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工资课件.ppt
《第七章工资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工资课件.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普通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工资,案例一: 据北京胸科医院周院长介绍,在平常时期,医院招聘的临时护理工月工资大概在350元左右,而在“非典”期间,医院考虑到护理工工作的强度和危险性,把招聘医院护理工工资提高到了30004000元的标准,但是仍然招不到足够的人。 (张晓娟、张迪,“北京非典定点医院缺少护工月薪四千少人问津”,北京娱乐报,2003年5月5日。),案例二: 当前农民工的月工资平均不足1000元(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2005年上半年,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农民工的月工资分别为985元、979元、958元。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06年05月31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月工资大约在80
2、01500元之间。据观测,2006年在上海,具有技师等级的锅炉检修工年收入将超过了万元,具有技师级的吊桥司机的年收入将突破了万元 (新华网上海2006年月日电记者高路)。,第一节 工资概述一、工资 (一)工资概念 工资(Wage)是是雇用劳动的报酬。是劳动者凭借劳动力个人所有权,向用人单位或个人让渡了劳动使用权后,通过劳动获取报酬的一种分配形式。 工资定义包括以下内容: 工资是劳动力个人所有权的实现; 工资是劳动报酬的主要分配形式; 工资是劳动者提供劳动时获得个人收入。,(二)与工资相关的概念 1.实物工资与货币工资 实物工资:用人单位以实物计算和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 (盛行市场经济不发达时期
3、) 货币工资:用人单位以货币计算和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 (现代社会一般为此种支付方式),2.实得工资与实际工资 实得工资:指在员工工资收入中扣除所得税、社会保险金、工会会费等费用后所剩下的货币工资额。只有这部分工资才归员工任意使用,所以又称可支配工资。 实际工资:指用货币工资所购到的消费品和服装的数量,它较名义工资更能确切反映员工的工资水平的生活质量。,3.绝对工资与相对工资 绝对工资:指员工所得到工资绝对额。 相对工资:有两种概念。 马克思的观点:“工资首先是由它和资本家和赢利,即利润的对比关系来决定。这就是比较工资、相对工资。” 经济学家:指工作或职位在工资体系中的相对价值(相对位置)通过
4、“岗位评价”来确定工作的相对价值,从而确定相对工资标准。,工资?,4、工资与薪金,薪金?,二者的区别:,适用的对象不同,计付的时间单位不同,构成不同,支付的依据不同,薪水 福利 津贴,激励薪金 成就薪金,薪金,5.工资与福利 广义的福利:包括了工资,根据福利经济学家的理论,一切促进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福利的增加。 狭义的福利:指用人单位支付给员工的除工资或薪金之外的劳动报酬。 工资:个别性、稳定性 福利:集体性、随机性,二、工资职能 (一)工资职能的表现, 保障职能 补偿职能 增值职能 激励职能 调节职能 统计和监督职能,(二)工资职能的实现 实现6个职能具备的条件: 1.工资的最
5、低限度劳动力生产费用的最低限 2.工作安排上,要使劳动者从利益上关心本人和集体的劳动成果 3.在劳动力市场日趋完善、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工资要能灵活地调节劳动力供求,以保证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与配置。 4.工资管理要善于运用行为科学的激励理论 5.正确处理工资成本与工资效益的关系,三、工资的基本原则 (一)投入产出原则 (二)按劳付酬原则 按劳付酬 有效劳动的两层涵义 (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增长工资的原则 (四)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原则 (五)市场调节工资原则 (六)效率与公平兼顾原则,第二节 工资的相关理论一、工资决定理论 (一)维持生存工资理论 又称“糊口工资理论”或“最低工资理
6、论”。它是指维持劳动者生计的水平来确定工资理论。 威廉.配第 :一般工资的理论基础。 魁奈、杜尔哥、李嘉图、拉萨尔:“工资铁则”、“工资铁律”。 缺点:不能解释为什么在同一国家和地区的工人之间的工资差别。,(二)工资基金理论 指工资水平取决于劳动力人数与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之间的比例的理论。 马尔萨斯:维持劳动基金论”。 J.穆勒和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工资基金论”。 工资基金的理论观点: 1工资基金的数量是固定的。 2.工人的工资水平取决于就业数量和工资总额。 3.工资基金论是为了证明两点结论。,(三)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穆勒) 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是指工资水平决定于劳动力创造的边际收益的理论
