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病例分析专题报告.docx
《中医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病例分析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病例分析专题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病例分析专题报告王*,男,54岁,202*年10月10日初诊。主诉:右侧下眼睑及口角不自主跳动1年余,加重1周。现病史:患者于202*年9月因生气出现右侧下眼睑不自主跳动,予重视,2周后不慎感寒,出现同侧口角抽动,眼睑跳动次数较前增多,遂就诊于当地社区医院,诊断为面肌痉挛,予口服西药(甲钻胺等)治疗,未见明显好转。后间断就诊于当地中医院,予口服中药汤剂(具体不详)治疗,症状略有改善。1周前患者因劳累出现上述症状明显加重,遂就诊于我院针灸科。现症:神清,精神紧张,右下眼睑及口角频繁不自主跳动,情绪激动或劳累时症状加重,入睡后减轻,纳食欠佳,寐欠安,二便调。查体及实验室检查:舌
2、淡红边有齿痕,苔白腻(舌中部患侧舌苔较健侧侧明显变薄),脉弦滑。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BP14290mmHgo辅助检查:头颅CT、脑电图均未见异常。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血压控制尚可;平素从事讲师工作,使用电脑较多;否认烟酒史。西医诊断:面肌痉挛中医诊断:面哨证型诊断:肝郁脾虚治疗原则:疏肝健脾,调神理气。针灸取穴:主穴:双侧太冲、合谷、太白、头维,百会。配穴:患侧四白、阳白、睛明、地仓、颊车,双侧商丘、神门、内关、风池,四神聪。治疗过程:采用针刺及面部患侧阳明经毛刺闪罐法治疗。使用O.25mm*40mm不锈钢毫针,用无菌酒精棉球严格消毒,取四关穴直刺,施提插捻转泻法,以经气传导为度;太白
3、、商丘直刺,行小幅度捻转补法,以局部酸胀感为度;百会、四神聪斜刺,四神聪针尖刺向百会,头维穴平刺,以上穴位均施平补平泻法,以患者头皮酸胀感为度;颊车地仓互透;四白、睛明直刺,不施加手法;阳白穴采用四透法平刺,分别刺向丝竹空、头维、攒竹、上星;内关、神门直刺,施提插手法平补平泻;风池向对侧眼球内眼角斜刺,施捻转泻法。留针30min,诸穴针刺得气后每IOnIin施手法一次。起针后,予面部患侧施以阳明经毛刺,以皮肤发红为度,并于毛刺部位配合闪罐,以微微出血为度,局部无菌干棉球按压止血完成治疗。每日1次,嘱患者调畅情志,规律作息,清淡饮食。治疗结果:治疗3次后,患者诉口角已无抽动,偶有下眼睑不自主跳动
4、,睡眠明显改善,精神较前舒缓,右侧舌苔较前无明显变化。治疗第4次,上方去阳明经刺络闪罐法,加双侧足三里、三阴交、关元,中脱,期门,其中期门平刺,施以捻转泻法,余穴均施提插捻转补法,其它治疗不变。按此疗法连续治疗1周,发现患者诸症向愈,且舌苔逐渐对称,治疗2周后患者诸症皆愈。随访2个月,患者自诉精神状态良好,未再复发。按语:“喟”字,康熙字典注:“动掣也二面哨,即面部肌肉抽动,中医属“疯疯”、“筋惕肉喟”的范畴,即现代医学之面肌痉挛(HFS),指一侧面部肌肉间歇、无规律性的不自主阵挛性抽动,其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后蔓延到其他肌肉。现代病因学研究表明,面肌痉挛由血管压迫、占位病变等因素引起,其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针灸 治疗 痉挛 病例 分析 专题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88677.html