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课件.ppt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涪陵众鑫计算机学校:司春兰,教学资料一、关于教材1、构建思路基础理论、操作技能、操作实务2、教材定位突出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培养实务操作能力的培训,二、关于学习指南,1、对教材进行了纲要、要点提示2、与教材相联系,对教材中未讲解的内容在指南中作了补充,三、考试系统,1、考试模式:上机操作,实行通关制2、考试环节:A、文字录入B、理论操作(单项、多项选择题,判断题)C、实务操作(金算盘软件),四、考试合格率,当前考试合格率情况: 2009年上半年由70%降至55%;2009年下半年由55%降至50%;今年还会进一步控制,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简介,“会计电算化”一词是1981
2、年8月中国财政部和中国会演学会在长春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正式提出的。,一、会计电算化的演变与发展,(一)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起步(二)会计信息化的提出(三)会计软件的发展(四)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五)会计电算化的人才培养,(一)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起步,1、1958年我国第一台计算机诞生2、发展阶段(1)试点阶段1979年财政部拨款500万元,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进行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试点工作;1980年,铁道系统的北京广安门车站、蚌埠铁路分局在微机系统上相继开发了货票处理、工资处理、材料核算、财务决算汇编等应用程序;1983年国务辽成立了电子振兴领导小
3、组,同年,上海市在上海吴径化工厂进行会计电算化应用工作的试点(2)发展阶段1988年,全国掀起了计算机应用热潮,许多企业将财务会计作为应用计算机的突破口,会计电算化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3)普及阶段20世纪90年代,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快速进入普及和深化阶段,(二)会计信息化的提出,1、1999年4月,在深圳召开的“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会计信息化”这一名词。2、21世纪以来,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高度重视会计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从2002年起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制度化,每年举办一次,就一些热点问题召开专题研讨深入研究。3、2009年,财政部发布了财会20096
4、号文件,对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明确了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目标、主要任务、措施和要求。,(三)会计软件的发展,1、专用会计软件在我国会计电算化早期,会计软件研制开发基本处于自发、分散状态。会计软件都是一家一户自行开发的专用软件,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会计软件低水平重复开发现象非常严重。2、通用会计软件(1)1986年以后,为解决会计软件低水平重复开发的问题,也为方便会计报表审核、汇总工作,开始探索在行业内推广通用会计软件(2)1988年商品化会计软件出现。(3)1989年,财政部组织通过了我国第一个商品化会计软件“先锋CP-800通用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拉开了我国
5、商品化通用软件发展的序幕。(4)1996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全国会计电算化发展学术研究研讨会“上提出了会计软件应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观点。(5)19881998年主要是核算型商品化会计软件;1998年以后主要是管理型商品化会计软件3、会计软件产业1992年以后,部分专业软件公司迅速成长,并逐步凸显出软件开发设计规模化、软件生产工业化、软件售后服务专业化等特点。,(四)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从1979年我国开始会计电算化事业以来,财政部发布与会计电算化有关的文件有12个之多1、2009年,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财务20096号)2、2009年,财政部10月印发了“会计
6、从业资格大纲(修订)的通知”(财会办200910号),(五)会计电算化的人才培养,1、学历教育(1)1985年财科所研究生部创建了研究生会计电算化专业,标志着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的教育与培养已经正式纳入我国高等院校的学历教育培养计划之中(2)1996年财政部科研所研究生部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会计电算化专业博士点,开创了我国会计电算化专业高级科研人才的正规教育。(3)截止2008年9月,我国已有34所高校已经设置有会计电算化研究方向的硕士点。,2、继续教育(1)1995年财政部印发了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管理办法(试行)、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大纲,面向社会开展了大规模的初级会计电算化培训。(2)2005
7、年财政部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调整为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三科。2009年财政部对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进行了再次修订,从2010年1月1日起执行。(3)1999年,我国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开始起步,培训对象主要面向已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从事“电算维护”、“电算审查”和“数据分析”等会计电算化岗位并经过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合格的在职会计人员。(4)加快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措施要求: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实践锻炼、交流培训,二、会计电算化的概念,会计电算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广义:指与实现会计电算化有关的所有
8、工作,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三、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关系,(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含义及构成元素(二)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关系,(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含义(AIS),计算机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利用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和处理,完成会计核算任务,并能为会计管理、分析、决策提供辅助信息的人机交互系统。该系统由人、计算机软件硬件(含程序和数据文件)和运行规程三个元素组成,其核心部分是功能完备的会计软件1.人员一般指直接开发、使用、维护计算机系统的人。分为
9、系统开发人员(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员、系统编程及测试人员);系统的使用人员(系统管理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系统操作员数据录入员、数据审核人员、档案管理员、专职会计人员和专职分析人员)2.计算机软硬件,(1)硬件硬件是系统中所有固定装置的总称,是系统工作的物质基础。硬件设备一般包括电子计算机、服务器、网络、接口、外设、及其他专用设备等。一个企业业务处理规模、现有设备状况、选用的计算机系统模式等因素是配置硬件设备的主要依据。会计信息系统常见的硬件结构有单机结构和网络结构(2)软件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如Windows及网络操作系统、语言加工系统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应用软
10、件主要包括通用应用软件和专用应用软件等,如会计软件。软件同时还包括数据和程序文件。,3.运行规程(1)规程是指有关会计电算化的各种法令、条例及规章制度,即用来管理和控制系统运行的各种规定、制度。(2)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政府颁布的法令、条例;另一类是系统运转的各项规定,如数据准备说明书、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操作使用说明书、机房管理制度及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等。,(二)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关系,1、二者的联系A、两者的目标是相同的,都是提供对信息用户有用的会计信息。B、两者的技术平台是相同的。都需信息技术的支持。2、二者的区别A、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单位生产会计信息的“加工厂”,包括会计数据的采
11、集、数据的加工处理和会计信息的输出B、会计电算化侧重号召会计工作者积极采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并产生规范的财务报告。C、建立计算机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电算化的核心工作,四、会计电算化数据处理特点,1、会计数据输入代码化:在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需对各种会计数据实行统一编码,实现数据表示的系统化和标准化,便于计算机处理。2、会计数据处理自动化3、会计数据存储电子化4、会计数据传递规范化5、内部控制程序化,五、会计电算化的作用,(一)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1.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2.缩短会计数据处理周期,提高会计数据的时效性3.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正确性和规范性(二)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会计 电算化 基础知识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05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