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电力节能技术原理及应用介绍课件.pptx
《工业企业电力节能技术原理及应用介绍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企业电力节能技术原理及应用介绍课件.pptx(1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你们好,工业企业电力节能技术 及应用介绍,目 录,2、供电节能技术,3、应用技术方案,4、小结,1、概述,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 2012年全国用电量为49591亿千瓦工业用电量为36061亿千瓦时,占总用电的72.7%。在工业企业的各项成本中,电费已成为紧随物料成本、人工成本之后的第三或第四项大最大的成本,特别是在某些高耗能企业中,电费已成为最主要的成本 然而,许多企业由于管理、工艺、技术等各方面原因,用电利用效率偏低,具有较高的节能潜力,因此通过电力节能技术的采用,降低电费支出成本、提高利润空间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工业企业的关注和重视,概述,工业用电能源浪费症状分析生产工艺落后:部分企业采用的
2、生产技术或工艺相对落后,单位产品能耗和电耗大供配电系统运行效率低 1)变压器及配电线路配置不合理 2)设备配置不合理,“大马拉小车”情况严重 3)用电设备陈旧老化 4)流体设备运行工艺不合理,概述,工业用电能源浪费症状分析电力品质低,电能质量差 1)瞬变电压和浪涌电流的影响 2)谐波的影响 3)供电电压不稳定电力能源管理方式粗放 1)能源计量、检测管理制度不建全 2)电能管理缺乏精细化管理手段 3)缺乏统一的电力调度、负荷管理、电能管理平台,概述,目 录,2、供电节能技术,3、应用技术方案,4、小结,1、概述,企业供电节能技术,提高供配电运行效率,电力调度集成系统,改善供电品质提高电能质量,企
3、业节电技术,电机节能,用电设备节能技术,制冷系统节能,照明系统节能,空压机系统节能,无功补偿技术,自动电压控制,谐波治理,设备状态监测,变压器经济运行,供配电协同优化,电力需量控制,电力监控分析,电能量计量分析,用电负荷管理,供电系统构成,提高供配电运行效率,供配电系统存在的问题 1)供配电系统中能耗最多的是电力变压器及配电线路。由于企业生产工艺的改变,会出现按设计配置的变压器容量与实际不相匹配的情况,例如变压器容量过大、负载率低,变压器损耗大;配电线路粗细和长短不合理、不规范等问题 2)用电设备多为满负荷设计,额定功率普遍偏大,实际运行效率低,通常电机的使用效率不到75%,“大马拉小车”与低
4、负荷运行的情况普遍存在。因此,电机消耗的电能中有相当部分是以发热、铁损、铜损、噪音与振动等形式被浪费掉,提高供配电运行效率,解决方案,提高供配电运行效率,提高供配电运行效率,变压器经济运行,供配电协同优化,电力需量控制,供配电协同优化 供配电协同优化是在保证企业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运行的前提下,通过多种切实有效的技术手段的实施达到系统节能的目的,具体的措施有:提高企业日负荷率提高电力(配电)变压器负载系数提高企业和企业用电体系功率因数采用节能型变压器合理优化供配电系统的结构,提高供配电运行效率,1 企业应根据用电性质、用电容量,选择合理供电电压和供电方式。从节能的角度分析,在输送功
5、率相同的情况下,选择高压比低压更好以6kV和10kV为例,采用10kV供电比6kV减少损耗64%,从10kV升压为35kV,线损会降低91.8%,企业供电的合理化,2 企业变配电所的位置应接近负荷中心,减少变压级数,缩短供电半径,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3 企业根据受电端至用电设备的变压级数,其总线损率分别应不超过以下指标: a)一级 3.5; b)二级 5.5; c)三级 7。,企业供电的合理化,降低线路损耗的主要措施 减少变压次数,尽量将高压供电线路架设到企业的用电负荷中心区域合理提高供电电压,对电网进行升压改造是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例提高功率因数,减少无功损耗,降低线损,企业供电的合
6、理化,降低线路损耗的主要措施 均衡三相负荷,降低三相负荷的电流不平衡度 合理调整运行方式,改进线路的布局,避免超负荷及迂回供电按照经济电流密度来选择导线的截面积,对输送电流密度过大的导线,应及早更换、加大线径,企业供电的合理化,4 企业根据受电端电压在额定电压允许偏差范围内,企业用电设备的供电电压偏移值不应超过额定电压5。5 调整企业用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合理分配与平衡负荷,使企业用电均衡化,提高企业负荷率。根据不同的用电情况,企业日负荷率应不低以下指标: a)连续性生产 95; b)三班制生产 85; C)二班制生产 60; d)一班制生产 30。 P 21,企业供电的合理化,6 企业单相用电
