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道路及桥梁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2017年道路及桥梁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道路及桥梁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2017年道路及桥梁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 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11.2 项目概况11.3 编制依据21.4 编制原则31.5 研究范围31.6 结论4第二章 项目提出背景和建设必要性及可行性62.1 项目提出的背景6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9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103.1 项目建设地点103.2 区域概况103.3 自然条件133.4 地质地貌143.5 地震烈度173.6 施工条件18第四章 交通分析及预测194.1 *市交通路网规划194.2 交通量预测组成和方法214.3 现状交通量224.4 交通量预测224.5 设计通行能力
2、计算234.6 交通影响评价244.7 交通功能定位分析25第五章 工程建设方案265.1 设计原则265.2 设计依据265.3 设计技术标准265.4 道路及桥梁现状分析285.5 建设内容与规模315.6 道路工程设计325.7 K0+700桥梁工程385.8 *桥梁工程395.9 管线综合设计405.10 排水工程44第六章 环境影响分析506.1 环境影响预测506.2 评价标准506.3 环境影响分析506.4 环境影响评价54第七章 建设管理557.1 建设期项目管理557.2 建设期组织机构55第八章 项目进度计划57第九章 项目招投标589.1 编制依据589.2 招标范围及
3、内容589.3 招标方式599.4 评标组织、评标原则及决标59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010.1 投资估算编制说明6010.2 资金筹措68第十一章 效益分析6911.1 社会效益6911.2 经济效益6911.3 环境效益7011.4 评价结论70 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项目名称:*路及*桥梁改建工程建设单位:*1.2 项目概况1.2.1 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市*路(*桥至*路段)。1.2.2 建设内容及规模车行道工程*路(*桥至*路段)路段长2460米,主路面宽20米,主要是新铺设道路结构层及沥青混凝土面层。道路新铺设结构层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4
4、cm+0.5L/黏层沥青油(PC-3)+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6cm+1.1 L/透层沥青油(PC-2)+水泥稳定碎石18cm+水泥稳定碎石18cm。l 桥梁工程本次道路改建的同时对*桥进行拆除新建。桥长160m,为6跨连拱桥,原桥面宽8m,新建为2跨钢筋混凝土简支板桥,桥面拓宽至31m。l 排水工程根据道路需要增设雨污水管道,同时增设雨水篦子和雨污水检查井。新敷设DN300雨水支管266米,DN400雨水支管92米,DN400雨水管道620米,DN500雨水管道193米, DN600雨水管道950米,DN800雨水管道1054米,DN1000雨水管道611米,DN1200雨水管道40
5、3米,DN1350雨水管道219米。敷设DN400污水管道1903m,DN600污水管道35m,DN800污水管道195m。新增双箅雨水口186个,四箅雨水口16个,六箅雨水口9个。雨水检查井175座,污水检查井116座。l 人行道工程本工程在桩号K2+000K2+380段道路两侧各设3.5m人行道。1.2.3 实施期项目实施期12个月,项目实施进度安排如下:2017年1月2月:完成项目立项、施工图设计、预算编制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2017年3月:完成财政招标控制价审核;2017年4月:完成工程招投标;2017年5月12月中旬:工程施工阶段;2017年12月下旬:完成工程竣工验收及竣工清理工作
6、。1.2.4 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为4405万元,所需资金由*市财政拨款。 1.3 编制依据1、 *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路及*桥梁改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即发改字2017号;2、 *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20);3、 *市综合交通规划;4、 *市基础资料汇编;5、 *市中心城区排水(雨水、污水)工程规划(2006-2020);6、 *市城区规划路网图(1:10000电子版);7、 *市中心城区管线综合规划图;8、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9、 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建标2007164号);10、 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11、 *市国民经济和
7、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2、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3、 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其他相关资料。1.4 编制原则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遵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突出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作用,增强城镇防灾减灾能力;优先恢复满足群众基本生活生产所需的基础设施,适当优化提升市政基础设施系统建设水平。2、符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立足于既有设施的恢复和修缮,做到交通与土地利用相协调;在城镇人口分布和用地布局有较大变动的情况下,随之进行必要的调整,依然能满足需要。3、结合*市基础设施配套情况,并且考虑到近期和远期相结合,对城区境内交通设
8、施、城市道路、部分雨污水通道、水电迅气管道等进行建设改造和完善。4、坚持科学态度,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既要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又要适合本工程的建设特点。5、建设“以人为本”的城市道路系统,铺设雨污水通道,完善道路交通配套设施。1.5 研究范围我公司在广泛收集既有道路设计、施工、养护及交通量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实地勘测,对工程地质、河流水文情况进行了调查。结合影响区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国防战备等有关资料,分析了现有道路的技术状况、交通量的适应程度。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方案、环境影响、建设管理、工程进度计划、招投标、投资估算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及研究,并
