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监测 课件.ppt
《营养监测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养监测 课件.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营养监测赵丽云 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目 录 第一节 营养监测系统的建立和管理 第二节 营养监测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第三节 营养监测资料分析与信息反馈 第四节 案例-建立20052007年6岁以下儿童营养 监测系统,营养监测系统是一个长期地搜集、分析、解释和管理相关健康信息的系统,应具备把资料收集、分析和利用同公共卫生政策、规划连接起来功能。 一次性调查或单项研究不能称为监测,资料的利用必须同制定和评价特定的公共卫生项目连接。 即:如何帮助确定公共卫生的重点,如何评价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效果和效益,第一节 营养监测系统的建立和管理 监测系统的组成部分有数据收集、数据交流、数据
2、处理、分析和解释,以及分析结果的利用。 营养监测系统还要有机构、所需的人力物力条件及信息系统的工作方法。可以用一个流程图来表示如何建立一个运转有效的监测系统。(见下图),一、 营养监测目的 任何监测的目的都是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制定干预项目提供信息。营养监测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估计人群营养问题发生状况及人、时、地的分布; 2. 动态监测营养状况的变化趋势; 3. 从长期监测资料分析,通过人群中患病率、发病率的变化,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4. 找出营养状况不良的易感人群,为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5. 确定影响人群营养状况的有关因素; 6. 为确定预防策略确定优先突破点; 7
3、. 为充分地社会服务,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和为社会服务机构提供信息。,二、确定营养监测方式 监测方式的确定,既与监测的目的有关,也与所监测疾病的性质有关,同时也受经费和人力的限制。 监测方式包括两点: (1)一般人群监测还是哨点监测 (2)主动监测还是被动监测,(一)一般人群监测 一般人群的监测有利于了解全体人群中疾病的分布,尤其是疾病在亚人群中的分布,长期监测就能了解人群中疾病的变化趋势。 缺点:监测耗费的人力和财力非常大,同时也难于控制质量,此外进行主动监测与收集更详细的信息都相对困难。,(二)哨点监测 哨点监测是指在选择的人群中,根据标准化的工作程序和指标,系统地收集有关资料。一般而言,从
4、可行性的角度考虑,哨点一般不通过概率抽样方式确定,但是选择哨点的标准需要与该监测系统的监测目的相一致。 特点: 哨点监测一方面保留了全人群监测的优点,又避免了耗费人力和财力的确定。,三、确定监测人群和监测点(一)选择营养监测人群 根据营养监测的目的,确定营养监测人群,如全人群、5岁以下儿童、孕产妇、儿童青少年等。 通常在监测点内,由正式户口的散居人群为监测人群,不包括临时居住在这个地区的人口。监测的人群选取既要保证样本有代表性,又要避免过多耗费人力和财力。,1. 样本量计算根据监测指标计算出层样本量(最小样本量),常用公式如下: 2(1-) N= deff 2 (1)为监测指标中某种疾病的患病
5、率,通常取所监测的率中最低的一个。(2)为允许误差,可以根据所选率的值以及其他具体情况而定。通常控制在1015以内,以保证精确度。(3)deff为随机效应,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通常取值1.5。(4)取95%可信限,即=1.96,以保证准确度。(5)考虑监测对象的失访。通常失访率按10计算,即需要另外增加N10的监测对象,防止由于监测对象的减少对监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2. 考虑分层因素(1)三大经济地带划分: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提出的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2)城市和农村划分:在三大经济地带基础上,将我国分成城市和农村两个层次,也可以进一步根据社会经济、卫生等指标,将城市分为