7、设备应均匀地接在三相网络上,降低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供电网络的电压不平衡度应小于2。 7 企业在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基础上,应在负荷侧合理装置集中与就地无功补偿设备,在企业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应不低于0.90;低负荷时,应调整无功补偿设备的容量,不得过补偿。,2 企业供电的合理化,变压器经济运行分析 变压器经济运行与否,是由所带负荷大小、本身能耗的功率以及变压器在磁化过程中引起的空载无功损耗、绕组电抗中的短路无功损耗等因素决定的 变压器在变换电压及传递功率的过程中,自身将会产生有功功率损耗和无功功率损耗,可以根据变压器的有关技术参数,合理地选择运行方式,并加强变压器的运行管理,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条
8、件,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 胡景生.变压器经济运行.中国电力出版社,提高供配电运行效率,变压器经济运行分析技术手段 1)变压器并列运行的经济运行方式 2)变压器分列运行的经济运行方式 3)调整负载与变压器经济运行 4)变压器间负载的经济分配 5)变压器经济负载系数与经济运行区 6)变压器及其供电线路的经济运行 7)变压器经济运行管理系统,提高供配电运行效率,最佳运行区 1.33JZ2 0.75经济运行区 JZ2 1最劣运行区 0 JZ2,电力需量控制系统 企业应合理安排各工序的运行方式,尽量避免大功率设备同时启动或运行,特别要对具有冲击性负荷特性的工序进行有效的控制,减少企业的峰值负荷,而要实现上
9、述目标,要靠人为操作很难做到,因此需要通过电力需要控制系统对企业关口需量进行控制,通过功率改变、功率延时、功率切除等手段完成对企业用电的合理调配,减少冲击电流对电力设备的影响,提高企业用电质量,提高供配电运行效率,要解决的问题 1)高能耗企业的电费采用两部制电价,电度电价和需量电价,如何在不影响生产情况下,削峰填谷,减少需量电价 2)各个工序的负荷特性不同,无法采用统一的预测模型对其用电负荷进行预测 3)企业中参与需量控制的设备的控制特性差别较大,集中控制会带来安全隐患 4)电力需量的闭环控制实时性要求较高,要具备快速的采集单元和控制单元,提高供配电运行效率,技术实现采用先进的预测技术,对工序
10、用电负荷进行预测分析,形成以关口需量预测、等值负荷预测、特殊工序预测的企业电力负荷预测机制建立了上下两级(全厂级、工序级)的需量控制模式,明确了各级的控制任务,提高了控制的安全性研发需量控制执行装置,实现对电压、电流、电度、工艺数据的采集及对现场设备的闭环控制,提高供配电运行效率,主要功能 1)企业电力负荷预测与负荷特性分析 2)需量控制点负荷与需量趋势分析 3)需量控制策略制定与控制目标值优化 4)电力需量优化装置的控制需量优化分配 5)控制对象电气量采集与控制命令下发 6)企业关口最大需量控制 7)区域最大需量控制,提高供配电运行效率,企业供电节能技术,提高供配电运行效率,电力调度集成系统
11、,改善供电品质提高电能质量,企业节电技术,电机节能,用电设备节能技术,制冷系统节能,照明系统节能,空压机系统节能,无功补偿技术,自动电压控制,谐波治理,设备状态监测,变压器经济运行,供配电协同优化,电力需量控制,电力监控分析,电能量计量分析,用电负荷管理,用电设备存在的问题 1)工矿企业中有不少的变压器、电动机、风机、泵类、压缩机、电焊机等通用设备及供电线路陈旧,这些设备及供电线路在运行时效率低、耗电多、浪费非常大,存在着很大的节电潜力 2)风机、泵、压缩机等通用机械拖动设备大部分设计为固定功率运行,但实际运行时所需的压力或流量并不固定,系统匹配不合理,“大马拉小车”现象严重,设备长期低负荷运
12、行,用电设备节能技术,解决方案,用电设备节能技术,用电设备节能技术,电机节能,制冷系统节能,照明系统节能,空压机系统节能,电机节能技术 在企业中,存在大量有电机拖动的设备,电机节能是极大的一个节能空间。电动机容量的确定原则: P为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e为电动机的额定功率电动机类型确定原则:在满足电动机安全、起动、制动、调速等方面要求的情况下,以节能的原则来选择。 1)恒负载连续运行,功率在250kW及以上,宜采用同步电动机 2)功率在200kW及以上,宜采用高压电动机 3)除特殊负载需要外,一般不宜选用直流电动机,用电设备节能技术,电动机拖动风机及泵类负载的节能分析 1)选用节能型电动机、风机
13、、泵 2)按正常操作流量的1.11.15倍及风压余量不超过10%的要求考虑选用风机 3)选用泵时,在满足所需最大压力的情况下,其额定流量为正常操作流量的1.11.5倍,扬程余量不超过8% 4)根据负载功率的大小,合理选择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使电动机运行时的平均负载率在0.71之间,确保电动机高效运行,用电设备节能技术,电动机软启动技术 1)电动机软启动时,起动电流从零线性上升至设定值,无冲击电流。这样在启动过程中的启动电流,就由过去过载冲击电流不可控制变成为可控制。 2)软启动器可以引入电流闭环控制,使电动机在起动过程中保持恒流,电机启动的全过程都不存在冲击转矩,而是平滑的启动运行。确保电动机的
