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课件.ppt
《事故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故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课件.ppt(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危害辨识、安全评价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一讲危险、危害因素及分类,一、概念: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 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使人造成伤亡,对 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 因素。,二、危险、危害因素分类: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其他危险、危害因素生物性危害、危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电危害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噪声危害粉尘与气溶胶振动危害作业环境不良电磁辐射信号缺陷运动物危害标志缺陷明火其他物理性危害和危
2、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指挥错误操作失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第二讲 危险辨识和评价,一、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一)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概念: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危险物质:一种物质或若干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
3、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米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危险物质超过临界量有两种情况:,单元中的一种危险物质数量达到或超过临界量。单元中的各种危险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之比的和大于1。计算工式:,q1,q2,Q1,Q2,+,1,(二)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根据上述原则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7大类: 1、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贮罐区(贮罐):2、易燃、易爆、有毒
4、物质的库区(房);3、具有火灾、爆炸、中毒危险的生产场所;4、企业危险建(构)筑物;5、压力管道;6、锅炉;7、压力容器。,二、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组成1、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一)风险评价的步骤 (1)资料收集; (2)危险危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3)评价过程; (4)提出降低或控制危险的安全对策 的措施;,(二)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 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是“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技术研究提出的风险评价方法。它在大量重大火灾、爆炸、毒物泄露中毒事故资料的统计分析基础上,从物质危险性、工艺危险性入手,分析大量事故发生的原因、条件,评价事
5、故的影响范围,伤亡人数、经济损失和应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2、重大危险源的管理3、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报告4、应急计划(应急预案)5、工厂选址和土地使用规划6、重大危险源的监察,案例,2005年10月25日15时左右,位于吴忠市利通区郭家桥乡的吴忠市振宏造纸厂在清理闲置一年多的化浆池时,在无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违章指挥、违反操作规程,先后造成杨自立等5人硫化氢中毒死亡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2003年12月24日北京中石油出现的硫化氢井喷事故。中毒死亡了二百多人,中毒受伤一万六千多人,其中死亡200多人,中石油只有2人,其他都是返回来的群众。2005年6月7日,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氯碱分公
6、司在对乙炔气柜进行年度检修工作时,由于中毒窒息,造成3人死亡。,第三讲应急救援预案,第一节 事故应急预案概述 一、应急预案的概念和分类 应急预案也称为重大事故应急计划,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具体设备、设施、场所和环境,在安全评价的基础上,为保证事故发生后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理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紧急处理方法和措施(包括现场和厂外的)。,应急预案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应急预案应当有相应的组织负责编制,根据预案责任主体的性质不同,应急预案可以分为企业预案和政府预案,企业预案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由企业负责,政府预案由政府组织制定,由
7、相应级别的政府负责。,二、应急预案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具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第三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第六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国务院特种设备监察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
8、练。”,国务院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对应急预案适时进行修订,定期组织演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记录应当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备案。”,三、什么是重、特大事故 根据原劳动部对国务院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的解释,重大事故是指一次死亡3人以上(含3人)的事故。根据原劳动部对国务院34号令的解释,特大事故包括: 1、民航客机发生的机毁人亡事故(死亡40人及其以上);专机和外国民航客机在中国境内发生的机毁人亡事故; 2、铁路、水运
