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电信五年发展规划精华版.doc
《广州电信五年发展规划精华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电信五年发展规划精华版.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广州电信五年发展规划(20032007)精华版北京新华信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广东省电信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广东省电信公司广州市分公司企业发展部2003年10月目 录前言1第一部分 市场发展趋势分析21.1相关政策将给广州地区电信市场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21.2广州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为电信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21.3客户通信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21.4技术变革向广州电信展现了巨大的发展前景31.5广州电信各电信运营商分析31.6广州市场各电信业务发展趋势分析4第二部分 公司五年发展目标52.1主要发展目标52.2各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6第三部分 市场发展规划7第四部分 服务提升规划84.1目前广州电信
2、需要解决的服务问题84.2服务体系的全面提升将从三个方面展开94.3服务体系的建设94.4服务提升工程114.5品牌提升工程13第五部分 网络发展规划15第六部分 管理提升规划166.1目前广州电信需要解决的管理问题166.2广州电信科学管理目标的分三个阶段实施176.3第一阶段(20032004.6):业务能力的优化186.4第二阶段(2004.62005.12):公司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216.5第三阶段(2006.12007.12):提升公司创新能力27结束语28前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成立并成功上市之后,集团总经理周德强便提出,中国电信将力争从2003年开始的五年左右的时间内,把中国电信发展
3、成为规模大、价值优、实力强的世界级现代电信企业集团。广东省电信公司作为中国电信集团内最重要的子公司之一, 2002年其营业收入占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将近1/4。总经理冯雄提出,广东电信要领先于其他电信公司的步伐,到2005年,在集团公司内率先建成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通信企业。而广州电信作为广东省电信公司的主要分公司,2002年营业收入占到广东省电信公司的1/4。2003年总经理黄和生为广州电信提出了“网络先进、业务齐全、服务一流、管理科学,具有综合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华南通信中心”的五年发展战略目标。本报告是对黄和生总经理提出的五年发展战略目标进行具体的阐述,并把这个整体的战略目标分成网络发展战略
4、、市场发展战略、服务提升战略、管理提升战略四大战略模块进行分别规划,同时,对每个战略模块再进行5年的分阶段规划。同时,本报告还提出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广州电信战略发展目标的阶段性实现情况进行评判。本报告结构上分为六大部分:市场发展趋势分析、五年发展目标分解、市场发展规划、服务提升规划、网络发展规划、管理提升规划。第一部分 市场发展趋势分析1.1相关政策将给广州地区电信市场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加入WTO的承诺,将促进外资电信运营商进入中国市场,虽然由于国际电信市场的低弥,外资还没有大规模进入,但是从长远来看,威胁是必然的。随着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的有关
5、原则性协议自2003年6月29日在香港宣布之后,促进了广州与香港更加紧密的联系,这无疑将增加广州和香港之间的电信业务量,给广州电信业带来机遇。同时,CEPA也将促进香港的电信运营商进入大陆市场,而广东必定是收到冲击最大的一个地区。广州“十五”计划的主题是到2005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处于全国大城市前列是广州“十五”期间的主要目标之一。广州市政府同时制定了“数字广州”的发展蓝图,这对电信企业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1.2广州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为电信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2002年广州GDP增长11.8,总值突破3000亿元,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经济发展保持了“
