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急危重症护理学)课件.ppt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急危重症护理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急危重症护理学)课件.ppt(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了解:心脏停搏的原因;药物治疗中用药的目的;胸外心脏按压的原理;复苏后器官功能监测及护理。熟悉:心搏骤停类型,心前区捶击的方法与注意事项;控制气道的方法。,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心搏骤停的概念与临床表现;如何判断心搏、呼吸骤停;畅通气道的方法;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方法及注意事项;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心肺复苏时使用碳酸氢钠和肾上腺素的原则;掌握电除颤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教学目的与要求,心搏骤停(概述)心肺脑复苏复苏后的监测和护理,第一节 概述,心脏骤停,平素健康或病情稳定或正在改善中的患者,受到突然地严重打击,致使心脏突然停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的
2、缺血、缺氧。,是指的针对呼吸循环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由一系列连贯、系统的急救技术组成,各个环节紧密连接不间断的进行。三个阶段: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进一步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ALS)高级生命支持(Prolonged Life Support,PLS),(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心肺复苏,发展史,Peter Safer 1958年发明口对口人工呼吸1947年美国Claude Beek教授首次报道对一室颤患者电除颤成功1960年 William Kouwenhoven等发表了第
3、一篇有关胸外心脏按压的文章,被称为心肺复苏的里程碑,发展史,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体外电击除颤,现代心肺复苏三要素,发展史,80年代初提出了脑复苏概念,逐渐被重视,目前已加入心肺复苏范围,心肺复苏后能否实现脑复苏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心肺复苏演变为现在的心肺脑复苏。2005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发表了最新的国际CPR指南。,生 存 链,早期启动急救 早期心肺复苏 早期电除颤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脑缺氧的表现:,3秒钟:头晕、恶心 10-20秒:昏厥、抽搐 30-45秒:昏迷、瞳孔散大 60秒后: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 4分钟: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不可逆 损害,心肺脑复苏成功的关键是时间,在心脏停搏后
4、4分钟内开始CPR,8分钟内开始高级心肺复苏。,18秒后 脑缺氧30秒后 昏迷60秒 脑细胞开始受损4分钟 脑细胞严重受损 10分钟 脑死亡4分钟为抢救的黄金时间,复苏的成功率与开始CPR的时间密切相关: 心搏骤停后CPR开始的时间 CPR成功率 1分钟内 90 4分钟内 60 6分钟内 40 8分钟内 20 12分钟 2-5每耽搁1分钟,成功的把握就要下降710%,超过12分钟,生存率只有25%,现状,国际标准:5-10分钟我国急救反应时间因条件所限达不到国际标准约有3/4的人得不到有效救治,现状,国外资料统计,院内心跳骤停的抢救成功并痊愈出院约228,平均只有14,1.心源性:占猝死的80
5、%,冠心病占心源性猝死的80%,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2.非心源性:,急 病创 伤,中 毒,溺 水,触 电,可以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心脏骤停的类型*,心室颤动心脏停搏心电-机械分离,十、诊断标准*,意识突然丧失或伴短阵抽搐脉搏扪不到,血压测不到心音消失呼吸间断,叹气样,后停,发在心停后30秒内瞳孔散大面色苍白兼青紫 切忌对心跳骤停患者反复血压测量及听诊心音,或等待心电图的描记而耽误抢救时间!,第二节心肺脑复苏,心肺脑复苏三阶段,第一阶段:初期复苏 基础生命支持 (Basic Life Support,BLS): 第二阶段 后期复苏又称进一步生命支持 (Advanced Lif
6、e Support,ALS):复苏后治疗又称延续生命支持 (Prolonged Life Support,PLS):,(Basic Life Support BLS),初期复苏 基础生命支持,基本生命支持,基本生命支持是呼吸、循环骤停时的现场急救措施,主要任务是迅速有效的恢复生命器官的血液灌注和供氧。利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以胸外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使血液可以携带氧气到脑部及其他重要脏器组织,基本生命支持,现场心肺复苏六步骤:判断意识高声呼救(启动EMSS)C (Circulation):人工循环A (Airway):通畅气道B (Breathing):人工呼吸D
7、 (Defibrillation):心脏除颤,(非专业人士不判断呼吸) 1.患者肩及在耳边大声呼唤: 可以唤之睁眼; 无意识,立即呼救。 2.启动120急救系统 或医疗机构应急抢救系统(EMSS),判断意识及呼救,判断呼吸:方法:一听 二看 三感觉注意区别濒死呼吸,First:成人多因冠心病引起,应立即呼救,获得急救设备 Fast: 因创伤、溺水和中毒所 致,或18岁儿童, 先进行5个周期的CPR,再电话求救,判断意识及呼救,患者:仰卧在硬平面上,松开限制患者呼吸的衣扣、皮带等术者:立于患者一侧或跪于患者一侧(两腿与肩同宽,中线与病人两肩的连线对齐),体 位,C (Circulation):人
8、工循环(胸外按压),1.判断:,成人触摸颈动脉,小儿触摸肱动脉,2.胸外心脏按压部位: 成人:胸骨下半段,双乳头之间,双掌根下压大于5cm,C (Circulation):人工循环(胸外按压),C (Circulation):人工循环(胸外按压),3.手法:以掌跟按压,3.手法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C (Circulation):人工循环(胸外按压),4.按压方法 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轴,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进行按压,C (Circulation):人工循环(胸外按压),基本生命支持,三、C (Circulation):人工循
9、环5.注意要点合适的体位:仰卧,卧平硬面上频率:100次分时间:放松与按压时间比为1:1按压后使胸廓恢复原来位置 尽量减少按压中断,停止时间不大于10秒尽量保证按压的有效性:存在大动脉搏动,C (Circulation):人工循环(胸外按压),6.常见的错误:手指压在胸壁上,易致肋骨、肋软骨骨折。按压用力不垂直,导致按压无效或骨折。肘部弯曲,按压力度不够。冲击式按压或猛压,效果差、易致骨折。放松时手离开胸壁定位点,造成下次按压部位错误。放松时未能使胸壁充分松驰,使血液难以回流至心脏,基本生命支持,C (Circulation):人工循环(胸外按压),7.常见并发症:肋骨骨折胸骨骨折胸肋骨分离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搏骤停 心肺脑 复苏 危重 护理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05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