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科技局2022年工作总结2023年工作计划.docx
《区县科技局2022年工作总结2023年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县科技局2022年工作总结2023年工作计划.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县区级科技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一、2022年工作总结(一)工作总结1 .创新主体不断壮大。实施“小升高”、“高升规”分类培养计划,着重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建设。今年来,申报高企*家,其中新申报高企*家,重新申报40家,预计今年累计有效高企达到180家。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135家;*、*、*等创新型领军储备企业3家。2 .科技项目成果丰硕。今年以来,组织企业申报省、市级科技项目共*个,111月下达各级各类资助项目*项,争取资金*万元;*、*、*、*通过省科学技术奖形式审查;*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立项,争取省级资金*万元;*市*“面向航天复合材料复杂大部件的双机器人协同装配关键技术
2、与装备”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争取省级资金*万元。3 .创新平台稳步推进。今年以来,*、*等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积极推动*、*、*等企业与省产研院共建企业联合创新中心,目前*与省产研院已签订合作协议,*、*等2企业正在洽谈推进中;组织*申报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按照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要求,不断提升*长江智能制造研究院对外科技服务能力,累计服务企业300家,营收近*万元。4 .创新资源对接活跃。今年以来,我区推荐的*博士已入选省“双创人才计划(企业创新类);*入选为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我区推荐的*申报的国家万人计划项目已通
3、过省级初审;*、*、*3家企业引进的创新人才入选市领军型创新人才项目;*、*等4家企业入选省产学研合作项目。5 .双创载体成效初现。全区已投入运营双创载体57家(国家级4家,省级14家,市级16家),全区双创载体共整合利用闲置载体面积80万平米。今年以来,*大数据产业园于5.18开园,全区新增双创载体运营面积12万平方米,1一10月全区双创载体新增入驻企业212家,完成税收2.2亿元。*区双创服务中心于6月初正式投入使用,为全区双创载体和科技企业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服务。今年,*认定为省级众创空间,*、*等4家载体入选市级孵化器(众创空间),*申报国家级孵化器。(二)存在不足2022年以来,虽然区
4、科技局工作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对照当前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标科技创新水平先进的地区,*的创新驱动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还不够强,科技条线的相关工作还存在以下三方面的短板:规上工业短板,高企培育短板和外国高端人才短板。1 .规上工业短板规上工业企业是全区重大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载体。经我局初步测算,规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60%、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的60%出自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的90%出自规上工业企业、而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数和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100%与规上工业企业直接相关。而我区目前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全市最少,目前统计为284家。纵向比较,2015年*并入*后,当时
5、规上工业企业数为*家,至2022年净减少了*家。横向比较,2022年*375家,我们比*净少91家。规模工业企业数量的增长乏力,科技创新活动缺少龙头企业支撑,加剧了我区研发投入落后,高技术项目不足的状况。2 .高企培育短板这个短板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1)孵化能力跟不上。全区高企145家,其中17家出自双创载体培育,占比仅为12%。2022年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35家,其中双创载体内18家,占比仅为13%o(2)创业载体跟不上。近年来,我们致力于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的科创孵化链条,其中链条前半段我们做出了些成效,但科技园区这后半段我们没有很好地同步规划建设,2020-2
6、022三年间共有6家高企搬离我区,其中*、*等由于没有发展空间,才选择外迁。(3)招引力度跟不上。全区高企绝大多数来源于本土培育,2020-2022三年间招引入我区的高企仅3家,其中一家还是外迁又迁回的。3 .外国高端人才短板当前这项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工作抓手缺乏。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统一扎口市科技局审核管理,*、*开设受理窗口,*相关信息都要到市局去了解,我们没有这项工作职责,工作推进中缺少抓手。(2)增长潜力不足。据市局反馈,我区外国专业人才主要集中在教育培训、餐饮等领域,制造业、软件开发领域人才占比仅45%,而高端人才的数量仅为个位数,缺乏国际型或高端研发型大企业支撑,未来我
