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课时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件.ppt
《第40课时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0课时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40课时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考点1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的原则(1)科学性:指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是否正确,在理论设计上是否科学、合理、严密;(2)简约性:操作是否简便易行、优化,反应条件是否容易达到,所用原料是否常见、易得、廉价,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能够得到满足;,(3)可行性:操作是否安全、合理;步骤是否简单、方便;效果是否明显等;(4)安全性:实验设计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和进行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防倒吸、防爆炸、防氧化、防吸水、防挥发等;(5)创造性:有创新意识,操作更简单,实验误差更小。,考点2实验方案的设计1.实验方案设计的内容:明确 实验目的 ;确定 实验原理
2、 (假设);选择需要的 仪器和药品(或实验装置图);设计 实验步骤(方案)及注意事项;记录 实验现象 ,分析 实验结果 ;得出 正确结论 。2.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3.实验方案设计的分类:气体的制取、净化和性质的综合设计:干燥验证纯净气体的三个先后原则:先净化 后 验证 ,净化时先 除杂 后 干燥,验证时先验 水蒸气 后验其他气体;尾气处理:有毒气体常采用溶液(或固体)吸收 或将之点燃,无毒气体直接排空。,接口的连接:总体上遵循装置的排列顺序,但对于吸收装置应“ 长进短出 ”;干燥管应“ 大进小出 ”。制气实验:装置选择与连接 气密性检查装固体药品加液体药品开始实验(按程序)拆卸仪器其它处理
3、等(制气体的实验,在实验前均应进行 气密性检查 )。加热操作:加热前一般应 先通原料气 赶走空气后再点燃酒精灯。其目的是:一是防止爆炸(如氢气还原氧化铜、CO还原Fe2O3等);二是保证产品纯度。熄灭酒精灯时,一般是“先 撤 后 灭 ”的原则,防止 液体倒吸 。,进行易爆、易燃实验时要防止爆炸(如氢气还原氧化铜应该下通氢气,气体点燃前应该先 验纯 等);防氧化(如H2还原CuO后要“先 灭灯 ,再停氢 ”,白磷的切割要在 水 中进行等);防吸水(如实验取用制取易吸水、潮解的物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原气体不能直接验证,先转化后验证,如CO CO2 ,H2 H2O 。,物质性质探究的综合设计:,1
4、.实验方案评价的思路:根据 实验目的 ,阐明 实验原理 ,选择合适的 仪器和药品 ;根据实验特点,设计 实验装置 ;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可行的 操作步骤和观察重点 ,分析实验中要注意的事项;通过对比和归纳,选出 最佳方案 ;实验结束后写出完整的 实验报告 。,考点3实验方案的评价,2. 实验方案评价的分类(1)实验原理及其方案的评价(2)实验装置的评价(3)实验操作的评价(4)安全性的描述与环保的评价,例1.(2014连云港)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A,例2.(2014泰州)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1)小明同学在家里利用替代品进行相关实验如:配制较多溶液时用玻璃杯代替如图1所示
5、的仪器中的 (填仪器名称,下同);搅拌时用筷子代替 (2)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小明同学选用片状的鸡蛋壳和 (填一种厨房调味品)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并利用矿泉水瓶、玻璃杯、橡皮塞、导管、止水夹等组装了如图2所示甲、乙气体发生装置比较甲、乙装置,甲装置的优点是 (填序号)A反应过程中可以添加固体药品 B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烧杯,玻璃棒,CaCO3+2HClCaCl2+H2O+CO2,B,食醋,选用甲装置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填序号)A块状的胡萝卜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C粉末状的锌与稀硫酸制氢气 D浓硫酸与甲酸共热制一氧化碳,A,收集二氧化碳常选用装置 (
6、填编号,下同);若收集氨气应选用装置 (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下列哪些方法可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填序号)A将点燃的木条伸至集气瓶中部 B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伸至集气瓶口C将点燃的木条伸至集气瓶口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至集气瓶口,B、C,丙;丁,【对点训练】1(2014巴中)下列实验对应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C,例3.(2014内蒙古)有一种工业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亚铁,少量的硫酸铜以及污泥。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法回收铜和硫酸亚铁晶体。方案流程如下:,步骤中需采用是实验操作是_(填操作名称),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步骤中:需加入的物质是过量的_; 步骤中:需加
7、入适量的物质是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某同学认为经过步 骤后所得固体就是纯净的铜,不需要进行步骤,你认为是否合理?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过滤,烧杯,漏斗,玻璃棒,铁,Fe+H2SO4FeSO4+H2,稀硫酸,固体中有铁,不合理,【对点训练】2.(2014江苏淮安)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除去固体氯化钠中混有的少量可溶性氯化镁和难溶性泥沙,设计图所示实验方案,请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1)步骤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搅拌 ,加快溶解。(2)步骤、中,操作X的名称是 过滤 。(3)步骤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除去氯化镁杂质 ;沉淀B的化学式是 Mg(OH)2 。(4)步
8、骤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中出现 较多固体 时,停止加热。(5)有同学认为原实验方案不完善,做出这种评价的依据是 在步骤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除去,导致溶液B中混有NaOH 。,例4.(2014烟台)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2)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 (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 (3)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列举两条) ,15%,能让空气更易流通,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装置二,铜粉的量不足;未待装置完全冷却至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40课时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件 40 课时 实验 方案 设计 评价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05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