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课件.pptx
《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课件.pptx(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8.1 设备的磨损及其补偿,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会逐渐发生磨损,磨损分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两种形式。,一、设备的有形磨损,(一)设备有形磨损的概念和成因,有形磨损指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所发生的实体的磨损,亦称为物质磨损。,引起设备有形磨损的主要原因:在生产过程中对设备的使用。,第种形式的有形磨损,第种形式的有形磨损,2,第种有形磨损,运转中的设备,在外力的作用下,零部件发生磨擦、振动、疲劳和冲击等现象,致使设备的实体产生磨损。,它通常表现为:,(1)零部件原始尺寸的改变,甚至发生变形,(2)公差配合性质发生改变,精度降低,(3)零部件损坏,第种有形磨损可使设备精度降低,劳动生产率
2、下降。当这种有形磨损达到一定程度时,整个机器的功能就会下降,发生故障,导致设备使用费用剧增,甚至难以继续正常工作,失去工作能力,丧失使用价值。,3,第种有形磨损,自然力的作用是造成有形磨损的另一个原因,因此而产生的磨损,称为第种有形磨损。,这种磨损在一定程度内与设备闲置时间的长短有关。即设备闲置或封存不用同样也会产生有形磨损,如金属件生锈、腐蚀、橡胶老化等。设备闲置时间长了,会自然丧失精度和工作能力,失去使用价值。,设备的有形磨损反映了设备原始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降低。要消除有形磨损,一般可以通过修理的方法加以修复,相应地付出一定的修理费用。当然修理费应小于同类新设备的价值。,4,(二)设备有形磨
3、损的度量,设备磨损后是进行修理还是更换,主要取决于设备的磨损程度。度量设备的有形磨损程度,借用的是经济指标。,有形磨损的几种计算公式,个别零件的磨损程度, 零件的磨损程度,实际 零件的实际磨损量,允许 零件的最大允许磨损量,5,整个设备的平均磨损程度,- 设备有形磨损程度,n 磨损零件总数,i 设备中i零件的磨损程度,Ki i零件的价值,6,用修理费用估价设备的有形磨损, 设备有形磨损程度,R 修复全部磨损零件所用的修理费用,K1 在确定设备磨损程度时该种设备再生产的价值,7,二、设备的无形磨损,(一)设备无形磨损的概念和成因,无形磨损不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或自然力的作用造成的,它不表现为
4、设备实体的变化,而表现为设备原始价值的贬值。,第种无形磨损,第种无形磨损,8,第种无形磨损,由于设备制造工艺不断改进,成本不断降低,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同种机器设备新需的社会必要劳动减少了,因而机器设备的市场价格降低了,这样就使原来购买的设备价值相应贬值了。,这种无形磨损的后果只是现有设备的原始价值部分贬值,设备本身的技术特性和功能,即使用价值并未发生变化,故不会影响现有设备的使用。,9,第种无形磨损,由于技术进步,社会上出现了结构更先进,技术更完善,生产效率更高,耗费原材料和能源更少的新型设备,使原有机器设备在技术上显得陈旧落后造成的。,它的后果不仅使原有机器设备价值降低,而且会使原有设
5、备局部或全部丧失其使用价值。,因为:由于技术上更先进的新设备的发明和应用,使原有设备的生产效率大大低于社会平均生产效率,如果继续使用,就会使产品成本大大高于社会平均成本。此时,由于使用新设备比使用旧设备在经济上更合算,所以原有设备应该被淘汰。,10,第种有形磨损导致原有设备使用价值降低的程度与技术进步的具体形成有关。,例如当技术进步表现为不断出现性能更完善、效率更高的新设备,但加工方法没有原则变化时,将使原有设备的使用价值大幅度降低。,如果这种技术进步的速度很快,则继续使用旧设备就可能是不经济的,当技术进步表现为采用新的加工对象如新材料时,则加工旧材料的设备必然要被淘汰,当技术进步表现为改变原