7、区外国高端人才增长潜力不足。二、2023年工作举措2023年区科技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二十大全会精神,以赋能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科技创新提升行动”,推动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活力不断增强,重点抓好七个方面。(一)突出谋划,抓区域创新规划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谋划*科技创新发展布局和目标任务。一是启动省级高新区建设,以*镇为创建主体,组织指导完成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编制工作。二是制定出台“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指导区域科技创新工作建设。(二)突出精准,抓创新主体培育坚持“稳存量、提增量”方针,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
8、不断壮大创新主体数量,提升创新主体质量。一是利用大数据平台线上精准抓取潜在高企申报对象,线下组织专题申报辅导,全力提高复审通过率和新申报的申报量和通过率。二是落实考核指标任务和高企奖励政策,引导各板块加大高企培育引进力度;三是开展双创载体绩效评价,引导双创载体重点招引科技型中小企业。四是加快科技园区载体建设,推进*的雅创高科,*加快建设,为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壮大打造发展空间。五是重点指导服务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打造一批科技上市企业和创新领军企业,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影响力。到2023年底,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S)
9、突出源头,抓企业研发投入做大企业研发投入,源头主体在规上工业企业,重点在企业研发项目。一是及时做好“高升规”,推动规下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符合标准的及时入规,壮大源头主体数量。二是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做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兑现,鼓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加大研发投入。三是指导研发经费归集,协同统计、税务等部门,开展专题培训,指导企业研发经费有效归集,做到应统尽统。到2023年底,争取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达20亿uO(四)突出提升,抓研发机构建设一是提升一批机构运营质效,通过绩效评估前的辅导和组织交流分享会,促进企业在创新研发管理模式、规范内部管理制度方面不断完善,提升企业创新“软实力”。二是
10、梳理一批机构后备梯队,深入摸排有一定研发场地、研发设备、研发人员及研发投入的企业,争取新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逐步实现高企研发机构全覆盖。三是推进一批示范机构建设,组织区内研发基础强、产业化能力突出、成长性好的企业,申报建设市级企业研究院和企业重点实验室。(五)突出绩效,抓双创载体升级紧紧围绕“园区化、特色化、专业化”方向,推进全区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双创载体在空间形态、产业培育、运营绩效和管理服务等方面实现跃升。一是推动管理服务上云端。在加强区双创服务中心服务水平同时,借助园区在线管理平台,集成统计数据上报、活动组织开展,入驻企业服务、招商运营管理等服务,加强全区双创载体全流程规范
11、化管理。二是加强现有载体培育提质量。对标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孵化器绩效指标,指导现有市级双创载体加强项目招引、税收贡献和运营管理,不断提档升级。三是加快新建载体建设立新标。对标*园区建设先进理念,重点推进*、*等载体高标准建设,打造一批“标杆”双创载体。到2023年底,全区双创载体新增入驻企业200家,新引进“*”项目5个,新增从业人员IOOo余人,税收突破2.8亿。(六)突出协力,抓创新资源集聚一是协力创新人才引育。大力宣传各类人才政策,帮助企业申报各类人才项目,鼓励企业招引高层次创新人才,帮助开展核心技术攻关,2023年力争入选省双创人才1人、市领军型创新人才3人。二是深化政产学研合作。积极
12、融入市“科技新长征”品牌建设,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推进企业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开展技术攻关、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全面合作,全年计划组织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3场,新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25项以上。加强与省产研院合作,推进*、*等已共建企业联合创新中心的企业加强合作,开展联合攻关,突破企业技术痛点、堵点。(七)突出深化,抓科技项目争取一是深化项目梳理。按照申报一批,储备一批原则,深入摸排项目源,建立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储备培育库,提前做好储备。二是深化项目指导。对照项目申报指南,围绕企业核心专利、研发投入占比、项目投入金额等要求,开展“一对一”上门申报辅导,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都能申报。三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区县 科技局 2022 工作总结 2023 工作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08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