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透镜焦距的测定课件.ppt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薄透镜焦距的测定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透镜是组成光学仪器的基本元件之一,标志透镜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是焦距。了解透镜成像规律,掌握光路调整和焦距测量方法,对于了解、使用和设计光学仪器有很大的帮助。本实验仅测量薄透镜的焦距。,加深理解薄透镜的成像规律;学会光学元件的共轴调节技术;掌握测量薄透镜焦距的基本方法。,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光具座,凸透镜、凹透镜,平面反射镜,光源,带箭矢孔的物屏,光屏。,实验原理,准备知识 薄透镜:透镜中心厚度比透镜的焦距或曲率半径小很多的透镜。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类: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又称为会聚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又称为发散透镜。有关透镜的一些名词解释:
2、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折射球面的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主光轴光心: 光线通过主光轴上某一特殊点,而不改变方向,这个点叫 透镜的光心。副光轴:除主光轴外通过光心的其他直线叫副光轴。,近轴光线:一般使用透镜时,物体都在主光轴附近,入射光线的入射角很小,这样的光线叫近轴光线。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近轴光线,通过透镜后会聚(或发散,这时其反向延长线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叫主焦点F,如下图所示。每个透镜都有分居透镜两侧的两个主焦点。焦距:光心O到主焦点F间的距离叫焦距(用字母f表示)。每个透镜有两个焦距。薄透镜两侧的媒质相同时,两个焦距相等。,焦平面 焦平面 F O f f,(a) 凸透镜的焦点 (b) 凹透
3、镜的焦点 图 透镜的焦点及焦平面,光路可逆原理:在反射和折射定律中,光线如果沿反射和折射方向入射,则相应的反射和折射光将沿原来的入射方向。这就是说,如果物点Q发出的光经光学系统后在Q点成像,则Q点发出的光线经同一光学系统后必然会在Q点成像,即物和像之间是共轭的。,光路图:(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过透镜的焦点;(2)过透镜光心的光线经透镜时不改变方向。,2. 薄透镜成像公式当透镜的厚度远比其焦距小得多时,这种透镜称为薄透镜。 在近轴光线的条件下,薄透镜成像的规律可表示为,u、v 分别为物距和像距,实物与实像时取正,虚物与虚像时取负;f 为透镜焦距,凸透镜取正,凹透镜取负 。,实验原理
4、,实验原理,将物AB放在凸透镜的前焦平面上,这时物上任一点发出的光束经透镜后成为平行光,由平面镜反射后再经透镜会聚于透镜的前焦平面上, 得到一个大小与原物相同的倒立实像AB。此时, 物屏到透镜之间的距离就等于透镜的焦距f。,3. 凸透镜焦距的测定1) 自准法,2)共轭法,物与像屏距离L大于4倍焦距,即L4f ,固定物与像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将在屏上出现两次成像。,共轭法又叫位移法、二次成像法或贝塞尔法,为凹透镜的虚物,物距为负值,实验原理,4. 凹透镜焦距的测定(组合法),1. 同轴等高的调节薄透镜成像公式仅在近轴光线的条件下成立。对几个光学元件组成的光路,应使各光学元件的主光轴重合,才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透镜 焦距 测定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95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