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课件.ppt
《第4章 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 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课件.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第四章,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4.1 微生物遗传变异4.2 微生物的菌种选育 4.3 微生物菌种的保藏及复壮,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4.1 微生物遗传变异 4.1.1 遗传与变异概念 遗传是指亲代传递给子代一套实现与其相同性状的遗传信息,这种信息只有当子代个体生活在合适的环境下,才能表达出与亲代间相似、连续的性状。 变异是指子代个体因生活环境和其他因素发生改变而与亲代间的不连续、差异性的现象。,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4.1.2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核酸4.1.2.1 三个经典的实验 (1)肺炎双球菌转化 一种肺炎双球菌的野生型有毒力、产荚膜、菌落光滑,称为S型菌落。 其突变
2、型无毒、不产荚膜、菌落粗糙,称为R型菌落。,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肺炎双球菌动物转化试验,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1944年Avery等人从热死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纯了可能作为 转化因子的各种成分,并在离体条件下进行了转化试验: 活R菌 + S菌的DNA 长出S菌活R菌 + S菌的DNA和DNA酶以外的酶 长出S菌活R菌 + S菌的DNA和DNA酶 长出R菌活R菌 + S菌的RNA 长出R菌活R菌 + S菌的荚膜多糖 长出R菌 活R菌 + S菌的蛋白质 长出R菌,肺炎双球菌动物体外转化试验,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32P和35S标记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实验,(2)噬菌体感染实验,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
3、TMV重建实验示意图,(3)植物病毒重建实验,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4.1.2.2遗传物质存在方式 (1)细胞水平 从细胞水平看,无论是原核微生物还是真核微生物,遗传物质全部或大部分DNA都集中在细胞核或核区中。,在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核中,DNA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染色体,外包裹一层核膜,从而构成的在光学显微镜下清晰可见的完整细胞核。,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2)分子水平 首先通过转录作用将DNA上的遗传信息转录到mRNA上去,形成一条与DNA碱基互补的mRNA链,然后再通过转译作用由mRNA上的三联密码顺序去决定蛋白质上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这一过程就是转录与翻译。,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4.
4、1.2微生物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指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稳定的可遗传的变化。它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4.1.2.1基因突变类型 (1)营养缺陷型 指微生物经基因突变引起的代谢障碍而必须添加某种营养物质才能正常生长的突变型。,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2)条件致死突变型 指微生物经基因突变后,在某一条件下呈现致死效应,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却不表现致死效应的突变型。 (3)形态突变型 指由于突变而引起的细胞形态变化或菌落形态的改变的非选择变异。 (4)抗性突变型 由于基因突变而使原始菌株产生了对某种化学药物或致死物理因子的抗性的变异类型。,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5)产量突变型 通过基因突变而获得有
5、用的代谢产物在产量上高于原始菌株的突变株,也称高产突变株。产量突变型实际上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某代谢产物比原始菌株有明显提高的,可称为“正突变”;另一类是产量比其亲本有所降低,即称为“负突变”。 (6)其他突变型 如毒力、糖发酵能力、代谢产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对某种药物的依赖等的突变型。,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4.1.2.2 基因突变的特点 (1)自发性和不对应性 自发性是指微生物各种性状的突变都可以在在没有任何人为的诱变因素的作用下自发产生。不对应性是指基因突变的性状与引起突变的因素之间无直接的对应关系。,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2)自发突变概率低 自发突变率一般在10 610 9之间。 (3)
6、独立性 突变对每个细胞是随机的,对每个基因也是随机的。,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4)稳定性 (5)诱变性 通过人为的诱变剂作用,可将突变率提高10106倍。 (6)可逆性 回复突变的概率与突变概率基本是相同,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4.1.3 微生物基因重组 将两个不同性状的个体细胞内的遗传基因转移在一起,经过遗传分子间的重新组合,形成新的遗传型个体的过程,称基因重组或遗传重组。,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4.1.3.1 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 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方式主要有转化、转导、接合和溶原转变等四种。 (1)转化 指一个受体细胞吸收来自另一供体细胞的遗传物质(DNA片段),通过交换组合把它整和
7、到自己的基因组中去,从而获得了后者某些遗传性状的现象。转化后的受体菌称为转化子,供体菌的DNA片段称为转化因子。,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2)转导 转导是以噬菌体为媒介,把一个菌株的遗传物质导入另一个菌株,并使这个菌株获得另一个菌株遗传性状。转导又分为普遍性转导和特异性转导。 普遍性转导是指转导型噬菌体能传递供体菌株任何基因。,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特异性转导是指温和噬菌体侵染而形成的某一溶源细菌群被诱导裂解时,其中极少数个体的DNA可能与噬菌体的DNA发生若干特定基因转换,从而被整合到噬菌体的基因组上,当该噬菌体周到次感染受体细胞时,就使受体细胞获得了这一特定遗传现象。,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
8、,(3)接合 接合是通过供体菌和受体菌的直接接触传递遗传物质。接合有时也称杂交。 (4)溶原性转变 这是一种与转导相似,但又有本质不同的现象。首先是它的温和型噬菌体不携带任何供体菌的基因,其次是这种噬菌体是正常的完整的,而不是异常情况下产生的缺陷型噬菌体。,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4.1.3.2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 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方式有有性杂交和准性生殖 (1)有性杂交 是指在微生物的有性繁殖过程中,两个性细胞相互接合,通过质配、核配后形成双倍体的合子,随之合子进行减数分裂,部分染色体可能发生交换而进行随机分配,由此而产生重组染色体及新的遗传型,并把遗传性状按一定的规律性遗传给后代的过程。
9、,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2)准性生殖 它可使同一种生物的两个不同来源的体细胞经融合后,不经过减数分裂和接合的交替,不产生有性孢子和特殊的囊器,仅导致低频率的基因重组,重组体细胞和一般的营养体细胞没有什么不同。,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4.2 微生物的菌种选育 菌种选育,就是利用微生物遗传物质变异的特性,采用各种手段,改变菌种的遗传性状,经筛选获得新的适合生产的菌株,以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或得到新的产品。,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4.2.1 从自然界中分离菌种的步骤 自然界工业菌种分离筛选的主要步骤是:采样、增殖培养、培养分离和筛选。如果产物与食品制造有关,还需对菌种进行毒性鉴定。,微生物遗传与菌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4章 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课件 微生物 遗传 菌种 选育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05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