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复习ppt课件.ppt
《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复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复习ppt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知识体系构建,春秋战国,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西汉,宋朝,明朝,明清之际,儒学产生百家争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儒学发展到心学阶段,挑战儒学正统的思想出现,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二程、朱熹,王阳明,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不受重视,压制,独尊,新发展,被挑战,利用,全盘否定,是否顺应了时代发展及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巩固统治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演变,(一)儒家思想的形成先秦时期,孔子,政治思想,思想体系的核心:“ 仁 ” 和 “ 礼 ”,主张“正名”,强调“仁”主张“为政以德”,逐步改良政治,主张
2、对鬼神敬而远之,教育思想六经,举办私学和“有教无类”,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学习方法:实事求是和独立思考,思想地位,孔子思想的地位孔子本人在历史上的价值,哲学思想:,孟子,思想的内容,1、仁政学说。提出“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2、主张:性本善。,3、人的修养和义利观,思想的影响,孟子成为“四书”之一,成为“亚圣”,是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荀子,主要思想,自然观方面:“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用之” 的人定胜天唯物主义思想,伦理观上:性恶论,政治上:仁义、“君舟民水”,礼法并施,影响: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改造原来儒家 思想,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经济成 分),对中国传统哲
3、学影响深远,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爱人,为政以德足食民信之,性相近,仁政,仁义,民贵君轻,君舟民水,性善论,性恶论,孔子与老子的对比,政治,世界观,对人民,处世之道,社会发展,“为政以德”,“无为而治”,“敬鬼神而远之”,“天法道,道法自然”,“仁者爱人”,“愚民思想”,“中庸之道”,“无为才能无不为”,通过公民自律达到对社会的治理,“小国寡民”,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兼爱”,“道”是宇宙万物的起源,,“非攻”,“尚贤”,齐物观,逍遥观,天与人“不相胜”,历史向前发展、,政治改革,主张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节俭,先秦儒家思想特点:
4、 (1)具体化,没有抽象的理论基础 (2)具有理想化的色彩 主要内容:大多是关于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从政方面的治国原则。(民间学派),(二)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汉代,独尊地位的确立,1、历史背景: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2、董仲舒 的思想,“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说(君权),“大一统”的理论(中央集权),“三纲五常”学说,成为封建伦理关系的准则(为人处世),3评价:,1)巩固国家的统一,打击地方割据势力2)限制君主的权利,使君主实行“仁政”3)兴办学校,有利于教育的发展。4)确立了儒学在中国的统治地位。,董仲舒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 (1)使儒家思想政治制度化 (2)使儒家思想宗教化 政治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必修 第一 单元 复习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05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