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关爱教育政策法规解读课件.ppt
《留守儿童关爱教育政策法规解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关爱教育政策法规解读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政策法规解读,刘 芳吉林省教育学院,你有兴趣一起探讨吗?,案例一:小林是广西北流市六麻镇端寨村人,和很多“90后”的同龄人一样,他喜欢上网,每周都要去10公里外的镇上的网吧玩。而现在他因涉嫌抢劫被关在当地看守所,上不了网了。小林告诉记者,父母和哥哥常年在外地打工,爷爷负责照料他的生活。读到初一时,他没有征得父母同意就自己办理了辍学手续,和村里六七个同龄人厮混在一起,“每天基本上无所事事,到处闲逛”。去年下半年,小林和同伴们染上了吸毒恶习,被父母发现后,他离家出走。当地办案民警说,小林及其同伙为筹集毒资先后实施抢劫十多次,手段非常残忍,曾发生致人死亡事件。记者从广西、湖南采访了
2、解到,近几年来,像小林这样具有留守儿童背景的“留守少年”违法犯罪问题逐渐凸显。小要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是什么?,案例二,“留守儿童”遭摧残 13岁女孩做妈妈 据2004年5月26日新闻晚报:2004年3月,四川省富顺县某镇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一个13岁的女孩小英,在无人事先知情的情况下生下了一个孩子,尚未成年的女娃娃竟然当上了母亲!记者赶到事件的发生地就此事进行采访时发现,由于父母双双务工在外,作为“留守儿童”的这个13岁女孩的监护权无人顾及,才最终导致了这个悲剧。 小英为什么没有得到应有的呵护?她的哪些权利受到侵害?小英的悲剧到底是谁之错?,案例三,2009年6月27日凌晨两点多钟,犯罪嫌
3、疑人马某(17岁)持刀进入武冈市秦桥乡新春村受害人马某某家企图盗窃,受害人惊醒后呼喊,马某用刀朝受害人划去,将其左手中指划伤,受害人对马某讲:“你年轻伢子家做这种事(指做贼)做么咯?”马某回答说:“我父母外出打工,又离了婚的,没人管我,我三天没吃饭了。”受害人被逼无奈,只好从妻子手中拿了300元钱给了犯罪嫌疑人马某。承办人审查案卷后,觉得犯罪嫌疑人马某犯罪有复杂的客观原因存在,但法律是无情的,更何况其已涉嫌抢劫犯罪,性质严重,依法做出了批捕决定。,案例四,班上有一个名叫农甫范的学生,从他一岁多时,爸爸就去世了。不久,他妈妈就带上比他大七岁的姐姐去姑姑家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去打工了。从那以后就和
4、姑姑生活在一起了。由于家庭的原因,从小没有父爱,缺少母爱的环境中成长,因此就出现了种种问题。上学以来,他的学习习惯很差,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还编一些谎话骗老师。同学们讨厌他的习惯、做法,看不起他。他也因此经常跟同学发生纠纷,经常跟同学打架。童年的生活少了父母的陪伴与关爱,还经常遭到同伴的排斥、冷眼相看,不好的行为表现也会遭到老师的批评,从而让他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心理十分自卑,缺乏自信。他对学习渐渐地失去兴趣,也逐渐产生逆反心理,最后直接辍学不念了。 这名学生的哪项权利没有得到保障?你知道与之相关的法律吗?,一、农村留守儿童权利保障的法律思辨,(一) 受照顾权不到位从人类生存的观
5、点出发,最根本的是照顾。这是由于未成年人在身心各方面发育并不完全,需要他人的照顾,因此,在子女出生以后,父母就负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照顾、保护的义务与权利,我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对此有明确规定。但是,我国2万留守儿童的形成,就是因为其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务工,将其法定监护、照顾义务转交单亲或祖辈、亲朋甚至是留守儿童本身。根据湖南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由祖辈、亲朋或自我监护、照顾的超过6%,而其他省市的调查显示很多地方高于此比例,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到留守儿童的受监护权、受照顾权,临时监护人的监护和照顾很显然是不及父母亲全面、周到和自然,有的监护人,例如爷爷奶奶年迈,自己本身就是受照顾的对象,
6、却要承担照顾监护职责,显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有能力监护和照顾,绝大多数的关怀只体现在浅层次的吃饱穿暖上,对其情感的需求、心理的感受无法细细体察。有的监护人,例如亲戚朋友难以处理留守儿童与自己子女的关系,放任留守儿童的行为或者歧视现象较为普遍,而且作为寄养在亲戚朋友中的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寄人篱下之感,这会严重影响其人格的形成,自我监护型中的留守儿童,作为未成年人,却要承担起照顾自己甚至弟妹的职责,他们中绝大部分如荒草般生长,从小过着没人管束、没人关心、没有前途的生活,游走流离在社会的边沿。,(二) 受教育权得不到保障。受教育权是公民一项基本权利,宪法第四十六条对公民的受教育权作了原则性规定,教
7、育法也有明确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第十八条)农民大多是因为生活困难而外出打工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为了送孩子读书才去外面挣钱,然而少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因为父母长年不在家而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思想道德教育上造成缺失,在学习上遇到问题不能及时得到父母的帮助,所以,他们受教育的权利实际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四川省仁寿县对2名打工子女抽样调查发现,48%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每学期均有不及格科目),4%成绩中等偏下。有数据表明,半数留守孩子表示他们最
8、苦恼的事是学习题目难,不知道该问谁。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很多爷爷奶奶的知识还赶不上小孙子,小孩作业的对错根本看不出来,他们只能督促不能教导,而放在亲朋好友家的那些留守儿童,因为不是自己生的小孩,往往不会尽心,所以一般也得不到很好管教。,(三) 生命健康权受到威胁我国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作为未成年人,在法律上被确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身心发育不成熟,缺乏分辨能力和处理能力,无法独立面对复杂社会与纷繁世事,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因此,父母负有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的义务,应采取措施防止和排除来自外界的多种自然损害和他人的非法
9、侵害。但是,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监护缺位,而临时监护人由于能力或认识的缺乏,对其监护不够或放任不管,致使留守儿童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如04年5月,江西省奉新县的女中学生小丽,因为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家庭疏于管理,到县城上中学后,沉迷于网吧,最后在与两网友见面后被轮奸,广东省惠州市的林家三姐妹,七年内全部意外致残。另外,临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加害也存在,这种情况是不容忽视的,例如,湖北省黄梅县的陈双,因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养成了倔强孤僻的性格,04年的六一儿童节,因与看护她的奶奶发生口角,被亲生奶奶杀害,因监管不力,造成留守儿童溺水、触电、车祸、自杀等意外伤害事故常见于报端,不胜枚举,生命