14、平稳起动。 3)可根据负载特性调节起动过程的各种参数,保证电动机处于最佳的起动状态。 4)降低了电动机在空载或轻载时的输入电压,减小了电动机的损耗,提高了功率因数,减少了线路损耗。 5)具有过载、过流、缺相、过热等保护功能,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用电设备节能技术,变频调速节能技术 通常配置风机、水泵、压缩机时,其额定流量高于需要的实际流量。其次,生产状况改变时对流量的需求也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对流量进行调节。若采用节流调节,会造成能量损失。若采用变频调速来调节流量,可取得较好的节电效果 电机类负载按照负载类型主要分为恒转矩负载(摩擦类和位能类)、风机泵类负载(风机和水泵类)、恒功率负载(卷机和
15、开卷类)等,因此变频器的选择应该按照负载类型进行选择,用电设备节能技术,运行节能 1)电动机运行节能 保证电动机运行环境良好 保证电动机温升不超过标准 更换损耗大的电动机 更换容量大的电动机 限制电动机的起动次数 减少或消除电动机的空载运行 对三相异步电动机实行静态电容无功功率补偿等措施,用电设备节能技术,2)风机运行节能 凡是大马拉小车的风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换成小容量的 根据工艺要求和天气温度变化等条件,尽可能减少运行时间 对风量进行有效地控制,如调整出口风门、入口风门和入口叶片等,以减少空气阻力 降低静压力 对管网要及时查漏和堵漏 调整风机电动机的转速,用电设备节能技术,3)水泵的
16、运行节能 避免大马拉小车,对容量过大的水泵应更换适合工艺要求容量的水泵 根据工艺要求,尽可能减少运行时间 进行水量控制,采用阀门、挡板等适当地减小流量 降低静压力 适当地将水泵加以串联或并联 降低扬程或减少运行台数 对轴流泵和斜流泵可以在很宽范围内进行翼角控制,以提高效率,用电设备节能技术,制冷系统节能技术主机节能 1)主机余热回收 2)主机变频控制 3)大温差,小流量控制输配系统节能 1)更换高效节能水泵 2)智能变频控制冷却塔节能:冷却塔经过改造成深度负压冷却塔后,可降低冷却水温35度,提高主机效率10%,用电设备节能技术,独立除湿技术 对空气先进行除湿处理,节省大量耗费在空气上的潜热和降
17、温显热中央智能控制系统 通过中央空调智能控制系统,可以随着工况变化智能调节主机负荷采用蓄冷技术 包括采用蓄冰空调和设置冷冻水池,用电设备节能技术,照明系统节能技术 照明系统的节电主要包括: 1)采用高效节能光源 2)采用节能的照明电器附件 3)采用高效率、配光合理的照明灯具; 4)采用合适的照明方式; 5)采用合理的照明控制手段 6)合理的供电方式和线路选择、良好的日常维护管理等。,用电设备节能技术,空压机系统节能空压站分区输出 根据企业内部用气不同的压力要求,将统一供气改为分区供气,达到降低供气压力,减少能耗的目的智能控制,恒压输出 1)对空压机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减小电动机的运行功率 2)电
18、机在变频运行状态保持储气罐出口压力稳定,用电设备节能技术,企业供电节能技术,提高供配电运行效率,电力调度集成系统,改善供电品质提高电能质量,企业节电技术,电机节能,用电设备节能技术,制冷系统节能,照明系统节能,空压机系统节能,无功补偿技术,自动电压控制,谐波治理,设备状态监测,变压器经济运行,供配电协同优化,电力需量控制,电力监控分析,电能量计量分析,用电负荷管理,有功功率是保持用电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的电功率,也就是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机械能、光能、热能)的电功率。无功功率是用于电路内电场与磁场,并用来在电气设备中建立和维持磁场的电功率。视在功率的平方=有功功率的平方+无功功率的平方功率因
19、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之比功率因数对供电系统的影响 用户的功率因数低,不仅浪费了昂贵的电力设施的供电能力,而且使电网的安全裕量降低,威胁电网的安全工作,削弱了电网应付冲击负载和意外负载出现的能力。此外,功率因数低还带来输配电系统“线损”的增加,因此电网的整体效率下降,同时会带来以下影响: 1)供电线路及变压器的电压损失增大 2)供电线路及变压器的损耗增大 3)发电机的出力降低,改善供电品质、提高电能质量,大量的电感性设备,如异步电动机、感应电炉、交流电焊机等设备是无功功率的主要消耗者。在工矿企业所消耗的全部无功功率中,异步电动机的无功消耗占了60%70%;而在异步电动机空载时所消耗的无功又占到
