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空洞的成因及影响的研究.doc
《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空洞的成因及影响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空洞的成因及影响的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空洞的成因及影响的研究课题组成员:组长:指导教师:研究学科:综合班级:及:一、课题背景、意义及概念界定1、背景说明 近50年来,人类文明呈爆炸式发展,各方面研究都有了质的飞跃,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方便我们生活的物品,电器等等,但它们也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各种如臭氧层空洞之类的环保问题层出不穷。2、课题的意义 为了让学生能自觉增强保护环境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必须深入地了解当今世界所面对的严峻的环保形势,学会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热爱环境、爱护自然。本课题主要是围绕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空洞的成因及影响进行研究,并让学生就问题进行深入的
2、探究,从多方面了解该课题,提高环保意识。3、概念界定 自然界中的臭氧,大多分布在距地面20Km-50Km的大气中,我们称之为臭氧层。臭氧层中的臭氧主要是紫外线制造出来的。大家知道,太线中的紫外线分为长波和短波两种,当大气中(含有21%)的氧气分子受到短波紫外线照射时,会分解成原子状态。氧原子的不稳定性极强,极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如与氢(H2)反应生成水(H2O),与碳(C)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2)。同样的,与氧分子(O2)反应时,就形成了臭氧(O3)。臭氧形成后,由于其比重大于氧气,会逐渐的向臭氧层的底层降落,在降落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变化(上升),臭氧不稳定性愈趋明显,再受到长波紫外线的照射
3、,再度还原为氧。臭氧层就是保持了这种氧气与臭氧相互转换的动态平衡。二、研究的目标与容研究目标:1、收集有关大气层中臭氧层过去与现在的情况进行对比,找出近十年来臭氧层的变化。2、了解臭氧层空洞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从而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迫切性。3、通过上网,查阅图书,询问相关人员等多种形式了解臭氧层被破坏的原因及过程。4、通过分析,了解人类活动对臭氧层的影响,提出保护大气层的设想。研究容:1、调查收集臭氧层空洞的情况。2、分析造成臭氧层空洞的原因。3、分析臭氧层空洞对人类危害。4、提出保护大气层的可行设想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一、研究成果1、什么是臭氧层空洞 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
4、相对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大气层的臭氧主要以紫外线打击双原子的氧气,把它分为两个原子,然后每个原子和没有分裂的氧合并成臭氧。臭氧分子不稳定,紫外线照射之后又分为氧气分子和氧原子,形成一个继续的过程臭氧氧气循环,如此产生臭氧层。自然界中的臭氧层大多分布在离地2050千米的高空。臭氧层中的臭氧主要是紫外线制造。2011年11月1日,日本气象厅发布的消息称,今年以来测到的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面积的最大值超过去年,已相当于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值。2、臭氧层的作用大气臭氧层主要有三个作用。其一为保护作用,臭氧层能够吸收太臭氧层阻挡紫外线中的波长306.3nm以 下的紫外线,主要是一部分U
5、VB(波长290300nm)和全部的UVC(波长290nm=,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和动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只有长波紫外线UV-A和少量的中波紫外线UV-B能够辐射到地面,长波紫外线对生物细胞的 伤害要比中波紫外线轻微得多。所以臭氧层犹如一件保护伞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繁衍 。其二为加热作用,臭氧吸收太中的紫外线并将其转换为热能加热大气,由于这种作用 大气温度结构在高度50km左右有一个峰,地球上空1550km存在着升温层。正是由于存在着 臭氧才有平流层的存在。而地球以外的星球因不存在臭氧和氧气,所以也就不存在平流层。 大气的温度结构对于大气的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一现象的起因也来自臭氧的高
