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学习理论实用课件.ppt
《行为学习理论实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为学习理论实用课件.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行为学习理论,一、有关概念二、行为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华生的刺激反应理论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三)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论 (四)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 (五)米勒的内脏操作条件反射 (六)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三、评价,一、有关概念,1.行为(behavior):一般指个体在主观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外部活动,如表情、动作和语言等。行为主义心理学无限扩大了行为的概念,他们把人与动物对刺激所作的一切反应都称之为行为,不仅指一切遗传与习得的所谓外显行为,还包括一切遗传与习得的内隐行为。后者指内脏活动和思维活动。,一、有关概念,2.学习(Learning):是指经验和行为的获得、发展和变化过
2、程。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一种前所未有的关系的过程。 3.行为学习理论(Learning thearies of behavior):一般指刺激-反应理论, 是心理学关于行为的性质和行为改变过程的理论。,二、行为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一)华生的刺激反应理论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三)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论 (四)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 (五)米勒的内脏操作条件反射 (六)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等,(一)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一)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1.华生反对以人的意识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认为内心深处的主观体验、意识,甚至脑的活动都是不能进行科学研究的。
3、2.心理学的主题是“可观察的行为”,目的是“预测和控制行为”。,(一)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3.提出刺激反应(S-R)公式,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才能根据刺激预测反应,或根据反应推知刺激。 4.放弃内省法,大力提倡客观法,即条件反射方法。 5. 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者和教育万能论者。,华生其人,John B.Watson:华生(1878-1958),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抛弃“内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学常用的实验法和观察法。华生在使心理学客观化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
4、席。,(二)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理论(classical conditioning theory),由巴甫洛夫(Ivan Pavlov)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 1.巴甫洛夫进行狗的消化过程研究的意外发现,观察到学习可以来自两个联结在一起的刺激。 2.创造了严格实验条件下研究高级神经活动的方法。,正惩罚:给予 消极刺激有机体也会将反应泛化到类似于辨别性刺激的其他刺激中。二 意义:生物反馈技术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非条件反射:先天、固有三、理论应用观察学习的教学设计(一)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强调观察学习尤其强调模仿对象及其特征激发特定行为的重要性;人类天
5、生具有非条件刺激(UCS)-非条件反应(UCR)联结;正强化:给予 积极刺激1 时间:接近性、次序性不注重人学习的内部机制和过程,将人等同于学习机器3 医学领域:心理干预与治疗巴甫洛夫进行狗的消化过程研究的意外发现,观察到学习可以来自两个联结在一起的刺激。指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种行为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判断经典条件反射(二) 条件反射正强化:给予 积极刺激强化(reinforcement):指环境刺激对个体行为产生促进过程,即非条件刺激(UCS)的作用过程。个体在环境适应过程中必须平衡泛化和辨别过程(既不过度选择,又不过度反应),(二)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理论,3.实验
6、表明,条件反射不是天生的一种反应,而是后天习得的行为。条件反射是个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维持与环境平衡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4.人类天生具有非条件刺激(UCS)-非条件反应(UCR)联结;学习的产生是因为经典条件作用创造了条件刺激(CS)-条件反应(CR)联结。,经典条件反射(一) 反射,定义:中枢神经系 刺激 规律性应答结构基础:反射弧特征:单向、中枢延搁、总和、后放协调机制:交互抑制、扩散、反馈分类: 非条件反射:先天、固有 条件反射:后天、习得,经典条件反射(二) 条件反射,一、人物与实验巴甫洛夫其人,巴甫洛夫的狗,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实验,建立条件1 时间:接近性、次序性2 刺激:相倚性特
7、点1 强化/消退2 泛化/分化3 二级条件作用医学应用:恐怖症1 系统脱敏2 倾注,条件作用过程,1.强化(reinforcement):指环境刺激对个体行为产生促进过程,即非条件刺激(UCS)的作用过程。 2.习得(acquisition):即条件反应首次被诱发出来并随着试验的重复不断增强其频率的过程。 3.消退(extinction):如果非条件刺激(UCS)长期不与条件刺激(CS)结合,已经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会消失,此现象称为消退。 4.泛化(generalization):某些与UCS相近的刺激也产生条件反应(CR)的效果。,条件作用过程,5.辨别(discrimination):是
8、生物体学会在某些维度上对与条件刺激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过程。个体在环境适应过程中必须平衡泛化和辨别过程(既不过度选择,又不过度反应) 6.相倚:为了使经典条件作用能够发生,除了CS与UCS在时间上相接近外,CS还必须可靠地预期UCS的出现。(Robert Rescorla,1966) 7.信息性:如果存在着多种刺激,刺激越强,与其他刺激越明显,越容易被注意到,CR形成的越快。对UCS的先前经验而使被试用第一个CS来降低第二个CS的信息性的能力,称为阻断(blocking)。(Leon Kamin,1969),(三)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论,体罚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人类天生具有非条件刺激(UCS)
9、-非条件反应(UCR)联结;(一)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三、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类型(六)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等华生在使心理学客观化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58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1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内脏神经组成(Leon Kamin,1969)2 惩罚:行为概率减少是一种在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强调自我调节过程,不仅强调外部事件,也强调内部事件的作用,认为行为的增强来源于外界反应与自我评价。反之,该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就会减弱。(三)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论有机体也会将反应泛化到类似于辨别性刺激的其他刺激中。创造了
10、严格实验条件下研究高级神经活动的方法。加深了人们对行为习得机制的理解,使人们能成功地预测、控制和塑造、矫正行为(一)华生的刺激反应理论,桑代克问题箱图示,(三)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论,按照桑代克的分析,学习是情境中的刺激和动物学会做出的反应之间建立的一种联想:刺激-反应联结(stimulus-response connection)。S-R联结浓密学习是随着通过尝试错误体验到动作的结果之后逐渐产生的。 桑代克据此提出“效果律”(law of effect)的学习法则:行为得到奖励, 该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该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就会减弱。,桑代克简介:教育心理创始人学习的实验研究猫的学习实验:
11、问题箱尝试与错误,(四)操作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 reflex )是美国心理家斯金纳发现的与经典条件反射不同的学习方式。斯金纳从桑代克、巴甫洛夫和华生的理论出发,更系统地研究了行为规律以及环境与行为的关系。,操作条件反射,他认为,行为的产生是环境刺激的结果,行为的后果又可作为后续行为的原因。因此,人们可以运用环境刺激和行为的后果来控制新行为。这种由结果控制的行为称为操作性行为(operant behavier)。,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以“斯金纳箱”的动物实验装置进行实验(1953)。老鼠逐渐学会了主动按压杠杆取食的行为。按压杠杆的行为可因停止供应食物
12、而逐渐消退。这一过程是学会一种操作的过程,因而被称之为操作条件反射。这里的操作条件反射是对工具操作的学习,故又称工具操作条件反射(instrumental conditioning)。,斯金纳箱,操作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不同之处在于:操作条件反射事先没有诱发刺激,其行为是自发的、随意的,动物通过主动操作来达到一定目的,强化出现在反应之后。 进一步研究表明,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它们都以强化和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为基本条件。在复杂的行为中往往并有两种反身模式。,操作性条件反射,一、人物与实验斯金纳其人:白鼠学习实验:,操作性条件反射观:行为的分类:应答性v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为 学习理论 实用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95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