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知识 课件.ppt
《院前急救知识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前急救知识 课件.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院前急救知识,2,交通意外,3,1.创伤出血,1.休息:无论哪种外伤,不论轻重,伤者躺下或者坐下休息非常重要。2.清洗伤口:冷水、温水、瓶装水,生理盐水。酒精、双氧水、碘伏、红药水。3.抬高伤口:让受伤区域高过心脏水平,减少血液流出。4.压迫止血:洗净双手、戴上手套,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布按压伤口五分钟,如出血变慢或出血停止,用带子固定止血物。如不停止,继续压迫。5.伤口异物:禁止取出身体里的异物。消毒纱布覆盖受伤区域,用绷带将伤口以8字形包扎并固定异物。,止血的方法,1、加压包扎止血法,4,5,2、 指压止血法,6,3、止血带止血法,包扎,包扎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包扎的目的在于保护伤口,减
2、少感染,固定敷料夹板,挟托受伤的肢体,减轻伤员痛苦,防止刺伤血管、神经等严重并发症,加压包扎还有压迫止血的作用。 包扎要求动作轻快、准、牢,包扎前要弄清包扎的目的,以便选择适当的包扎方法,并先对伤口作初步的处理。包扎的松紧要适度,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会移动脱落,包扎材料打结或其他方法固定的位置要避开伤口和坐卧受压的位置。为骨折制动的包扎应露出伤肢末端,以便观察肢体血液循环的情况。,7,8,包扎的方法,2.创伤骨折,流程:怀疑或确定骨折,先查看生命体征,暴露受伤部位,有开放伤口先去除污物、止血、包扎,固定。如有骨外漏,禁止还纳。,9,10,骨折的急救要点:l、 止血 2、加垫 3、不乱动骨折的
3、部位4、固定、捆绑的松紧要适度,过松容易滑脱,失去固定作用,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骨折固定的材料: 1、夹板 (没有夹板时可用健侧肢体、树枝、竹片、厚纸板、报纸卷等代替。 2、敷料 (用于垫衬的如棉花、布块、衣服等;用于包扎捆绑夹板的可用三角巾,绷带、腰带、 头巾、绳子等,但不能用铁丝、电线。 ),骨折固定的方法,11,肱骨骨折夹板固定法,前臂骨折甲板固定法,12,13,搬运,14,伤员经过现场初步急救处理后,要尽快用合适的方法和震动小的交通工具将伤员送到医院去作进一步的诊治。搬运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观察伤员的伤情变化。常用搬运方法有徒手搬运和担架搬运两徒手搬运法:适用于病情较轻且搬运距离短。,(1
4、)单人搬运法是用搀扶、背、抱等方法,15,(2)双人搬运法是用双人椅式、平托式、拉车式等方法,16,(3)多人搬运法是用千卧托运等方法,17,高热,18,发热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高热在临床上属于危重症范畴。发热分类:低热:指腋温为37.538、中度热38.139、高热39.140、超高热:41以上。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发热不是太高,一般情况尚可,不应盲目或急于降温治疗。但是发热过久或高热持续不退,对机体有一定危害性。,高热,19,常见疾病:1.感染性疾病:各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传染病。2.非感染疾病 热射病、新生儿脱水热、颅内损伤、惊厥及癫痫大发作等。3变态反应: 过敏,异体血清,疫苗
5、接种反应,输液、输血反应等。4.肿瘤性疾病:实体肿瘤、间质肿瘤、血液及淋巴系统肿瘤。高热是一些疾病的前驱症状,引起发热的病因可分为急性感染性疾病和急性非感染性疾病两大类。前者最为多见,如细菌、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消化道、尿路及皮肤感染等,后者主要由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药物热、血清病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代谢疾病所引起。,高热,20,降温措施1物理降温:将患者置放于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流通处。用冷温毛巾或冷水袋,敷头额、双腋及腹股沟等部位。亦可用冷水(2830)或酒精(3050%)于四肢、躯干两侧及背部擦浴。2针刺降温 常用穴位为曲池、合谷、大椎等。3药物降温 退热栓(扑热息痛栓),对乙酰氨基酚,安乃
