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激光器特性的控制与改善11教材课件.ppt
《第七章激光器特性的控制与改善11教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激光器特性的控制与改善11教材课件.ppt(1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速率方程,增益饱和,激 光 器工作特性,振荡阈值,振荡模式,输出功率,输出线宽,弛豫振荡,选 模,调Q/锁模/放大,稳 频,LD直接调制/增益开关DFB,谐振腔理 论,高斯光束,频率变换技术,输出频率,2,第七章 激光器特性的控制与改善,本章学习: 1. 模式选择技术(横模和纵模) 2. 稳频技术 3. Q调制技术 4. 锁模技术 5. 频率变换技术,3,7.1 模式选择, 选模意义: 基横模(TEM00)发散角小空间相干性 单纵模 单色性好时间相干性1. 横模选择 横模选择的物理基础: 不同横模有不同的衍射损耗 横模选择原则 尽量加大高阶模和基模之间的衍射损耗差 尽可能减少除衍射损耗外的
2、其它损耗,加大衍射损耗在总损耗中的比例,4, 横模选择方法 谐振腔设计 小孔光阑 非稳腔 微调谐振腔,合理选择腔型及腔结构参数,使 TEM00和 TEM10模之间有足够的差异,圆形平面镜腔圆形镜共焦腔,5, 小孔光阑选横模,基本思路: 减小谐振腔的菲涅耳数,增加衍射损耗 TEM00模和其它高阶模有不同的光斑尺寸特点:方法简单 不易获得大功率输出,小孔光阑选模,聚焦光阑选模,6,非稳腔选横模 适用于高增益激光器选横模 非稳腔的输出光束为球面波或平面波,微调谐振腔,高损耗腔,相邻横模间衍射损耗差异大,模体积大,双凸,平凹,平凸,7,2. 纵模选择提高时间相干性 在特定跃迁谱线范围内获得单纵模的方法
3、 纵模选择原则 扩大相邻纵模的增益差或人为引入损耗差 选纵模方法 短腔法缩短腔长,增大纵模间隔,适用于荧光线宽窄的激光器,YAG:,例:He-Ne,8, 腔内插入 F-P标准具,F-P标准具的设计考虑,L,激光工作物质,插入FP后,自由光谱区,透射宽度,9,抑制空间烧孔效应, 行波环形腔,10,7.2 稳频激光器一、外界因素对频率稳定性的影响 纵模频率: 频率稳定性: 谐振腔几何长度变化:温度、振动 10-3/oC 折射率变化:温度,D起伏(放电电流、驱动电 流等),气压、湿度 单模氦氖激光器频率稳定性:10-4-10-5 Dn=1010Hz 采取恒温、防震、隔声、稳压、稳流措施:10-7,二
4、、稳频基本原理:稳定谐振腔光学长度,选择标准参考频率 获取误差信号 驱动电子伺服系统自动调节腔长,11,三、稳频方法*兰姆凹陷 *饱和吸收 塞曼吸收 F-P标准具,稳频系统,光 电接 收,频率稳定性:10-9,nn0 同相 nn0 反相 n=n0 2f,nn0 同相,nn0 反相,12,压电陶瓷:改变腔长直流: 调节激光器输出频率 交流信号: 搜索信号, 判断 +,-,正向电压 外(+),内(-) 反向电压 外(-),内(+),nn0 同相 反向 压电陶瓷 腔长q 拉回n0nn0 反相 正向 压电陶瓷 腔长q 拉回n0n=n0 2f 0 电压 压电陶瓷不变 n= n0,频率复现性差 10-7
5、要求兰姆凹陷对称, 窄且深,13, 饱和吸收稳频反兰姆凹陷,压电陶瓷,吸收管内充气压: 110 Pa 多普勒加宽为主 低压气体吸收峰频率稳定性好,烧孔宽度,吸收曲线烧孔效应,b(n1),吸收饱和 增益饱和,+,14,放置吸收管的谐振腔单程损耗,输出功率,Pn1曲线上形成反兰姆凹陷,频率稳定性: 10-1110-12 频率复现性 10-11,632.8nm: 碘同位素蒸汽;3.39mm: 甲烷;1530.3718 nm :乙炔,15, F-P标准具稳频,16,短脉冲技术,调Q技术与锁模技术是应人们对高峰值功率、窄脉宽激光脉冲的应用需求而发展起来的。 两种方式机理不同,压缩的程度也不同。 调Q技术