6、速度超前一步,质量领先一筹”的优势。根据广州未来发展计划,到2007年,广州人均GDP将超过8000美元,这将有效做大电信市场需求的蛋糕。预计,20032007年,广州电信市场将保持年增长率1012的水平,至2007年全市通信业务收入将突破270亿。1.3客户通信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快速发展,消费者的需求更加细分化、多元化。广州近三年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随着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通信的需求也将增加,对通信的消费会向更加快捷和多样化方面发展。另一方面,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各类行业,各个企业,对通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用的通信服务也越来越多。目前的行业
7、通信需求已经渗透到话音、数据和多媒体等领域,越来越接近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1.4技术变革向广州电信展现了巨大的发展前景承载技术将向着低成本,高服务质量的方向发展,这对电信运营商降低成本是一个好消息,但是承载技术的这个发展趋势,将降低运营商地域扩张的成本,因此,将促进电信运营商的竞争。软交换技术和NGN的逐步走向成熟,将促进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融合的趋势。NGN将提供语音、数据、视频业务和多媒体融合业务,满足通信个性化、移动化和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需求。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将深刻改变区域内的电信竞争格局。1.5广州电信各电信运营商分析广州地区主要运营商综合竞争力比较指标(2002年末)比较指标广州
8、电信广州移动广州联通对比收入市场份额()42.947.29.9移动较强,联通弱用户比例()325117移动半边天下通信基础资源充足加紧建设自给有余电信联通移动城域网资源能力强势基本没有一般电信占主导地位近期重点新业务无线市话GPRSCDMA1XGPRS发展尚可,联通手机补贴营销模式强势撬动了中高端市场;无线市话资费点燃中低端市场无线上网技术ADSL+WLANGPRS+WLANCDMA1X+WLAN联通移动电信增值业务种类种类较多种类繁多种类较多基本相似增长点运营模式互联星空移动梦网联通在信基本相似自营营业厅405021移动电信联通结论:广州电信在固定电话占有绝对优势,在通信基础资源方面(尤其是
9、在本地固定接入资源、同城互连以及电信级维护上)占有明显优势;广州移动在移动用户数、网络容量占较大优势;而广州联通在网络技术和内容提供方面有后发优势。1.6广州市场各电信业务发展趋势分析移动电话发展趋势广州地区移动电话用户数将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将放缓。移动单向收费、号码可携带以及3G牌照的发放将进一步加剧移动电话市场对固话的替代分流。固话市场发展趋势广州地区固定电话仍有一定发展空间,将接近饱和状态。新楼盘和集团用户成为固话市场竞争的焦点。数据多媒体业务发展趋势因特网近几年的发展势头预示着数据多媒体业务市场将迅速扩张。宽带多媒体业务将成为新的增长点。数据多媒体业务占总企业总收入的比重正在大幅提高
10、。第二部分 公司五年发展目标2.1主要发展目标广州电信五年(20032007)发展目标是:全面落实省公司战略目标,力争利用5年时间把广州电信建设成为网络先进、业务齐全、服务一流、管理科学,具有国际综合竞争力的华南现代通信中心。2.1.1财务目标广州电信必须满足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电信上市公司的要求,首先要在财务指标方面达到同行业内国际一流。努力实现“利润增长高于收入增长,成本费用增长低于收入增长”的目标。具体财务指标的目标:年收入年均增长5.3,到2007年实现收入90亿元,利润年均增长6。EBITDA收入年均增长45,EBITDA/收入维持在6566之间。成本费用的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资本性支
11、出占总收入的比例逐年降低,最后维持在20左右。2.1.2市场目标2.1.3服务目标1) 客户满意度(CS)目标:大客户满意度达到85分,商业客户满意度达到81分,公众客户满意度达到75分。2) 千人投诉率目标:降低到2.5。(新加坡电信2002年度的千人投诉率:商业客户为2.2%,公众客户为2.7%)3) 服务网点数目标:广州服务网点数达到200左右。4) 客户服务人员比例目标:达到60。5) 每客服人员服务客户数目标:每服务人员服务20个大客户;每个服务人员服务300500个商业客户;每服务人员服务30005000左右公众客户。(此项指标由于没有任何可参考的数据,因此只能根据广州电信客户规模