6、近等。补液糖盐水:高热时不显性水分丢失增多,加之食欲减退,应及时补充水份和电解质。镇静对伴烦躁不安、反复惊厥或一般降温措施效果不著者,可酌情选用氯丙嗪与异丙嗪。病因治疗,晕厥,21,晕厥 (又称错腋、昏厥)是大脑一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暂的意识丧失。鉴别:晕厥与昏迷不同,昏迷的意识丧失时间较长,恢复较难。晕厥与休克的区别在于休克早期即出现低血压、肢端发凉等表现。眩晕表现为视物旋转、呕吐,但无论多么严重,持续时间多长,绝不应有意识障碍。症状表现:1.患者突然感到头昏、恍惚、视物模糊或两眼发黑、四肢无力,这就是晕厥先兆;随之意识丧失,摔倒在地,数秒钟至数分钟内即恢复如常,起立行走,有的患者半小时以
7、内可有全身乏力感。,晕厥,22,2.许多情况下,患者较快软倒而不是摔倒,没有意识丧失,或是反复发生有了经验,及时蹲下,则症状很快消失。3.晕厥时心率减慢或增快,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可出冷汗。晕厥基本上都是站位或坐位发生,如于卧位发生应注意是否患有心脑血管病如心律失常、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癫痫。治疗1.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晕厥,要立即将患者置于平卧位,取头低脚高位,松开腰带,保暖。,晕厥,23,2.目击者也可从下肢开始做向心性按摩,促使血液流向脑部;同时可按压患者合谷穴或人中穴(如患者为昏迷,禁止给予此方法),通过疼痛刺激使患者清醒;晕厥患者清醒后不要急于起床,以避免引起再次晕厥;如考虑患者有器质性
8、疾病,在进行现场处理后如低血糖患者给予补充糖份、咳嗽晕厥的予以止咳等,要及时到医院针对引起晕厥的病因进行治疗。,24,休克,25,休克是机体遭受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由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机体失去代偿,组织缺血缺氧,神经-体液因子失调的一种临床症候群。其主要特点是:重要脏器组织中的微循环灌流不足,代谢紊乱和全身各系统的机能障碍。,休克,26,1.低血容量性休克(1)失血性休克 是指因大量失血,迅速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而引起周围循环衰竭的一种综合征。一般15分钟内失血少于全血量的10%时,机体可代偿。若快速失血量超过全血量的20%左右,即可引起休克。(2)烧伤性休克 大面积烧伤,伴有血浆大量丢失
9、,可引起烧伤性休克。休克早期与疼痛及低血容量有关,晚期可继发感染,发展为感染性休克。(3)创伤性休克 这种休克的发生与疼痛和失血有关。2.血管扩张性休克(1)感染性休克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休克类型之一,临床上以G杆菌感染最常见。根据血流动力学的特点有分为低动力休克(冷休克)和高动力性休克(暖休克)两型。,休克,27,(2)过敏性休克 已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到抗原物质时,可发生强烈的变态反应,使容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并出现弥散性非纤维蛋白血栓,血压下降、组织灌注不良可使多脏器受累。(3)神经源性休克 交感神经系统急性损伤或被药物阻滞可引起影响的神经所支配的小动脉扩张,血容量增加,出现相对血
10、容量不足和血压下降;这类休克预后好,常可自愈。3.心源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是指心脏泵功能受损或心脏血流排出道受损引起的心排出量快速下降而代偿性血管快速收缩不足所致的有效循环血量不足、低灌注和低血压状态。心源性休克包括心脏本身病变、心脏压迫或梗阻引起的休克。,休克,28,临床表现1.休克早期兴奋征象,如意识尚清,但烦躁焦虑,精神紧张,面色、皮肤苍白,口唇甲床轻度发绀,心率加快,呼吸频率增加,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可骤降,也可略降,甚至正常或稍高,脉压缩小,尿量减少。2.休克中期患者烦躁,意识不清,呼吸表浅,四肢温度下降,心音低钝,脉细数而弱,血压进行性降低,可低于50mmHg或测不到,脉压小于20m
11、mHg,皮肤湿冷发花,尿少或无尿。3.休克晚期表现为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休克,29,1.一般紧急治疗平卧位,必要时采取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以利于呼吸和下肢静脉回流同时保证脑灌注压力;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可用鼻导管法或面罩法吸氧;维持比较正常的体温,低体温时注意保温,高温时尽量降温;及早建立静脉通路,并用药(见后)维持血压。尽量保持病人安静,避免人为的搬动。2.病因治疗包扎止血,降温补液等。3.及时就医,昏迷,30,昏迷是完全意识丧失的一种类型,是临床上的危重症。昏迷的发生,提示患者的脑皮质功能发生了严重障碍。主要表现为完全意识丧失,随意运动消失,对外界的刺激的反应迟钝或