10、健康权难有保障。,(四) 受监护权缺失。根据民法通则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只有其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时,才由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等担任监护人。可见,监护权主要是由父母来行使。某省对当地农村留守学生调查时发现,在被调查的3118名留守学生中,有2526名是托付给祖父母、外祖父母照管的,占81%;其他有的托付给亲朋好友照管,有的没有临时监护人,独自一人生活,留守学生中家长一年回家一次的323人,占5.7%;两年回家一次的142人,占17.5%,三年以上未回家的756人,占12.7%,不难发现,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严重不足:一是临时监护人责任不明确,大都将其临
11、时监护责任理解为让孩子们吃饱穿暖,不出事,重养轻教,二是临时监护人教育精力不够,监护职责浅层化,监护人大多局限于孩子吃饭穿衣之类的浅层关怀,无法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三是临时监护人教育能力不足,教育孩子的观念和方法滞后,对小孩娇生惯养,甚至放任自流,而且由于文化素质较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和对孩子进行法制、安全、卫生教育,严重影响留守学生的受教育状况。,(五) 发展权受到制约。作为法定监护人的父母本该责无旁贷地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却让留守儿童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留守儿童家庭监管缺位,学校也很难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管理,甚至学校在教育无效时只能采取开除或劝其转学的办法,有的学校干
12、脆对留守孩子放任不管,使他们过早地流入社会,有的留守儿童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或武打色情电影之中;有的和社会上的失足青年混在一起,成为他们的打手和帮凶;有的偷鸡摸狗,甚至吸毒、卖淫嫖娼,有消息表明,历年刑事犯罪中,有近2%的青少年犯罪分子为这类孩子,这就使得留守儿童的发展权受到很大的制约,导致他们心智发展不健全或者走上邪路,事实证明,由于得不到父母在学习上的指导和帮助,留守儿童的学习比较差,情感上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了孩子与别人的社会交往,导致孩子缺乏对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容易出现性格缺陷,如父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胆怯、不像正常家庭孩子那样自信;母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不细心、不像正常家
13、庭孩子那样善良、有爱心,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这些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二、与留守儿童相关的法律法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教育部等5部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 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法律内容简介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应该属于未成年人群体。因此党和国家为了保证这一特殊群体的健康发展,专门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两部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共分为七章:第一章 总则 介绍了未成年人
14、这个特殊的群体所享有的权力以及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见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至四章 分别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为保护这一特殊群体设置了四道防线,这四道防线也同样适用于保护农村的留守儿童。(一)关于家庭保护 主要是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利,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 第十至十六条是关于家庭保护的内容。(见链接)(二)关于学校保护 学校保护,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未成年人有很长时间是在
15、学校度过的,学校的教职工对未成年人的培养教育负有重大的责任。学校保护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第十七至二十六条是关于学校保护的内容(见链接),(三)关于社会保护 社会保护,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权的保护等方面。 第 二十七至四十九条是关于社会保护的内容(见链接)(四)关于司法保护 司法保护,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地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例如,设立少年法庭,不公开审理未成的人犯罪案件,尊重违法犯罪示成年人的人格
16、尊严,保护其合法权益,做好开满释放未成年的安置工作等。 第五十至五十九条是关于学校保护的内容(见链接),2.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与留守儿童相关的内容,学校不得违法开除未成年学生学校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否则,学校教职工将承担法律责任! 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要求当地政府要承担起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的和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等接受义务教育。 教师辱骂学生将受惩处“笨死了”、“都笨成这样了你还活着干吗”老师脱口而出的辱骂词句,是许多被辱骂孩子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针对这一现
17、象,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学校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有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言行,违者最高可追究刑事责任。 对经营者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作出了禁止性规定。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饮酒。对经营者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作出了禁止性规定。如果经营者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或者没有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标志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突发事件先救助未成年人学校、幼儿园应当建立安全制度,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教育行政等部门和学