12、以及员工规模推算)6) 1000号客服中心效率目标: 20秒钟内准确处理客户电话的数量占客户来电总数的比率达到80;客户首次来电解决问题的比率达到85。2.1.4网络目标2.1.5管理目标1) 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 200万元。2) 人员投入产出率达到。3) 人均利润达到50万元。4) SLA履约率超过90。5) 关键员工流失率低于3%。6) 人员结构比例:营销人员、维护人员和管理人员比例调整为6:3:1;中层领导人员的平均年龄降为43岁;中专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达到57。7) 培训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例达到0.5。8) CIQ目标:二级指标最低分不低于40分,总分达到1200分。2.2各目标之间的逻辑
13、关系财务目标市场目标服务目标网络目标管理目标第三部分 市场发展规划第四部分 服务提升规划4.1目前广州电信需要解决的服务问题4.1.1前台服务渠道体系有待健全由于以客户为中心的前台服务渠道体系尚处在调整和重新搭建中,客服机构的布局还不尽合理,客服人员的素质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培训和学习予以提高,执行力和专业性仍不能满足要求。4.1.2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需要加强此问题突出反映在后台服务系统和网络资源系统对于前台服务人员和机构的快速支持和协同作业能力不足,造成整个客户服务体系效率不高。这个问题如能在短期内获得解决对提高客户满意度意义重大。4.1.3服务质量仍须改进服务质量问题的造成在很大程度上是
14、和国内原先垄断的电信运营体制相关联的。近几年随着电信体制改革的深入,电信业“5+1”竞争格局初步确立,但是竞争却更多地体现在价格层面上,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于服务质量的提高。4.1.4客户还需进一步细分广州电信目前已经依据“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理念从组织和运作上开始了客户细分的实践,但是这种细分还是比较粗线条的,仍有待于在市场实践中进一步调整和深化。4.1.5客户满意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这几年在广东省的排名情况来看,广州电信在客户满意度上的改善程度是明显的(从2000年的21名上升到2002年的17名,在A类本地网中则排名第一,数据由市场经营部提供),但是从领先程度即绝对排名来看改进余地还
15、非常大。4.1.6品牌建设应该更有规划和体系由于广州电信市场化历史短,品牌经营的意识和能力都还有待提高。从现有的一些品牌来看,仍主要以业务性质进行命名,品牌命名仍过于直白,个性不强(如以通命名的品牌有8个之多)。许多业务品牌之间没有形成有效区隔,相互争夺客户的矛盾较为突出。4.2服务体系的全面提升将从三个方面展开1) 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协调、信息沟通迅速、服务完善、执行力强大的前后端式营销服务渠道体系,使之真正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2) 服务提升工程提升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模式,在提升整体服务水平的前提下,以市场细分为基础,针对目标客户群,提供差异化服务,达到领先于竞争对手的服务
16、水平及能力,最终达到领先于竞争对手的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3) 品牌提升工程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形象优良和忠诚度高的品牌体系,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4.3服务体系的建设4.3.1 前台服务渠道体系建设1) (2003-2004/6)完成营销主渠道建设面向大客户、商业客户、公众客户和流动客户四类客户群,建立并完善大客户经理渠道、商业客户经理渠道、社区经理渠道、片区经理渠道以及1000号客户中心渠道为核心的“4+1”式的渠道体系。2) (2004/6-2005/12)完善多渠道的组合配置在实现四大营销服务主渠道和对应的客户群明晰分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1000号对所有客户的综合服务功能和主动营销功能,
17、发挥1000号客户关系管理的功能,充分实现各渠道之间相互配合和协同,即实现对于同一客户群的多渠道的覆盖和分工合作,保证对于每一细分市场的有效覆盖和深度挖掘。3) (2006-2007)创建新型服务渠道为适应国内外竞争情况及3G移动业务开展的需要,开始拓展新型服务渠道和高技术服务渠道的建设,实现与所有客户群的更紧密接触,提供更快捷、更人性化的营销和服务。4.3.2后台服务体系建设1) 完成后台服务系统组织搭建和支撑系统初建到2004年6月前,按照省公司的统一规划实施BPR流程再造工程,完成对后台服务系统的组织架构的重组,人员配置到位。同时进行“客户经理考核及营销系统管理IT支撑系统”的设计建设,