6、有生产工艺,采用新的加工方法时,则为旧工艺服务的原有设备将失去使用价值,当技术进步表观为产品换代时,不能适宜于新产品生产的原有设备也将被淘汰,11,(二)设备无形磨损的度量,I- 设备无形磨损程度,K0- 设备的原始价值,K1 - 考虑到第、种无形磨损时设备的再生产价值,12,在计算无形磨损程度时,K1必须反映技术进步在两个方面对现有设备的影响:,1.相同设备再生产价值的降低,2.具有较好功能和更高效率的新设备的出现,K1可用下式表示,kn:新设备的价值,q0,qn:使用旧设备与对应新设备的年生产率,c0,cn:使用旧设备与对应新设备的单位产品耗费,13,,:设备生产率提高指数和成本降低指数(
7、01,01),其值可根据具体设备的实际数据确定,在上式中,当q0qn,c0cn,即新旧机器的劳动生产率与使用成本均相同时,k1kn表示只发生了第种无形磨损。,若上式中出现了下述三种情况之一,即表示发生了第种无形磨损,(1)qnq0,cnc0,此时 k1kn(q0/qn),(2)qnq0,cnc0,k1kn(cn/c0),(3)qnq0,cnc0,k1kn(q0/qn)(cn/c0),14,三、设备的综合磨损,运转使用或闲置存放的设备,既要遭受有形磨损,也会发生无形磨损。两种磨损虽然发生的程度不同,但都会引起机器设备原始价值的贬值。从理论上讲,不存在孤立的、单纯的有形或无形磨损,机器设备所受的磨
8、损是双重的,综合的。,不同的是,遭受有形磨损的设备,特别是有形磨损严重的设备,在修理之前常常不能工作,而遭受无形磨损的设备,即使无形磨损很严重,仍然可以使用,只不过继续使用它在经济上是否合算,需要分析研究。,15,设备综合磨损的度量可按如下方法进行:,设备遭受有形磨损后尚余部分为1-P(用百分数表示),设备遭受无形磨损后尚余部分为1-I(用百分数表示),设备遭受综合形磨损后尚余部分为(1-P)(1-I)(用百分数表示),由此可得设备综合磨损程度(用占设备原始价值的比率表示的计算公式)为:,1-(1-P)(1-I),:设备综合磨损程度,16,设备在任一时期遭受综合磨损后的净值K为,K(1-)K0
9、,展开并整理得,从上式可看出设备遭受综合磨损后的净值等于等效设备的再生产价值减去修理费用,17,例 若某设备原始价值为12000元,再生产价值为8000元,此时大修理需要费用2000元。试问该设备遭受何种磨损,磨损度为多少?,解,有形磨损程度,无形磨损程度,综合磨损程度, =1-(1-0.25)(1-0.33)= 0.50,18,四、设备磨损的补偿形成,要维持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必须对设备的磨损进行补偿。由于机器设备遭受磨损的形成不同,因此补偿磨损的方式也不一样。补偿分局部补偿和完全补偿。,设备有形磨损的局部补偿是修理,无形磨损的局部补偿是现代化改装。有形和无形磨损的完全补偿是更换。,19,五
10、、设备的寿命,自然寿命,也称物质寿命,是由有形磨损所决定的设备的 使用寿命,指一台设备从全新状态开始使用,产生有形磨损,造成设备逐渐老化、损坏、直至报废所经历的全部时间。,技术寿命,又称有效寿命,指设备在市场上维持其价值的时间。即设备从开始使用到因技术落后而被淘汰所延续的时间。,设备的技术寿命即从技术角度分析设备的最合理使用期限,它主要由设备的无形磨损决定,与技术进步的速度有关。,20,经济寿命,指从安置投入使用开始,到因继续使用在经济上已不合理而被更新所经历的时间。一般是指由设备开始使用到其年平均使用成本最低年份的延续时间长短。,设备的经济寿命即从经济角度分析设备最合理的使用期限,它与设备的
11、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有关。,折旧寿命,设备的折旧寿命并不是设备的使用寿命,但是是以设备的使用寿命为依据的。,各个国家根据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的情况分别规定了各种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我国在1985年公布的“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试行条例”中,对各种机器设备规定了折旧年限。,21,经济分析中用的寿命和技术上的使用年限不完全相同,经济分析中用的寿命要比技术上的使用年限短。,其损耗有两种类型:物质性损耗和功能性损耗。,物质性损耗带来设备的有形磨损,是指由于机械部件的磨损和锈蚀,设备虽然仍可用,但维护费太高,从经济上分析已不合算。,功能性损耗产生设备的无形磨损,是指社会上发明了性能更好的技术设备,必然要淘汰效