6、大城市、中小城市,农村划分为一般农村和贫困农村。(3)性别划分:被监测对象应考虑性别比例同全国或某一地区的比例一致。3. 计算最终样本量将所有层的层样本量相加之和,为总的监测所需样本量。,(二)选取监测点选择监测点时要考虑监测点的基本条件,否则收集不到所需要的数据,或者数据的偏性很大,不能反映真实情况。如果抽到的监测点不能胜任监测工作时,可以在同类地区进行调换。监测点选择后必须经过建设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监测点,包括工作制度的建立、必要设备的配备、人员培训等。,1. 监测点选取的原则(1)可行性的原则 1)领导重视,组织健全。营养监测点要成立监测领导小组,负责营养监测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同时在领导
7、小组的指导下,明确营养监测的职能部门;2)有健全的监测工作网络;3)具体监测工作有经过培训的专人负责;4)有健全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工作质控和考核制度、资料管理制度;5)能保质保量完成监测任务; (2)代表性的原则考虑经济、地理分布、被监测人群等因素,保证样本在不同卫生状况的地区的人口比例与全国类似,同时保证监测点地理分布的均衡性。,2. 监测点的选取(1)监测点的选择 营养监测点可以是一个行政上的区(县),也可以是一个社区或一个乡,这与监测系统的目的密切相关。(2)监测点的数目 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整群抽样。按照初级单位含量比例,确定监测点数。根据不同地区存在营养问题的严重程度,同时考虑开展
8、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对确定的监测点数进行调整,最后确定数目。,(3)监测点的抽样1)省/市的抽样 为保证全国代表性,根据三大经济地带中包含的省数比例确定各类经济地带中需要抽取的省份。根据营养监测的重点内容不同,可以在营养问题严重的地带适当调整多抽取一些省份。2)县/区的抽样 从被选中的各省中,随机抽取一定数目的城市和县。考虑的因素同省/市的抽样。3)监测点的抽样 从被选中的县/区中再随机抽取一定数目的乡或街道作为监测点。(4)监测点的调换 如果抽到的监测点不能胜任监测工作时,按照一定的抽样要求和方法可以在同类地区进行调换。,四、选择营养监测指标 营养监测是有规律或定期的收集数据,对其进行评价,
9、以说明人群当前或将来的营养状况,指标是一组数据所组成。 选择监测指标时应考虑其灵敏性、特异性与可行性。,1. 营养监测指标选择原则(1)灵敏性 灵敏性是指检测出真实阳性(如真正的营养不良者)的能力。选用的指标必须是很灵敏的,在明显症状出现之前就能测出不良变化,也就是说它能指出不正常的变化或倾向。 由于正常人群往往也会有一部分人落在临界值以下,所以在评价时应根据临界值以下的人数的多少,如人数达到某一水平时可以认为该人群存在营养问题,这水平称作危险界值。临界值是人为确定,是可以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而改变的。,(2)特异性 特异性是指排除假阳性(如非营养不良者)的能力,也就是说指标要能检出真正有阳性的
10、,而又能将非阳性的排除掉。如血红蛋白是缺铁性贫血的良好指标,但对其他疾病引起的贫血,血红蛋白就不是良好的指标。,(3)可行性 指标的可行性很重要,可行性是指所选定的监测指标可否为人群及地区所接受,可行性程度常常可反映出人们的参与程度、费用负担程度、器材设备与操作方法的复杂程度和结果统计分析处理的能力等。 指标宜少不宜多,以使监测宜于进行,并尽可能多的选用无损伤性的监测指标。在实践中也要考虑收集这些指标数据时所需的人力物力及调查对象接受的程度。 为了了解现状,一般需要较大的样本,但在监测营养状况的变化趋势或作预测时,只采用一个有代表性的小样本即可。,2. 常用的营养监测指标(1)健康指标 健康指
11、标的选择随地区不同而不同。应根据可得到的资料及基线调查数据而定。 下表是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事处1978年召开的营养监测研讨会上推荐的与健康有关的指标(表1)。,表1 营养监测的健康状况指标(WHO),表2 特殊情况下营养监测的附加指标(WHO),有肥胖和有慢性疾病的人群还应选择下列指标:1)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2)血压3)三头肌皮褶厚度(中位数2SD)4)按身高的体重各年龄组特别是成年人(中位数2SD或参考标准的120%)5)冠心病死亡率。,(2) 社会经济指标 人群营养状况的变化在大多数情况下受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其中社会经济和农业方面的变化是可以测量的,可以作为营养监测的重要部分。 食物