6、度分布。其三为温室气体的作用,在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底部,即在气温很低的这一高度,臭氧的作用同样非常重要。如果这一高度的臭氧减少,则会产生使地面气温下降的动力。因此,臭氧的高度分布及变化是极其重要的。流层中的臭氧吸收掉太阳放射出的大量对人类、动物及植物有害波长的紫外线辐射(240329纳米,称为UV-B波长),为地球提供了一个防止紫外辐射有害效应的屏障。但另一方面,臭氧遍布整个对流层,却起着温室气体的不利作用。在平流层中臭氧耗损,主要是通过动态迁移到对流层,在那里得到大部分具有活性催化作用的基质和载体分子,从而发生化学反应而被消耗掉。臭氧主要是与HOX、NOX、ClOX和BrOX中含有的活泼自由
7、基发生同族气相反应。 3、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1)当氟氯碳化物漂浮在空气中时,由于受到中紫外线的影响,开始分解释出氯原子出来。(2)这些氯原子的活性极大,常喜欢与其它物质结合。因此当它遇到臭氧的时候,便开始产生化学变化!(3)臭氧被迫分解成一个氧原子(O)及一个氧分子(O2),而氯原子就与氧原子相结合。(4)可是当其它的氧原子遇到这个氯氧化和的分子,就又把氧原子抢回来,组成一个氧分子(O2),而恢复成单身的氯原子就又可以去破坏其它的臭氧了! 氟利昂等消耗臭氧物质是臭氧层破坏的元凶,氟利昂是本世纪20年代合成的,其化学性质稳定,不具有可燃性和毒性,被当作制冷剂、发泡剂和清洗剂,广泛用于家用电器、
8、泡沫塑料、日用化学品、汽车、消防器材等领域。80年代后期,氟利昂的生产达到了高峰,产量达到了144万吨。在对氟利昂实行控制之前,全世界向大气中排放的氟利昂已达到了2000万吨。由于它们在大气中的平均寿命达数百年,所以排放的大部分仍留在大气层中,其部分仍然停留在对流层,一小部分升入平流层。在对流层相当稳定的氟利昂,在上升进入平流层后,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会发生连锁反应,不断破坏臭氧分子。科学家估计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数万个臭氧分子。 氟利昂等消耗臭氧物质是臭氧层破坏的元凶,氟利昂是本世纪20年代合成的,其化学性质稳定,不具有可燃性和毒性,被当作
9、制冷剂、发泡剂和清洗剂,广泛用于家用电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学品、汽车、消防器材等领域。80年代后期,氟利昂的生产达到了高峰,产量达到了144万吨。在对氟利昂实行控制之前,全世界向大气中排放的氟利昂已达到了2000万吨。由于它们在大气中的平均寿命达数百年,所以排放的大部分仍留在大气层中,其部分仍然停留在对流层,一小部分升入平流层。在对流层相当稳定的氟利昂,在上升进入平流层后,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会发生连锁反应,不断破坏臭氧分子。科学家估计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数万个臭氧分子。4、臭氧层空洞对人类和自然的影响 臭氧层被大量损耗后,吸收紫外辐射的能力
10、大大减弱,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B明显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多方面的的危害,已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主要有对人体健康、陆生植物、水生生态系统、生物化学循环、材料、以及对流层大气组成和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对健康的影响紫外线的增加对人类健康有严重的危害作用。潜在的危险包括引发和加剧眼部疾病、皮肤癌和传染性疾病。对有些危险如皮肤癌已有定量的评价,但其他影响如传染病等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实验证明紫外线会损伤角膜和眼晶体,如引起白障、眼球晶体变形等。据分析,平流层臭氧减少1%,全球白障的发病率将增加0.6-0.8%,全世界由于白障而引起失明的人数将增加10,000到15,000人;如果不对紫外
11、线的增加采取措施,到2075年,UV-B辐射的增加将导致大约1800万例白障病例的发生。紫外线的增加能明显地诱发人类常患的三种皮肤疾病。这三种皮肤疾病中,巴塞尔皮肤瘤和鳞状皮肤瘤是非恶性的。利用动物实验和人类流行病学的数据资料得到的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若臭氧浓度下降10%,非恶性皮肤瘤的发病率将会增加26%。另外的一种恶性黑瘤是非常危险的皮肤病,科学研究也揭示了段紫外线与恶性黑瘤发病率的在联系,这种危害对浅肤色的人群特别是儿童期尤其严重;已有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强紫外线的辐射下,会导致细胞的DNA改变,人体免疫系统的机能减退,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这将使许多发展中国家本来就不好的健康状况更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气层 中的 臭氧层 空洞 成因 影响 研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02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