6、可将激光脉宽压缩至纳秒量级(峰值功率达106W以上)。 锁模技术可将激光脉宽压缩至皮秒或飞秒量级(峰值功率可达到1012W),17,调Q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是激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突破,它是将激光能量压缩到宽度极窄的脉冲中发射,从而使光源的峰值功率可提高几个数量级的一种技术。现在,欲获得峰值功率在兆瓦级(106w)以上,脉宽为纳秒级(10-9s)的激光脉冲已并不困难。,7.3 调Q技术,7.3.1 调Q的基本理论,一. 脉冲固体激光器的输出的驰豫振荡,将普通脉冲固体激光器输出的脉冲,用示波器进行观察、记录,发现其波形并非一个平滑的光脉冲,而是由许多振幅、脉宽和间隔作随机变化的尖峰脉冲组成的。,1
7、8,如图 (a)所示。每个尖峰的宽度约为0.11s,间隔为数微秒,脉冲序列的长度大致与闪光灯泵浦持续时间相等。图(b)所示为观察到的红宝石激光器输出的尖峰。这种现象称为激光器弛豫振荡。,产生弛豫振荡的主要原因:当激光器的工作物质被泵浦,上能级的粒子反转数超过阈值条件时,即产生激光振荡,使腔内光子数密度增加,而发射激光。随着激光的发射,上能级粒子数大量被消耗,导致粒子反转数降低,当低于阀值时,激光振荡就停止。这时,由于光泵的继续抽运,上能级粒子反转数重新积累,,19,当超过阈值时,又产生第二个脉冲,如此不断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泵浦停止才结束。每个尖峰脉冲都是在阈值附近产生的,因此脉冲的峰值功率水平
8、较低。增大泵浦能量也无助于峰值功率的提高,而只会使小尖峰的个数增加。,泵浦使激光器达到阈值,产生激光反转粒子数减少至低于阈值激光熄灭,特点,(2)加大泵浦能量,只是增加尖峰的个数,不能增加峰值功率,(1)峰值功率不高,只在阈值附近,原因:,激光器的阈值始终保持不变,20,二、谐振腔的品质因数Q,谐振腔的损耗越小,Q值越高,定义:,三、调的基本原理,通常的激光器谐振腔的损耗是不变的,一旦光泵浦使反转粒子数达到或略超过阈值时,激光器便开始振荡,于是激光上能级的粒子数因受激辐射而减少,致使上能级不能积累很多的反转粒子数,只能被限制在阈值反转数附近。这是普通激光器峰值功率不能提高的原因。,21,既然激
9、光上能级最大粒子反转数受到激光器阈值的限制,那么,要使上能级积累大量的粒子,可以设法通过改变(增加)激光器的阈值来实现,就是当激光器开始泵浦初期,设法将激光器的振荡阈值调得很高,抑制激光振荡的产生,这样激光上能级的反转粒子数便可积累得很多。,当反转粒子数积累到最大时,再突然把阈值调到很低,此时,积累在上能级的大量粒子便雪崩式的跃迁到低能级,于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将能量释放出来,就获得峰值功率极高的巨脉冲激光输出。,泵浦时令腔损耗很大(Q很小),突然减小损耗(增大Q),使积蓄的反转粒子数在短时间内完成受激辐射,形成光脉冲。,改变激光器的阈值是提高激光上能级粒子数积累的有效方法。从“激光原理”得知,激
10、光器振荡的阈值条件可表示为,式中,g 是模式数目,A21自发辐射几率,c是光子在腔内的寿命,,22,而,所以,Q值称为品质因数,它定义为: Q=20 (腔内存储的能量 / 每秒损耗的能量),c是腔内能量衰减到初始能量的1/e所经历的时间,Q值与谐振腔的损耗成反比,要改变激光器的阈值,可以通过突变谐振腔的Q值(或损耗)来实现。,23,(1)由于调Q是把能量以激活离子的形式存储在激光工作物质的高能态上,集中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因此,要求工作物质必须能在强泵浦下工作,即抗损伤阈值要高;其次,要求工作物质必须有较长的寿命,若激光工作物质的上能级寿命为2,则上能级上的反转粒子数n2因自发辐射而减