7、 。(四)均衡价格理论 (马歇尔 ) 均衡价格理论是指工资水平决定于劳动力供求双方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均衡价格的理 论。 均衡价格工资是劳动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均衡的价格,也即是由劳动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L0 L2 L1 L,图中,横轴OL表示雇用量,纵轴OW表示工资水平。DL是劳动力的需求曲线,SL是劳动力的供给曲线。,w,可用下图来说明均衡价格工资的形成:,w0,w1,E,Sl,Dl,(五)集体谈判工资理论 又称“集体交涉工资理论”。它是指工资水平由劳资双方的谈判力量决定的理论。 主要经济学家有:希克斯(J. Hicks) 多布(M.H.Dobb 邓洛普(J.T.Dunlo
8、p) 张伯伦(N.W.Chamberlain) 厄尔曼(L.Ulman) 里斯(A.Rees) (六)购买力工资理论,二、工资差别理论 (一)补偿性工资差别 1.职业补偿性工资差别 创始人之一:亚当斯密 造成不同职业工人之间工资差别的原因主要有两类:,不同的职业性质,工资政策,2.人力资本投资的补偿性工资差别 是指人们在其教育和培训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有用的和价值的知识。,(二)垄断性工资差别理论 1.由经济租金形成的工资差别 2.内部人控制形成的工资差别 3.行业垄断形成的工资差别(三)歧视工资差别理论 歧视:指用不公正或不公平的态度对待某些人或事物。 劳动力市场歧视:指雇主及其他组织因为偏见,
9、不能公平地对待一些劳动者而造成的职业和收入差距。,由歧视造成的工资差别主要体现在:,造成歧视的原因:,雇主偏见,雇员偏见,劳动供求,信息不完全,三、工资管理理论 分类:微观工资管理和宏观收入分配管理。(一)工资形式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美国泰罗,工资管理形式理论:法国法约尔,(二)激励理论,人类行为的动力?,行为被导向目标?,维持行为?,激励过程,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爱尔德弗的ERG理论,弗隆姆的期望理论,麦克莱兰德的需要理论,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麦格里格的X理论和Y理论,激励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马斯洛的
10、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需要,四、劳动报酬分配理论(一)公平分配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史坦斯亚当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 公平理论认为:个人不仅关心自己经过努力所获得的报酬的绝对数量,也关心自己的报酬与其他人报酬的比较。 如下图和表所示:,自己工作所得 比较 别人工作所得自己在工作中的付出 小于,等于,大于 他人在工作中付出,比率比较,感觉,O/IaO/Ib,由于报酬过低产生不公平公平由于报酬过高产生的不公平,公平的比较公平分配理论,公平理论提出了不公平报酬有关的四种观点: 以时间计酬,报酬过高的员工的生产率高于报酬公平的员工。 以时间计酬,报酬过低的员工的产量更低、质量更差。 以产量计酬劳,报酬
11、劳过高的员工比报酬公平的员工产量低,但质量高。 以产量计酬,与报酬劳公平的员工相比,报酬过低的员工产量高而质量差。,本书认为劳动报酬公平分配包括: 外部公平:外部公平是指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水平不能低于劳动力市场上工资水平。 内部公平:内部公平是指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在公司内部要准确地反映职工之间的相对劳动价值差别。 个人公平:个人公平是指支付给职工的工资要准确地反映职工个人技能和业绩表现。,(二)分享经济(分享经济、经济民主、人民资本主义)分配理论 1.分享工资理论 美国学者威茨曼1984年提出。 理论核心:按照劳动与资本的边际效率的“分享比率”确定工资水平,使劳动和资本共同分享企业利润。 作用:稳
12、定就业,减少失业 制约滞胀效应(宏观) 改善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微观),2.经济民主理论 以企业职工持股制度和职工参与制度等为基础的经济理论。 代表人物:美国的凯尔沃。 观点:现代经济是劳动与资本共同创造财富,他们的所得大小“由其劳动和资本投入在自由市场竞争机制评估中的高低决定”。3.人民资本主义理论 1989年由英国的巴东提出劳动者通过分享企业的利润和所有权等,获得与资本家相同的权力。,第三节 工资水平,一、工资水平概念(一)工资水平概念 工资水平:指某一特定时期、特定范围(国家、地区、部门、企业)内员工平均工资的高低。 公式:工资水平=员工工资总额/员工总人数。,(二)影响工资水平的主要因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工资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13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