20、电动机总无功消耗的60%70%。所以要改善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就要防止电动机的空载运行并尽可能提高负载率。变压器消耗的无功功率一般约为其额定容量的10%15%,它的满载无功功率约为空载时的1/3。因而,为了改善电力系统和企业的功率因数,变压器不应空载运行或长期处于低负载运行状态。供电电压超出规定范围也会对功率因数造成很大的影响。当供电电压高于额定值的10%时,由于磁路饱和的影响,无功功率将增长得很快,据有关资料统计,当供电电压为额定值的110%时,一般无功将增加35%左右。当供电电压低于额定值时,无功功率也相应减少而使它们的功率因数有所提高。但供电电压降低会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所以,应当采
21、取措施使电力系统的供电电压尽可能保持稳定。,影响功率因数的主要因素,无功与电压:由于无功不平衡引起的电压偏移,当无功过剩时电压升高,无功不足时电压降低。无功潮流愈大,在电力网中造成的电压降也愈大,电压偏移就愈大。无功与线损:当COS=0.7时,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基本相当。电网中由负荷引起的电能损耗有一半是由无功功率引起的,所以减少无功输送对于电网降损节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无功还通过电压间接地影响着线损:在负荷高峰时,由于负载损耗要远远大于变压器损耗,所以提高电压能够取得明显的降损节电效果。反之,在负荷低谷时,无功负荷将随着电压的升高有较大增加。无功功率如果被设备占用过多,就相当与电网中大量的
22、电能不能被利用,占用额定容量,造成电网效率低下。同时,大量无功功率在电网中来回传送,而且使得线损高企浪费严重。只有提高了功率因数,降低无功功率,减少无功流动。(1)提高设备负载率,较少占用无功(2)无功补偿:实行无功分区分压就地平衡。,电压、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的关系,提高功率因数,功率因数从0.83提高至0.99,减少线路中各电气元件的容量,减少投资费用,降低电能损耗减少供电系统的电压损失,使负载电压更稳定,改善电能质量可以增加系统裕度,挖掘出了发供电设备的潜力减少用户的电费支出,企业用电设备的非线性负荷(气体放电类电光源、镇流器、调速传动装置、变频器、电弧炉、电石炉、磁性铁芯设备)产生高次谐
23、波,引起电网电压及电流的畸变,应采取抑制谐波的措施谐波的危害 1)引起电力电容器的谐波放大 2)增加旋转电机、输电线、变压器的损耗 3)造成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工作纷乱 4)干扰通信系统、引起电力测量的误差 5)延缓电弧熄灭 6)导致功率开关器件、镇流器、互感器、熔断器的运行异常和故障,改善供电品质、提高电能质量,滤除谐波,有效滤除5次谐波,防止设备老化,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生产安全性和稳定性降低各电气元件的损耗,改善电能质量,提高电能利用率,解决方案,改善供电品质、提高电能质量,改善供电品质提高电能质量,无功补偿技术,自动电压控制,谐波治理,设备状态监测,无功补偿技术 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电力供
24、电系统中所承担的作用是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电容器补偿 按照补偿位置可以分为: 1)集中补偿:电容器接在变电所的高压或低压母线 2)分组补偿:电容器分别安装在各车间配电盘的母线上 3)就地补偿:电容器直接接在用电设备附近,改善供电品质、提高电能质量,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SVC) SVC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动态的无功源。根据接入电网的需求,它可以向电网提供无功(容性),也可以吸收电网多余的无功(感性)。把电容器组(通常是滤波器组)接入电网,就可以向电网提供无功。当电网并不需要太多的无功时,这些多余的容性无功,就由一个并联的空心电抗器来吸收 安
25、装于负荷端的SVC可以实现提高功率因数、抑制电压波动和闪变、消除无功冲击、补偿三相不平衡、滤除高次谐波的作用,改善供电品质、提高电能质量,化工厂的电解电源或者钢厂的轧机,都因为容量较大,且使用了电力电子整流器,使得其工作时需要大量的无功。虽然在电源方面采用了多重化和裂相技术,其工作时产生的谐波还是不能忽视。同时,在电解的初期和轧机的咬钢期,都会出现较明显的无功波动,这种无功波动会直接导致系统电压的波动。而这种电压波动,除了对周围用电设备造成影响以外,对其本身的工作质量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安装SVC之后,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使用交流电弧炉炼钢,会对电网产生较大的冲击。由于电炉不断变化的铁磁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业企业 电力 节能 技术 原理 应用 介绍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05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