12、丧失,但患者还有呼吸和心跳。1.浅昏迷1.患者的意识及随意运动丧失,可偶有不自主的自发动作。2.被动体位,对外界事物、声、光刺激无反应,可偶有不自主的自发动作及眼球转动。3.对强烈刺激如掐大腿内侧或压迫眶上孔可出现痛苦表情,不能回答问题和执行简单的命令。,昏迷,31,2.中度昏迷患者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眼球无转动,各种反射减弱(这是与轻度昏迷的区别),有大小便潴留或失禁。呼吸、脉搏、血压可有改变,并可出现病理反射。3.重度昏迷患者肌肉松弛,无任何自主动作,可有去大脑强直现象,对外界一切刺激均无反应。角膜反射、瞳孔反射、咳嗽反射及吞咽反射均消失;各种浅深反射和病理反射消失。生命体征不稳定,大小便
13、失禁。,昏迷,32,1.昏迷的现场急救原则(1)所有患者均需要去医院做进一步诊治,尽快将患者送医院,留在家中或社区观察治疗将不利于患者。(2)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气道异物,患者采用稳定侧卧位,这样即可防治咽部组织下坠堵塞呼吸道,又有利于分泌物引流,防止消化道的内容反流导致的误吸。侧卧位是昏迷患者入院前必须采取的体位。2.支持疗法及对症治疗供氧,建立静脉通道,维持血压及水电平衡,对呼吸异常者提供呼吸支持。3.病因治疗根据导致昏迷的原发疾病及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如针对感染采用抗生素治疗、针对缺氧性昏迷的供氧措施、针对低血糖的补充糖类措施等。,心脏骤停,33,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
14、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的是心室纤维颤动。若呼唤病人无回应,观察病人胸有无呼吸运动或无有效呼吸,触颈动脉或股动脉无搏动,可判定病人已有心跳骤停。急救措施1.应先就地进行徒手复苏操作,并尽快设法边急救边护送至附近医疗单位作二期复苏。2.其复苏成功率取决于:复苏开始的迟早;心脏骤停发生的场所;心电活动失常的类型心脏骤停前病人的临床情况。心肺复苏:更快、更深、更勇敢。,34,鼻衄、鼻腔异物,35,鼻衄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俗称鼻出血。可由鼻部疾病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致。鼻出血多为单侧,
15、少数情况下可出现双侧鼻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为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鼻出血可导致贫血。常见疾病:1.局部创伤2.鼻腔炎症3.鼻腔肿瘤4.鼻腔异物:豆类、果核、纸卷、塑料玩物等塞入鼻孔内又难以自行驱除。地区水蛭和昆虫较多,可爬入野浴或露宿者的鼻内。工矿爆破、器物失控飞出、枪弹误伤等使石块、木块、金属片、弹丸经面部进入鼻窦、眼眶及翼腭窝等处进入鼻腔。5.全身性疾病:高血压,出血性疾病,肝病、肾病等,鼻衄、鼻腔异物,36,儿童、青少年:出血部位多数发生于鼻中隔前下部,有时可见喷射性出血。中老年人:常常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有关,出血部位多见于鼻腔后部,此部位出血一般较为凶猛,不易止血
16、,出血常迅速流入咽部,从口中吐出。局部疾患引起的鼻出血多发生于一侧鼻腔,而全身疾病引起者,可能两侧鼻腔交替或同时出血。急救措施:1.镇静,以免患者因精神因素引起血压升高,使出血加剧。2. 鼻腔止血方法,鼻衄、鼻腔异物,37,(1)指压法患者可用手指捏紧双侧鼻翼或将出血侧鼻翼压向鼻中隔1015分钟,也可用手指横行按压上唇部位,同时冷敷前额和后颈部。此方法适用于出血少量且出血在鼻腔前部的患者,患者在家中发生鼻出血可采取此方法。(2)局部止血药物:云南白药、肾上腺素纱条填塞(3)前鼻孔填塞术:前鼻活动性出血剧烈或出血部位不明确时可应用。凡士林油纱条前鼻孔填塞术是传统的止血方法,多数鼻出血患者填塞后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院前急救知识 课件 急救 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97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