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工程技术中心名称、依托单位、主管部门、联系方式 1.1.1 中心名称 .1.1.2 依托单位 .1.1.3 主管部门 .1.1.4 联系方式 .1.二、建设工程技术中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2.1 建设工程技术中心的重要性 2.2.2 建设工程技术中心的必要性.6.三、国内外及同行单位在相关领域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113.1 国外在本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 13.2 国内在本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 93.3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 1.四、依托单位和技术专家情况介绍 2.44.1 依托单位概况 .2
2、 4.4.2 技术骨干介绍 .2 7.4.3 核心技术与产品.2 8.4.4 能提供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的经费和配套支撑条件 2. 9五、工程技术中心的主要目标和任务.3 05.1 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3 05.1.1 主要任务 .3 0.5.1.2 发展方向 .3 2.5.2 近中期目标及发展战略与思路.3 45.2.1 近期目标( 2016 年 12 月至 2017 年 12 月) 3. 45.2.2 中期目标(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 3. 75.2.3 发展战略与规划 .3 7六、建设的主要内容 3.9.6.1 总体设计、结构和布局3.96.2 组织机构、人员及人
3、才培养.3 96.2.1 组织机构 .3 9.6.2.2 人员队伍 .4 1.6.2.3 人才培养 .4 1.6.3 规章制度与运行机制.4 26.3.1 规章制度 .4 2.6.3.2 运行管理机制 .4 6.6.4 建设规模与装备.4 9.6.4.1 实验平台建设 .4 9.6.4.2 异位修复中心建设 .5 06.4.3 异位土壤修复中心与处臵终端建设5.06.5 建设周期与进度.5 9.6.6 经费预算、资金筹措和使用.6 1七、环境影响评价、安全卫生与消防.6 57.1. 环境影响评价 .6 5.7.1.1 环境保护概述 .6 5.7.1.2 参考的标准及规范 .6 57.1.3 工
4、程中心中试基地位臵 .6 57.1.4 环境影响 .6 5.7.1.5 环境保护措施 .6 6.7.1.6 环境保护措施预期效果 .6 77.2. 安全与卫生 .6 7.7.2.1 采用标准 .6 7.7.2.2 危害因素及防范 .6 7.7.3. 消防 .6.8.7.3.1 设计标准 .6 8.7.3.2 火灾发生可能性分析 .6 87.3.3 消防措施 .6 9.一、工程技术中心名称、依托单位、主管部门、联系方式1.1 中心名称中文名称:某某市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工程技术中心英文名称: Chongqing Engineering Center forSoil Contamination Co
5、ntrol and Remediation1.2 依托单位某某环投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某某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某某环科院某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某某某某区人民政府1.3 主管部门某某市环境保护局某某市科学技术委员会1.4 联系方式某某市某某区冉家坝旗山路252 号联系人:林某某二、建设工程技术中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1 建设工程技术中心的重要性(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日益恶化,土壤污染程度不断加剧,污染面积逐年扩大。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土壤污染一般是点状的、局部的。30 多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形成了一大批城市群和工业密集区,造成了区域环境问题的恶化。 伴随着环
6、境污染增加, 土壤的环境压力也在加剧,出现了大面积、区域性的土壤污染。历史遗留的工业污染场地、 部分地区的农田、 矿区、油田和加油站以及固体废物堆放和处臵场地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农田土壤中的重金属、 农药和持久性有机物、矿区土壤中的重金属、 油田土壤中的油类物质是主要的污染物, 工业场地及固体废物处臵场地的土壤中各种污染物并存。有调查数据显示, 目前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达2000 万公顷, 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5,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壤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 染。从 2002 年开始,原国家环保总局典型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探查研究项目对长三角、 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进行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7、: 珠三角土壤汞、 镍污染最严重, 近 40%的农田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超标,其中10%属于“严重 ”超标。(2) )土壤污染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成为制约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农业部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农药年使用量已达130 万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 倍,受农药污染的耕地土壤面积达1.36 亿亩。在约140 万公顷的污水灌区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水灌区面积的 64.8%。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 多万吨,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多达1200 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 亿元。相关研究发现,由于受多种重金属污染,长三角部分土壤基本丧失生产力,
8、 一些主要蔬菜基地土壤镉污染普遍,曾发生千亩稻田受铜污染及水稻 中毒事件;土壤中锌含量高达517 毫克/千克,超标5 倍之多。 2006年 10 月据金华市金东区相关部门调查,该区源东乡每年施用农药人均 3 公斤,农药在土壤中有50 60%的残留量, 已经长期停用的六六六、滴滴涕在土壤中的可检出率仍然很高。近年来沿海大部分地区的大田耕地土壤中持久性毒害物质大量积累,2000 年太湖流域农田土壤中, 15 种多氯联苯同系物检出率为100%。最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低浓度有毒污染物的影响是慢性的和长期的,危害可能波及长达数十年乃至数代人。近年来, 全国各地土壤污染危害事件频发,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生产生
