另外,在目前全社会高度重视和关注环境保护、
9、环境保护工作强度和工作难度日益增大的情况下, 尽快建立一套功能齐全的移动执法信息系统,对于切实加强环境管理工作非常必要。2. 是提高环境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保障环境安全的要求园区近年来频频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为我省的环境风险应急处理能力敲响了警钟,环保部门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严防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建立应急响应及移动监管系统,提高应急快速响应能力极有必要。3. 是解决执法人员数量少、执法任务繁重的需要与严峻的环境形势和艰巨的减排任务相比,园区环保执法力量明显薄弱,在经济发达、企业众多的江苏,这种执法人员少、执法任务重的矛盾就更加突出,如果不采用先进的执法手段,环保执法人员只能疲于奔命。环保园区一体
10、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可以帮助执法人员合理安排执法任务、全面掌握执法信息、加快执法处理进程,从而缓解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4. 是实现全覆盖责任体系,规范执法行为的需要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建设是“环境监督管理全覆盖责任体系”的数字化,是全覆盖体系的信息化保障。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的建设,实现了环保执法任务分配、执行、处置、监管的全过程数字化,将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空间全覆盖、工作全覆盖、任务全覆盖、责任全覆盖落到实处。1.2 建设目标规范流程、监督执法通过建设环境移动执法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提高环保现场执法效率、规范执法流程;帮助一线执法人员高效处理执法任务、汇报工作进程,还能帮
11、助管理人员随时了解执法人员的去向和任务执 行情况,监督执法全过程。监察业务管理一体化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利用计算机互联网、4G 移动通讯、GPS卫星定位、 GIS 地理信息系统等各种领先技术,构建后台支撑系统和“手机 PDA+执法工具箱 +车载终端” 现场执法终端于一体的移动执法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实现监察业务管理一体化;工作与考核一体化; GIS 系统与业务系统一体化;日常管理与应急管理一体化。整合现有系统,数据统一查询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兼顾其现有业务系统的数据和应用功能的交互。系统集成环境监察支队现有系统的业务数据,包括建设项目申报、排污申报、排污收费、行政处罚、环境
12、监察等,向现场执法人员提供一站式环境监测数据、企业环境信息检索服务。1.3 建设内容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是监察机构为实现机动、灵活、快捷的现场执法目标,采用现代化得无线通讯、数据库及计算机网络安 全等技术,以局域办公网、业务专网为依托,以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 实现现场环境执法信息的动态采集和综合应用的一种现代化执法方式。其主要建设内容如下:1、移动执法终端系统基于客户端开发的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执法人员能够随时随地查询任务信息、历史执法信息、在线监控数据、监控视频、法律法规等各类信息,同时PDA 系统能够将现场执法的相关信息上传数据库中。另外,客户端系统能够提供地图浏览、路线导航
13、、定位报到等空间位置信息的相关功能。2、移动执法工具箱系统系统硬件部分是一套便捷式的现场执法工具组合,在一个工具箱内,部署笔记本电脑、便携式打印机、数码摄像机、4G 无线上网卡、扫描棒、录音笔等设备。同时为方便执法人员随身携带,特别定制了移动执法专用工具箱,做到开箱即用,无需接线连接。执法工具箱能够通过无线网络访问业务执法系统行使相关的执法流程和数据的上传等功能,除此之外,本系统还可以现场完成文书打印、扫描、取证资料上传同步等工作。3、车载移动视频监控和传输系统移动执法车具有快捷、设备齐全、传输高效等优势,在完成移动执法业务的基础上,同时满足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采集相关信息,充当
14、临时指挥中心作用,还具备现在指挥调度、车载视频监控、视频会议、数据采集照明等功能。4、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支撑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数据交换与共享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以实现环境监察执法整体信息整合为目标,利用成熟的中间件技术,建设独立的数据交换整合系统,将大量基于各自业务流程的异构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交换到中心数据库中进行统一管理,实现现场执法系统与环境自动监控系统、12369 系统、行政处罚系统、排污申报系统等环境监察业务系统的数据整合,并可与环境监测、应急处置、 项目审批等其它环保信息系统快速整合,实现数据信息的统一管理。环境监察业务管理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建立面向
15、国家、省、地市、执法队业务管理的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终端的管理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实现环境执法四级标准和流程的统一集成管理,满足对执法任务的分配、监督、评价、执法终端设备管理等日常办公需要。环境监察业务应用分析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环境监察业务分析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为、省、地市提供基于移动执法与环境监测的综合分析服务,它以环境数据库和现场执行数据为基础,以辅助决策为目的,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利的支撑。1.4 建设原则机动性、灵活性原则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建设应该满足执法监察机构对现场执法机动、灵活快捷的目标,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采集第一手资料,为辅助决