18、为客户经理绩效考核和差异化服务策略的实施和商务策略的动态开发奠定基础。2)后台服务系统的整合完善(2004/7月-2005/12)完善后台业务支撑系统通过完善后台的业务支撑系统(BSS),实现业务上对于前台服务体系的快速响应和无缝对接。(2004/1-2005/12)实现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针对四大客户群建立由前台服务人员、后台服务人员和网络管理维护各部门共同组成的客户关系管理(CRM)虚拟团队,确立各阶段和各虚拟团队的具体目标,制定改善客户关系的行动计划,并着手实施。(2006/1-2007/12)后台服务系统的再优化依据3G移动和其它新业务的开展和前台服务系统的演进实际,实现后台服务系统的优
19、化完善和升级配套,达到为部分关键客户提供按需服务的能力水平。4.3.3 网络管理系统建设网络管理系统是做好前台服务工作的资源保障,是建立市场快速反应机制的重要一环。目前网络运维部门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市场反应机制,与前台服务系统还存在许多脱节的地方。为了建立对市场快速反应的后台网络资源体系,应通过以下举措分阶段的整合和优化现有的网络资源。1) (2003-2004/6)实现统一的网络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前后台的对接口(客户响应中心);实现多专业网络的集中管理;压缩维护管理的链条和层次,逐步实现组织的扁平化;制定出规范的与前后台服务体系衔接良好、责任清晰、信息畅通的网络管理系统跨部门工作流程;在网
20、络管理系统实施和完善KPI考核,形成对于网络管理系统的考核约束机制。2) (2003-2005/12)全面整合和提升网络资源能力实施“网络质量提升工程”、“网络等级服务工程”、“网络话务经营工程”、“网络资源转化业务能力工程”,鉴于大客户服务的重要性和独特性,建立专用的大客户网管系统。3) (2006-2007)网络管理系统的再优化依据前台服务系统的演进实际,进一步优化完善网络资源,建立下一代网络(NGN)和3G移动网络管理体系。配合公司新业务和新市场的发展,实现为部分关键客户提供按需服务的能力配置。4.4服务提升工程4.4.1加强基础服务工作1)贯彻服务规范2003年至2004年6月,在所有
21、服务部门贯彻服务规范,统一服务行为。2004年7月至2005年12月,通过深入贯彻服务规范和完善的培训监督,实现所有前台服务部门的规范化服务。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依据企业开展新业务、新服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内外部各项规范内容。2)提升服务标准对于大客户,2003年12月之前,所有服务质量指标达到提升标准,部分服务达到优质标准;2004年12月之前,所有服务达到现有优质标准,部分做到按需服务;2005年1月以后开始根据市场情况和客户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按需服务的项目和内容。对于商业客户,2004年6月之前,所有服务指标达到提升标准,部分服务达优质标准;2005年12月之前
22、,所有服务达到现有优质标准;2006年至2007年,争取对部分优质商业客户提供按需服务。对于公众客户和流动客户,2004年12月之前,所有服务指标达到提升标准;2005年12月之前对其中的优质客户将提供优质标准的服务;2006年至2007年,根据实际情况和成本核算的情况,可以考虑将优质服务提供的客户范围进行扩展。3)服务质量的有效考核监督在贯彻服务规范和提升服务质量的过程中要配合以有效的质量考核监督措施,通过考核和监督更有效的督促企业服务工作的不断改进,最终实现各项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4.4.2差异化服务举措1) 建立完善的客户资料系统2003年至2004年6月,随着前端营销服务主渠道的搭建和
23、IT支撑系统的上线,客户资料库的整合工作将同步展开。2004年7月至2005年12月,对于公司的关键价值客户进行较为精确的成本核算和利润分析,灵敏的掌握其需求的变化趋势。2006年至2007年,对所有客户实现较为精确的成本核算、利润分析和前后台信息的对接共享,逐步开展对公众客户市场的主动式服务和营销。2) 做精大客户服务2003年至2004年6月,配合制定实施大客户服务管理系统业务需求和业务规范,确保逐步实现对大客户的“优质、优先、优惠”的服务,制定并落实广州电信大客户服务管理办法,完善大客户经理制。2003年月至2005年12月,每半年开展一次大客户满意度专项调查,发现大客户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州 电信 发展规划 精华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03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