11、少的速度为n2/ 2,这样,当泵浦速率(要大)为Wp时,在达到平衡情况下,应满足:,则上能级达到最大反转粒子数取决于 n2=Wp2,为了能使激光工作物质的上能级积累尽可能多的粒子,则要求Wp2值应大一些,但2也不宜太大,否则会影响能量的释放速度。,实现调Q对激光器的基本要求,(2)光泵的泵浦速度必须快于激光上能级的自发辐射速率,即光泵的发光时间(波形的半宽度)必须小于激光介质的上能级寿命。 (3)谐振腔的Q值改变要快(最好是突变),一般应与谐振腔建立激光振荡的时间相比拟。,24,四、调Q激光器的两种储能方式,工作物质储能,谐振腔储能,1.工作物质储能调Q,脉冲反射式调Q,简称PRM法(Puls
12、e Reflection Model)。将能量以激活离子的形式储存在工作物质中。能量储存的时间,取决激光上能级的寿命。,(1)工作过程,调Q激光脉冲的建立过程,各参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图(a)表示泵浦速率Wp随时间的变化;图(b)表示腔的Q值是时间的阶跃函数(蓝虚线);图(c)表示粒子反转数n的变化;图(d)表示腔内光子数随时间的变化。,25,在泵浦过程的大部分时间里谐振腔处于低Q值(Qo)状态,故阈值很高不能起振,从而激光上能级的粒子数不断积累,直至 t0时刻,粒子数反转达到最大值ni,在这一时刻,Q值突然升高(损耗下降),振荡阈值随之降低,于是激光振荡开始建立。由于此ni nt(
13、阈值粒子反转数),因此受激辐射增强非常迅速,激光介质存储的能量在极短的时间,内转变为受激辐射场的能量,结果产生了一个峰值功率很高的窄脉冲。,26,调Q脉冲的建立有个过程,当Q值阶跃上升时开始振荡,在t=t0振荡开始建立至以后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中,光子数增长十分缓慢,如图所示,其值始终很小(i),受激辐射几率很小,此时仍是自发辐射占优势。,tf,从开始振荡到脉冲形成的过程,只有振荡持续到ttD时,增长到了D ,雪崩过程才形成, 才迅速增大,受激辐射才迅速超过自发辐射而占优势。,27,因此,调Q脉冲从振荡开始建立到巨脉冲激光形成需要一定的延迟时间t (也就是Q开关开启的持续时间)。光子数的迅速增长
14、,使ni迅速减少,到t=tp时刻, ni= nt,光子数达到最大值m之后,由n nt ,则 迅速减少,此时n = nf 见图 ,为振荡终止后工作物质中剩余的粒子数。可见,调Q脉冲的峰值是发生在反转粒子数等于阈值反转粒子数(ni= nt)的时刻。,(2)工作物质储能调Q的特点,巨脉冲的宽度一般为1020ns;输出方式为便形成激光振荡边输出,输出光脉冲的形状与腔内光强的变化状态一致;激光振荡终止时,工作物质的出能没有被全部取出。,28,2.谐振腔储能调Q,脉冲透射式调Q,简称PTM法(Pulse Transmission Model)。将能量以光子的形式储存在谐振腔中,当腔内光子数密度达到最大值时
15、,瞬间将腔内能量全部输出,因而也称为腔倒空法。,(1)工作过程,V=0:损耗大,Q值低,反转粒子数得到积累,反转粒子数达最大,Q值突增,激光振荡迅速建立,当工作物质储能全部转化为腔内光子能量时,撤去晶体上电压,则腔内存储的最大光能量瞬间透过P2。,(2)谐振腔储能调Q的特点,当工作物质的储能全部转化为腔内能量时,瞬间将腔倒空;巨脉冲宽度更窄,峰值功率更高;调Q脉冲的能量利用率更高。,29,综上所述,谐振腔的Q值与损耗成反比,如果按照一定的规律改变谐振腔的值,就可以使Q值发生相应的变化。谐振腔的损耗一般包括有:反射损耗、衍射损耗、吸收损耗等。那么,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控制不同类型的损耗变化,就可以形