16、策提供技术支撑。实用性原则信息系统建设要以实用为前提,真正实用的信息系统一定不是现有手工管理的完全的仿真系统,如果这样必定造成效率低下( 原来只有手写、纸上操作这一环节,而现在还多了计算机操作环节,信息化带来了工作量的增加) ,使用人员没有积极性。实际应用的系统是将进行电脑管理后手工操作的不合理性进行一定范围的重组,从而将信息系统建成真正实用的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可扩展性原则信息系统的可扩展、灵活、易操作、高可靠是十分必要的。系统中的信息,除了为普通用户办事之外,还必须为领导的决策作出支持。另外,系统是建立在成功的信息收集的体制上的。因而,以信息为核 心,以信息的应用为方向,构建可扩展的系统环
17、境是信息系统建发的 基础。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环境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统筹规划、有序发展的原则,克服无序、无规划的盲目发展,以及无标准、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在规划的基础 上,统一标准与规范,加强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1.5 设计依据根据甲方对机房相关技术要求机房楼层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xxx0计算机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计算机用活动地板技术要求GB6650-86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 GB/T 12505 19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GB/T 11457-xxx6信息技术软件
18、工程术语GB/T 14394 1993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维护性管理GB/T 16260 1996 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GB/T 18493 xxx1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指南关于 2011 年环境监察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试点建设项目有关事项补充通知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8 号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国家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环境信息元数据规范环境保护部电子政务建设规范污染源现场执法技术规范环境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规范环境信息分类与代码环境信息系统集成技术规范2 需求分析2.1 数据流程分析2.1.1 数据采集阶段通过多种途径采集数据:1、执法大队督查人员
19、在规定的若干单元网格内巡视,发现环境问题后通过移动执法终端系统上报位置、图片、表单、录音、环境描述等信息。2、对于领导交办任务、社会公众举报的环保问题后由各地区环保监督中心进行登记,由监督中心通知本区执法大队监督员去现场核实。2.1.2 问题核实立案阶段1、对于由上级监督中心转来的社会公众上报的问题,监督中心通知本省、市执法监督员进行现场核实;对于不属实的信息和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信息进行注销;属实的信息进行立案。2、对于本省或市环境执法监督员直接上报的问题,监督中心在立案后根据问题的性质,将该问题转发至相应的市级执法监察大队去执法核实。2.1.3 任务派遣阶段执法任务的派遣可以通过基于工作流技术
20、的信息系统完成,也可以通过纸质文件、电话、传真等传统方式进行派工。2.1.4 处理反馈阶段各级环境执法部门,根据部门自身情况,可以选择通过环境监察业务管理和分析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进行处理结果的网上反馈,或者纸质文件、电话、传真等传统方式回复给各级监督中心,最终汇集到部级监督中心。2.1.5 核查结案阶段执法监督大队在接到反馈来的已处理完成的消息后,指派执法人员员到现场核查,如果确实已处理并达到标准要求则该任务结案。如果没有处理完成则由指挥中心继续协调解决。同时,部级和省级环境监察执法人员也可根据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进行任务监察派遣审核和案件处理。2.1.6 综合评价阶段综合评价体系由市、区
21、两级监督中心组织对监督员、各级专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内评价和由公众、社会媒体和上级政府构成的外评价组成。2.2 业务管理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需求建立面向执法大队、执法中队业务管理人员的环境监察后台业务管理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实现环境执法相关数据和流程的统一集成管理,满足对执法任务的分配、监督、评价、执法终端设备管理等日常办公需要。2.3 业务应用分析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需求环境监察业务分析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以环境数据库和现场实时采集数据为基础,以辅助决策为目的,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利的支撑,该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主要包括GPS定位、轨迹回放,蔓延模拟分析、移动视频
22、管理等模块。2.4 数据交换整合需求以实现环境监察执法整体信息整合为目标,利用成熟的中间件技术,建设独立的数据交换整合系统,将大量基于各自业务流程的异构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交换到中心数据库中进行统一管理,实现现场执法系统与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12369 系统、行政处罚系统、排污申报系统等环境监察业务系统的数据整合,并预留与环境监测、应急处置、项目审批等其它环保信息系统的数据接口,实现数据信息的统一管理。2.5 性能需求移动执法园区一体化环境监测系统平台的性能需求分数据存储能力、并发用户数、系统响应时间三方面的需求。2.5.1 数据存储能力需求本项目系统需要进行处理的数据有三类:数值型数据、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慧 工业园区 一体化 环境监测 系统 平台 解决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16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