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病人护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病人护理课件.ppt(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神经系统疾病病人护理,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大幅升高,目前,脑血管已成为世界人口的主要死因之一,而我国属于脑卒中高发性国家,而且呈发病率上升、发病年龄提前的趋势。 国家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已占死亡总数的22.45%。目前中国每年脑卒中新发病250万例,而每年死于脑卒中约有150万人,存活者中有3/4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脑卒中导致人群寿命平均缩短12年。,脑的重量:脑的平均重量1400g,占全身体重的2%-3%脑的血流量: 占全身血流量15-20%脑的氧糖耗量:占全身的20-25, 且几乎无氧糖储备,概 述,脑的血流及其调节,正常脑血流量800-1000ml/min1/5流
2、入椎基底动脉4/5流入颈内动脉,脑血流量的调节 平均动脉压60160mmHg可自动调节,一、分类,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脑梗死),出血性,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TIA,急性脑血管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是急性脑循环障碍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血液循环和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概 述,急性脑血管疾病(缺血性),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1.血管壁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 2.血液成分改变:与血液黏滞度增高、凝血机制异常有关。 3.血流动力学改变:心脏功能障碍、心律失常等,特别是房颤最常见。 4.其他:各种栓子。,二、病因,1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2
3、一般危险因素:动脉硬化、高脂血症、血黏度增高、无症状性颈动脉杂音、吸烟、肥胖、口服避孕药、高盐、高脂、酗酒等。 3无法干预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种族和遗传因素等。,三.危险因素,1一级预防:发病前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宣传防治脑血管疾病的常识。2二级预防:在一级预防的基础上,对T1A早期诊断、早期治疗。3三级预防:对已出现脑卒中的病人实施早期干预,积极进行治疗、康复训练。,四、脑血管疾病的三级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概 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指历时短暂并经常反复发作的脑局部供血障碍,导致供血区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不超过24小时即完全恢复,不留任何神经功能缺
4、陷。,一、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附壁血栓脱落是主要病因。(二)发病机制1微栓子学说2血流动力学障碍学说 3脑血管痉挛学说,评估病人,二、临床表现,、年龄性别差异:TIA好发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TIA临床特征 突然发病,持续时间短暂。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的症状,刻板出现,反复发作。恢复完全,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体征。,、TIA分类()颈动脉系统TIA:大脑半球症状(一侧面和或肢体无力、麻木或偏瘫);眼动脉缺血症状(一过性单眼黑矇)。()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眩晕;突发跌倒,但无意识丧失;共济失调;构音障碍;复视;交叉性运动或感觉障碍等。,不 同 表 现,颈内动脉系统运动
5、障碍感觉障碍语言障碍视觉障碍,椎-基动脉系统阵发性眩晕脑干症状小脑症状猝倒发作,颈内动脉系统:供应眼部和大脑半球前3/5部分 椎-基底动脉系统:供应大脑半球后2/5(枕叶及颞叶内侧)、丘脑、内囊后肢后1/3、全部脑干和小脑的血液,脑底动脉环(Willis环)的构成及意义,由双侧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大脑后动脉、前交通动脉和后交通动脉组成。使两半球及两个供血动脉系统间的血供相互代偿。但脑深部穿动脉的吻合支较少,脑血流的调节和代偿作用较差。,三、检查及诊断,1.血液检查:可有血糖、血脂、血黏度异常。2.颈部超声波检查:可有双侧颈动脉狭窄。3.彩色经颅多普勒:可有颅内大动脉狭窄。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6、(DSA):可见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等。,(一)检查,脑功能障碍的表现,(二)诊断要点,突然发病,持续时间短,24h内完全恢复,制定计划,四、治疗要点,(一)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因。(二)药物治疗 1.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双嘧达莫2.抗凝药物:如肝素、低分子量肝素。3.活血化淤类中药:如丹参、川芎嗪、金纳多、刺五加等 。(三)外科治疗:颈动脉狭窄程度大于70的TIA病人可考虑手术,注意对于偶发TIA者,不论何种原因所致,都应看作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需积极进行治疗。对于频发TIA者,要急诊处理,迅速控制症状。,实施护理,五、护理诊断/问题,1知识缺乏:缺