16、成不同的调Q技术。有机械转镜调Q、电光调Q技术,声光调Q技术,染料调Q技术等。,调Q技术就是通过某种方法使腔的Q值随时间按一定程序变化的技术。或者说使腔的损耗随时间按一定程序变化的技术。,30,调Q脉冲的形成过程以及各种参量对激光脉冲的影响,可以采用速率方程来进行分析,它是描述腔内振荡光子数和工作物质的反转粒子数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方程组。根据这些规律,又可推导出调Q脉冲的峰值功率、脉冲宽度等和粒子数反转的关系。,7.3.2 调Q激光器的速率方程,一、速率方程,三方面简化:(1)Q开关函数是理想的阶跃函数(2)能级结构为二能级系统,Q开关打开前,忽略自发辐射,打开后光泵停止。(3)只研究Q值阶跃后
17、的脉冲形成过程。,工作物质的受激辐射过程中,腔内光子数密度随距离的增长率为,腔内光子数密度随时间的增长率为,31,若为Q值阶跃后的单程损耗率,t1为光在腔内传播一个单程所需要的时间(t1=nL/c),则腔内光子数密度随时间的衰减率为,于是腔内光子数密度的总变化率为,两侧同乘谐振腔的体积V,则得腔内总光子数的变化率,因增益正比于工作物质上、下能级的反转粒子数N,32,设在d时间内,反转粒子数N的变化量dN,考虑到由于受激跃迁而产生的光子数变化率 应为 ;此外,对于简化的二能级系统,每产生一个光子,反转粒子数N相应的减少两个,故有,上两式为调Q脉冲激光器的速率方程,二、速率方程的解,1.腔内光子数
18、,上两式相除,得,积分,得,式中, 为腔内初始光子数, 为初始反转粒子数,,33,当 时,腔内光子数达到其最大值,在 附近做级数展开,可得,2.峰值功率,当腔内光子数达到最大值 时,输出的巨脉冲功率也达到其最大值 ,即,为输出镜单位时间内光能量的衰减率。,设输出镜透过率为T,腔长为L,光在腔内的运动速度为v,可得,3.输出能量E,34,4.单脉冲能量利用率,定义为初始反转粒子数Ni和剩余反转粒子数Nf之差与Ni的比值,其意义为一个调Q脉冲可以从工作物质的储能中提取多大比率的能量。,设脉冲终止时工作物质的反转粒子数为Nf,此时,为提高调Q器件单脉冲的能量利用率,器件应该有大的Ni和低的Nf。要达
19、到Ni/Nf3以上,这样才能保证器件有较高的工作效率。,35,36,下面再讨论一下调Q脉冲的脉宽和波形问题,5调Q脉冲的时间特性,积分,上式可用数值积分的方法求出t的数值解,脉冲宽度定义为半功率点的宽度,37,利用某些晶体的电光效应可以做成电光Q开关器件。电光调Q具有开关时间短,效率高,调Q时刻可以精确控制,输出脉冲宽度窄(1020ns),峰值功率高(几十兆瓦以上)等优点。,7.3.3 电光调Q,下图所示是电光晶体调Q装置的工作原理图。激光工作物质是Nd:YAG晶体,偏振器采用方解石空气隙格兰付克棱镜,调制晶体用KD*P(磷酸二氘 钾)晶体,它是z-00切割的(使通光面与z轴垂直),利用其63
20、的纵向电光效应。将调制晶体两端的环状电极与调Q电源相接。,一、带偏振器的Pockels电光调Q器件,1. 激光器的结构,38,39,如果在调制晶体上施加4电压,由于纵向电光效应,当沿x方向的线偏振光通过晶体后,两分量之间便产生2的相位差,则从晶体出射后合成为相当于圆偏振光;经全反射镜反射回来,再次通过调制晶体,又会产生 2的相位差,往返一次总共累积产生 相位差,合成后得到沿y方向振动的线偏振光,相当于偏振面相对于入射光旋转了900,显然,这种偏振光不能再通过偏振棱镜,此时,电光Q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因此,如果在氙灯刚开始点燃时,事先在调制晶体上加上 4电压,使谐振腔处于“关闭”的低Q值状态,
