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锻造加热规范(WPS)课件.ppt
《第二章 锻造加热规范(WPS)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锻造加热规范(WPS)课件.ppt(1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热锻加热规范 第一节 钢料锻前加热,一、金属加热目的 提高金属塑性,降低变形抗力,减少设备吨位; 获得良好的锻后组织,提高锻件质量。,根据热源不同,在锻压生产中金属的加热方法可分为两大类:(火焰加热与电加热) 火焰加热 利用燃料(燃煤、燃油和燃气等)燃烧产生热量 通过对流、辐射 把热能传给坯料表面 由表面向中心进行热传导 使整个坯料加热。,二、加热方法,火焰加热优点 燃料来源方便; 加热费用较低(一次能源); 对坯料的适应性强。 广泛应用于各种大、中、小型坯料的加热。,火焰加热缺点: 工作条件差; 加热速度较慢; 加热质量较难控制; 热效率低(如许多热量都被烟气带入大气中)。,火焰加热
2、分类 燃油加热,燃煤加热,燃气加热,电加热 利用电能转换为热能对金属进行加热的方法。 电加热优点 升温快; 炉温容易控制; 氧化脱碳少,加热质量好; 生产条件好,便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电加热缺点 对毛坯尺寸形状变化的适应性不够强; 设备结构复杂,投资费用较大。,电加热分类 电阻加热 根据不同的电阻发热元件,可分为: 电阻炉加热; 接触电加热; 盐浴炉加热。,电阻炉加热 利用电流通过炉内的电热体产生热量,以辐射与对流传热方式对金属坯料进行加热。,锻造生产中常采用的电阻炉: 中温(950); 高温(1200 )电阻炉。,电阻炉加热优点: 对坯料加热的适应范围较大; 便于实现加热机械化、自动化;
3、 可采用保护气体(如:氩、氦、氮等惰性气体)进行少无氧化加热。 电阻炉加热缺点: 热效率比其它电加热法低。,接触电加热 a)原理 低压大电流直接通入金属坯料,依靠金属本身存在的电阻, 产生热量,使金属加热。,b)优点加热速度快、金属烧损少;加热温度范围不受限制;热效率高、耗电少、成本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适用于长坯料的整体或局部加热。,C)对坯料的要求 坯料表面粗糙度和形状尺寸要求严格、 端部要求平整。,盐浴炉加热 a)原理 利用电流通入炉内电极产生热量,把介质(浴盐)熔融,通过高温介质的对流与传导,将埋入介质中的金属坯料加热。 当浴盐BaCL298%时,其最高使用温度可达1350 。,b
4、)优点 加热速度快; 加热均匀,可实现金属坯料的整体或局部的无氧化加热。 C)缺点 热效率较低; 辅助材料消耗大; 生产条件差。,感应电加热 工作原理 感应器通入交变电流 产生交变磁场 金属坯料内部产生强大的交变涡流 在坯料内部转变为热能 , 对坯料进行加热。,感应电加热分类 按所用电流频率不同,感应电加热可分为: a)高频电加热(f=105106Hz) 适于加热坯料直径小于20mm;,b)中频电加热(f=50010000Hz) 适于加热坯料直径为20150mm; c)低(工)频电加热(f=50Hz) 适于大直径坯料(150mm)加热。,感应电加热优点 加热速度快,加热质量好; 温控准确,金属
