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接地做法.doc
《静电接地做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电接地做法.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 总则11.1 目的及适用范围11.2 相关规定11.3 术语解释12. 静电接地设计分工12.1 简述12.2 设计分工13. 管道静电接地设计方法23.1 管廊的静电接地23.2 工艺装置内的静电接地44. 法兰跨接线设计54.1 概述54.2 跨接方式55. 接地板75.1 一般常用接地板75.2 法兰用特殊接地板76. 管道静电接地设计成品和条件图86.1 设计成品86.2 条件图91. 总则1.1 目的及适用范围(1) 化工装置的防静电设计应由工艺、管道、设备、电气、土建等专业相互配合,综合考虑采取各种防止静电危害的措施。(2) 管道专业的静电接地主要作用是泄漏和导走在管道
2、系统上的静电荷。(3) 本规定概括了管道系统静电接地的一般性要求和设计方法,适用于国内外工程项目的详细设计。 1.2 相关规定(1) 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 HG/T 20675(2) 化工企业静电安全检查规程 HG/T 23003 1.3 术语解释 (1) 静电 本规定所指静电是指工业静电,即是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在物料、装置、人体、器材和构筑物上产生和积累起来的静电,雷电不属于工业静电范畴。(2) 静电接地 人为采取措施使接地状况满足于消除静电危害的要求,称为人工接地措施,简称静电接地。 (3) 静电接地连接系统 静电接地连接系统包括支承、装载带电体的金属器具、支架、接地连接端头、接地支线
3、、接地干线、接地体以及相关的静电连接点,简称为接地连接。接地连接改善了带电体的自然接地系统,确保带电体的静电荷向外界导出通道的畅通,迅速消散入大地。(4) 接地板 指静电接地连接点或接地端头(端子)所用的接线板。2. 静电接地设计分工2.1 简述 管道系统静电接地按工艺装置或者管廊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工艺装置一般通过与带有接地措施的设备连接导走静电,而管廊是通过钢结构接地导走静电。2.2 设计分工 按寰球公司HQS04-W01-95 各专业职责范围和分工 规定,管道及设备的防静电接地做法如下: (1)工艺系统专业应首先向管道专业提出需要静电接地的管道。(2)防静电接地网由电气专业按设备
4、布置图作出规划,由设计经理主持条件会。确定设备、管廊和外管道接地点及接地板方位,并向电气专业提供条件图。(3)电气专业负责装置内防静电接地干线及接地体的设计,并负责设备及管廊各接地点至接地干线的接地支线设计。其材料汇总列入电气材料表(在材料表中单独注明属设备或属管道防静电接地材料)。(4)设备接地板由设备专业设计。管廊接地板由管道专业分别向土建、电气专业提条件,土建专业表示在土建图上。法兰之间的跨接线由管道专业设计,一般材料汇总在电气材料表中。3. 管道静电接地设计方法3.1 管廊的静电接地 3.1.1 管廊上的管道静电接地是通过接在管道上的接地铜线接至管廊柱/梁上的接地端子,再接至接地干线来
5、完成的,为达迅速导走静电的目的,管廊上凡需静电接地的管子都应直接在管子上焊接线板。典型的管廊管道静电接地示意图见图 3.1.1 注:接地铜线推荐使用电气专业常用多股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截面积 6m 、16 m 或 25 m电线以及 6园钢皆可酌情选用。 3.1.2 管廊上管道大约每3050米左右即为一静电接地点,必须与静电接地总线(或接地级)相连,因此相应在此位置上的柱/梁要设接地端子,需静电接地的管道要加焊接地板。3.1.3 管廊上管道静电接地点的位置,可在设备布置图上指出或单出一张管廊接地点位置图作为条件提给土建、电气专业,见例图3.1.3“管廊静电接地点位置条件图” 一般来讲管廊上的钢
6、制管道是否需要做静电接地,按工艺专业提供条件定。某些可导电物料管线如水,硫酸等可不做静电接地。3.2 工艺装置内的静电接地3.2.1 工艺装置内管道的静电接地主要通过设备的静电接地来实现的,设备的静电接地板由设备专业设计。管道专业在管口方位图上表示,并向电气专业提供设备布置图。3.2.2 管道通过法兰连接、焊接和螺纹连接等方式与设备相连,对于法兰连接,一般情况下是法兰通过螺栓、螺母的连接可将静电导走,并不需要另做法兰跨接线设计。在螺栓连接处,如果导电效果不良时,可在法兰螺栓上增设金属齿型垫片的方法或按3.2.3条款的方法加以解决,见附图3.2.2“管道阀门、法兰齿型弹性跨接”。 附图3.2.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静电 接地 做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12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