7、乏本病的防治知识与缺乏宣教有关 2潜在并发症:脑卒中。3有受伤的危险与突发眩晕、平衡失调、一过性黑矇有关。,六、护理措施,1.疾病知识指导:告之预防、治疗知识。 2.用药护理:按医嘱正确服药观察 疗效及不良反应。3.安全指导:避免病人单独外出、入厕、沐浴等。4.日常护理:规律适度运动。低盐、低脂、低糖饮食。5.健康教育:正确的生活方式;定期复查;发现异常,及时就诊。,效果评价,评价实施护理后病人对疾病、治疗、护理的身心反应。,TIA是最容易忽视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每次发作不超过24小时即可完全恢复。 TIA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先兆和警报,要及时治疗。护理重点是指导病人如何预防,并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就
8、诊。,课堂小结,脑血栓形成,评估病人,病人,男,55岁,昨日晨起发现左侧肢体麻木,中午开始不能活动。有高血压病史3年。查体:BP16090mmHg,神志清楚,语言流利,左侧鼻唇沟浅,伸舌偏左,左侧肢体偏瘫,左侧病理征阳性,左侧痛觉减退,双眼左侧偏盲。初步诊断:脑血栓形成。,病例导入,见案例视频25,结合上述病例请思考:1.为什么诊断为脑血栓形成?2.脑血栓形成与TIA有什么不同?3.脑血栓形成与偏瘫、偏盲有什么关系?4.怎样治疗、护理?,病例导入,脑血栓形成指颅内外供应脑组织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变,形成血栓,使血管闭塞,造成脑局部血流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软化,并出现相应的神经症状和体征
9、。,概 述,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脑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栓形成 的基本病因。高血压常与脑动脉粥样硬化并存,两者相互影响。2脑动脉炎:细菌、病毒、药物等导致。 3其他: 如结缔组织病、 血液系统疾病、脑血管 畸形、脑肿瘤等。,(一)病因,血栓形成脑血管血流中断脑缺血、缺氧脑坏死或软化 功能障碍,(二)发病机制,(三)脑血栓形成病灶,由中心坏死区和周围的缺血半影区 (缺血半暗带)组成。经积极治疗、康复,缺血半影区的损伤是可逆。但较长时间(超过6h)不恢复脑血流供应,缺血半影区内细胞也将死亡。,二、临床表现,2022/12/9,49,可编辑,1.常在安静、休息状态下发病。部分病人有TIA病史。2.发
10、展缓慢,1-3天达到高峰。3.多数病人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颅高压情况比较少见。,(一)临床表现特点,1.大脑中动脉闭塞症状:主要影响内囊区供血,导致“三偏征”(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2.颈内动脉闭塞症状:大脑中动脉闭塞症状,病灶侧单眼一过性黑矇,颈动脉搏动减弱等。,(二)神经系统表现,见动画2,3.椎一基底动脉闭塞症状: 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复视、眼肌麻痹、眼球震颤、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眩晕、呕吐、共济失调。,三、检查及诊断,临床表现(分型),1、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RIND) 时间超过24小时,但在1-3周内恢复,不留任何后遗症。2、完全型: 起病6小时症状即达到高峰
11、,为完全性偏瘫,病情重,甚至出现昏迷,多见于血栓-栓塞。3、进展型: 局灶性脑缺血症状逐渐进展,阶梯式加重,可持续6小时至数日。4、缓慢进展型: 症状在2周以后仍逐渐发展,多见于颈内动脉颅外段血栓形成。,1CT :最常用的检查。2MRI:能在发病数小时内确定病灶。3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TCD):对判断颅内外血管狭窄、闭塞、痉挛等有帮助。4其他:血、尿常规,血糖、血脂、心电图等检查,可提示目前存在的危险因素。,(一)检查,发病24h内CT显示正常(可排除脑出血);24h后显示低密度病灶,提示脑组织已变性、坏死,脑梗塞的头颅CT,(二)诊断要点,多在静态下发病,症状逐渐加重有神经定位体征,一般神志
12、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结合头颅CT或MRI检查结果,制定计划,四、治疗要点,超早期溶栓治疗发病后6h内用 尿激酶、链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再灌注溶解血栓,使血管再通,恢复组织局部血液供应。再灌注时间窗发病后6h内(超早期)再灌注损伤若超过6h再恢复脑组织局部血液供应,脑损伤反而加剧。,1. 超早期溶栓治疗,2.抗凝治疗:肝素、低分子肝素(速必凝)、华法林等。3.抗血小板聚集:阿斯匹林、抵克力得等。 4.活血化淤:丹参、川芎嗪、葛根素、金纳多、刺五加等。 5.改善微循环:低分子右旋糖酐等。,6. 控制血压 、血管扩张剂 :除非血压过高,一般急性期不用降压药。 7.大面积脑梗死处理:立即降颅压,用20%
