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旅游业对拉动国民消费的贡献课件.ppt
《发展旅游业对拉动国民消费的贡献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旅游业对拉动国民消费的贡献课件.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旅游业的发展对拉动国民消费的贡献,-相关理论考察与福建省的实证研究,孙根年 教授、博导,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专题1:提纲,一、什么是内需,二、为什么要拉动 内需,三、拉动内需的 政策误区,四、旅游业拉动 内需的优点,国民收入流量的决定因素:Y= C+ I + G + X MC居民消费,I企业投资,G政府支出、X出口,M进口,1. 国民收入流转与三驾马车,消费:利用社会产品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消费增加意味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和国民收入的最终实现。投资:指货币转化为资本,进入生产过程。投资会产生两个效果:(1)为下期扩大再生产奠定基础;(2)直接增加对现期产品的需求。出口:指向国外提供
2、所需的产品和服务,目的是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三大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路径描述,消费 产品需求 生产 国民收入 经济 公共品供给 生产成本 利润 生产投资 国民收入 经济出口 出口品 生产 国民收入 经济,投资品需求,生产,投资贡献率年度投资实际增加额/当年GDP实际增加额100消费贡献率年度消费实际增加额/当年GDP实际增加额100净出口贡献率净出口年度实际增加额/当年GDP实际增加额100%,三大需求对GDP贡献率的国际比较,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驱动出口居民国内消费低(收入增长缓慢,消费不旺)政府支出高(财政占GDP比重高,三公开支大)
3、,广义内需,消费需求,投资需求,2、什么是内需,为什么要拉动内需,居民消费需求,政府消费需求,低于世界61%的平均水平,A、拉动内需是我国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A、拉动内需是我国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B、目前我国所处的经济环境的需要,美国次贷危机,全球金融海啸,全球实体经济,以美国为首的各国政府联合救市政策,像多米诺骨牌连锁反应,国内背景:今年年初 控制通货膨胀 稳健的财政政策 从紧的货币政策目前形势 保障经济平稳增长 扩大内需,。,2009.8,C、中国经济现状,12.3,33,15.4,-23,三、扩大内需的几个认识误区,误区之一:扩张性投资就是扩大内需,宏观经济学告诉我们,需求分为投资需求和
4、消费需求。那么投资需求是不是“内需”呢?按照宏观经济学,答案是肯定的。事实上,每当经济萧条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就是通过财政来扩大投资需求,以保持经济的适当增长和就业。动态看,投资的一部分会转化为消费,因而投资也扩大消费需求。但长期这样是有问题的,必将造成居民收入下降和消费需求不足。,误区之二:房改、医改、教改、购车等就是拉动内需,医改、教育产业化,当初确实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实践证明,不但不能扩大内需,而且带来一系列问题。片面的医疗和教育产业化,不但带来一些社会问题,还增加低收入人群的负担,不可能真正扩大内需。另外,房改和购车也被视为拉动内需的手段,房改导致房价上涨,购车挤占了居民消费
5、,同时带来土地侵占、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是不可持续的发展。,误区之三:内需不足是因为人民有钱不消费,上述医改、教改、房改等,都是以此为前提的。认为,国人有钱不愿消费,似乎从统计数据上也得到一定证明。截止2008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总额达20万亿元,仅2008年当年就增加4.63万亿元,是2007年的三倍。储蓄率也已高达将近50%。可是,考虑到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基尼系数达到了0.5左右,绝大多数储蓄为少数高收入人群,绝大多数劳动者的购买力是很低的;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绝大多数富人的储蓄是很难转化为“消费需求”的。,内需不足的内在机制,消费需求才是最终的的需求,劳动者收入低是内需不足的直接原因,
6、因而国内消费需求提高才是扩大内需的根本。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关键,是增加占劳动者的收入,提高他们的购买力。但是,由于我国“三低一高”(低工资、低成本、低产业链和高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我国劳动者的收入很低,而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从2001年至2006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1.5%下滑到40.6%;而发达国家在70%左右。投资高居不下,导致生产出的产品在国内内有需求,于是只有只好加大出口力度,造成内需相对更加减少。,三大增长方式转变,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消费、投资、出口三架马车协调拉动,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增长带动,第三、第二、第一产业协调发展带动,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科
7、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专题2:题要:,1 问题的提出,2 概念模型与研究方法,4.旅游对扩大居民消费的贡献,3.旅游消费结构的分析,5.结论,1. 问题的提出,2008年以来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出现严重的萎缩,2009年与2008年相比出口额下降了16%。因此,国家把“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提高到重要的位置,并出台了4万亿投资计划和相关的政策措施,试图通过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如何扩大内需,通过那些产业拉动消费,学术界见仁见智,纵观国内的相关文献,旅游业被认为是“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重要产业。如中国科技财富发表特邀评论员文章:“旅游业给扩大内需一个支点”