21、阻断激光振荡的形成。,2. 工作原理,40,待激光上能级反转的粒子数积累到最大值时,突然撤去晶体上的 4电压,使激光器瞬间处于高Q值状态,产生雪崩式的激光振荡,就可输出一个巨脉冲。,由电光调Q基本原理可知,要获得高效率调Q的关键之一是精确控制Q开关“打开”的延迟时间,即从氙灯点燃开始延迟一段时间,当工作物质上能级反转的粒子数达到最大时,立即“打开”开关的效果最好。如果Q开关打开早了,上能级反转粒子数尚未达到最大时就开始起振,显然输出的巨脉冲功率会降低,而且还可能出现多脉冲。如果延时过长,即Q开关打开得迟了,则由于自发辐射等损耗,也会影响巨脉冲的功率。,41,二、单块双450电光调Q器件(了解)
22、 这是一种可省去偏振器的Q开关。图所示是这种Q开关激光器的示意图。LiNbO3(铌酸锂)晶体加工成具有两个450斜面的矩形长方体,光轴(z轴)沿长方体的轴向,电压沿x轴方向加到晶体上。这样既不影响通光,而且电场又很均匀。由图可见,这种结构勿需插入偏振器,可减少腔的插入损耗,所以这是一种结构简单的比较理想的电光Q开关。下面分析单决双450电光Q开关的工作原理。,42,故o光反射后沿晶体的光轴方向传播。但对e光却不同了,反射前振动方向沿z轴,反射后近似沿z向传播,其振动方向虽然仍平行于主截面,但却由z向变为y向,其折射率变为ne( n0),故e光反射前后,如图2.3-4所示,一束无规偏光沿y轴方向
23、入射晶体后,分解为垂直于主截面沿x向振动的o光和平行于主截面沿向振动的e光。根据双折射的性质,两光的传播方向一致,不分开,但是n0ne由于反射斜面与光轴z成450角,两束线偏振光将在450反射面上全反射,o光服从均匀介质的反射,定律,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50),,1.未加电压(Vx=0)的情况,43,相当于在不同折射率的介质中传播,可根据各向异性介质的反射公式求出e光的反射角1,nesin450 ne sin 1 n0sin 1,对LN晶体,当光波长为1.06m时,n02.233,ne2.154,代入该式, 1 42054,它比o光的反射角小,二者之间的夹角为 (206)。当两束光经第二个4
24、50反射后,o光仍以450反射,故出射光o与入射光平行,e光的折射率由反射前的ne ( n0)变为ne,其反,射角”1又变为450,故e光的反射光束e也平行于入射光方向。出射的o 和e 两束光之间的距离近似为=ltg (其中l为晶体光轴方向的几何长度),由于值很小,两束光几乎重叠在一起。,E,44,2. 加电压(Vx=V/2)的情况如图235所示,晶体沿x轴向加压后,入射光在晶体的AB段中,偏振光(nx no)的传播情况与Vx=0时的情况基本相同。晶体上加电压前后的差别在于沿光轴的BC段。,而变成了o光,它们到达第二个450反射面被反射时则会出现两个光相互分开的现象(见图)。因而经全反镜反射后
25、偏离谐振腔。,当晶体上加有Vx=V/2时,BC段晶体相当于一个半波片,o光在这段距离中的传播,其偏振面旋转了900,即原来的o光变成了e光,同样e光在这段距离中传播,偏振面也旋转900,45,就是说,当在晶体上加有半被电压Vx=V/2时,通过晶体后的o光和e光都偏离原来入射光的传播方向,这时,腔内光路不通,相当于处于“关闭”状态,即谐振腔处于低Q值状态(损耗大),不能形成激光振荡。当光泵激励工作物质,上能级反转粒子数积累达到最大值时,瞬间撤去半波电压,则o光和e光经晶体后的出射光平行于入射光,经腔镜反射后,仍按原路径返回,腔内构成光的通路,相当于处于“启开”状态,Q值突增,激光振荡得以形成。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激光器 特性 控制 改善 11 教材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13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