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分水岭梗死课件.ppt
《脑分水岭梗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分水岭梗死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脑分水岭梗死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 CWSI,脑分水岭梗塞(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 CWI):两条或两条以上脑血管供血系统的交叉区域,由于这一区域的供血单一,侧支循环不丰富,因此,一但某一供血系统发生病变,其该区易发生脑梗死,这种梗死称为分水岭梗死(边缘带脑梗死 ) 。大约占缺血性中风的10%。,脑分水岭梗塞概念:,解剖,解剖,解剖,解剖,ACA、MCA和PCA交界处毛细血管吻合网往往呈带状分布,为功能上的“终动脉”,称为分水岭、边缘带或低压带。,解剖,图A示 1:大脑前动脉供血区;2:大脑中动脉供血区; 3:大脑后动脉
2、供血区。图B示脑内分水岭区(箭头)。,A B,解剖,解剖,脑循环在体循环中位置最高,对缺血缺氧最敏感,而分水岭区域距心脏最远,又是动脉的末稍部位,脑分水岭区侧支循环不丰富,易受到体循环低血压及有效循环血量的影响发生CWI。,病因,病因,动脉粥样硬化,+,+,病因,颈内动脉阻塞引起CWI的常见原因有血流动力学紊乱、来自溃疡残端的栓子脱落及不健全的侧支循环。,病因,严重的低血压、低氧血症、休克、弥漫性脑血管病变等会引起全脑低灌注,这可引起双侧的脑分水岭梗死。 在同一大脑半球内存在2处以上的分水岭梗塞,这常与严重的同侧 ICA狭窄或闭塞有关。,病因,后交通动脉的解剖变异:若同侧后交通动脉直径1mm或
3、缺如,则易发生CWI 。,病因,影像学研究表明: 在严重的颈内动脉疾病(狭窄或闭塞),脑分水岭梗死的发生率为19%-64%。,Momjian-Mayor I, et al. The pathophysiology of watershed infarction in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disease: review of cerebral perfusion studies. Stroke. 2005 Mar;36(3):567-77.,低灌注和相应的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影响微栓子的清除及栓塞部位血管狭窄造成湍流促进斑块上栓子的脱落而脑分水岭区是微栓子更容易滞留而
4、又不易被清除的部位。 动脉狭窄、血流灌注不足及微栓子共同存在、相互作用并且相互补充,从而促进脑分水岭梗死的形成。,在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分水岭梗塞是脑低灌注和微栓塞共同作用的结果。,病因,可发生于各年龄组,以60岁以上居多。常急性起病,一般无意识障碍。可有血压降低和血容量不足的症状。神经功能缺损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和程度,多数神经功能 缺损的程度较轻,可出现言语障碍,偏瘫、偏盲、偏身 感觉障碍,少数也可出现精神症状,智能障碍,小便失 禁,共济失调,TIA症状。,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表现:,临床和影像分型,外分水岭梗死,内分水岭梗死,皮质前型,横断面脑动脉供血区模板,皮质前型WSI,ACA额叶梗死,豆状
5、核梗死,皮质型脑分水岭区,2、皮质后型:占36.6%,此型最常见。病灶楔型,从侧脑室后角到到顶枕皮质。分为两亚型: 后上分水岭梗死:MCA与PCA皮质支的边缘区,梗死位于侧脑室体后端扇形区。 后下分水岭梗死:ACA、MCA、PCA共同供血的顶颞枕叶三角区,梗死位于侧脑室三角部外缘。表现为偏盲、皮质性感觉障碍,偏瘫轻微,累积主侧角回可出现Gerstmann综合征。,皮质后型,皮质型脑分水岭区,1、皮质前型:占16.5%,ACA与MCA皮层支分水岭区梗塞,单独皮质前型分水岭梗死很少见,大多与脑内分水岭梗死并存。病灶位于额矢旁区域(矢状位),从侧脑室前角到额叶皮质(横断位),呈带状或楔形。上肢为主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水岭 梗死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92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