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原理解读课件.ppt
《变压器原理解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压器原理解读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3.2 变压器的变压原理,1.了解变压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掌握理想变压器的电压、电流与匝数间关系.(重点),2.掌握理想变压器工作规律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在我们使用的各种用电器中,所需的电源电压各不相同,而日常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生活中需要各种电压,变压器就是改变交流电压的设备,城乡变压器,各式变压器,可拆式变压器,变电站的大型变压器,各式各样的变压器,变压器的构造,2.示意图、电路图中符号,铁芯,原线圈,副线圈,铁芯与线圈互相绝缘,1.构造:,(1)闭合铁芯,(2)原线圈(初级线圈),(3)副线圈(次级线圈),一、变压器的构造,小灯泡可能发光吗?说出你的道理
2、。,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互感现象,1、工作原理:,由于线圈A中电流的变化,它产生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磁通量的变化在线圈B中激发了感应电动势叫做互感。,变压器不能改变直流电压,变压器通过闭合铁芯,利用互感现象实现了: 电能 磁场能 电能传输 (U1、I1) (变化的磁场) ( U2、I2),互感现象,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互感现象,因为原副线圈共用一个闭合铁芯,所以原副线圈中的磁通量,磁通量的变化量 、磁通量的变化率都相同。,2、理想变压器模型,没有能量损失和漏磁现象的变压器,无磁损,无铜损,无铁损,理想变压器的特点:,实际上变压器的效率都是比较高的,特别是电力设备中的巨大变压器,在满负荷工作时效率可以
3、达到97%99%,所以理论研究时我们把它当成100%(理想变压器)是没有问题的。,理想变压器也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的推导,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原、副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分别是:,若不考虑原副线圈的内阻:U1=E1 U2=E2,1)n2 n1 U2U1升压变压器,2)n2 n1 U2 U1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比等于它们的匝数比,1、变压规律:,三、理想变压器规律的理论推导,即:,U1I1=U2I2,P入= P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流跟它们的匝数成反比,3、变流规律,此公式只适用于一个副线圈的变压器,2、功率关系:,频率关系:变压器不能改变交变电流的
4、频率,理想变压器不计铜损、铁损及漏磁,所以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当副线圈为断路时,输出功率为零,输入功率也一定为零,4、有多个副线圈的理想变压器的问题,一个原线圈、多个副线圈的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n1,两个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2和n3,相应的电压分别为U1、U2和U3,相应的电流分别为I1、I2和I3,根据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可得:,原线圈的安匝数等于有多个副线圈的安匝数之和,作业,课本71页案例 一个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n1=1100匝,接在电压为220V的交流电源上。它对11盏并联的”36V、60W”的灯泡供电并使它们正常发光,则(1)变压器的副线圈匝数和原线圈中的电流是多少?(2)若
5、关闭5盏灯,原线圈中的电流是多少?,案例2、一台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n11100匝,两个副线圈的匝数分别是n260匝,n3600匝。若通过两个副线圈中的电流分别为I21A,I34A,求原线圈中的电流。,2.24A,n1I1=n2I2+n3I3+,四、几种常用变压器,2.自耦变压器,升压变压器,降压变压器,自耦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共用一个线圈,1.电力变压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使用时把原线圈与电路并联,原线圈匝数多于副线圈匝数,使用时把原线圈与电路串联,原线圈匝数少于副线圈匝数,2、互感器,钳式电流仪,如何测量高压线上的交流电压即线路中的电流?,例、利用如图的电流互感器可以测量被测电路中的大电
6、流,若互感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1100,交流电流表A的示数是50 mA,则(),解析:交流电流表示数为副线圈中电流的有效值,即I2=50 mA=0.05 A,根据,原线圈(被测电路)中电流的最大值,C,作业,1电压制约,五、变压器工作时的制约关系,匝数比(n1/n2)、U1确定时,电流I1由输出电流I2决定,匝数比(n1/n2)一定时,输出U2由输入U1决定,2电流制约:,(1)P2由用户负载决定,P2P负1P负2;,3负载制约,输入功率是由输出功率决定的,(2)I2由用户负载及电压U2确定,,(3) “量出定入”,P1P2;,(1) 匝数比不变,分析各物理量随负载电阻变化而变化的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变压器 原理 解读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07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