12、率低的设备,虽然设备还能使用,但从经济上分析,继续使用效率低的设备已不合算。,22,六、设备的经济寿命的确定, 平均年费用法,如果项目的现金流量以支出为主,可以用平均年费用法估算项目主要设备的经济寿命。一般来说,投资大的设备,日常使用维护费就少,投资小的设备日常使用维护费就高。根据二者的关系,可以找到一个最佳时间点。设备的使用时间超过该点,维护费就高,而小于该点,则设备还可以使用,报废又觉得太早。,具体方法见第五章5.2 工程项目的寿命估计部分,23,平均年盈利法,如果项目的现金流量以收入为主,可以用平均年盈利法估算项目主要设备的经济寿命。此时项目的主要现金流量有年资本消耗、年总收入与年总费用
13、。年总收入与年总费用的差值即年收益。,考虑到净残值的影响,平均年盈利法的表达式为,平均年盈利,上式表明,净残值既减少年资本费又减少年收益,即对设备的原始费用和年收益均产生影响。,随着设备使用时间的延长,设备的年资本费和年收益均逐年下降,在最适宜的使用年限内会出现最大的平均年盈利,从而求得一个使平均年盈利最高的使用期,即经济寿命n。,24, 设备运行成本劣化值法,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会使设备的性能逐年劣化,为了恢复其性能与效能,就必须进行维护和修理,显然,设备的使用维护费是逐年增加的,称这些使用费为低劣化值。,若设备的使用费每年按一定值呈直线增加,则设备在第T年的低劣化值为T,T年内年平均低劣
14、化值为,则设备每年平均费用C为,其中,K0为设备的总投资,这里假设设备残值为0,按直线折旧法折旧,则其年均折旧额即每年平均分摊的设备费K0/T。,25,令,则,例 已知某设备原始价值K0=8000元,预计残值KL=400元,运行成本初始值C1=800元/年,年运行成本劣化值=300元/年,试求该设备的合理更新期。,解,设备的最优更新期为7年,26,8.2 设备的大修理及其经济分析,一、设备大修理的概念,设备进入生产过程后,由于有形和无形磨损的作用,自然会有一个平均寿命期,它反映着设备在实物形态上保持完好的时间。在平均寿命期限内,设备应经常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设备是由不同材质、承担不同功能的众
15、多零部件组成,各零件的工作条件也不相同,因此,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各零件遭受的有形磨损是非均匀的。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制造出各个组成部分的寿命期限完全一样的机器。通常,在设备的实物构成中总有一部分是相对耐久的(如机座、床身等),而另外的部分则易于损坏。,27,例如:一台价值为10000元的设备,其原始实物形态包括下列组成部分,设备组成及其价值,28,如果这台设备最耐久的部分是机座,大约可服务90年左右,其余组成部分在两班制正常工作的条件下,约在16年内丧失其使用价值。如价值为500元的第一个组成部分就需要一年更换一次,第二组成部分(价值2000元),需要两年更换一次。,倘若根据对有形和无形磨损
16、的综合考虑,把该设备的平均寿命期限定为12年,则在这个寿命期限内就需要对设备的部分零件进行定期的更换或修复,以保证设备完好的使用12年。,29,设备的修理跟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的概念不同。相关概念如下:,维修:为保持设备在平均寿命期限内的完好使用状态而进行的局部更换或修复工作,目的:消除设备的经常性的有形磨损和排除机器运行中遇到的各种故障,以保证设备在其寿命期内保持必要的性能(如生产能力、效率、精度等),发挥正常的效用。,30,从经济内容上,必须的维修工作可分为:,日常维护:指与拆除或更换设备中被磨损的零部件无关的一些维修内容,诸如设备的润滑与保洁,定期检验与调整,消除部分零部件的磨损等等。,小
17、修理:工作量最小的计划修理,指设备使用过程中为保证设备工作能力而进行地调整、修复或更换个别零部件的修理工作。,中修理:进行设备部分解体的计划修理,其内容有:更换或修复部分不能用到下次计划修理的磨损零件,通过修理、调整,使规定修理部分基本恢复到出厂时的功能水平以满足工艺需要,修理后应保证设备在一个中修间隔期内能正常使用。,31,大修理:最大的一种计划修理,是在原有实物形态上的一种局部更新。通过对设备全部解体,修理面积的部分,更换全部损坏的零部件,修复所有不符合要求的零部件,全面消除缺陷,以使设备在大修理之后,无论在生产率、精确度、速度等方面达到或基本达到原设备的出厂标准。,维修工作的上述区分,既
