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doc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3年度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本科)推 荐 单 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课 程 学 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课 程 名 称 微观经济学课 程 类 型 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其他所属一级学科名称经济学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经济学类课 程 负 责 人周勇填报 日 期2013年10月10日陕西省教育厅制2013年9月填 写 要 求1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2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3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不可作为申报内容填写。4课程团队的每个成员都须在“2课程团队”表格中签字。5“8承诺与责任”需要课程负责人本人签
2、字,课程建设学校盖章。1课程负责人情况基本情况课程负责人周勇性 别女出生年月1969.01最终学历博士研究生专业技术职务教授学 位博士行政职务教研室主任所在院系管理学院通信地址(邮编)陕西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研究方向经济学是否曾获省级精品课程称号否曾获省级精品课程称号年份原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教学情况现课程负责人近三年讲授本课程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学生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3、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省部级及以上规划教材、获奖教材(不超过五项):1、讲授的本课程(三年)及主要课程情况(近五年):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学生总人数微观经济学本科专业基础课43届共计180人宏观经济学本科专业基础课42届共计120人经济学原理本科专业基础课42届共计120人宏微观经济学硕士生专业基础课45届共计610人管理经济学硕士生专业基础课44届共计120人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任务:(1)2007年以来带队指导了工商管理专业工商2006、2008级90名学生的生产实习、工商2008级60名学生的认识实
4、习以及25名学生的毕业实习;(2)指导2006、2007、2009级90人的微观经济学课程设计;(3)指导2003、2005、2008、2009级30名本科生毕业论文,5年指导了19名研究生毕业论文;(4)指导工程2003、2009、2010级10名学生参加本科生创新计划SSRT项目;(5)指导工商08、09、10级90名学生的企业管理综合训练及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指导任务(类课程设计环节)。3、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不超过五项)课题名称课题来源起止年月本人所起作用基于行业化、技能化、国际化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1BY66)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1.05-2013.09主持人
5、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陕西省教育厅2012.11-2015.12 主持人企业动态决策实战模拟项目的设计(重点项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12-2009.12主持人企业微观经济分析综合性设计改革项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12-2006.06主持人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与实践(DJ0801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12-2005.09 主持人4、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题目刊物名称时间素质模型在本科课程体系改革中的应用研究人力资源管理,201309企业决策模拟系统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课程教育研究201311具有行业背景的管理类专业
6、西方经济学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尝试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1项目经理的去留?科学出版社:中国第二届MBA管理案例评选百优案例集锦2012.04关于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教育教学改革论文集2005.075、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教学表彰/奖励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陕西省政府主持人2007年西安建筑科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主持人2005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优秀青年教师标兵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独立2012年第八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独立2002年本科教案及教学日历检查评比一等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独立2005年学术研究课程负责人
7、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1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不超过五项)课题名称来 源时 间备 注产业转移视角下“关中-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协同成长路径研究(2013GXS4D152)国家软科学项目2013.07-2014.06主持人集群效应对科技园区产业发展轨迹及成长趋势的影响(09XJC)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2009.12-2012.12主持人网络嵌入与匹配性选择
8、视角下的区际产业转移问题研究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2013.06-2014.06主持人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性住房协调发展问题研究”(2013-R4-9)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2013.01-2014.12主持人产业转移视角下“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集群协同成长路径研究(2012KRM100)陕西省软科学项目2012.05-2013.05主持人2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不超过五项)题 目刊物名称署 名时 间集群效应与企业进驻科技园区的决策(专著)科学出版社 第一2010.09实物期权视角下集群效应对企业进入科技园区时机选择的决策模型管理学报(CSSCI) 第一2010.08不确定性对企