8、;武汉大学战略管理专家辜胜阻教授提出:“发展旅游业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国家发改委张津夫教授撰文:“扩大旅游消费、拉动内需增长。,然而,上述文献均为概念论述性,缺乏针对特定区域的实证分析。本文试图以福建省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从1997年到2008年,福建旅游业获得了持续快速的增长。其中,国际旅游从117.4万人次增长到293.2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从6.13亿美元增长到23.93亿美元,分别增长了2.50倍和3.90倍;国内旅游从1900万人次增长到8562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从110亿元增长到852亿元,分别增长了4.51倍和7.74倍。旅游总收入也从160.9亿元提高到1018.23亿元
9、,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从5.36%提高到9.41%,增长速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本文以1997-2008年相关的统计数据,分析福建省旅游消费变化及对国民消费的拉动作用。,如何分析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可分四个层次:一、狭义的旅游业:风景业(景点门票)和旅游社业(导游与管理)是最狭义的旅游,其收入直接进入国民收入;二、分开清晰统计的产业部门: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购物、旅游娱乐等,虽然是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部分,但其收入分开统计、界限清晰;三、需要剥离的产业部门:旅游交通与整个交通运输业,由于行业门类众多,统计口径复杂,需要剥离计算;四、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或第三产业)的贡献,以旅游业总收
10、入与国民经济(第三产业比值)计算相对简单。,2 概念模型与研究方法,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可从四个层面分析:第一,就是狭义的旅游业:游览业(景区景点门票)和旅游社业(导游与管理)是最狭义的旅游业,其收入直接归旅游部门所有,属于单纯的旅游收入;第二,旅游部门和国民经济部门分开统计的产业部门: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购物、旅游娱乐等。这些部门最初只是国民经济中的部门,但是随着旅游的发展,这些部门被分离出来服务于旅游业,但是在旅游业和国民经济中相关产业的收入分开统计、界限清晰;,第三,需要剥离的产业部门:旅游交通与整个交通运输业。由于交通方式种类众多,统计口径复杂,需要剥离计算;第四,旅游产业
11、对国民经济(或第三产业)的贡献,以旅游业总收入与国民经济比值来分析旅游业的地位指数,计算相对简单。,图1.旅游业与国民经济第三产业的循环模式,2.1 旅游业是为了满足游客旅游需求,由国民经济若干行业的部分组合而成的产业集群。,图1.旅游消费结构变化及其发展测度模式,2.2 旅游业拉动消费增长的关键在于:引入国内外省区以及外国旅游人口来本地区消费,通过扩大内需、增大消费,提高以消费计算的国民收入。,从上述模型可以看出:基本消费包括餐饮、住宿、旅行、游览,为风景业、旅行社和宾馆饭店收入,进入狭义的“旅游业”;而非基本消费包括购物、娱乐、交旅行社的费用和其他费用,构成娱乐业、零售业和其他部门的收入,
12、进入消费市场。两者合并构成社会消费,可从社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以及国民总消费等方面,分析其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2.3 游客的旅游消费可划分为基本消费和非基本消费:基本消费拉动吃住行游等消费增长,非基本消费拉动零售业和娱乐业的发展,两个消费的增长都很重要。,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是在形象塑造和景点开发上,突出区域特色、打造品牌景区,提高各地区的旅游吸引,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二是在产业政策上,积极开发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大力发展娱乐业和旅游购物,以此推动旅游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其附加值。 本文认为,我国旅游业从数量规模扩张型,走向质量效益提升型。是转变旅游增长方式的核心任务和基本策略。
13、,2.4 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是:打造品牌景区、突出区域特色,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提高旅游业发展的人气指数。,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购物旅游娱乐,航空旅游铁路旅游公路交通水运交通,基础消费,旅游交通,餐饮业住宿业批发零售文化娱乐,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运运输,简单可分离,复杂剥离型,图1.旅游业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的计算模式,旅游游览旅游社业,狭义旅游,核心,整体旅游产业,第三产业TAV国民经济GDP,单纯,2.2 研究方法,2.1 旅游消费倾向率 倾向率(或趋向率)是气候变化研究提出的概念,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段内,某项指标随着时间变化的平均速率。倾向率是以线性回归方法计算的参数,当回归
14、方程满足预测要求时,其倾向率()即为直线的斜率。本文将此概念引入,反映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吃住行游购娱等各项旅游消费随着时间的线性变化率,单位是:元/人.年。,本文提出了4个指标:前两个指标测定旅游消费结构变化,后两个指标测定旅游拉动国民消费。,2.2 消费结构指数 将“餐饮、住宿、交通、游览”等消费看成是旅游的基本消费,将“购物、娱乐、交旅行社和其他”等消费看成是非基本消费,并以非基本消费与基本消费的比值,反映旅游消费结构的高级化。 消费高级化指数()非基本消费/基本消费100。 结构指数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成熟化程度。值越大,说明购物和娱乐等非基本消费在旅游消费中所占比例高,
15、旅游发展的水平较高,消费相对成熟,如台湾和香港结构指数在1.2-2.0之间。相反,值越低说明旅游购物和娱乐业还没有发展起来,该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相对初级和滞后。,2.3 旅游消费地位指数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产业。其中,旅游餐饮是餐饮业的部分,旅游住宿是住宿业部分,旅游交通是交通运输业的部分,旅游购物是批发零售的部分,旅游娱乐是文化娱乐业的部分,大概纯旅游的算是旅行社和景点业的收入。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大,最重要的是:外地人和外国人也来参与旅游消费,从“扩大内需、增加消费”这个侧面拉动国民经济发展。为了反映旅游消费在国民消费中的比例,本文用如下公式反映旅游消费的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展 旅游业 拉动 国民 消费 贡献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06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