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基本知识课件.ppt
《刑法基本知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基本知识课件.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刑法基本知识,死刑犯的最后独白,谈感受,第三节 刑罚,第一节 刑法概述,第二节 犯罪,第四章 刑法,第四节犯罪种类,第一节 刑法概述,一、刑法的概念和任务二、刑法的基本原则三、刑法的适用范围,一、刑法的概念和任务,1、刑法的概念,2、刑法的任务,第一、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第二、保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第三、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它权利。第四、维护社会秩序,广义:一切刑事法律规范的总和狭义:刑法典,思考题,张某的某行为具有巨大的社会危害,但刑事法律规范没有明确规定他的行为是否犯罪,只有一个与之相类似的罪名。问:法院能否根据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给予定
2、罪处罚?,3、平等适用刑法原则,1、罪刑法定原则,2、罪刑相适应原则,刑法基本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没有先例没有处罚,二、刑法的基本原则,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2006年4月21日晚上10时许,许霆来到广州天河区黄埔大道某银行的ATM取款机取款。许霆发现,取出人民币1000元后,银行卡账户里只被扣1元。随后,许霆先后取款多达171笔,合计人民币17.5万元。2007年11月29日,广州市中级法院一审以盗窃罪判处其无期徒刑。同年12月,许霆案经媒体报道后引起舆论广泛关注和
3、争议。2008年1月14日,广东省高院以事实不清为由将该案发回重审。3月31日,广州中院第二次公开开庭审理,以盗窃罪判处许霆5年有期徒刑,罚金人民币2万元,并退赔其从银行ATM机上取出的173826元。许霆不服提起上诉法院对许霆治罪缺乏法律依据,违背了罪刑法定、责任自负等起码的法治原则。,案例分析,首先,许霆的行为不构成盗窃罪。辞海对“盗窃”的定义是“秘密窃取公私财物占为己有的行为” 法学大辞典对“盗窃罪”的定义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盗窃罪的犯罪构成: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犯罪主观方面只能是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他所要窃取的是公共财物或公民私人财物,并且必须是
4、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秘密窃取是其根本特征;犯罪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主观上,许霆是想从银行ATM机取出自己的存款,没有盗窃的直接故意。客观方面,许霆手持自己的金融卡到法定的银行ATM机取款,完全是正大光明的合法行为;他的取款行为银行都能掌握,随时可以找到他,不是秘密行为,更不是盗窃行为。至于许霆拿的因ATM机故障多吐的17万多元,类似于商品交易中的“溢货”现象。许霆没有侵犯银行资金的所有权,因为银行随时可以追回他多拿的钱。综上所述,许霆的行为不构成盗窃罪,至多属于民事上的不当得利。,案例分析,那么,我们看看作为典型现代法治国家的英国
5、,是如何处理此类问题的。2007年7月12日,英国伦敦克勒肯维尔区一个汇丰银行的ATM机误将20英镑的钞票当成10英镑的钞票提供给提款人,引发民众哄抢,在两个多小时里,数千英镑被提走。2004年3月21日,英国英格兰诺森伯兰郡伍勒村里的巴克莱银行ATM机,银行职员把本应装10英镑面值钞票的钱匣子换成了装20英镑面值钞票的钱匣子。村民发现,输入取200英镑的指令,吐出的却是400英镑钞票。村民们闻讯蜂拥而至,数小时后,取款机被掏空,损失约合65万美元。然而,这两次事件的取款人,既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也没有退还多拿的钱款(相关链接案例一、案例二载法制日报2008年2月3日第8版)。,案例分析,其次
6、,对许霆治罪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是指审判者必须按照法律预先明文规定的罪名和刑罚才能作出判决的原则。通常概括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其具体含义是:(1)在刑法法源上排除习惯刑法;(2)在刑法的解释上禁止类推解释;(3)在刑法的时间效力上否定溯及力;(4)在刑罚种类上禁止绝对不确定刑期;(5)在刑法条文的规定上必须明确;(6)在刑法的内容上必须适正。罪刑法定原则是在彻底否定封建主义司法专横、罪刑擅断主义之后确立的。,案例分析,我国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第三条亦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
7、刑。”同时废除了类推制度。根据罪刑法定原则,何种行为是犯罪,应当处以何种刑罚,必须事先由成文刑法明确规定。同理,现行刑法没有明文规定“储户拿了ATM机多吐的钱”为犯罪,同样不能对许霆追究刑事责任。否则,就有非法类推、有罪推定、罪刑擅断之嫌,就有司法不公之嫌!,案例分析,再次,对许霆治罪违背了责任自负原则。责任自负原则就是谁违法谁担责,谁违法处罚谁。其含义是:(1)违法行为人应当对自己的违法行为负责;(2)不能让没有违法行为的人承担法律责任,即反对株连或变相株连;(3)要保证责任人受到法律追究,也要保证无责任者不受法律追究,即不枉不纵。根据责任自负原则,应当是谁的责任谁承担,而不能让张三承担李四