18、有工作量和周期性的标志,又有工作内容的标志,但这些区分仅仅是相对的,难以严格限定彼此间的界限,而且每一种维修形成都可能包含共同的工作内容。,32,大修理是维修工作中规模最大、花钱最多的一种设备维修方式,因此对维修经济性的研究,主要是就大修理而言的。, 在对设备进行大维修决策时,必须同设备更新及设备其它再生产方式相比较。, 在作大修理决策时,还应注意以下情况:,(a) 尽管要求大修理过的设备达到出厂水平,但实际上大修理过的设备不论以生产率、精确度、速度等方面,还是使用中的技术故障频率、有效地运行时间等方面,都比同类型的新设备有所逊色,其综合质量会有某种程度的降低,这是客观现实。,33,(b) 大
19、修理的周期会随着设备使用时间的越来越长而越来越短,如若新设备投入使用到第一次大修理的间隔期定为1013年,则第二次大修理的间隔期就可能为810年,而第三次则可能降至68年,也即大修理间隔期会随着修理次数的增加而缩短,从而也使大修理的经济性逐步降低。,尽管如此,在设备平均寿命期限内,进行适度的维修工作,包括大修理在内,往往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因为修理,包括大修理在内,能够利用原有设备中保留下来的零部件,这部分比重越大,修理工作就越具有合理性,这正是修理之所以能够存在的经济前提。,34, 大修理的经济界限,二、设备大修理的经济评价,大修理费用应低于同种设备的重置价值,这一标准是大修理在经济上具有合理
20、性的起码条件,称为最低经济界限。,同时大修理后的设备的综合质量应保证使生产单位产品的成本低于用同种用途的新设备生产,即,大修理后的设备的综合质量应保证使生产单位产品的成本低于用同种用途的新设备生产,即,35,Czo 大修理后的设备生产单位产品的计算费用,Czn 具有相同用途的新设备生产单位产品的计算费用,36,Kr 原设备大修理的费用,V0 原设备下一个大修理周期内的价值损耗现值,QA 原设备下一个大修理周期内的年均产量,Cg 原设备第j次大修理后生产单位产品的经营成本,T0 原设备本次大修理到下一次大修理的间隔年数,Vn 新设备第1个大修理周期内的价值损耗现值,QAn 新设备第1个大修理周期
21、内的年平均产量,Cgn 用新设备生产单位产品的经营成本,Tn 新设备投入使用到第一次大修理的间隔年数,37,即使大修理费用没有超过新设备的重置价值,但是若用现代化的新设备生产单位产品的计算费用更低,这种大修理也是不合理的。,此外,在不同的大修理周期,Czo的值可能是不等的,例如在第一个大修理周期时的Czo可能小于Czn,但是不等于各次的Czo值均小于Czn。因此进行大修理经济评价时,必须注意修理的周期数。,38,从前面的分析也可以看出,从经济角度我们需要确定一台设备到底大修到第几个周期最为适宜,这是大修理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 设备大修理周期数的确定,如果一台设备的最佳使用期限即设备的经济寿命
22、已定,设备的使用单位和设备的制造厂根据设备的种类和设备的工作条件,也应对设备大修理间隔期有所规定,即设备每次大修理间隔期是已知的,则设备大修理周期数应由下式求出,TE 设备的经济寿命,Tj 第j-1次到第j次大修理的间隔期,若j=1时,则表示新设备至第一次大修理的间隔期,n 设备大修理的周期数,(1),39,合理的大修理间隔期可用下述方法求得。,设Czj为第j个大修理间隔期内生产单位产品的平均总费用,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则有,,Vj 第j个大修理间隔期内应分摊的设备价值损耗,Vj-1,Vj 分别为第j-1和第j次大修理后的设备价值,Krj 第j次大修理的费用,Qj 第j个大修理间隔期内生产产
23、品总量,Cj 第j个大修理间隔期内设备运行总费用,(2),40,假定生产单位产品的设备运行费用呈指数增长,则,C0j 第j个大修理间隔期初生产单位产品的设备运行费(即上图中的OA,P1E,P2F1,P3G),bj 第j个大修理间隔期内生产单位产品设备运行费用增长系数,rj 第j个大修理间隔期内生产单位产品设备运行费用增长指数,(3),41,又假定设备价值损耗与生产产品的数量呈线性关系,即,Vj=EjQj,Ej 第j个大修理周期内生产单位产品应分摊的设备价值损耗,(4),将(3)、(4)式代入(2)式,要使大修理间隔期内生产单位产品的平均总费用最小,须满足,Q*j即为第j个大修理间隔期内可使生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设备 更新 技术 经济 分析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96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