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说课ppt课件.ppt
《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说课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说课ppt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说课人:,明朝的对外关系,说课流程,说教材,课标解读,教材分析,了解 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 知道 戚继光的抗倭斗争, 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讲述 戚继光抗倭,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的斗争精神。,明朝的统治,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教材分析,明朝的对外关系,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明朝的灭亡,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材分析,说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的相关史实2、分析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和戚继光抗倭成功的原因。3、掌握
2、一件历史事件成功的因素有哪些?过程与方法:通过研读课本等相关的资料了解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的相关史实。情感目标通过分析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的成功原因感受到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以及他们的以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的爱国精神。,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学难点:,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和郑和下西洋开创的亚非海上交通线,教学理念,以课本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问题的引领诱导学生思考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论从史出、以史佐证的方法,说教法,讲授法 谈话法 问题教学法诱思教学法 语文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把,学习的主动权
3、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的潜能,,培养其强有力的内在学习的动机,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的潜能,培养其强有力的内在学习的动机,诱思教学法,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具体体现是: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循循善诱,突出启发性,其实质就是一个“诱”字,这是教师主导作用的核心。强调独立性,尤其思维的独立性,,说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说教学设计,1、设置情景,巧妙导入2、自主学习 梳理构建3、突破理解 老师点拨4、盘点提升 以史为鉴5、当堂训练 巩固提高,海军郑和舰自10月24日启
4、航,历时68天,总航程15800余海里,安全航渡太平洋、印度洋,航经16个海区、海峡,两次穿越赤道,先后访问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港、澳大利亚悉尼港、新西兰奥克兰港和技术停靠斐济苏瓦港,受到到访国政府、军队、民众以及当地华侨华人的热烈欢迎。,一、设置情景,巧妙导入,设置意图:联系史实激发兴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明朝的对外关系,整体感知,出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自主学习一:,内容:P70P72页,郑和下西洋学法指导:背景、时间、目的、人物、次数、范围、历史意义 原因要求:快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找出问题答案并掌握。时间:3分钟;比比谁找的又快又准并做好笔记!,二、自主学习 梳理构建,指导方法,明确
5、要求,郑和下西洋,1405 至1433明成祖时期,经济逐步繁荣是当时世界上强国,提高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突破理解 老师点拨,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目的:寻找建文帝,第一组史料:补充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的富强用中国的货物去 换取海外的奇珍寻找失踪的建文帝,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思考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是什么?,1、郑和吃苦耐劳、勇于探索不畏困难,个人因素,2、明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明成祖鼓励对外交往,国家与社会因素,3、造船技术发达 ,指南针的应用,其他因素,突破重点,老师归纳总结 突出重点 突破
6、重点,第二组史料立足课本解读课本,对比郑和下西洋概况和欧洲航海家航海情况,你得出什么结论?,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的。,时间早次数多,人数多,船只多,船只大,范围广,设备先进,对比寻找特点,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通过对比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1、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 海史上空前的壮举。,2、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 友好往来,3、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郑和下西洋,并没有为国内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没有刺激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没有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倒
7、是强化了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基础。而且这种贸易,对国计民生关系不大,因为输入的商品多为香料、珍宝等高档消费奢侈品。同时也助长了中国封建统治者的不思进取,固步自封以及夜郎自大,更加不利于中国的政治经济革新。郑和下西洋所进行的对外贸易,并不是一种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交易。按照明政府的旨意,贸易坚持的是“厚往薄来”的原则,即高价收购外来番货,而低价出售中国的货物,其目的仅仅是为了显示中国的富强与富有,从而加深了中国人的自我虚骄心理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观。这种贸易产生的后果只能是给国内经济的发展蒙上一层阴影,贸易背后巨大的耗费给人民增添了巨大的负担,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摘自初中历史课标解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七下 历史 15 明朝 对外 关系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94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