9、业进入科技园区影响的实证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CSSCI) 第一2010.08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Uncertain Effects on Enterprise Entry In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from the Real Option Perspective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 Proceedi-ngs 第一2009.09西安航空航天产业园区建设研究.科技管理研究(CSSCI)第一2
10、009.53获得的主要学术研究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 名时 间陕西省高校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陕西省教育厅排名第一2013.04西安市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西安市政府排名第一2011.08陕西省高校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陕西省教育厅排名第一2009.06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陕西省教育厅排名第一2011.05科技进步一等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排名第一2012.122课程团队课程团队结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技术职务学科专业在本课程中承担的工作签字周 勇女1969.01教 授西方经济学课程负责人王 莹女1975.01副教授西方经济学授课,课程设计何 静女1979.01讲 师
11、西方经济学授课、课程设计曹君丽女1980.02讲 师西方经济学授课、课件制作王旭嘉女1980.10讲 师技术经济学授课、案例库建设张 晶女1981.03讲 师应用经济学授课、习题库建设刘晓君女1961.02教授(博导)技术经济学课程指导方永恒男1968.01副教授应用经济学授课、案例库建设李 钒男1980.05讲 师应用经济学授课、课件制作宋 琪女1971.09副教授西方经济学授课、试题库建设课程团队整体素质及青年教师培养课程团队(含优秀的教育技术骨干和行业背景专家)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1)课程团队介绍:参与本课程授课及建设的课程组教师
12、共10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5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名,正在攻读博士学位青年教师4名。课程团队中1人入选我校“312”计划的特聘教授,1人为学术学科带头人,3人为骨干教师。团队的平均年龄为35.5岁,是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富有教学经验和激情的迅速成长的教学团队。课程负责人周勇教授从事微观经济学教学十余年,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评估中历年获得高分,教学效果优秀,深受学生、MBA学员及企业人员的好评,曾获我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校优秀青年教师标兵等多项荣誉;主持的一系列教学改革活动曾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项教学奖项。2009-201
13、0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和经济系访问交流;授课教师王莹副教授曾获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优秀奖,曾赴香港城市大学进行合作研究,目前正在英国Kings College London访问。其中2项研究成果发表在英文国际期刊上;并多次参加国内和国际学术会议,积极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及时了解及学习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刘晓君教授是著名的技术经济领域的专家,是国家精品课程技术经济学的负责人,成果颇丰,目前她作为我院硕士生管理经济学及博士生经济学前沿的主讲教师对微观经济学的课程建设进行指导;方永恒副教授从2010年院系调整后加入课程组。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博士,美国俄勒冈大学访问学者,长期从事公共管理专业
14、的微观经济学与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丰富的教学与研究经历;主持及参与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曾获“圣和圣”杯“最受学生欢迎的主讲教师”提名奖,多次获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优秀实习指导教师称号;此外参与具体授课的其他教师,分别毕业于不同的国家重点大学或省级重点大学的经济类专业(具体教师的个人信息,请看网站介绍)。同时还有4名正在攻读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优秀学生担任助教和助研工作,协助主讲教师批改作业、组织课堂讨论以及教师和学生其他方式交流的辅助性工作。2)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对青年教师进行了有计划地培养并取得了显著实效:(1)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
15、在时间和经费上给予全力支持;(2)积极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及时发布会议信息,组织教师参加。例如周勇、王莹、何静等人多次参加“全国区域科学协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建筑与房地产”等国际会议;(3)建立了完善了青年教师教学实践制度,包括听课、试讲、部分授课、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指导生产实习和指导毕业实习、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等;(4)指定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为导师,制定了具体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注重进行教学辅导,且必须通过试讲才可以成为主讲教师,坚持在教学实践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5)教学组定期开展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会,探讨教学规律,开展经验交流,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
16、供了一个很好的培训方式;(6)鼓励青年教师参加课程教学研究、申报教改教研课题;激励青年教师参加教材或辅助教材、讲义的编写工作。目前团队中所有青年教师都参与或主持过各级教研项目,主持或参加了多项横向科研项目,这些教学研究与科研工作不仅促进了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带动了年轻教师迅速成长,目前已有多名青年教师成为学科骨干。教学改革与研究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改革及成果一:微观经济学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研究2003年左右,面对目前管理专业教学中学生对于新的教学方法的渴望以及传统教学模式中的问题,在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对现有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现存问题分