12、消费调查是很好的监测数据,但由于其调查比较困难,故一般不作常规监测内容。常用于营养监测的社会经济指标见表3,表3.1.3 营养监测的社会经济指标监测内容 内 容 分 类 监测频率1.经济状况 A再生产的物质财富 (1)住房: 年度结构类型/房间数 年度 每间住人数/电器化/供水 年度 (2)耐用消费品:如电视机/机动车/家畜 年度 (3)储蓄存款/收入 年度 (4)设备:如农具、经商用具 年度 B不再生产的自然财 (1)拥有土地面积年度富(自然资源) (2)农业供水年度 C无形的财富 (1)教育水平,受教育年限 年度 (2)文化程度 年度 (3)职业 年度2.环境 A供水 (1)家庭水源类型
13、年度 (2)离水源距离 年度 (3)供水质量(季节性) 季度 B粪便及垃圾处理 (1)厕所设施类型 年度 (2)处理垃圾类型年度 C. 社区资料 (1)海拔高度/地形一次 (2)人口数 年度 (2)与服务部门(卫生、教育、年度 银行/信用社、农业机构)距离3.各种服务 A医疗卫生机构 (1)医疗卫生机构数 年度 (2)每千人中床位数 年度 (3)每千人中医生、护士数 年度,(3)人群营养状况指标 如食物与营养素摄入量、膳食结构变化、钠摄入水平等(详见营养调查技术规范)。监测频率为每季度一次。(4)饮食行为与生活方式指标 职业、膳食、吸烟、饮酒、高血压和高血脂、高血糖、体力活动及生活规律等情况,
14、以及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等。监测频率为每季度一次。,(5)用于特定目的所需的营养监测指标 1) 用于制定国家发展计划及政策的营养监测指标 根据调查与监测所得的信息,包括不同人群的营养状况及其变化和原因等,确定是否需要修改有关营养的规划和政策,同时为制定与营养有关的公共卫生政策、公共卫生营养规划、食品援助计划、食品强化、食品安全性和标签法法规以及食品生产和流通等提供信息和资料。 WHO推荐以下几方面的监测指标(表3.4)。,表3.4 制定国家发展计划及政策的营养监测指标1.卫生政策指标: 卫生资源的分配及公平程度 社区卫生保健的实施 组织机构和管理程序2.涉及健康的社会经济指标: 人口增长率
15、国民总产值和家庭总产值 收入分配 工作条件 成人识字率 居住条件 可获得的食物3.提供卫生保健指标:卫生预防措施,初级卫生保健范围、免疫接种、 转院治疗系统范围4.营养健康状况指标:儿童营养状况及社会心理发展 婴幼死亡率 出生体重 出生或某个年龄的预期寿命 母亲死亡率,2)用于评价改善营养规划的营养监测指标 卫生与营养规划项目包括:公共卫生措施、卫生预防措施。营养干预项目有:补充喂养、营养康复、营养教育、强化食物等。这些规划很多是通过卫生系统实施的。为了评价这些干预项目对营养改善的效果,需要对实施过程和项目完成后的相关指标进行监测。通过访问和测定,查询规划过程的资料和记录、 间断性小规模调查中
16、可获得资料。不同类型营养干预项目的监测指标见表3.5。,表3.5 用于评价某些营养干预项目和目标的营养监测指标,3)为预警和干预规划的营养监测指标 干预措施和预警是紧密相连的,在某些情况下,短时间的事件如自然灾害、地区性冲突和战争等引起农产品价格改变,均可造成严重的营养不良。 在各种营养状况指标中,体重/身高可能是代表食物短缺最有用的指标。身高/年龄或体重/年龄指标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以往慢性食物短缺,但不能准确反映当前营养不良的特点,而且有时不易获得准确的年龄资料。 当食物短缺影响到营养状况时,已发展到威胁生命的危险程度,因此应直接对这类特定的家庭及其成员进行营养状况的调查,包括身高、体重和
17、临床特征。同时对家庭和地区发起紧急救援行动,实施食物救济或补助。,4)与实施相关慢性病营养危险因素监测指标 饮食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肥胖症、糖尿病等慢性病存在密切联系。 在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中常用的人群营养状况指标有肥胖率、膳食脂肪、食物与营养素摄入量、膳食结构变化、水果、蔬菜摄入量、钠摄入水平等。,五、营养监测工作程序1资料收集,包括收集的地方、人员、时间和方法;2资料核对; 3质量控制工作;4资料上报方式;5资料分析(地方和全国);6资料分析的结果,分析结果提供形式与公布。,六、营养监测人员的资格认定和培训 营养监测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信息管理和分析工作,要求从事营养监测工作的人员具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营养监测 课件 营养 监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95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