8、的责任,更不能一人犯罪株连九族。笔者认为,银行的ATM机多吐钱,如果是机器质量问题,应该由ATM机生产商承担责任;如果是因为程序员设计程序错了,应当由该程序员承担责任;,案例分析,如果是因为银行职员装错了钱匣子,应当由该职员承担责任;银行损失钱款是因为自己管理不善造成的,无权向储户追偿。而司法机关对许霆治罪,则搞错了责任对象,把本应由银行职员(或程序员或ATM机生产商)承担的责任,转嫁到了许霆(储户)身上,并且给以严厉的刑事处罚,完全违背了责任自负的法治原则。换句话说,银行是丢钱者,许霆是拾钱者,司法机关不去追究因玩忽职守造成钱款丢失的银行管理者的责任,却对许霆这个拾钱者兴师问罪、大动干戈,正
9、义何在?公理何在?,案例分析,“只有法律才能为犯罪规定刑罚,只有代表着整个实行着统一公约的社会的立法者,才拥有这一权威,任何一个作为社会一员的司法官员都不能自居公正的惩罚该社会的另一成员。超越法律限度的刑罚,就不再是正义的刑罚。”,罪刑法定,贝卡里亚(Cesare Bonesana Beccaria, 1738-1794 )论犯罪与刑罚,刑法的效力范围,从旧兼从轻原则,犯罪行为地或结果地之一在领域内,地域效力,时间效力,对人效力,三、刑法的适用范围,作业,1、什么是刑法?我国刑法的任务是什么?2、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是怎么规定的?,第二节 犯罪,一、犯罪和犯罪构成二、正当防卫和
10、紧急避险三、共同犯罪,一、犯罪的概念和特征,1、犯罪的概念,犯罪的特征,一、 犯罪和犯罪构成,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触犯刑法的、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1、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2、犯罪是违反刑法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3、犯罪是应受刑罚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具有应受惩罚性。,二、犯罪构成,(4)犯罪的主观方面,(1)犯罪客体,(2)犯罪的客观方面,(3)犯罪主体,2、犯罪的构成,一、 犯罪和犯罪构成,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1)犯罪客体,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一、 犯罪和犯罪构成,2、犯罪的构成,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
11、在表现。,犯罪的特定的时间、地点、方法,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作为,不作为,(2)犯罪客观方面,一、 犯罪和犯罪构成,2、犯罪的构成,犯罪主体,刑事责任年龄与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犯罪行为,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3)犯罪主体,一、 犯罪和犯罪构成,2、犯罪的构成,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减轻刑事责任年龄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犯罪主体,(1)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毒、放火、爆炸、投毒负刑事责任 (2)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对未成年人犯罪,不适用死刑,注意,犯罪主体案例,纪某在14岁之前盗窃各类财物总计约7000
12、余元。14岁生日那天,纪某邀集几个朋友到一饭馆吃饭。饭后回家途中,纪某看到一行人手拿一个提包。即掏出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将持包人刺伤把包抢走,包内有手提电话一部、现金5000余元。第二天纪某出门游逛,见路边停着一辆吉普车,即设法打开车门,将车开走。行驶途中,因操作生疏,将在车站候车的3人撞倒,二死一伤。纪某不仅未停车,反而加大油门逃走。当日下午,纪某将汽车以两万元的价格卖出,后被抓获。 请对纪某的上述各行为从刑法角度进行分析并说明理由。,案例分析,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罪过,(4)犯罪主观方面,一、 犯罪和犯罪构成,2、犯罪的构成,犯罪的主观方面案例,
13、1某保卫干事平某 (按规定配枪),家住城郊。精神病患者钟某走失,于凌晨一时许误入平宅,将睡在外屋平某的女儿惊醒。平女大叫“谁?来人哪!”平某闻讯执枪冲出,恰数欲进入里屋的钟某相撞,由于天黑情急,遂向自己脚下开了一枪,不料子弹被反弹后击中钟某。虽经平某一家急送医院抢救,终因伤势过重死亡。问:平某是否构成犯罪?,2设:平某惊醒后,执枪冲出,见一人影径直向自己闯来,遂抬手向来人躯干部位开枪,不料将紧随其后的女儿击毙。问:平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案例分析,三、正当防卫,1、正当防卫,二、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
14、不法侵害的行为。,二、正当防卫,主观条件:防卫的意图起因条件:存在不法侵害时间条件: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施防卫对象条件: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 人实施,不能及于第三者限度条件: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 损害,2、要件,案例一,某市幼儿园保育员李某问题(女,岁)于某日下午带领名幼儿外出游玩。途中幼儿王某(女,岁)失足坠入路旁粪池,李某见状只向农民高声呼救,不肯跳入粪池救人。约分钟后,路过此地的农民张某听到呼救后赶来,一看此景,非常气愤,她身为教师,却不救人。张某随手给了那老师重重一棍,然后跳入粪池救人,但为时已晚,幼儿王某已被溺死,教师李某被打成重伤。 问:张某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刑法 基本知识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06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