17、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参与式教学法基于问题学习(PBL)的教学方法:以问题为起点、以学生为主体、自我指导、小组式的解决方案。以更大的开放度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思考、增强团队意识、沟通技巧和处理现实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分析,我们认为这种新的教学理念适应了我们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以上的教学理念,我们将之贯穿于课堂教学的组织、各章节内容的编排,案例的分析过程,提出了“课前Presentation课程内容案例分析”的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根据教学方法的改革,我们借鉴绩效管理思想,从绩效管理中的态度行为结果的分析框架出发,指出原有的以考试为主要形式的结果性导向评价方式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培
18、养目标的脱节,提出以态度、行为和结果相结合的复合式考评体系,增大平时的考核,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从考试的目标转向注重知识学习中的真实理解及学习思考过程,注重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通过此项改革的推进,在工商管理专业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我们成功申报了校级教改项目“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与实践(DJ08014)”,“管理类专业教学中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法及学习成果的实证研究“、省级教改项目“多科性教学研究大学教学质量保证及监控体系研究”等教改课题,发表教改研究论文“关于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具有行业背景的管理类专业西方经济学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大学
19、生浅层学习方法的实证研究”等教改论文。其中周勇教授主持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与实践结题评价为优秀,并获我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及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刘晓君教授主持、课程团队成员参与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大学教学质量保证及监控体系研究获校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和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通过改革,大大增强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利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理解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指导及自我思考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改革及成果二:开发出课程设计项目:企业微观经济分析综合性设计针对学生学习中对于课程内容的孤立、片段化理解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不足
20、,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综合分析及运用知识的能力,促进对所学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及理论的综合运用,教学团队创新性地设计了“企业微观经济分析综合性设计”。在此环节中通过一周的课程设计,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数据及问题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分析评价,设计中,不仅融合了对于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理论的综合理解,而且融合了统计学、计算机课程的有关教学内容,通过统计学方法对需求、成本函数进行估计,来预测企业的需求及成本状况,通过对企业均衡理论指导下的企业经营状况的分析,增强大家对于经济理论重要性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2004年进行此教学实践环节尝试后,2005年此改革尝试获得了校教改立项:“企业
21、微观经济分析综合性设计改革项目”。 在听取学生反馈的基础上,不断改进,2006年开发了企业微观经济分析课程设计的课程设计软件,通过计算机上的友好界面和互动平台,使得学生在课程设计中能更好的理解及进行实验。这项课程设计训练环节,提高了大家对经济学理论重要性的理解,也体会到了知识综合性的作用,提高了大家对经济学、统计学、计算机应用课程学习的热情和综合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该环节已进入课程体系,成为微观经济学课程组成不可缺少的部分。改革及成果三:加强学生的课外实践性环节指导工作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研究型学习的能力,结合整个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学校开展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大学生挑
22、战杯科技竞赛活动等的要求,课程组在加强学生课外实践性环节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 积极承担本科生导师任务:结合学校设置的本科生导师制,鼓励课程组老师积极承担导师工作,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得部分对经济学有浓厚兴趣的本科生有机会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将所学经济学理论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2)积极承担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工作。根据学校和学院的安排,每个本科生都需利用暑假到企业、政府机关、银行、学校等单位进行一定社会调查及实践活动,在这些调查中会大量涉及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分析方法,我们鼓励课程组教师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指导与服务工作;(3)SSRT:校院两级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
23、(SSRT)为微观经济学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与经费支持。在校的二、三年级大学生都可以独立或合作参与教师的SSRT项目。 (4)挑战杯竞赛:依托校级、省级和全国性挑战杯竞赛活动,引导和激励学生们用所学经济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 (5)学术报告会:经常性地邀请校内外著名经济学家、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举办各类讲座,丰富了学生的经济学知识,激发了学生关注思考现实经济问题的热情。 近年来,指导的学生在各项赛事及活动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9年工商管理专业2005级学生所组团队获“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全国大赛银奖,2009年工商2005级学生组队参加用友杯第五届全国大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省级 精品 资源共享 课程 建设项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10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