9、活和身体健康, 成为制约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城市土壤污染物主要来源: 一是工业污染。 我国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化发展, 据统计全国工业生产80%集中在城市及近郊, 工业污染物以“三废”形式向城市土壤环境排放,长期积累使企业场地污染物浓 度远远高于其他区域土壤。 二是交通污染。 各类车辆排放的废气污染物最终以大气沉降形式进入城市土壤环境,交通运输引起的土壤污染呈带状分布。 三是燃煤污染。 长期的燃煤释放重金属污染沉降至土壤环境。四是市政公用设施。 城市地区众多的加油站、 油库、市政管网、危险品仓库、废物堆场/处理处臵厂等,因渗漏或其他不当原因,对场地环境构成了威胁。其中,工业污染是城
10、市土壤污染的最大来源。以石油烃为原料的燃油供应业、将土壤作为废物(垃圾、废渣、污水等)处理场所的废物处理业、 有毒有害化学品仓储业等都可能造成城市土壤污染。突发性污染事件也是城市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我国城市土壤污染的总体情况可以用“四个增加 ”来概括:土壤污染物的含量在增加, 土壤污染物种类在增加, 土壤污染的面积在增加,土壤污染的类型在增加。 城市土壤污染在全国各级城市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中科院调查数据显示, 工业区附近的土壤污染远远高于农业土壤,多氯联苯、多环芳烃、塑料增塑剂、除草剂、丁草胺等,这些 高致癌的物质可以很容易在重工业区周围的土壤中被检测到,而且超过国家标准多倍。市区和郊区土壤
11、中多环芳烃(PAHs)类污染物调查结果表明,市区是土壤PAHs含量超标最严重的地区。以我市为例,几个重点工业区如大渡口、沙坪坝和长寿,受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为同期对照区含量的数倍至几十倍。据长期跟踪监测,即使在工业污染源搬迁后 (目前这些地区的土地部分已转变为市政设施、商业建设和房产开发等)的一、二十年中,土壤中的某些 重金属含量依然远高于土壤背景值。此外,我市星罗棋布的加油站、 大中型油库、各类化工行业的危险品仓库、 固体废物堆场和填埋场等, 由于泄漏、渗漏和废物处臵不当等原因,对城市土壤环境构成威胁。 尤其是近年来, 随着老城区的改造和工业污染源的搬迁,大量地块在重新开发过程中, 污染情
12、况不明, 而且也缺乏必要的评判标准与处臵修复措施,给周围环境和城市居民健康造成了潜在危害。放眼全国, 其他大中型城市同样面临城市土壤污染问题。北京、南京、武汉、湖 南等工业历史悠久的省市在城市土地转性开发过程中,有的工厂企业和其他污染行业遗留的场地没有得到及时修复,甚至在原来危险废物贮存地上建造商品房, 由此引发的环境安全事件和社会稳定性问题已相继发生。 2010 年的武汉 “毒地”事件就是其典型案例; 2015 年 12 月以来,江苏省常州外国语学校疑似因化工厂污染地块中毒一事引发社 会广泛关注。另外,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短缺,污染土地的重新开发利 用是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而城市土
13、壤污染制约着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据专家介绍,一个10 公顷的厂房用地如被污染,可能需要上亿元资金来修复,可见城市土壤污染的经济损失巨大。2.2 建设工程技术中心的必要性目前,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我国城市土壤污染已经对生态环境、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等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发达国家和地区从对城市土壤污染的认识到逐步控制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而这些问题却在我国近几年开始集中爆发。现阶段,无论在人才技术、管理政策、法律法 规还是产业化规模方面的发展水平均无法满足我国城市土壤污染防治的需
14、求。(1) )服务国家环境战略需求: 强化土壤污染防治监管, 是我国 “十二五”以来环境保护的新重点。近年来,国家对土壤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十二五 ”规划指出, 要紧扣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着力解决重金属污染、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和土壤污染等问题,在实践中继续探索环保新道路,开创环保事业发展新局面。因此,围绕土壤污染防治的相关工作紧锣密鼓开展。按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 号)工作目标:到2020 年,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
15、。到 2030 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到本世纪中叶,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政策立法层面。 虽然现阶段国家层面还没有专门的土壤法,但部分省市为了指导当地的土壤修复工作,在固体废物管理条例补充了土壤相关条款, 发布了一些用于指导当地土壤工作的文件和地方性的技术规范。在处理土壤污染问题时, 以前引用最多的两个环保部的文件为: “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04】47 号) 2004 年 6 月 1 日”和“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环发【 2008】48 号),2
16、008 年 6 月 6 日”。2016 年 5 月 28 日, 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 国发,2016? 31 号),已成为最新指导文件。规范标准层面。 国家层面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已在修订过程中。场地土壤污染管理与修复是重点关注领域,环境保护部已组织制 订了场地土壤相关的1 个暂行办法和 6 个标准规范,包括: 国家污染场地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企业拆迁过程中场地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导则以及污染场地技术术语标准。规划层面。 2010年,环保部启动了 “十二五 ”
17、全国土壤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编制任务, 明确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目标,各省市业已启动 “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规划 ”和“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其中工业场地土壤是现阶段各省市土壤污染管理与修复的重点对象,关注企业搬迁遗留土地,尤其是作为居住和商业用地开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 ”科技发展规划显示,在“十二五 ”期间,国家将投入20 亿元用于土壤污染防治, 将积极促进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科技专项的开展。部分省市出台了地方性管理办法和规范文件,加大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强化污染场地土壤修复与治理。其中,北京、某某、江苏、 浙江、沈阳、上海等尤为突出。由此可见,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土壤污染问题的逐渐重视,政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壤污染 修复 技术 中心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16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