13、甘露醇125250ml快速静脉滴注;维持呼吸功能;进行心电监护。8.外科治疗、高压氧舱治疗等。,五、护理诊断/问题,1躯体活动障碍 与偏瘫或平衡能力降低有关。2有失用综合征的危险 与意识障碍、偏瘫所致长期卧床有关。3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与肢体瘫痪有关。4潜在并发症:压疮、肺部感染、出血。,实施护理,六、护理措施,1溶栓护理,抽血查出血、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询问有无禁忌指征:出血、创伤、高血压、肝肾功能不全、消化性溃疡等。,做CT,凝血机制正常、CT正常,无禁忌征后,静脉用溶栓药,观察出血倾向,与心梗溶栓比较。,争分夺秒,发病后6h内尽早使用溶栓药。,(1)严格把握药物剂量。(2)密切观察意识
14、和血压变化,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3)监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观察有无出血倾向。(3)观察有无栓子脱落引起的小栓塞。, 溶栓注意事项 ,2康复护理 (1)肢体康复:(2)语言康复: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临床表现。 注意有无颅高压症状、出血情况、原有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瘫痪症状、心律失常、呼吸困难。,4预防并发症预防肺部感染预防尿路感染 预防压疮 预防口腔溃疡 预防便秘,根据所学基础护理学知识,提出如何预防这些并发症。,5.日常护理(1)饮食护理: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易消化饮食;禁烟酒;轻度吞咽障碍,给予糊状饮食。重度吞咽障碍者,给予鼻饲。(2)心理护理:使
15、病人情绪稳定,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6.健康指导,请从合理饮食、控制危险因素、配合治疗、康复训练等方面制定健康指导计划。,效果评价,评价实施护理后病人对疾病、治疗、护理的身心反应。,1诊断分析 该病人在睡眠时发病,症状逐渐加重,有“三偏征”等神经定位体征,24h内症状未缓解,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故初步诊断:脑血栓形成。,病例分析,2、护理分析躯体活动障碍立即进行早期康复干预,做好生活护理。饮食问题给予相应饮食护理。用抗凝药、抗血小板聚集药观察有无出血情况。病情变化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临床表现。可能会出现并发症预防并发症护理。,病例分析,课堂小结,脑血栓形成是最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最
16、常累及大脑中动脉,影响内囊区供血,表现为“三偏征”。常在静态时发病,伴有神经定位体征,发病24h内CT可显示正常。发病早期(6h内)溶栓治疗、早期康复有利于减轻残疾。最主要的护理措施是溶栓护理和康复护理。,脑栓塞,概 述,脑栓塞指各种栓子(血流中异常的固体、液体、气体)随血流进入脑动脉,使某些脑动脉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一、病因和发病机制,根据脑栓塞栓子来源不同分为1心源性:是最常见的病因。其中心房纤颤更为常见。2非心源性:如癌细胞栓子、脂肪栓子等。3来源不明性,(一)病因,外来栓子 堵塞脑动脉 阻断脑血流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二)发病机制,评估病人,二、
17、临床表现,1.通常发病无明显诱因,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2.发病过程快,数秒至数分钟内发展到高峰,是发病最急的脑卒中。3.多数病人神志清楚、伴有局限性抽搐。,(一)临床表现特点,(二)神经系统表现 栓塞的大脑动脉不同,神经系统表现不同。神经系统表现与脑血栓形成相似。(三)原发病表现 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严重心律失常、心脏手术、长骨骨折等。,三.检查及诊断,1CT及MRI:检查意义参见脑血栓形成。2其他:常规检查心电图,可发现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证据;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发现心腔内附壁血栓。,(一)检查,有心脏病史或栓子来源或其他脏器栓塞,(二)诊断要点,常活动时骤然起病,数秒至数分钟内达到到高峰,一般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有神经定位体征,结合头颅CT或MRI检查结果,制定计划,实施护理,四、治疗与护理,(一)治疗要点1同脑血栓形成治疗相似,但禁忌溶栓治2根据栓子性质分别进行处理。3治疗原发病,预防栓子形成是防止脑栓塞的重要环节。(二)护理诊断及措施(与脑血栓形成相似),效果评价,评价实施护理后病人对疾病、治疗、护理的身心反应。,课堂小结,1、脑栓塞常见于中青年人活动中突然发病。是急性脑血管疾病中起病最急的疾病。2、治疗、护理与脑血栓形成相似,但禁忌溶栓治疗。,谢 谢 !,thank you !,2022/12/9,98,可编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95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