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2《预防犯罪》课件.pptx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2《预防犯罪》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2《预防犯罪》课件.pptx(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预防犯罪,自主学习,01,刑法的作用及规定的内容?,02,犯罪的含义及特征?,03,刑罚的含义及分类,04,怎样加强自我防范?,第一板块,了解罪与罚,运用你的经验,抢劫财物,制作地沟油,欠债还钱,分析图片中行为的性质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归纳总结,刑法的作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刑法规定了什么?,刑法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
2、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探究分享,行为一: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一班违法行为。行为二: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甚至死亡的,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试对比分析上述行为。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归纳总结,什么是犯罪?犯罪的特征是什么?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相关链接,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犯罪,首先看他的行为是否具有严重社
3、会危害性。如果社会危害性不大,就不能认为是犯罪。 刑事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具有社会害性的行为并不都是犯罪行为,因为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的程度有大有小,,只有对社会的危害达到触犯刑法的严重程度时,这种行为才被认为是犯罪。 应受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对不同的违法行为,分别采取不同的强制方法。如果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要受到行政制裁,而犯罪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请你当法官,王某乘坐杜某驾驶的出租车时,向杜某索要手机打电话遭到拒绝,王某对杜某实施殴打致其轻微伤,杜某逃走,王某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德与法治 预防犯罪 人教版 道德 法治 年级 上册 52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93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