9、、矿山、水利、电力事故造成一次死亡 50人及其以上,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及其以上的事故; 3、公路和其他发生一次死亡30人及其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万元及其以上的事故(航空、航天器科研过程中发生的事故除外); 4、一次造成职工居民100人及其以上的急性中毒事故; 5、其他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四、应急预案的目的 (一)将紧急事故(事故)局部化,避免事故扩大,可能的情况下予以消除; (二)尽量缩小事故对人和财产的损失。,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要求:(一)基本要求有7点:,1、根据实际情况,按事故的性质、类型、影响范围严重后果等分等级地制定相应的预案。为使预案
10、更有针对性和能迅速应用,一般要制定出不同类型的应急救援预案。如火灾型、爆炸性、泄露性等一个单位的不同类型应急救援预案要形成统一整体,救援力量要统筹安排。,2、要切合本系统、单位的实际条件制定预案; 3、制定的预案要有权威性,各级应急组织要职责明确,通力协作; 4、预案要定期演习和复查,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检查和修正;,5、 应急队伍要进行专业培训。并要有培训记录和档案,应急预案要通过考核证实确能胜任所担负的应急任务后,才能上岗。 6、各专业队伍平时就要组建落实并配有相应器材。 7、应急器材要定期检查,保证设备性能完好。,六、应急救援的特点,不确定性和突发性应急活动的复杂性后果易猝变、 激化和放大
11、,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过程、步骤共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第二阶段:全面分析,科学评估: 1、 危险源的分析;,2、 危险度的评估; 3、 救援力量的分析。 第三阶段:制定预案要分工负责,组织编写; 第四阶段:制定预案要实地勘察,反复修改。,八、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 1、基本情况; 2、可能会发生事故时,对事故进行 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 3、应急救援的组成和职责; 4、报警与通讯;,5、 现场抢险; 6、条件保障; 7、培训和训练; 8、预案的评估和演练。,九、应急预案的基本任务,抢救受害人员,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迅速危险源;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查清
12、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第二节 应急预案编制内容,一、厂区基本情况 1、生产区、生活区和辅助区的划分 2、生产原料、中间产品和产品; 3、工艺流程和主要技术参数; 4、产量、产值、人数等; 5、主要安全设施及其分布。,二、周围环境1、周围气象、气候、地理、地形、地貌、水文;2、周围人口分布;3、周围重要单位和设施;4、交通,三、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1、明确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参加单位、人员及其作用及职责 2、明确应急反应总负责人,以及每一具体行动的负责人; 3、列出本区域以外有提供援助的有关机构。,四、危害辩识与风险评价1、确认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地点;2、确定事故影响范围及可能影响的人数;3、
13、划分事故严重程度。4、导致那些最严重事故发生的过程;5、对潜在事故的描绘;,6、对泄露物质数量的预测;7、对泄露物质扩散的计算;8、有害效应的评估;9、非严重事故可能导致严重事件的时间间隔;10、如果非严重事件被中止,它的规模如何;11、事件之间的联系;12、每一个事件的后果。,五、报警和通讯联络 1、报警系统及程序; 2、报警方式:; 3、与政府主管部门和应急救援机构的通讯; 4、紧急通告:事故、时间、地点、单位、原因、程度等。,六、应急设备与设施下列应急设备的数量、型号、存放地点及获取方式:(1)急救设备(2)个体防护设备(3)通讯设备(4)检测设备(5)消防设备(6)维修工具等,七、应急
14、计划区包括危险区、缓冲区和安全区。 八、应急状态分级 1、厂内应急:后果仅限于企业内,厂内应急预案启动,厂外应急预案待命; 2、厂外应急:后果超出厂区边界,厂内外应急预案启动。,九、保护措施程序(1)事故初期控制措施(2)发布疏散居民的命令(3)告知避灾路线、负责避灾的机构和负责人、临时避难场所等。(4)对特殊人群(学校、幼儿园、老弱病残)的保护措施(5)现场急救注意事项(6)泄漏处理(7)对特殊设施的保护措施,十、关闭程序1、关闭行动的负责人;2、设备关闭操作程序;3、关闭专用工具;4、关闭具体操作人员;5、需关闭设备是否有明显标准;6、应关闭的设备明细。,十一、信息发布 1、明确各应急小组
15、在应急过程中对媒体公众的发言人; 2、描述向媒体和公众发布事故应急信息的决定方法; 3、信息发布周期。,十二、事故后的恢复程序 1、明确决定终止应急,恢复正常秩序的负责人; 2、明确保护事故现场的方法; 3、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 4、连续检测影响区域的方法;,十三、培训与演练1、制订每年培训、演练计划;2、培训演练目的3、培训内容4、培训要求5、通过对应急人员培训,确保合格者上岗,十四、应急预案的维护 1、明确每项计划更新、维护的负责人; 2、描述每年更新和修订应急预案的方法; 3、根据演练、检测结果完善应急计划。,十五、记录与报告 1、培训记录; 2、演练记录; 3、修改记录。,第三节 应急
16、预案的编制,一、应急预案编制的原则 (一)事故应急预案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本企业、本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而且有突发性的灾害,如火灾、爆炸、毒气泄漏等。 (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应以完善的预防措施为基础,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三)企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防止人员伤害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 (四)企业编制现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应包括对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和措施。 (五)企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六)企业应确保事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事故 应急 预案 危险 化学品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04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