9、得出项目建设所产生的各方面的效益。1.6 结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于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综合拟建项目的使用功能,并结合区域社会经济、综合运输网络、公路网、*市经济的发展规划,本项目的建设将会产生以下影响:1、此项工程是*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其建成将完善*市路网,加快周边地块的开发进程,是市政配套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环境,建设生态居住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要求。2、本项目的建设对城市的综合服务和管理
10、功能产生联动作用,有效促进*市城市化的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3、项目的建设符合*市“十二五”发展规划,项目社会效益良好。总之,*路及*桥梁改建工程的实施,是城市道路路网规划的要求,是交通运输大战的要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本项目建设实施,有利于路网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道路网络的运行质量;有利于改善路网主骨架的通行能力,适应交通运输发展的形势需要;有利于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充分发挥道路的使用效益。根据*市交通、排水现状及发展规划,本项目建设内容合理、规模适当、建设任务紧迫,项目资金来源有保证,建议该项目尽快实施。第二章 项目提出背景和建设必要性及
11、可行性2.1 项目提出的背景*市作为全国最发达百强县(市)之一,社会经济、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交通需求日益增长,交通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改进*市交通,适应城市交通发展需要,已成为*市政府关注的焦点,为此市委市政府做了很多工作。随着*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小汽车逐步进入百姓家庭,交通问题日益突出。经济要发展,交通需先行,大力发展道路交通是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市内道路交通受城市区位和城市发展的影响,“南北不畅、东西不顺”,老城区断头路多、人口密、道路狭窄,连通性差。建成区路网密度低(干路为2.72,支路为1.66),整体网络密度与国标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并且过境交通穿越市区商
12、业街,城区缺乏内外交通分流的快速路系统。很多道路在建成后缺少养护或者超荷载使用,致使路面路基破损严重,大大降低了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因此,为了打通城市环形路,增加城市道路网密度,完善城区交通路网,改善道路交通状况,提高城市通行能力,*市委市政府计划通过三年时间,实现将市区内的交通网络建设成循环开放的交通系统。*路是*市东西向次干道,也是连接我市东西方向的主要道路。目前该路从*路至*桥段已经修建完毕。桥梁西侧为坑洼不平的土路,雨雪天市民出行很不方便,存在交通隐患。根据城中村改造计划,2017年将启动*片区改造,届时将位于*路以东的市场迁至*西侧*路南位置,目前该路状况影响市民出入市场,改建以后将
13、方便市民出行。在以上建设背景下,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主要是对*路(*桥至*路段)道路及*桥梁改建工程进行详细的研究,进一步提出项目建设的实施方案及投资方案,并对项目涉及的相关方面进行分析,以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市城市建设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环境已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方面,发展速度及水平不高,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随着*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需求与供应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项目建设符合*市“十二五”规划*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优化对外交通格局,完善市域交通网络,构建立
14、体综合交通网络,打造半岛枢纽城市。完善市域“七横六纵一环”交通网络,形成四通八达的干线网络格局。完成市域主干路、国(省)道*段新(改)建,构建南北顺畅、东西贯通的市域快速路网骨架。整修拓宽城区主次干道,形成双十字+环城路的道路骨架,完善城区路网建设。规划建设城市外环路,缓解市区交通压力。进入“十二五”以来,随着国家振兴经济的蓬勃发展,*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城区土地开发的需求更大,投资环境更应改善。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不仅拓展了城区规模,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对缓解城区的用地、交通、疏散密集人口等缓解起到重要作用。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将极大地推动沿线的土地开发,促进区域建设,从而完善了城区
15、的合理布局,增强城区功能,为吸引各方面投资提供良好的环境。本项目为道路改建工程,属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市“十二五”规划,对顺利实施总体规划,实现规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市发展,引领经济腾飞在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要先行,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发展规划中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基础设施的载体是道路、给排水、供电、供热、供气、通讯等工程。只有建好完善功能的市政基础设施,才能有效地带动城区的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负担起城区巨大的物质能量消耗,才能吸引技术含量高、投资强度大、无污染、产品附加值高的新型工业企业落户,才能不断地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化发展。随着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
