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课件.ppt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课件.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脏疾病病人护理,第一节 概 述第二节 心内手术的基础第三节 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病人的护理第四节 后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病人的护理第五节 体外循环围手术期护理,第一节 概 述,心血管系统简介 心包 心脏 血管心脏疾病的特殊检查,第二节 心内手术的基础,一、体外循环二、低温麻醉三、心肌保护,一、体外循环,1.定义:将回心的静脉血从上、下腔静脉或右心房引出体外,在人工心肺机内进行氧合和排出二氧化碳,气体交换后,再由血泵输回体内动脉继续血循环。2.人工心肺机主要配件:血泵、氧合器、变温器、滤器 。3.体外循环后的病理生理变化,3.体外循环后的 病理生理变化,1、代谢变化:代酸、呼碱2、电解质失衡:低
2、钾3、血液改变:红细胞、血小板破坏4、肾功能减退 5、肺功能减退 6、脑功能障碍,二、低温麻醉,概念:通过降低体温来降低全身各脏器组织的代谢活动、减少耗氧量和增强一些重要脏器的组织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从而满足在心脏大血管手术时需暂时性阻断血液循环的需要。分类: (1)浅低温 3035 (2)中低温 2530 (3)深低温 25方法:体表降温和血液降温,三、心肌保护,心停搏液的组成1、心停搏剂:高钾、镁、普鲁卡因。2、低温(0-40 C)。3、调节pH7.4,缓冲和抗衡厌氧代谢所引起的酸中毒。,第三节 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治疗病人的护理,一、动脉导管未闭二、房间隔缺损三、室间隔缺损四、法洛四联症,
3、一、动脉导管未闭,(一)概念 是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先天性异常通道,位于降主动脉峡部与肺动脉根部之间。粗细长短不等,大多外径10mm左右,长约610mm。(二)临床表现及诊断(三)治疗原则(四)护理,(二)临床表现及诊断,临床表现1.症状 导管细、分流量小者,可无自觉症状。导管粗、分流量大肺充血感冒、呼吸道感染、发育不良。2.体征: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听到响亮粗糙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向左锁骨下窝或颈部传导,局部触及震颤。3.周围血管体征:脉压增宽,颈部血管搏动增强,四肢动脉可触到水冲脉,听到枪击音。诊断,(三)治疗原则,1、一岁前,观察及口服消炎痛。2、手术最适年龄为学龄前(26岁),自然寿命不超过
4、50岁。3、婴幼儿伴有心力衰竭者、合并肺动脉高压者应及早手术。4、并发细菌性心内膜炎者,抗生素控制感染2个月后实行手术。5、出现Eisenmenger综合征(肺动脉压力超过主动脉压力,右向左分流,发绀等)禁忌手术。,(四)护理,一、术前护理 按胸外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二、术后护理 1.按开胸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2.并发症的护理 (1)高血压 严密监测血压的变化,遵医嘱用药。 (2)喉返神经损伤 注意观察声音的变化。,二、房间隔缺损,(一)概念 左右心房之间的间隔发育不全,遗留缺损,造成血流可以相通的先天性畸形。分为原发孔和继发孔。(二)临床表现和诊断(三)治 疗,(二)临床表现和诊断,临床表现
5、1.症状 继发孔缺损多至青年期才开始出现症状,主要为劳累后气促、心悸、心房颤动;右心衰竭或呼吸道感染。原发孔早期为明显的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右向左分流者,紫绀或杵状指(趾)。2.体征:右心室明显肥大,病人左侧前胸略隆起,心搏动增强;肺动脉瓣区可听到2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伴第音亢进、分裂。3.辅助检查 心电图检查、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诊断,(三)治 疗,1、手术适应证:除出现逆向分流为禁忌证外,均应手术治疗。2、手术方法: 介入疗法 。 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停跳、不停跳)。,三、室间隔缺损,(一)概念 指室间隔在胎儿期发育不全,左右两室间出现的异常交通。(二)临床表现及诊断(三)治 疗,(二)
6、临床表现及诊断,临床表现1.症状 婴儿期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甚至左心衰竭;2岁以后症状好转,但劳累后常有气促、心悸、发育不良;进行性肺动脉高压者,幼年期出现发绀和右心衰竭。2.体征 心前区常有轻度隆起;胸骨左缘第3、4肋间能扪及收缩期震颤,听到3-4级全收缩期杂音。3.辅助检查 心电图检查、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诊断,(三)治 疗,1、原则:缺损小暂行观察。婴幼儿心力衰竭反复发作;分流量超过50%或伴有肺动脉压力增高应早日手术。并发细菌性心内膜炎者,需待炎症控制后才能考虑手术治疗。Eisenmenger综合征禁忌。2、方法:低温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修补术(停跳、不停跳)。,三种畸形的鉴别,四、法
7、洛四联症,(一)概念:是一种常见的、复杂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包括肺动脉口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大。(二)病理生理(三)临床表现及诊断(四)治 疗,(二)病理生理,肺动脉口狭窄右心室排血受阻右心室压力超过左心室压力血液右向左分流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紫绀),肺循环血流量减少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代偿缺氧)。,(三)临床表现及诊断,症状:紫绀,气促,喜蹲踞。突发缺氧性晕厥、抽搐。体征:发育不良,口唇、指、趾、甲床发绀,杵状指。胸前心搏动增强,可扪及震颤,胸骨左缘第2、3、4肋间听到收缩期杂音。实验室检查:血液浓缩,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增至150-200g/L以上,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至
8、0.90-0.40。,(三)临床表现及诊断,心电图检查:电轴右偏,右心室肥大。X线检查:心影正常或稍大,肺动脉段凹陷,心尖圆钝,可呈“木靴形”,肺野清亮。超声心动图:室间隔连续中断,右心室增大,流出道或/和肺动脉狭小。,(四)治 疗,手术适应征 1、症状轻,5岁后施行根治术。 2、婴幼儿缺氧严重,频发呼吸道感染和晕厥,先行姑息性分流术,长大再行根治术。手术方法 1、分流术 2、根治术,第四节 后天性心脏病 外科治疗病人的护理,一、二尖瓣狭窄二、二尖瓣关闭不全三、主动脉瓣狭窄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一、二尖瓣狭窄,(一)临床表现及诊断(二)治 疗,(一)临床表现及诊断,
9、临床表现症状:取决于狭窄程度。轻者静息时无症状、重者可出现气促、咳嗽、咯血、发绀等症状。体征:二尖瓣面容,脉律不齐(心房颤动),心尖区扪到舒张期震颤,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左心衰,肺水肿、右心衰。心电图检查 超声心动图 诊断,(二)治 疗,原则:心功能级以上均应手术治疗。方法: 1、闭式二尖瓣交界分离术。 2、心导管球囊扩张术。 3、体外循环下直视切开修复、换瓣。,二、二尖瓣关闭不全,(一)临床表现及诊断(二)治 疗,(一)临床表现及诊断,临床表现症状:病变轻无明显症状。病变重或病程长可出现乏力、心悸、劳累后气促。 体征:心尖区可听到全收缩期杂音,向左侧腋中线传导。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第一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脏 疾病 病人 护理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06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