18、校应当根据需要,制定应对各种灾害、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预案。根据中国青年报在他们是当下中国最容易受伤害的人的报道中说,湖南省涟源市荷塘镇遭遇 一场特大洪灾,12名儿童死亡,其中11个“留守儿童”。 2012年10月,云南彝良山体滑坡已致16名学生死亡,2013年1月11日,19名儿童被埋。父母外出要委托“代家长”为了防止父母对子女“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抚育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父母因外出务工等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依法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 法院可剥夺父母监
19、护权针对当前一些父母抛弃、虐待孩子以及其他不履行监护义务的行为,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经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被撤销监护资格的父母应当依法继续负担抚养费用。 再走丢小孩监护单位要担责2007年3月26日,8岁的商丘民权男孩刘明恩,在郑州看病期间,与相依为命的80岁奶奶走散。孩子被紫荆山公园派出所的民警捡到后,送到了救助站。谁知孩子却从救助站溜走了,找不到了。 小明恩丢了,谁应承担责任呢?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流浪儿童,监护单位应承担临时监护职责。,(
20、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法律总体介绍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其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 共有八章,包括总则、预防未成年犯罪的教育、对未成年不良行为的预防、 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 对未成年重新犯罪的预防、 法律责任以及附则。 (见链接),2.相关法律内容简介第二章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第七至十三条) 第七条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的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结合常见多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对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 第八条司法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
21、、共产主义青年团、少年先锋队应当结合实际,组织、举办展览会、报告会、演讲会等多种形式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宣传活动。 学校应当结合实际举办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活动。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工作效果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预防犯罪教育时,应当将教育计划告知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结合学校的计划,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教育。,第三章 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十四至三十三条)第十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
22、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驾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入 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十五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第十六条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 未成年人擅自外出夜不归宿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其所在的寄宿制学校应当
23、及时查找,或者向公安机关请求帮助。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二十四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七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发现未成年人组织或者参加实施不良行为的团伙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发现该团伙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 第十八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发现有人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公安机关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依法查处,对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
24、护其人身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九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第二十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不得放任不管,不得迫使其离家出走,放弃监护职责。 第二十二条继父母、养父母对受其抚养教育的未成年继子女、养子女、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在预防犯罪方面的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十三条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当加强教育、管理,不得歧视。 第二十四条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座谈、培训等活动,针对未成年人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介绍良好有效的教育方法,指导教师、未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留守 儿童 关爱 教育 政策法规 解读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94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