5、烧损较少; 操作简单,工作稳定; 便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条件好。,感应电加热缺点 设备投资费用高; 感应器对坯料尺寸适应范围较窄; 电能消耗较大。,钢料在加热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缺陷: 氧化、脱碳、过热、过烧及在坯料内部产生裂纹等。 正确的加热过程应该尽量减少和防止缺陷的产生。,第二节 钢料加热缺陷 及防止措施,一、氧化 当钢加热到高温时,由于表层中的铁和炉气中的氧化性气体(如O2 、CO2 、H2O 等)发生化学反应, 使钢料表层变成氧化铁(即生成氧化皮),此现象称为氧化。,氧化过程的实质 钢中的铁以离子状态由内部向表面扩散,炉气中氧以原子状态吸附到钢坯表面并向内部扩散, 使氧化反应不 断
6、向钢坯内部深入,结果形成由三层不同氧化铁组成的氧化皮。,氧化过程的化学反应式,氧化危害性 造成金属的烧损,每加热一次,烧损量约占金属重量的1.53%; 降低锻件表面质量,使锻件表面形成凹陷和麻点,严重时会造成加工余量不够,使锻件报废; 加剧模具和工具的磨损。 精锻时,应采用少无氧化的加热方法。,在保证锻件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快速加热,缩短加热时间,尤其是缩短高温下停留的时间; 应尽量采用少装、勤装的操作方法;,防止和减少氧化的措施,炉膛应保持不大的正压力,以防止空气被吸入; 尽量采用少无氧化加热方法。,二、脱碳 钢在高温加热时: 表层中的碳和炉气中氧化性气体(如O2、CO2 、H2O),以
7、及某些还原性气体(如H2)发生化学反应, 使钢的表层含碳量减少,称为脱碳。,脱碳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Fe3C+O26Fe+2CO Fe3C+2H2 3Fe+CH4 Fe3C+H2O 3Fe+CO+H2 Fe3C+CO2 3Fe+2CO 脱碳过程中: 炉气中的氧向钢内扩散; 钢中的碳则向外扩散。,脱碳的结果 钢表层变成含碳量低的脱碳层。 当脱碳层深度超过锻件加工余量时: 会使零件表面的硬度和强度降低; 影响零件的使用性能。 严重时会发生锻造龟裂(网状裂纹)现象。,影响脱碳因素 钢的化学成分 当钢中含碳量愈高,其脱碳层愈深; W等合金元素也会加剧钢的脱碳。 所以高碳工具钢、轴承钢、高速钢及弹簧
8、钢脱碳严重。 炉气成分 炉气成分中脱碳能力最强的介质是H2O,其次是CO2和O2 。,加热温度 在7001000时,钢表面形成的氧化皮能阻碍碳的扩散,脱碳过程比氧化缓慢; 当加热温度超过1000,脱碳将比氧化更为剧烈。 加热时间 加热时间越长,其脱碳层越厚。,减少脱碳的措施 采用快速加热,缩短钢料在高温阶段的加热时间; 对于已加热好的坯料应及时出炉锻造; 可在钢料表面涂上保护涂层(如玻璃粉)后再进行加热。,三、过热 当坯料加热温度超过始锻温度; 或坯料在高温下停留时间过长时; 引起晶粒粗大的现象称为过热。 晶粒开始急剧长大的温度称为过热温 度。,1.消除过热粗晶组织的方法 一般可采用锻造或热处
9、理方法消除过热粗晶组织。 将锻坯重新加热,然后加大锻造变形程度; 或用热处理(正火或调质)的方法 可消除过热而产生的粗晶组织,其性能也随之恢复。,2.避免锻件产生过热的措施 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尽可能缩短高温下的保温时间; 加热时坯料不应放在炉内的局部高温区(如距 离喷嘴太 近);,锻造时要使锻件有足够的变形量,才能击碎粗大的奥氏体晶粒和分散在晶界上的网状碳化物; 当发生锻造设备出现故障而长时间停锻时,应及时降低炉温或将坯料取出。,四、过烧 金属加热到接近其熔化温度(过烧温度),并在此温度下长时间停留: 晶粒粗大; 晶界发生局部熔化,氧化性气体进一步渗入到晶界,使晶间物质(Fe、C、S)发生氧化