16、逐步落实完善,必将彰显出城区巨大的发展潜力。该项目道路为*市东西向的交通次干道之一,因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周边商业、企业发展的必要的保证,故建议尽快实施本项目,以进一步增强*市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促进*市在新起点上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3、本项目的建设是交通量增长的要求随着*城区及其周边地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车辆的保有量逐年增长,交通流量也将随之不断增长,现有道路已经不能满足交通量增长的需要,本项目建成后,可提高行车速度,降低运输成本,该路改建后将使区域交通路网更加完善,保障周边居民及车辆出行方便,也缓解周边区域交通压力。4、项目建设有利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满足城区建设需要本项目建设完成后将
17、有效改善*市的基础设施,缓解交通压力,保障车辆及行人安全,提高城市形象。同时沿该路段铺设雨污水管线,保证该路段雨污水顺利排出。可以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增强其为*市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提升*市的城市化水平。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政策,符合*市的发展规划,有利于促进大*建设目标的实现,从而引领*市经济发展。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随着*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内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与经济总量增长的差距越来越大。目前*市城区内虽已建设了部分道路及排水管道等设施,但由于现有道路规模较小,容量不足,成网率低,将直接影响到*市投资建设环境,严重制约了*市的经济
18、高速发展。因此,建设道路基础设施将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市市政道路的实施,本着完善*市规划路网、提高路网的成网率和使用率、提高*市交通通行能力,改善投资环境和居民生产、生活环境从而实现*市整体功能和形象的提升为前提,通过工程实施达到整体提升*市的集聚、带动和辐射功能,加快城乡统筹步伐,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切实可行,建议尽快实施。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3.1 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市*路(*桥至*路段)。3.2 区域概况3.2.1 地理位置*市是山东省辖县级市,位于山东省东部半岛东南部,其地理位置界于东经、北纬之间。东频*,南依*,与*市接壤,西临*与
19、*,与*市毗连。全市共有*个镇、*个街道办事处、*个经济开发区、*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全市*平方公里,全市人口约*万人,辖*个村庄,素有“*”、“*”之称。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东以*为界,南接*,西临*,北以规划的*为界。3.2.2 交通条件u 公路地处山东半岛重要交通枢纽,扼*通往全国的陆上“咽喉”,处于*半小时经济圈、山东半岛1小时经济圈核心地带。*、*、*3条高速公路以及*、*、*等国家和省级公路贯穿全境。目前正在规划建设*高速公路。u 铁路*、*2条铁路贯穿全境,目前正在规划建设*铁路。拥有一处火车货运站,距*火车站25公里,*火车站是*铁路上大量动车组的始发站,日到发客车总对数达188
20、对,日发送旅客达4万人次。u 港口拥有*、*2个国家二类开放码头,距*港70公里,*港是仅次于上海、深圳的第三大集装箱运输港口。港内水域宽深,四季通航,港湾口小腹大,是中国著名的优良港口,环*高等级公路与*高速公路相接。u 机场距*国际机场15公里,*国际机场已开通定期航线108条,其中国内航线95条、国际地区航线13条,通航57个国内外城市,形成“沟通南北、辐射西部、连接日韩、面向世界”的开放型航线布局。3.2.3 城市概况*属*近郊市,素有“*”之美称,全市辖*个镇、*个街道办事处、*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市*个村庄,总人口*万人(2013年末
21、统计),其中农业人口96.7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59.2%,是国家环保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省级文明城市。u 滨海城市*处镇沿海,*公里海岸线,*平方公里海域,拥有*等24座海岛。u 生态城市*枕藉*,津涯*,海环山绕,风光秀丽,全市森林覆盖率33%,城区绿化覆盖率43.9%,人居环境舒适度、城市环境质量指数据全国前列,是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旅游资源丰富,名胜众多。山、海、岛、礁、林、泉、滩等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海水溴盐温泉世界罕见、国内唯一,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u 商贸发达城市*全国第三,*江北最大,建成专业市场27处,年交易额700亿元以上,带动
22、从业人员13万人。u 民营经济大市民营企业1.2万家,个体工商户10.6万户。拥有*、*、*、*、*等一批国内知名度较高的骨干民营企业。3.2.4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来全市经济总量持续攀升,产业结构稳步改善,位列全国最发达百强县(市)上游。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一产相对比较稳定,二产继续保持对全市经济的主导支撑,三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提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经济结构有了新变化,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股份制、三资企业占有较大比重;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个体经济占有较大比重。在生产总值中,民营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有最大份额;近年来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带动了全市的经济发展。2016年,是全面贯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道路 桥梁 改建 工程 可行性研究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15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