10、,在晶界周围形成脆壳,破坏了晶粒之间的联系。 这一现象称为过烧。不同的钢料,其过烧温度也不同。,1.影响过烧的因素 炉气成分:含氧越多,越容易过烧; 化学成分: Ni 、M0合金元素易使钢料过烧。 加热时间: 加热时间愈长、加热温度越高,越容易过烧。,2.过烧的危害 当对过烧较轻的坯料进行锻造时,易使锻件表面产生网状裂纹(龟裂); 当过烧严重时,坯料会被击破成碎块,使锻件报废; 如坯料只是局部过烧,可将局部切除掉。,3.减少和防止过烧措施 严格遵守加热规范,特别要控制出炉温度及在高温时的停留时间; 一般低于过烧温度100200加热,即可避免过烧。,五、裂纹 裂纹产生的原因 温度应力 钢料加热时
11、:表面和中心温差较大,造成温度应力,使芯部产生裂纹。 加热速度越快、钢料断面尺寸越大,其断面温差也越大,产生温度应力越大,裂纹倾向越大。,残余应力 钢锭在凝固和冷却过程中:外层与内部冷却速度不同而产生残余应力, 有可能导致钢料产生内部裂纹;,组织应力 具有相变的钢料在加热过程中:表层和心部先后发生相变也会引起组织应力。,防止裂纹产生的措施 低温时应避免加热速度过快 钢料在500550以下加热时,塑性较低、温度应力较大,在温度应力和钢料原有残余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可能产生内部裂纹,应避免加热速度过快。,大钢锭和导温性差的高合金钢,低温阶段必须缓慢加热,第三节 钢料锻造温度范围确定,锻造温度范围是指
12、钢料开始锻造的温度(即始锻温度)和结束锻造的温度(即终锻温度) 区间。 为保证钢料在锻造过程中,塑性高、变形抗力小,锻后能获得良好的内部组织 : 钢料必须在所规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锻造。,一、锻造温度范围确定锻造温度范围确定方法 普通碳钢可根据铁-碳平衡图直接确定; 合金结构钢可参考含碳量相同的碳钢来确定; 塑性较低的高合金钢,及无相变的奥氏体钢、铁素体钢,必须通过试验确定。,锻造温度范围制订的基本原则 钢料在锻造温度范围内应具有良好的塑性和较低的变形抗力; 能锻出优质锻件; 为减少加热火次,提高锻造生产率,锻造温度范围应尽可能宽。,必须保证钢无过烧现象; 对于碳钢:始锻温度应比铁-碳平衡图的固
13、相线低150250 。,二、始锻温度确定,应考虑到坯料组织、锻造方式和变形工艺等因素的影响。 例一 :采用钢锭直接锻造 铸态组织比较稳定,产生过烧的倾向性小,因此钢锭的始锻温度可比同钢种钢坯高出2050;,例二 :当采用高速锤进行精锻 因高速变形会产生很大的热效应,使坯料温度急速升高,引起过烧,所以高速锻造始锻温度应比常规锻造约低100左右。,三、终锻温度 在锻造过程中,坯料的热量向外扩散而使温度逐渐下降,当降低到一定温度后,即便加工的锻件还没成形,也要立即停止锻造。 结束热锻造的最低温度称为终锻温度。,终锻温度确定原则 保证钢料在终锻前具有足够的塑性; 使锻件获得良好的组织性能。 一般,钢料
14、的终锻温度应高于金属的再结晶温度50100 。 可保证锻后再结晶完全,使锻件内部获得晶粒细小的再结晶组织。,金属及合金材料的再结晶温度 纯金属的再结晶温度 : T再0.4 T熔 一般碳钢的再结晶温度: T再=600650 高合金钢的再结晶温度 : T再(0.60.65) T熔,耐热钢的再结晶温度 : T再(0.70.85) T熔 式中 T熔-钢料熔点; 由上式可见: 高合金钢和耐热钢的再结晶温度比碳钢高。,终锻温度制订 终锻温度过高 锻件锻后在冷却过程中,内部晶粒会继续长大,出现粗晶组织,使其力学性能降低,尤其是冲击韧性。 终锻温度过低(低于再结晶温度) 不仅会导致锻件内部出现加工硬化组织和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章 锻造加热规范WPS课件 第二 锻造 加热 规范 WPS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88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